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

2020-11-28 直播港澳臺

8月的第一周,TikTok成為中美博弈的新一輪焦點。

上周五(7月31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要在美國封禁TikTok,理由是TikTok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當地時間周一,川普表示,TikToK必須在9月15日之前把美國業務賣給微軟或其他美國公司,否則就會被關閉。

川普還說,收購金的很大一部分必須給美國財政部。川普說:「這有點像房東/房客;沒有租約,租戶什麼都沒有,所以他們支付所謂的『關鍵資金』。」

而微軟發表聲明,明確表示這筆收購是白宮推動下進行的。

字節跳動3日發表聲明,「字節跳動面臨著各種複雜和難以想像的困難」。

為什麼從技術層面來說,川普說TikTok威脅「國家安全」站不住腳?

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中國企業,這招對川普政府來說並不新鮮。從去年的華為,到今年的TikTok,彷佛來自中國,這些企業就自帶「原罪」。

「如果拿『國家安全』來指摘TikTok,首先從技術層面就站不住腳。」網際網路專家包冉告訴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TikTok只是一款應用,而在應用之下的生態、系統、晶片各層,都是被美國和西方企業控制,TikTok無法從技術上來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包冉解釋,在TikTok這個應用之下,是生態。海外用戶必須通過Apple store、 Google play,才能下載TikTok。而無論是蘋果還是谷歌公司,他們對於其平臺上所有的應用都有「生殺予奪」的大權。「蘋果會下架一些侵犯用戶隱私、或含有後門的應用,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安全原因、侵犯用戶隱私原因來下架TikTok,這不就是反過來證明TikTok在他們生態內部是安全的嗎?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其次,生態之下,是OS,即作業系統。無論是蘋果的IOS,或是安卓,他們擁有更底層的用戶的資源,而這些作業系統都是由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擁有最高權限。在作業系統之下,是晶片。晶片擁有對硬體和軟體的最高處置權。CPU也好,GPU也好,這些全球晶片領域的主導者都是美國或者西方企業。

據BBC報導,前Facebook首席安全官、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家亞歷克斯·斯塔莫斯(Alex Stamos)質疑川普政府此舉是否是出於對國家安全的擔憂。「這越來越奇怪了。兩周前,通過100%出售給一家美國公司應被視為是一個激進的解決方案,並最終解決任何合理的數據保護憂慮。如果白宮殺死了(協議),我們知道這與國家安全無關。

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次強硬打壓TikTok,被一些外媒將其與10年前谷歌退出中國做比較,企圖將兩者混為一談。

2010年3月23日,谷歌中國聲明因「遭受中國黑客攻擊」和「網絡審查」決定退出中國市場。谷歌當時高舉「言論自由」的大旗,立起主動離開中國的姿態,但公開商業數據卻講述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在退出的前一年,谷歌所佔中國大陸份額為33.2%,當時,百度是谷歌的兩倍,為63.1%。在退出中國大陸前最後一季度,谷歌佔中國大陸搜尋引擎市場份額僅為17.5%。

同年1月23日,世界著名密碼學家布魯斯·施奈爾在CNN發表一篇評論,指出九一一事件後,NSA與FBI等美國政府情報機構多次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名義,創建了用於搜集數據的基礎設施,對公民進行了上千次的非法的監聽和活動。後來的斯諾登事件證實了這一說法,曝光美國政府對谷歌服務有監視與入侵。

「美國政府說了要禁止TikTok,但中國政府從來沒說過要禁止谷歌。」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向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二者的不同,當年是谷歌主動撤離中國大陸,因為谷歌不願意再遵守中國的法律。而TikTok願意遵守美國的一切法律,但美國不讓他做生意。「事實完全不同,這是兩件事。」沈逸強調。

事實上,TikTok所作的努力已經遠遠超出遵守美國法律。半年來,TikTok曾宣布,在美國設立「透明中心」,提供有關TikTok原始碼、數據隱私和安全標準的深入信息;聘請Youtube前高管、迪士尼前高管;計劃投資30億英鎊在倫敦設立全球總部等等。但這些都沒有阻止美國指責其威脅國家安全。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進一步解釋,中國管理網際網路,是我們制定好規則,任何國家的企業都要遵守。但川普不是按規則來,是瞄準中國的產品,針對性非常強。

對於願意遵守中國法律的美國企業,中國市場當然歡迎。2017年從2月28日起,蘋果由雲上貴州公司運營中國內地的iCloud服務,蘋果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在中國遍地開花的蘋果商店就是最好的證明。

打壓TikTok,誰在收割經濟、政治利益?

