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谷歌(GOOG.US)做不出TikTok?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美股 為什麼谷歌(GOOG.US)做不出TikTok? 2020年2月5日 16:40:22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 亂翻書」,作者:Robert Scoble。

Google(GOOG.US)史上第一次公布了YouTube的營收數據。2019全年YouTube通過視頻廣告創造了151億美元的收入。

不出意外,2020年抖音+TikTok的的收入應該就會追平YouTube,毛利甚至還會超過。

當然毛利差別跟兩個產品的分傭機制相關,YouTube的收入大頭都選擇了與Youtuber分享。

「抖音在帶著巨大的商業目標在不斷向前,他正在改造短視頻的廣告模式,甚至視頻的廣告模式。」這個兩年前的觀點要修正一下,抖音不止改變了(中短長)視頻的廣告模式,甚至正在改變視頻的商業模式。

TikTok在內容邏輯,分發和創作,都比美國快和領先,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終於長出了比美國更高級的東西。一位朋友問,為什麼YouTube沒有推出類似TikTok的服務?

好像是一個壯年期大公司怎麼應對顛覆式創新的問題。最合適回答這個問題的克裡斯坦森教授在1月23日因病逝世了,然後我找了一篇十年前的文章。2010年Instagram上線兩周獲取50萬用戶,剛剛開始起量躥紅的時候,Google高管回答為什麼他們做不成Instagram的反思。

兩周50萬下載用戶,對創業公司或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但對於Google不是。Google的期望更高,他希望解決60億人的更大的問題,谷歌希望他的任何服務都能很快有擁有千萬活躍用戶。作為一家上市公司,Google需要做的事情是展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如果Google真花大精力做出了Instagram,但每個季度只可以給公司帶來500萬的利潤,那麼市場可能又會批評他們沒有下更大的賭注。但如果Google將大部分精力投入這種新創機會,他的核心產品又可能失去市場份額。

大公司更關注業務現在的數據和競爭怎麼樣,怎麼做,對於更長遠的更具開拓性的事情、什麼是下一個大市場的關注和投入,有限的精力肯定是要跟巨大的商業機會掛鈎的。不能開發出成功的新產品,可能跟文化有關,但更多跟對於新產品對公司的貢獻預期判斷相關。

但Instragram這種產品,就是是由幾個「我希望iPhone做到這一點」的傢伙創立的。這是最好的初創公司開始的方式,甚至谷歌本身也從「搜索應該這樣」開始的。公司變得過大之後,在變革到來時會有自然的新陳代謝由新血液接管,因為大公司很難再次抓住「草率的創業」心態。

對於原題為什麼Google做不出Instagram,我覺得還有一層原因就是,搜索公司更擅長機器對機器,工具性功能性的問題解決方案,但圖片和濾鏡更多是偏向情感和用戶體驗的事情,這與依靠機器達成公司增長的文化不相匹配。

Google=功能

Instagram=情感

Google在2010年重點投入的項目是Buzz,一個類Twitter的社交媒體產品,剛上線就有500萬用戶。但是buzz對於人和內容的邏輯都沒解決好,既沒死忠活躍用戶,產品裡又被垃圾信息充滿。

當然今天Instagram也抵擋不了tiktok,Facebook在去年開始正式把tiktok當成競爭對手。在進入中國無望後,扎克伯格開始妖魔化來自中國並威脅到Facebook的tiktok,把地緣政治對抗和華盛頓的立法者拉進來組同盟一起打掉他,同時還在內部孵化多個抄襲tiktok的產品。但今天移動網際網路戰役的發展和結束太快了,國內信息流打了5年,短視頻不到2年,即便你是Facebook,來晚了都沒啥你啥事了。

