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國外業務可能將對外出售
2010年3月23日凌晨,谷歌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順我者昌,逆我者封IP。 隨後建立起來的長城防火牆更是將「我的地盤我做主」這一當時流行語進行到底。 政治優先的施政方針下建立起的這道看不見的牆第一次掌握了輿論的絕對控制權,還看似保護了正準備爆發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
這堵牆把諸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snapchat,netfelx,hulu,spotify等外國互聯公司擋在了外面。沒了谷歌,餵飽了百度。沒了Facebook,崛起了人人網。 沒了Twitter,來了新浪微博。 沒了Youtube,崛起了youku網。 沒了whatsApp,竄出來了Wechat。 這堵牆就像溫室大棚一樣,在群狼環伺的10年代保護了還是小樹苗的網際網路企業。
而10年之後,這座溫室大棚的棚頂卻徹底限制住了這些大樹的生長高度。
而當初逼迫谷歌離開中國的理由,也成了懸在所有出海網際網路公司和科技公司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當年的得意之舉,今日開貌似只是飲鴆止渴。
華為5G業務被英美澳三國以及背後的NATO(北約)成員國極力阻止的核心原因是什麼?是技術不行嗎?華為的5G技術是受到世界一致認可,所以技術層面上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就出10年前逼迫谷歌退出的四個字上:「內容過濾」。
為什麼要內容過濾,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清楚。 但這一舉措直接是有悖於美國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論自由。這就形成了兩種對立的意識形態的碰撞,而配合內容過濾的中國企業在西方國家眼裡無疑是完全認可這一意識形態的。那麼這些國家就絕對不會允許帶著「違憲」基因的企業掌握社會輿論的機會,也更不可能允許哪怕有一絲洩露客戶數據給中國可能性的存在。而海外抖音早期的操作,諸如刪除中國相關敏感話題同時卻任由恐怖組織發布消息等種種操作,也抖出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出海背後那隱形的木偶線。
其實中國不僅蓋了堵牆給自己關起來了,臨關門前還給外面一人發一把刀,此刀名為「內容過濾」刀。
而當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時,首當其衝遭受制裁的就是帶著半官方背景的華為。
下一個目標就是,首次在世界社交網絡平臺首次嶄露頭角便可比肩facebook等大佬的字節跳動公司,也是今日頭條,抖音和TikTok的母公司。
當國內群眾正在為抖音走出海外,用戶使用量創造新高時。上周美國傳出國外版抖音TikTok美國公司可能會被出售的消息。
美國人收購TikTok能讓它免於被美國政府禁用的命運嗎?
據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的消息,包括紅杉資本和泛大西洋投資公司在內的一群投資人正在考慮購買該公司的多數股權。投資者正在與美國財政部和其他監管機構討論,分拆TikTok能否消除美國對該公司就信息安全等問題的擔憂。
幾個月來,TikTok一直試圖與總部位於北京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拉開距離。
今年5月,TikTok聘請迪士尼前高管凱文梅爾(Kevin Mayer)擔任執行長。它的主要辦事處在洛杉磯縣。同時也在倫敦、巴黎、柏林、杜拜、孟買、新加坡、雅加達、首爾和東京設有辦事處。
對於字節跳動來說,出售TikTok將是一項重大舉措。TikTok是中國公司開發的唯一一款在全球獲得巨大吸引力的大型社交媒體應用.但是,它可能仍不足以緩解華盛頓方面的擔憂。美國議員和官員指稱,TikTok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因為它可能被北京方面用作間諜工具。TikTok否認了這些指控。美國官員還擔心,該平臺可能被用來收集美國公民的個人數據,或審查被中國政府視為敏感的言論。
而最近臉書(Facebook)上所發布的川普2020競選廣告中所關聯的調查問卷,讓人不禁想到外國網際網路企業在打壓中國企業出海時起到了什麼作用?
這些廣告宣稱「TikTok正在監視你」,並連結到一個調查和一個川普競選郵件列表,詢問TikTok是否應該在美國被禁止。
臉書旗下不光有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等全球性社交平臺,還在18年推出了自己的短視頻App,Lasso。 短視頻App並不存在技術壁壘,所以比的就是市場佔有率。
十年之前中國同行們好好的給扎克伯格上了一課,讓他學到了如何利用政府政策來幫助自己達到打擊對手,甚至徹底把對手排除在本國市場之外。 而現在,就是讓老師檢驗學習成果的時候到了。 包括谷歌,亞馬遜,臉書等6家公司每年就花費超過7000萬美金在國會遊說上,這些錢可不是白花的。 接下來就看字節跳動怎麼接招了。
天道輪迴,蒼天饒過誰。
難道中國社交平臺,文化平臺就應改守著國內市場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