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什麼要研發自己的搜尋引擎來對抗谷歌?

2020-12-13 騰訊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很快會做出一些重大改變,其中可能還包括搜尋引擎。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蘋果和谷歌之間的交易落空。

近年來,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以保證iPhone、iPad和Mac上的Safari默認搜尋引擎是谷歌,除非用戶在Safari的偏好設置中手動更改默認搜尋引擎。

我不是一個果粉(蘋果的粉絲),雖然我也用蘋果的產品,比如iPhone,但我也不排斥嘗試其他品牌的電子產品。然而在聽說蘋果要做搜尋引擎的消息後,我的內心燃起一股莫名的興奮之情,這種興奮要遠甚於蘋果發布新一代的iPhone、iPad等。要知道,搜尋引擎對蘋果來說完全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蘋果每次進入一個新的業務領域,總能改寫甚至完全改變那個領域的生態。

你好「蘋果搜索」!

蘋果的搜尋引擎很可能會與谷歌、必應和DuckDuckGo等其他搜尋引擎的外觀和功能有所不同。這可能是因為蘋果歷來喜歡以不同的方式做事,相比顯示廣告和數據挖掘,蘋果的搜尋引擎可能有著更為不同的目的。

蘋果搜尋引擎將作為一個高度個性化的數據中心發揮作用。它將類似於安卓系統上的谷歌助手,但又有所不同,因為它(最初)不會有廣告,將是完全私有的,並與作業系統有明顯更深層次的整合。

獲得用戶的認同將是很容易的,因為他們受益於隱私,再加上他們的iCloud數據的無縫整合和個性化。蘋果可以利用AI和ML來提供基於他們的電子郵件、信息、地圖、事件、提醒、筆記、照片、文件、聯繫人、音樂、新聞、電視節目、第三方應用、文檔等的搜索結果。有趣的是,他們可以在沒有任何廣告的情況下做到這一切,並且承諾真正的數據隱私。

為什麼是搜尋引擎?

還在想蘋果為什麼選擇搜尋引擎嗎?因為蘋果將從這種模式中獲取很多好處,比如:

搜索結果中應用的推廣,將有利於蘋果的產品和服務。

削弱谷歌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對其廣告收入和數據挖掘造成重大打擊。

蘋果產品和服務的推廣,包括Apple News和Apple TV等已經陷入困境的服務。

對蘋果生態系統的控制和鎖定,用戶將變得依賴個性化的搜索結果,而這些結果只有通過他們的搜尋引擎才能實現。

其廣告服務平臺的延伸將允許應用開發者在搜索結果中推廣其應用。

「蘋果搜索」會主導搜尋引擎行業嗎?

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因為一旦用戶離開網絡搜索頁面,搜尋引擎基本上無法追蹤用戶的體驗是好是壞。然而,當用戶直接從他們的設備上進行搜索時,作業系統可以訪問他們的參與數據,這意味著它可以並且會利用這些信息來對搜索結果進行排名。

蘋果新的搜索算法會考慮你花多長時間和多長時間參與一個內容等因素。事實上,參與度是蘋果最重要的排名因素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度只會越來越重要。例如,如果用戶搜索某個菜譜,蘋果不僅可以追蹤哪些菜譜被點擊最多,還可以追蹤人們使用最多的菜譜。這些變化只意味著最好的內容將勝出,擁有優秀新產品的初創公司可以更好地與行業巨頭競爭。

如果蘋果能夠佔據足夠的市場份額,將迫使市場適應並優化其他搜尋引擎。然而,在這一點上,一切都基於猜測。也有可能iOS、iPadOS和macOS的用戶已經在使用蘋果的搜尋引擎了,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例如,它可能與作業系統緊密結合在一起,以至於提醒和Spotlight Search慢慢搶走了原本在谷歌上進行的查詢。