為什麼 Google 做不出 Instagram

作者:Robert Scoble;發表時間:2010年11月12日;愛範兒翻譯,有刪改

今晚我與一位Google高管聊天,談到了Instagr.am的成功(他們在短短幾周內獲得了超過500,000的下載量),並問他「為什麼Google不能這樣做?」

當然我是知道些答案的。畢竟我在微軟工作時,目睹他被一大批初創公司所擊敗(我在微軟工作時Flickr被Yahoo收購,Skype被eBay收購等等)。

我告訴了他我的一些想法,他也告訴了我Google內部的看法。原來他之所以與我談論這個議題是因為意識到Google內部存在創新問題(想想Google Wave或Buzz就可以知道他們亂到什麼程度了),並希望在內部重塑其文化,以激勵員工,幫助內部創新項目取得成功。

1. Google 沒有辦法把團隊保持到一定的小規模

Instagram是由兩個人開始的,他們在38號碼頭的DogPatchLabs租了一張桌子。與我交談的高管說,Google Wave團隊有30多人。他曾經創業過,知道人月神話裡那些關於軟體實施的經驗。每加一個人到團隊,項目迭代的速度就會下降。他告訴我甲骨文的 Larry Ellison 是如何提高團隊效率的故事。如果一個團隊效率低下,他會每個星期過來說 「讓我來幫你一下」。他做了什麼呢?他每次從團隊調走一個人,直到團隊停止無謂的會議,開始做出產品。

2 .Google 不可能像 Instagram 那樣大刀闊斧的削減需求

Instagram 的前身 Burbn ,一個以H5為核心的位置共享服務,跟現在的濾鏡拍照APP壓根不是一個產品。但Burbn創始人意識到自己團隊水平幹不過LBS籤到APP Foursquare ,就開始砍產品需求,最後只保留分享照片功能,並改名Instagram。Instagram 可以做到這些,但 Google 不行。想像一下如果你對 拉裡·佩奇(Larry Page) 說:「對於我們正在建立的那個新社交平臺,讓我們先將其中90%需求砍掉吧。」 Google 要和 Facebook 正面競爭,Instagram 只需要和它自己競爭。「本壘打」的壓力摧毀了許多公司。

3. 在 Google,產品一成功,就會湧入大量資源和人力

如果你在 Google 工作,你的 20% 時間會做什麼事呢?肯定不是很乏味的項目吧。你當然想加入一個超酷的項目,比如 Instagram,一個炙手可熱大家都喜歡的項目。如果 Instagram 是 Google 內部的項目,他們就要面對潮湧的 email 和一大批等候在他們辦公室外面躍躍一試迫切想加入的同事們。我在微軟也親眼目睹了類似的事情,一個小團隊取得了一些成功,會迅速開始獲得大量資源。

4. Google 開發員工的基礎設施,不適合小型社交項目

在Google,你不能使用 MySQL 和 Ruby 這兩種程式語言,你只能用 Google 的 Big Table 來存儲數據。那不是為小型的小型社交項目設計的。工程師告訴我,Big Table 開發起來很困難,而且效率不如外部開發人員使用的其他工具。

5. Google 的服務要支持所有平臺

想像一下這種情況,如果一位Google工程師說 「我們的產品只支持 iPhone」(Instagr.am目前只有iPhone版),你肯定會被轟出會議室。而且這項目也必須支持 Google 在全球範圍內的每個地區。我記得微軟的團隊因為要測試自己的產品在全世界的所有語言環境裡都可以運行而被拖至龜速,某些屏幕無法正常播放,因為某些語言是從右到左閱讀的?還真讓人無可奈何。Instagram 就沒這樣的問題,他們可以說 「我們現在只支持英文,其他人我們沒空管」。

6. Google 不能使用 Facebook 來集成產品

這也意味著獲得新用戶會變得困難。我本周下了幾個蘋果APP,登錄後只需要單擊我的Facebook帳戶就可以很方便添加朋友。 我的社交關係都在Facebook上面,我在 Google 的社交圖譜裡根本沒什麼朋友。Instagram 可以使用任何他們喜歡的系統,Google 則要付出點 「戰略稅」(因為公司戰略原因而不得不用其他非 Facebook 的方法來實現功能,這耗費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7. Google 沒辦法半公開測試產品