誰在推動打壓TikTok?毋庸置疑,利高者疑。字節跳動在聲明中直接點名Facebook,「字節跳動面臨著各種複雜和難以想像的困難,包括緊張的國際政治環境、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衝突、競爭對手Facebook的抄襲和抹黑。

當地時間7月29日,美國四大科技巨頭參加美國會聽證會,接受反壟斷委員會近6小時的「拷問」。當被問到「是否認為中國竊取了美國技術」時,蘋果、谷歌、亞馬遜三巨頭的掌門人均表示否認,僅有扎克伯格一人聲稱,「充分的證據證明中國政府盜取了美國公司的技術。」

扎克伯格的這番表態,可與幾年前的親華人設可截然不同。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時,曾接見過扎克伯格,二人用中文交談了一分鐘之久,之後,有關臉書即將登陸中國的消息不斷傳出。扎克伯格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在天安門前晨跑的照片,塑造「中國好女婿」的形象,對華極盡諂媚。試圖打入中國市場失敗後,如今跳出來構陷中國企業,「臉書變臉」,「扎克伯格有兩幅面孔」,網友批評。

目前,TikTok據信在全球擁有約5億活躍用戶,其中美國有約8000萬活躍用戶。據應用市場信息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共獲得3.15億次下載,是全球下載量最高的移動應用。而這,撼動了Facebook曾經的壟斷地位。

去年,有媒體披露一份扎克伯格的錄音,他談到:字節跳動創建的TikTok,真的是首個由中國科技巨頭推出的、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成功的消費網際網路產品。而且它開始在美國獲得不錯的成績,特別是在年輕人之中。

有報導指,川普此次強硬打壓TikTok,是因為美國網友曾通過TikTok的平臺,號召美國網友對川普的競選集會「放鴿子」。但是,發起這個號召的平臺並不僅限TikTok,在推特、Facebook上也有這樣的號召,為什麼川普不去禁止美國企業?

去年,美媒報導,扎克伯格曾與川普進行過秘密談話,甚至還在白宮與其共進晚宴。扎克伯格承認接受了晚宴邀請。《紐約時報》曾發文,探究Facebook是否與川普達成了某種交易。Facebook早期投資者羅傑·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相信,Facebook與川普達成了交易,這種交易可能是心照不宣的。他認為,雙方各取所需:Facebook可以通過川普不受監管部門的約束,得到保護,川普則需要藉助Facebook的影響力贏得連任。

「這是川普的政治計算,他要發洩怨氣,又不想承擔政治後果,就挑了個軟柿子捏。」沈逸分析。

這是赤裸裸的搶劫

據路透社報導,兩位知情人士2日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同意給字節跳動45天時間協商向微軟出售TikTok事宜。「微軟收購抖音佔盡了便宜,美國政府是想通過這種極限施壓的方式,來討好美國的企業和選民。」付亮分析,上次大選,川普的競爭對手沒有考慮到社交媒體,他是受益者。而這次大選,競爭對手也重視投入網際網路,川普更不想放棄網絡這個工具。

「TikTok就是長肥了人家要來吃肉,美國想要中國企業走人,錢給美國人來賺」沈逸認為,「這是赤裸裸的搶劫,商業史上罕見的劫掠行動」。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告訴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這反映了美國對華打壓由貿易戰往科技戰上轉,美國經濟二季度環比下滑32.9%,同比下降9.6%,創歷史記錄,川普需要轉移國內對其抗疫不力的注意力。拿中國企業來開刀,既能為這些企業獲得經濟利益,又能抬升川普的選情,把中國樹立成全面的假想敵。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3日在記者會上就此事回應稱,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在拿不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對有關企業作「有罪推定」並發出威脅,這違背市場經濟原則,暴露了美方所謂維護公平、自由的虛偽性和典型的雙重標準。汪文斌還呼籲美方,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停止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推行歧視、排他政策。

包冉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表示,最近幾十年的全球數字科技的發展、網絡科技的發展,無庸諱言,以美國矽谷為代表的科技創力量,確實引領了世界創風潮。但它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個自由的市場,一個開放的市場。而今天川普政府正在用自己的魯莽和無知摧毀了這一必要前提。從中長期看,也將勢必對美國的科技市場,乃至其他的市場產生不可挽回的負面的效果。