總的來說,新的搜尋引擎之爭最大的贏家將是終端用戶,他們可以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輕鬆搜索和發現最好的網絡和應用內容。

關鍵啟示

我相信,在搜尋引擎的競爭中,擁有作業系統的人就擁有搜索體驗。谷歌的安卓系統將給谷歌進一步增加搜索份額的籌碼。然而,由於43%的移動用戶採用iOS系統,蘋果將立即成為搜索領域的主要玩家。最大的輸家將是像微軟這樣的公司,它們在Windows行動裝置上難以獲得吸引力,而雅虎、Ask和AOL則沒有行動作業系統戰略。

至於新的蘋果搜尋引擎會採取什麼樣的具體形式,還有很多東西有待觀察。不過蘋果確實有一戰之力,有機會和資源向谷歌發起衝擊。

然而,真正的問題是,它是會全力以赴,還是會打造出一個平庸的體驗。該公司曾低估了打造谷歌地圖替代品的挑戰,我們都知道結果如何,蘋果地圖仍然沒有機會。

結局究竟如何,只有時間才能證明這一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蘋果正在研發的搜尋引擎能幹的過谷歌嗎?
    12月22日 消息:據TNW報導,蘋果正在加快研發自己的搜尋引擎,以取代谷歌。推出自己的搜尋引擎,將有利於蘋果的產品服務的推廣,同時削弱谷歌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迫於監管層的壓力及自身發展的考慮,蘋果推出自己的搜尋引擎已成為順理成章之事。據了解,早在2018年,蘋果就已經開始布局自身搜尋引擎的打造。蘋果進入搜尋引擎市場的時間正值必應(Bing)發布11年。儘管微軟的PR團隊聲稱必應在經濟表現和市場支配力方面無法與谷歌相比,但必應依然是迄今為止,谷歌唯一值得關注的競爭對手。而如今,蘋果也加入了「戰局」。
  • 為了iPhone默認搜尋引擎,谷歌每年付給蘋果120億美元
    上周二,美國司法部對谷歌提起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訴訟,這是美國政府二十年來最大的反壟斷案。該案認為,谷歌與蘋果的結盟,是該公司保護其壟斷地位、減少網絡搜索競爭的非法策略的典型案例。這項協議是在15年前籤署的,至今很少被兩家公司談論。
  • 為什麼蘋果不再需要谷歌地圖?
    贏不了你,我就花錢買過去幾年中,蘋果在數字地圖領域一直在悄悄地拓展疆域,他們也知道自己不是開發地圖應用的料子,因此自身並未進行地圖軟體的研發,但就像所有商業巨無霸一樣,「買」才是蘋果的最大法寶。一系列的併購讓蘋果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底氣,在部分外圍應用中使用自己的地圖軟體——雖然谷歌地圖目前仍然是iOS的支柱。
  • 被反壟斷審查後,谷歌把矛頭指向蘋果
    但其實這次美司法部(DOJ)縮小了對谷歌壟斷的指控,主要是針對搜索廣告方面的壟斷,指責其用錢向手機製造商和運營商以及瀏覽器支付巨額費用,以獲得默認搜尋引擎的地位,擠兌了市場上的其他競爭對手,達成非平等競爭,比如蘋果的Safari就一直默認用的谷歌搜尋引擎,而蘋果每年都會收谷歌100億美元。
  • 深陷醜聞的谷歌,蘋果也上來踩上一腳,自有搜索悄然上線
    俗話說「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日前據報導,蘋果正在加緊努力開發自己的搜索技術。在對最新版本的iPhone作業系統iOS 14進行的更改中,蘋果開始顯示其自己的搜索結果,並在用戶從其主屏幕輸入查詢時直接連結到網站,直接觸碰了谷歌的主要業務。
  • 作為搜尋引擎,谷歌在中國為什麼競爭不過百度?