幾周前, Kevin(Instagram 的創始人)向我展示了Instagram,並給我的 iPhone 裝上了測試版。他叫我不要和其他人說,但也沒要求我籤保密協議。其實他知道如果我洩露一點信息可能對他也有好處(不過我沒有洩露)。他那時候需要的是熱情的種子用戶,會使用這個軟體並提交測試過程中遭遇到的問題。Google 的做法是 「吃自己的狗糧」。

但現實是你需要公司外部的人來使用你的產品,而不是閉門造車。Google 不行,這牽涉到太多的政治鬥爭。Instagram 沒有這種政治鬥爭地獄。他們毫無顧忌的給幾十個人預裝這個應用(當我上車時,已經有數百人在使用Instagram,並且在正式發布前幾周就擁有了它),從而獲得很多的反饋,修復了一大堆的 bug。而且這批早期用戶也非常喜歡這個產品。

8. Google 沒法精益創業

Eric 的 「精益創業」 方法是先搞清楚客戶需要什麼,然後再建設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和未來的可擴張性。Google 則相反,他們需要確認這服務幾億個人使用沒問題,然後再開始做產品。Google Wave之所以失敗,部分原因是,它無法跟上第一批用戶的步伐,並且變得極其緩慢,雖然他們有個邀請機制限制新用戶數量。

那麼,大公司如何創新?一方面是收購,谷歌可以通過收購Instagram之類的公司來進行創新。或則,Google 可以去開拓一些小公司沒有能力去開拓的領域。比如開發無人駕駛汽車。這就需要很多人的團隊了。

還有一條路就是開源,建立一個系統大家都可以貢獻代碼,而不需要開無聊的會議。比如 Rackspace 的 OpenStack 裡有一些非常不錯的創新,而這些創新是來自 Rackspace 外部的人。

在這些矽谷公司的做法裡我看到了相同的心態:隨著公司變大組織會變得越來越慢,因此他們在嘗試構建一個系統,讓創新型,企業家型開發人員專注增加價值,而不會陷入公司政治中。科技公司之外的嘗試,可以看看 TEDx,他們用加盟的方式在全世界舉辦了幾千場 TED 大會。他們給會場 TED 的冠名,而不需要經過母公司的審批。即使他們內部停止了創新(儘管每個人都在繼續創新),這仍使他們一直處於創新狀態。

有些經驗聽起來與直覺相反。想讓團隊更有效率,方法是調走團隊成員?但根據我多年在世界上最好的科技公司混跡的經歷來說,這些事層出不窮。

(編輯:張金亮)

