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為確保其搜尋引擎在iPhone等蘋果設備上的默認搜索地位,每年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鑑於美國司法部提起的訴訟威脅到谷歌與蘋果的交易,蘋果正加緊努力開發自家網絡搜索技術,探索建立自家搜索工具。
最新版的iPhone作業系統iOS 14出現了一個不太顯眼的變化,蘋果開始顯示自己的搜索結果,並在用戶從主屏幕鍵入信息查詢時直接連結到網站。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網絡搜索功能的出現標誌著蘋果內部開發的一個重要進展,可能會對谷歌搜索發起更全面的競爭奠定基礎。
蘋果對公司內部項目向來是出了名的守口如瓶,但此舉進一步證明,該公司正致力於打造一個能與谷歌搜尋引擎相抗衡的競爭對手。
兩年半前,蘋果挖走了谷歌搜索業務主管約翰·詹安德裡亞(John Giannandrea)。此次招聘表面上是為了提升蘋果人工智慧能力和Siri虛擬助手功能,但同時詹安德裡亞也帶來了在谷歌運營8年搜尋引擎的經驗。
如果美國監管機構阻止谷歌與蘋果之間的合作,後者不斷增長的內部搜索能力將為其提供另一種選擇。上周,美國司法部就谷歌向蘋果支付資金、從而成為iPhone默認搜索工具一事提起訴訟,也使得這一行動顯得更加緊迫。
谷歌前工程主管比爾·庫夫蘭(Bill Coughran)表示:「蘋果有一個值得信賴的團隊,如果願意的話,我認為他們有打造出通用搜尋引擎的經驗和能力。」庫夫蘭目前是矽谷投資機構紅杉資本的合伙人。
圖示:iOS 14的某些搜索功能已經把谷歌晾在了一邊
從蘋果頻繁發布的搜索工程師招聘廣告中不難看出其雄心壯志。在招聘廣告中,蘋果邀請求職者「定義並實施蘋果突破性的搜索技術架構」。
搜索營銷專家還指出,蘋果一度晦澀難用的機器人Applebot活躍度有所增加。作為蘋果鮮為人知的網絡爬蟲,Applebot被用來建立龐大的在線資料資料庫,而這些資料庫正是任何搜尋引擎的基礎。
數字營銷顧問Suganthan Mohanadasan表示,最近幾周,Applebot在他客戶網站上的出現次數「多得離譜」。「當抓取頻率上升時,表明他們正試圖收集更多信息。」
最重要的是,iOS 14在某些搜索功能上把谷歌搜索擠到了一邊。在更新後的系統中,用戶可以通過從iPhone的主屏幕向右滑動來訪問搜索窗口進行查詢,蘋果將這一功能稱之為「今日視圖」。查詢結果顯示的是蘋果生成的搜索建議列表,而不是谷歌搜索結果。這些搜索結果中有蘋果「自動補全」(autocomplete)風格的建議,表明蘋果正在從10億用戶最常用的查詢行為中學習。
蘋果拒絕就此置評。
針對谷歌搜尋引擎打造出一個真正的競爭對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但根據最新統計,蘋果今年的利潤預計將超過550億美元,現金儲備將達到810億美元,因此蘋果有能力在這一領域進行長期投資。
然而十多年來,蘋果一直將谷歌搜索作為iPhone的默認搜尋引擎。
如今,監管機構迫使蘋果需要在捍衛其與谷歌關係或與自己在搜索領域的長期合作夥伴分道揚鑣之間做出選擇,蘋果改變這一現狀的動力越來越大。
美國司法部估計,谷歌為成為iPhone等蘋果設備的默認搜尋引擎,每年向蘋果支付80億至120億美元。該機構將此交易列為谷歌反壟斷案的核心。
高偉紳律師事務所(Clifford Chance)全球反壟斷業務聯席主管、美國司法部前代理助理檢察長沙裡斯·波曾(Sharis Pozen)表示,在蘋果公司與Epic Games等公司就蘋果應用商店控制權展開法律訴訟之外,此案「為蘋果開闢了另一條戰線」。「蘋果將是本案的核心,」她說,蘋果在解釋為什麼從谷歌獲得數十億美元資金時,必須「小心行事」。
她說,美國司法部可能會要求終止獨家協議,允許搜索領域的其他參與者有平等機會獲得iPhone的默認搜尋引擎地位。
蘋果之前也曾在與谷歌競爭時遇到過挫折。蘋果地圖在2012年首次上線時經常出錯,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高級副手之一斯科特·福斯託爾(Scott Forstall)被迫引咎辭職。
圖示:Neeva聯合創始人和谷歌的前廣告主管斯裡達爾·拉馬斯瓦米(Sridhar Ramaswamy)認為蘋果開發搜尋引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蘋果是為數不多擁有豐富資源,可以從零開始建立網絡索引的公司之一。大多數谷歌的小型競爭對手都從微軟搜尋引擎必應獲得索引,其中包括專注於用戶隱私的DuckDuckGo以及由兩位前谷歌高管創立的矽谷初創企業Neeva。
「蘋果的地位非常獨特,因為它擁有iPhone和iOS系統。它控制著默認瀏覽器,」Neeva聯合創始人和谷歌的前廣告主管斯裡達爾·拉馬斯瓦米(Sridhar Ramaswamy)說。他表示,擴大搜索業務對蘋果來說「感覺很自然」,因為它有能力收集數據,並從大規模用戶行為中進行學習。
在谷歌成立20多年後,如今打造一個搜尋引擎「在技術上仍然非常困難,但已經不像過去那麼難了」,Neeva投資者庫夫蘭說,其向Neeva投資了3500萬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蘋果和像Neeva這樣的初創企業都可以使用更便宜的雲計算基礎架構和眾多開源工具。
儘管如此,建立搜尋引擎的規模還是令人生畏。拉馬斯瓦米表示:「任何可用的搜尋引擎都必須有200億至500億頁活躍索引。」當用戶進行查詢時,檢索系統必須對大量數據進行篩選,然後以毫秒為單位對結果進行排序。
一些業內人士並不認為蘋果會打造出一個能與谷歌平起平坐的搜尋引擎。
哥倫比亞商學院商務領域副教授Dan Wang表示,蘋果要想趕上谷歌「極其困難」。
「谷歌的優勢源自規模,」他說,無窮盡的用戶反饋有助於調整結果和確定改進方向。「谷歌每分鐘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用戶數以億計的查詢,在數據方面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