    還記得可以用谷歌的那個年代嗎,小編就是親身經歷者。但好端端的谷歌為什麼突然就從中國消失了呢?谷歌簡介:Google成立於1997年,幾年間迅速發展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搜尋引擎,並向Yahoo、AOL等其他目錄索引和搜尋引擎提供後臺網頁查詢服務。目前Google每天處理的搜索請求已達2億次!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Google資料庫存有30億個Web文件。屬於全文(Full Text)搜尋引擎。
  • 蘋果正秘密開發自家搜索功能 谷歌地位會被取代嗎?
    最重要的是,iOS 14在某些搜索功能上把谷歌搜索擠到了一邊。在更新後的系統中,用戶可以通過從iPhone的主屏幕向右滑動來訪問搜索窗口進行查詢,蘋果將這一功能稱之為「今日視圖」。查詢結果顯示的是蘋果生成的搜索建議列表,而不是谷歌搜索結果。這些搜索結果中有蘋果「自動補全」(autocomplete)風格的建議,表明蘋果正在從10億用戶最常用的查詢行為中學習。
  • 為成手機默認搜尋引擎 谷歌花了474億
    我們都知道,現在市場上是以安卓和蘋果為主流系統,安卓的開發者是谷歌,在安卓手機上默認谷歌為搜尋引擎看起來很合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除了國內的特殊情況外,為了讓google搜索成為眾安卓手機為默認搜尋引擎,谷歌為此花費了大筆資金。
  • 谷歌臣服!主動給35億美元,哀求三星保住默認搜尋引擎
    銷量第二的蘋果公司iPhone手機只有2.15億部。三星手機如此巨大的銷量,以至於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谷歌都坐不住了,據外媒報導,為了在iOS上保住自家搜尋引擎的默認地位,谷歌(微博)付給蘋果30億美元授權費。
  • 蘋果或將自研搜尋引擎,削弱谷歌搜索控制
    他還表示不歡迎平安資管的基金經理來公司投資。 昨日,平安資管基金經理張良回應稱,不存在沒有來過樂歌調研」,因問及公司業績營收增速等兩個問題,董事長最後摔門而出。這些帳號一般是高粉帳號博主,通過點讚含有購買涉黃內容連結的微博,使其出現在自己的個人主頁,從而讓涉黃內容獲得曝光,而這一直是微博重點打擊的對象。從6月至今微博已關閉參與此類導流的高粉帳號710個。
  • 蘋果被曝開發搜尋引擎 谷歌百億美元合作費恐被叫停
    據英國媒體報導,蘋果可能正在開發iPhone設備中的搜尋引擎技術,從而將挑戰目前谷歌在全球搜尋引擎中的  美國司法部上周對谷歌發起了一項反壟斷訴訟,其中就涉及了對谷歌向蘋果支付高昂費用的做法。用戶只需要在搜索窗口中鍵入查詢的內容,蘋果就會顯示自己的搜索結果,而不是來自谷歌的搜索結果。  針對蘋果開發搜尋引擎的消息,蘋果和谷歌公司都未公開發表評論。  「如果谷歌向蘋果支付費用的做法被認為是壟斷,那麼很可能被強制終止這種合作關係,蘋果公司提供的內部搜索服務將提供谷歌搜索之外的另一種選擇。」一位軟體領域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 谷歌蘋果全面交惡:手機地圖服務成新戰場
    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作為曾經的合作典範,蘋果和谷歌近些年來的關係日漸疏遠,甚至化友為敵,在諸多領域展開對抗,而地圖服務即將成為這兩大科技巨頭的新戰場。一位谷歌前員工稱,從短期來看,谷歌將損失一些廣告收入和用戶的本地化搜索數據,後者可以幫助零售商發布精準廣告。從長期來看,則可能衝擊谷歌地圖的創收能力。谷歌發言人稱,由於尚未宣布任何實質性消息,因此現在發表評論還為時尚早。全面對抗蘋果對谷歌的態度轉變遠不止於地圖領域。
  • Win10將關閉小娜調用谷歌搜索 必應為默認搜尋引擎