相關焦點

  • tiktok是什麼?美國通過tiktok禁令,兩國關係的臨界點到哪?
    tiktok就是國外版的抖音tiktok一般指Tik Tok,Tik Tok是抖音短視頻國際版。tiktok的艱難路程:之前傳出Tik Tok會被紅杉資本收購,而字節跳動還要保留少數股權;現在的傳言又是將被微軟收購,字節跳動不持有股權。川建國同志給這個交易設定時限:在9月15號完成。
  • 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
    為什麼從技術層面來說,川普說TikTok威脅「國家安全」站不住腳?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中國企業,這招對川普政府來說並不新鮮。從去年的華為,到今年的TikTok,彷佛來自中國,這些企業就自帶「原罪」。
  • Google測試新搜索功能,聚合TikTok和Instagram的短視頻
    實際上,Google今年早期在對該功能進行測試時就做過擴展,如Google Discover首次推出的個性化「短視頻」轉盤功能。這個「短視頻」轉盤與Google’s Stories不同,後者於2020年10月在iOS版和安卓版的Google搜索APP上線。
  • 還在用谷歌地圖嗎?這個漏洞你必須要了解
    最近,一位研究人員在谷歌地圖中發現了一個跨站點腳本漏洞(XSS),這也讓他贏得了1萬美元的漏洞獎勵。——XSS漏洞呈現——Zohar Shachar,是一位應用程式安全主管,他向谷歌報告了這一漏洞,獲得了5000美元的獎勵。
  • 今天的Tiktok,多麼像十年前的谷歌
    抖音國外業務可能將對外出售2010年3月23日凌晨,谷歌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順我者昌,逆我者封IP。 隨後建立起來的長城防火牆更是將「我的地盤我做主」這一當時流行語進行到底。沒了谷歌,餵飽了百度。沒了Facebook,崛起了人人網。 沒了Twitter,來了新浪微博。 沒了Youtube,崛起了youku網。 沒了whatsApp,竄出來了Wechat。 這堵牆就像溫室大棚一樣,在群狼環伺的10年代保護了還是小樹苗的網際網路企業。而10年之後,這座溫室大棚的棚頂卻徹底限制住了這些大樹的生長高度。
  • 有多少人被谷歌街景地圖「偷拍」過?
    當他正使用谷歌街景地圖瀏覽利馬的街景時,看著眼前的圖片,一股悲傷忽然湧上心頭,兩眼逐漸泛著淚光,透過屏幕的反射,他似乎看到了一定碩大綠色帽子正漂浮在自己的頭頂。地圖中,妻子正在和另一位男士愜意的享受著下午茶時光。平時脾氣暴躁的妻子,在這個男人的面前,看著卻是近乎極致的溫柔,互相撫摸著對方,這叫曼裡克怎能不氣。
  • 今日芯聲|無谷歌不成活?華為為什麼需要谷歌服務框架許可?
    1、華為手機為什麼需要谷歌服務框架許可?(IT之家)9月1日消息 近日谷歌官方表示未來華為智慧型手機等硬體將無法使用谷歌服務框架(GMS),此舉也在網上引起了討論。那麼什麼是谷歌服務框架(GMS)呢?華為又為什麼需要它的相關許可呢?簡單介紹一下,谷歌移動服務(GMS)是一套谷歌旗下的應用程式和基於雲的軟體服務。此外GMS不是Android開源項目(AOSP)的一部分,或者只是被簡單地稱為Android的開源版本。只有當Android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獲得了Google的許可之後才能在其Android設備上合法安裝GMS。
  • 基於Prometheus來做微服務監控,有多吃香?
    另外,微服務往往通過組合已有的服務來創建新服務,一個服務的故障很可能會產生雪崩效應,導致整個系統的不可用。因此,如何監控微服務的運行狀況、當出現異常時能快速給出報警,這給開發人員帶來很大挑戰。調用鏈監控可以完整的呈現出一次請求的全部信息,包括服務調用鏈路、所耗時間等。4)指標監控。指標是一些基於時間序列的離散數據點,通過聚合和計算後能反映出一些重要指標的趨勢。
  • 谷歌母公司(GOOGL.US)Q2財報會議實錄:谷歌雲業務未來還會快速增長
    谷歌成立之初,其使命就是將世界的信息有組織的集中起來,便於世界各地的人訪問並提供價值。多年來,我們從一家專注於幫助人們尋找答案的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協助人們完成任務的公司。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我們是如何做到的。   建立一個更有用的谷歌始於我們在核心信息任務的推進。第二季度,我們對創始產品——搜索——做了一些改進。
  • 谷歌地圖神器又出黑科技,一鍵提取3D模型,還能導入Lumion?
    點擊文末「在看」「贊」,我們將第一時間出現在你面前每天8:15,設計氣象臺準時為你帶來最新黑科技乾貨知識你有沒有發現,同一個方案,為什麼那些頂級設計公司出的圖又酷又寫實,而我們自己卻建模建好幾天,效果還沒別人好?
