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近期谷歌的反壟斷調查吃瓜群眾們也關注了好一會了,部分瓜眾說他們做的太大,被查是肯定的。
但其實這次美司法部(DOJ)縮小了對谷歌壟斷的指控,主要是針對搜索廣告方面的壟斷,指責其用錢向手機製造商和運營商以及瀏覽器支付巨額費用,以獲得默認搜尋引擎的地位,擠兌了市場上的其他競爭對手,達成非平等競爭,比如蘋果的Safari就一直默認用的谷歌搜尋引擎,而蘋果每年都會收谷歌100億美元。
同時谷歌利用自己的搜尋引擎,為自己家的產品比如YouTube、Chrome瀏覽器導流,讓這些產品排名在首位,接著又不斷在產品中建立用戶畫像精準推送自己產品的流量,久而久之形成了正循環,導致谷歌在市場中的佔有度越來越高。
然而谷歌這麼做,肯定會被盯上的,老美所有的州司法機構都在對谷歌進行調查。
這也給了谷歌競爭對手組成聯盟共同聲討谷歌的機會。
而最近,谷歌貌似被逼急了。
蘋果作為提供了數十億次搜索的門戶,被谷歌用矛頭懟上了。
谷歌在全球搜索領域的確佔到了主導地位,2019年,谷歌搜索的業務佔到了母公司Alphabet收入的83%,拉裡佩奇可就指望著谷歌吃飯呢。
只是其中有一半的谷歌搜索量都來自蘋果設備,假如蘋果設備的用戶再也不用谷歌,谷歌預計會損失300億-400億美元的年收入。
谷歌之所以選擇付費給蘋果,本質上就是這一點理由。
然而蘋果為什麼選擇谷歌呢?
對於蘋果來說,用戶體驗是第一要務,另一方面設置默認搜尋引擎就是幾行代碼的事情,蘋果可以從谷歌和微軟必應之間選擇,可是為什麼選擇谷歌呢?
因為谷歌從成立以來一直都養成了很好的口碑,蘋果理所應當從中選一個比較可靠的搜尋引擎,用以提高用戶體驗。
但是蘋果的可選擇性,對於谷歌來說其實也處於一個被動狀態,谷歌生怕蘋果拋下自己,選擇其他搜尋引擎,所以在面臨司法部的指控時,它毅然決然提出應該把蘋果也列入司法部的反壟斷監管範圍。
蘋果從2014年以來作為一個可以向用戶提供訪問權限的平臺,有理由以自己的優勢作為一個點,向可以為蘋果提供的服務的供應商敲詐租金,這個其實也違反了反壟斷法。
不過,這些情況應該最終會被打破,蘋果此前已經宣布過要做自己的搜尋引擎,可能谷歌跟蘋果的合作在哪一刻就會終止掉,而到時候谷歌的反壟斷行為好像也得不到體現了。
到底是選擇吃司法部的巨額罰單,還是吃蘋果塞到嘴邊的一把刀,我想谷歌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