    北京時間4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微軟封堵了一種在Windows 10中使用谷歌搜索的最簡單方法。微軟此舉也是對近期用戶通過多種變通方法使用谷歌搜索的回應。有些用戶使用瀏覽器拓展甚至是修改註冊表,來將小娜的默認搜尋引擎從必應替換成谷歌。此外,通過小娜搜索出的連結將全部使用Edge瀏覽器打開,用戶將無法使用谷歌Chrome或火狐瀏覽器打開這些連結。微軟之所以做出這一調整,主要是想保證小娜的使用體驗。小娜使用的是必應搜尋引擎,部分功能需要配合Edge瀏覽器使用。
  • 華為將自己定位為對抗蘋果和谷歌的第三支力量
    由於美國的禁令,華為被迫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華為目前正藉助此次危機,在沒有谷歌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並將自己定位為與蘋果和谷歌並駕齊驅的第三力量。儘管該公司一直強調不想完全將自己與安卓開發人員的緊密聯繫分開,但華為正在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它將完全取代谷歌的生態系統。
  • 為何不加入蘋果、谷歌、亞馬遜、Zigbee組建的聯盟?餘承東回應
    眾所周知除了蘋果手機外,其它所有智慧型手機品牌都加入了谷歌安卓系統的應用生態聯盟,目前安卓的生態很完善,首先作業系統份額是ios的大約七倍,應用數量也超過蘋果應用商店。APP數量確實少了數十倍,但已經解決國外消費者常用的客戶端,包括搜尋引擎,音樂,錢包,地圖導航,郵件,主題等等。總的來說,雖然鴻蒙系統已經發布大半年時間,AppGallery也正式商用,但華為手機依舊使用安卓,說明鴻蒙系統的生態還不是很好,但華為目前已經發布一種軟體,可以直接訪問和下載谷歌商店中消費者喜歡的客戶端,短時間內可以緩解AppGallery應用數量不足帶來的影響。
  • 谷歌的中國雄心不止於搜尋引擎?重返之路並不好走
    (原標題:谷歌的中國雄心不止於搜尋引擎?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芒廷維尤,谷歌公司展示其研發的新型無人駕駛汽車的原型車(2015年5月13日攝)。
  • 被禁用谷歌搜索 華為自研搜尋引擎已招募試用
    因為無法在美國銷售的新設備上部署谷歌搜索,華為自研搜尋引擎相關信息逐漸浮出水面:消息稱,華為正在阿聯招募用戶測試華為搜索應用程式。但是與谷歌搜索集成了谷歌諸多服務不同,華為搜索目前只允許用戶通過網際網路搜索網頁,視頻,新聞和圖片,以及提供查詢天氣等較為簡單的功能。
  • Google搜尋引擎中國版確認涼了,原因出自谷歌內部
    在去年穀歌宣布將再一次準備進入中國市場,將在2019年推出Google搜尋引擎中國版。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預測谷歌這個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和我國本土搜尋引擎百度的第二次交鋒,當年百度就是在中國戰勝了Google搜索才奠定了如今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的地位。
  • 谷歌發布3年來最大的一次搜尋引擎算法改進
    谷歌於星期四迎來了自己的15歲生日.為了慶祝,谷歌也於當天宣布了號稱是自2010年以來最大的搜尋引擎算法改進.谷歌表示本次算法改進是基於頁面排名與指數的重新思考
  • 贏不了蘋果,谷歌為何還要繼續推手機?
    谷歌為什麼要製造手機,來搶蘋果這個巨無霸的市場份額呢?  其實,谷歌公司很明白,自己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要想對「硬體霸主」蘋果發起挑戰,無異於以卵擊石。故而,谷歌公司採取了一種,以中端的配置輔以更低的價格推出一款相對有競爭力的手機產品,專攻蘋果鞭長未及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