  • 谷歌正測試新功能:將聚合TikTok和Instagram的短視頻
    ,使其不至於完全離開谷歌的平臺。該功能本身是對今年早些時候啟動的一項測試的擴展,谷歌在Google Discover中首次引入了「短視頻 」轉盤,這是谷歌移動應用中的個性化feed,在一些Android設備的主屏幕左側。
  • 蘋果為什麼要研發自己的搜尋引擎來對抗谷歌?
    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蘋果和谷歌之間的交易落空。 我不是一個果粉(蘋果的粉絲),雖然我也用蘋果的產品,比如iPhone,但我也不排斥嘗試其他品牌的電子產品。然而在聽說蘋果要做搜尋引擎的消息後,我的內心燃起一股莫名的興奮之情,這種興奮要遠甚於蘋果發布新一代的iPhone、iPad等。要知道,搜尋引擎對蘋果來說完全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蘋果每次進入一個新的業務領域,總能改寫甚至完全改變那個領域的生態。
  • 為什麼谷歌三件套齊全但商店打不開?這樣設置輕鬆解決
    最近看到有不少網友在問,為什麼下載了谷歌三件套,但是谷歌商店卻打不開,這個問題對於國內的安卓手機用戶,確實比較普遍,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1.網絡問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谷歌在國內是沒有服務的,如果想在國內使用谷歌三件套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意味和不意味著什麼
    谷歌的團隊使用一個代號為Sycamore的量子處理器來證明隨機數生成器輸出的數字確實是隨機的。然後,他們計算出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Summit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同樣的任務。這種差異令人震驚:量子機器在200秒內就完成了它,而研究人員估計經典計算機需要1萬年的時間。
  • 做谷歌推廣必看!
    私人偏好Google Ads廣告:1.谷歌競價推廣不考慮排名問題,因為廣告一出來,馬上就能顯示在首頁的前幾個位置。優化排名不穩定,排名再靠前,也在競價的下面。2.Google競價推廣可以做無數關鍵詞,都是按效果付費。最優關鍵詞有限,熱門關鍵詞根本做不到。
  • 為什麼有人做不出瓦肯人的手勢?
    原標題:為什麼有人做不出瓦肯人的手勢? 問題: 為什麼有人不能做史波克手勢? AAArthur 回答: 是不是接下來要討論: 扇耳朵和橫捲舌頭了 霜天鵝 回答: 我不但做不了這個手勢
  • 2020谷歌搜索最多的遊戲《Among Us》排名第一
    數據顯示,在2020年裡玩家們通過谷歌搜索最多的是《Among Us》,而M站評分最高的作品則是《女神異聞錄5:皇家版》。除了這些數據以外,GamesIndustry還統計了全球各大發行商新發行遊戲和新IP的數量,我們可以看到儘管任天堂沒有舉行第一方直面會,但是新推出的作品卻有17款之多。
  • 谷歌搜索「idiot」事件並不意外——細數你不知道的谷歌那些事兒
    12月11日,谷歌在聽證會上遇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會議上,有議員公開向谷歌提出質疑,為什麼在谷歌圖片搜索「idiot」後會顯示大量的川普圖片?本身搜索結果就是分為機器算法給出的自然搜索結果和廣告結果,機器算法給出的結果,或許就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內容,這是一個非人工去幹預的結果。恰逢此次事件,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搜尋引擎搜索結果背後的一個故事。自然搜索奇葩結果引爭議在「idiot」事件之前,谷歌曾因多次類似的情況而備受輿論的質疑。
  • 谷歌搜索「idiot」事件並不意外 細數你不知道的谷歌那些事兒
    12月11日,谷歌在聽證會上遇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會議上,有議員公開向谷歌提出質疑,為什麼在谷歌圖片搜索「idiot」後會顯示大量的川普圖片?要知道,如果將idiot翻譯成為中文,就是白痴、傻瓜、笨蛋的意思,谷歌搜索idiot出現大量川普信息的這件事兒,一時間引發全球用戶的熱烈關注。面對議員的質詢,谷歌用搜尋引擎的原理來解釋這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