在7月30日的記者會上,汪文斌更直言不諱地指出「這事關美國形象和信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谷歌(GOOG.US)做不出TikTok?
    美股 為什麼谷歌(GOOG.US)做不出TikTok? 2020年2月5日 16:40:22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 亂翻書」,作者:Robert Scoble。Google(GOOG.US)史上第一次公布了YouTube的營收數據。2019全年YouTube通過視頻廣告創造了151億美元的收入。
  • 谷歌為什麼退出中國?李彥宏可能只說出了部分真相
    於1月 29 日發行的《時代》周刊中,百度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彥宏成為封面人物,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登《時代》的第一人。而專訪中的一段話,卻讓一段往事再次成為了輿論熱議的焦點。專訪中,李彥宏表示,谷歌當年退出中國是因為迫於百度給予的市場份額的壓力,「2010年,百度佔據了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他們最終被迫退出中國」。
  • 今天的Tiktok,多麼像十年前的谷歌
    抖音國外業務可能將對外出售2010年3月23日凌晨,谷歌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順我者昌,逆我者封IP。 隨後建立起來的長城防火牆更是將「我的地盤我做主」這一當時流行語進行到底。政治優先的施政方針下建立起的這道看不見的牆第一次掌握了輿論的絕對控制權,還看似保護了正準備爆發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這堵牆把諸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snapchat,netfelx,hulu,spotify等外國互聯公司擋在了外面。沒了谷歌,餵飽了百度。
  • 谷歌禁止中國使用安卓系統?
    最近中國企業在美國頻頻遭受制裁,網際網路上沉積許久的各種消息接踵而來,有人讓我們也制裁美國企業,比如蘋果。這時,有人想到,那美國不讓我們用安卓系統怎麼辦?但是事實究竟是什麼?谷歌真的會禁止中國人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嗎?回答是否定的。
  • 萬字長文|谷歌進入到退出中國市場的前因後果
    經過長時間的耐心解釋,終於讓員工增加了對中國的了解,但這次風波還是影響了一小部分美國工程師對中國團隊的看法。他們覺得公司「世界第一品牌」的稱號得來不易,為什麼中國團隊就這麼急迫地做出有傷品牌的決策?
  • tiktok是什麼?美國通過tiktok禁令,兩國關係的臨界點到哪?
    tiktok就是國外版的抖音tiktok一般指Tik Tok,Tik Tok是抖音短視頻國際版。例如zoom去年發布聲明斷絕與中國業務的直接往來,原因就是擔心美國政府對其打壓。越來越多的企業出於安全的考慮,會某種程度上與中國進行剝離。中美關係臨界點在哪兒?從中美的斷航風波、相互關閉領事館、對tiktok的禁令,中美關係的臨界點在哪裡?
  • 美國谷歌開始嚴控安卓:大肆限制中國開發者,禁止安裝非商店APP
    美國谷歌主導升級迭代的Android系統,跟美國蘋果獨家 iOS系統有什麼不同點?除了作業系統內核與架構邏輯底層技術差異,很多人脫口而出 「安卓可以自由安裝APP」!除了美國谷歌應用商店、手機廠商預裝商店外,甚至可以網頁下載安裝第三方APP。
  • 為什麼我們不能訪問谷歌?真的是它太理想化了嗎?
    ,內容中提到谷歌及其他20餘家美國公司受到了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是退出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  你以為谷歌就此真的完全退出中國了嗎?為什麼我們現在還能用谷歌瀏覽器呢? 準確地說,是谷歌退出中國內地,香港仍然可以訪問。
  • 退出中國照樣偷窺?谷歌地球首次披露範圍:覆蓋98%的人口地區
    此事也在國內也引起了不少網友討論,對於這個多年前退出中國市場的地圖大塊頭,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當年因為價值觀與國內主流思想背道而馳,谷歌地圖就離開了中國。但這並不妨礙谷歌地圖的發展,憑藉豐富的功能,谷歌地圖仍贏得了不少人的喜愛。
  • 谷歌會禁止中國人使用Android系統嗎?
    谷歌真的會禁止中國人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要回答中興為什麼被禁晶片。由於目前關於中興被禁晶片的事情基本上可以說是略有定論,箇中緣由大約基本成型,因此,如果籍此聯想到谷歌會禁止Android在國內的使用,簡直可以說是杞人憂天,或者甚至也可以說是貽笑大方。
  • 谷歌打不開?Google將谷歌香港伺服器移到美國
    最近有大量網友向小編反饋Google打不開,筆者近期也嘗試打開Google搜索,但不管是輸入google.com(谷歌全球域名)還是google.com.hk(谷歌退出大陸轉居香港後的域名)結果如下圖均顯示「無法顯示此頁」。作為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Google近期為什麼打不開呢?以下小編談談可能的幾種原因。
  • 作為搜尋引擎,谷歌在中國為什麼競爭不過百度?
    還記得可以用谷歌的那個年代嗎,小編就是親身經歷者。但好端端的谷歌為什麼突然就從中國消失了呢?谷歌當年退出中國的核心事件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其決定因素有很能多!首先,最主要的,谷歌在中國涉及到違反法規。中國法律規定,"外國公司」在中國經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
  • 今日芯聲|無谷歌不成活?華為為什麼需要谷歌服務框架許可?
    1、華為手機為什麼需要谷歌服務框架許可?(IT之家)9月1日消息 近日谷歌官方表示未來華為智慧型手機等硬體將無法使用谷歌服務框架(GMS),此舉也在網上引起了討論。那麼什麼是谷歌服務框架(GMS)呢?華為未來將不能得到谷歌許可也就是說未來的華為手機上將不會內嵌有谷歌服務框架。GMS的作用有哪些?
  • 谷歌OAA:我和Carplay完全不同,好嗎!
    )按:谷歌和蘋果這兩個分別佔據行動作業系統做大份額的巨頭,如今再次將戰火燒到智能汽車領域,那麼是繼續封閉的蘋果Carplay更受親睞,還是依然走開放路線的谷歌OAA再次笑傲江湖。與其同時,谷歌非常「湊巧地」在CES展開幕時宣布成立開放汽車聯盟OAA(Open Automotive Alliance),成員包括汽車廠商如通用汽車、本田汽車、奧迪等和晶片製造商英偉達。這些公司將合作為汽車定製Android系統。
  • Google關閉Google.cn 正式退出中國 通過香港站提供服務
    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消息,Google總部宣布穀歌中國正式退出中國。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3:03,谷歌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德拉蒙德公開發表聲明,再次借黑客攻擊問題指責中國,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
  • 谷歌中國被要求禁止境外網頁搜索業務和聯想詞搜索業務
    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近日根據公眾舉報並經核查,「谷歌中國」網站大量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嚴重違反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和國務院《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以及《網際網路站禁止傳 播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規範》等行業自律規範。
  • 科技早報 | 中國擬對谷歌安卓發起反壟斷調查 美財長稱TikTok交易...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以下是要聞回顧:先關注谷歌:外媒:中國準備對美國谷歌安卓系統發起反壟斷調查據路透社報導,兩名拒絕具名的知情人士稱,中國準備對美國Alphabet(字母表)公司旗下的谷歌公司發起反壟斷調查,調查有關谷歌利用其安卓
  • ...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與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交易...
    【TikTok最早將於下周一就川普行政禁令提起訴訟】據知情人士周五(8月21日)透露,TikTok準備最早於周一對美國總統川普的行政命令發起法律挑戰。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與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交易。川普在8月14日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給字節跳動90天的時間來剝離TikTok在美國的業務。
  • 為什麼谷歌難以回歸中國,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商業和經濟是沒有門檻,或者說只有低門檻的,真正圍牆高築的是軍事保護和國家安全。  很大程度上,讓谷歌難以回歸中國的,是軍事防禦、國家安全以及國家利益。而且可以預測,隨著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往縱深發展,谷歌回歸中國就越發遙遙無期。
  • 如果谷歌禁止國產手機使用安卓,我們國產品牌怎麼辦?
    安卓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為87%,也就是說十個手機九個手機是安卓系統。國產手機目前比較知名的品牌主要有華為,小米,OPPO和vivo這四家。如果美國制裁國產手機,首當其衝的就是這四家國產手機。在加上小米和高通一直有緊密的業務往來,美國是不會輕易制裁小米的,而且小米的業務基本在國內和非洲以及印度地區,對美國的市場影響幾乎為零。而且小米現在使用的是谷歌系統和高通的處理器,美國是不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小米威脅到美國的本土企業。OPPO和vivo同屬步步高子公司,這兩家手機品牌的銷量加起來甚至超越了華為和小米,是中國名副其實的銷量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