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封面|面對谷歌史上最大危機,素來低調的皮查伊如何對抗美國政府?

2020-12-05 騰訊網

【劃重點】

  • 1美國司法部指控谷歌是「網際網路的壟斷看門人」,谷歌所面對的是成立22年以來第一次真正危機。
  • 2皮查伊自16年前一路走來,在谷歌所扮演的總是盡職盡責的公司看護人角色。
  • 3皮查伊預計會一如既往地證明,儘管谷歌在全球網際網路搜索市場中佔有92%的份額,但並不是一家壟斷企業。
  • 4相比之下,谷歌聯合創始人佩奇則是以一種超脫態度應對即將到來的反壟斷審查,把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未來技術項目上。
  • 5皮查伊身邊的一些高管也傾向於採取遷就監管機構的態度。
  • 6皮查伊認為反壟斷調查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公司歡迎監管機構對其商業行為的調查。

(本文約3000字,閱讀全文需要4分鐘)

【編者按】美國司法部提起的反壟斷訴訟使得谷歌正面臨成立22年來的最大危機,此時距離一向行事低調的皮査伊擔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還不到一年時間。業內預計皮查伊似乎不太可能帶領公司與美國政府進行對抗。他將在首席法務官沃克等務實高管的協助下,以寬容態度向美國政府表明佔92%搜索市場份額的谷歌並不是一家壟斷企業。

以下為文章正文:

谷歌執行長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似乎不太可能帶領公司公然對抗美國政府

去年12月,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剛剛接替拉裡·佩奇(Larry Page)成為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掌門人,就遇到了一大堆問題:Alphabet曾向一些被指控行為不端的高管們提供巨額財務補償,股東們正就此問題起訴公司;令人欽佩的谷歌辦公室文化業正在瓦解。最棘手的是,反壟斷監管機構正在對谷歌虎視眈眈。

上周二,美國司法部指控谷歌是「網際網路的壟斷看門人」,認為其使用反競爭策略來保護和加強自身在網絡搜索和搜索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

谷歌經受過經濟衰退、疫情影響以及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早期調查,但都全身而退並創造出巨額利潤。現在谷歌所面對的是成立22年以來第一次真正危機。

谷歌看護人

公司創始人佩奇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把此次訴訟的辯護權留給了說話輕聲細語的皮查伊。皮查伊自16年前一路走來,在谷歌所扮演的總是盡職盡責的公司看護人角色,算不上一位充滿激情的企業家。

皮查伊曾是一名產品經理,似乎不太可能帶領公司與美國政府進行對抗。但是,如果科技行業在反壟斷執法方面傲慢自大的歷史可以算作教訓的話,一個被迫走到聚光燈下的看護人可能比一位天生擁有魅力的科技領袖更可取。

現年48歲的皮查伊預計會一如既往地證明,儘管谷歌在全球網際網路搜索市場佔有92%的份額,但並不是一家壟斷企業。公司層面所傳遞的信息一向如此,認為谷歌對美國有好處,一直是一個不起眼的經濟引擎,而不是一個掠奪性的就業殺手。

明尼蘇達大學商業和法律教授保羅•瓦勒(Paul Vaaler)表示:「皮査伊必須表現得像一個努力做正確事情的人,而這不僅是為了他的公司,也是為了更廣泛的社會大眾。」「如果他表現得含糊其辭、脾氣暴躁、自作聰明,在法庭和公眾輿論面前將是致命的。」

谷歌拒絕讓皮查伊接受採訪。在周二發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皮査伊敦促谷歌員工專注於自己的工作,這樣用戶就會繼續使用他們的產品,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必須這樣做,而且是因為他們想要這樣做。

「對谷歌來說,審查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期待著提出自己的觀點,」皮查伊寫道。「曾經有谷歌員工問我他們能幫上什麼忙,我的回答很簡單:繼續做好你正在做的事情。」

很少有高管面臨過這樣的挑戰,而科技行業最具代表性的明星人物也會在反壟斷審查的高壓下黯然失色。

20年前,美國司法部曾對微軟提起反壟斷訴訟,當時擔任公司執行長的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但辯論中的蓋茨卻顯得咄咄逼人且閃爍其詞,反而強化了人們認為微軟是一個不惜一切代價獲勝的惡霸的看法。蓋茨去年曾坦言,這起訴訟讓他「分心」,以至於「搞砸了」企業向手機軟體的業務轉型,結果將移動市場拱手相讓給了谷歌。

1998年,美國政府對微軟提起反壟斷訴訟前不久,比爾•蓋茨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上出庭作證

相比之下,谷歌聯合創始人佩奇則是以一種超脫態度應對即將到來的反壟斷審查,他把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未來技術項目上,而不是和律師們聚在一起。即使歐盟前後三次以反競爭行為理由對谷歌處以罰款,佩奇幾乎沒有公開提及過此事。

在周二與記者舉行的電話會議上,美國司法部官員拒絕透露他們在調查期間是否與佩奇交談過。

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則以一種超脫態度應對即將到來的反壟斷審查

棘手事務

美國司法部和11個州在起訴書中表示,谷歌與包括蘋果在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和移動運營商達成協議,阻止對手進行有效競爭,從而讓搜索市場的競爭無處可尋。

起訴書稱,「為了美國消費者、廣告商和依賴網際網路經濟的所有公司利益,現在是叫停谷歌反競爭行為、恢復市場競爭的時候了。」

谷歌表示,此案存在「嚴重缺陷」,美國司法部依據的只是「可疑的反壟斷論據」。

美國各州檢察長也在對谷歌的廣告技術和網絡搜索業務進行反壟斷調查。2017年以來,歐盟已經對谷歌處以總額近100億美元的三次罰款,目前仍在繼續調查谷歌在數據收集方面的問題。

皮查伊身邊的一些高管也傾向於採取遷就監管機構的態度。他身邊還有其他一些嚴肅枯燥、沉默寡言的谷歌職業經理人,鮮能掀起軒然大波。

處理此案的關鍵人物是谷歌首席法律官和全球事務負責人肯特·沃克(Kent Walker)。沃克曾在美國司法部擔任助理聯邦檢察官,並於2006年加入谷歌。他曾負責處理過公司的許多最棘手事務,但很少登上新聞頭條。現任和前任同事們都說,這是他律師風範的證明。谷歌還任命哈裡瑪·德雷恩·普拉多(Halimah DeLaine Prado)為新的總法律顧問。普拉多曾在公司法律部工作了14年,最近其負責的全球團隊主要為公司提供廣告、雲計算、搜索、YouTube和硬體等產品的法律諮詢服務。儘管普拉多沒有在反壟斷監管機構工作的背景,但從2006年開始就在谷歌工作,對競爭方面的法律法規非常精通。

谷歌還會依賴高價聘請的知名律師事務所應對這場官司,其中包括矽谷頂級律師事務所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以及Williams & Connolly。後者曾在其它競爭法案件中為谷歌提供辯護。

威爾遜•松西尼(Wilson Sonsini)從谷歌成立之初就擔任該公司的律師,並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谷歌搜索業務進行調查中幫助公司進行辯護。2013年,FTC選擇不對谷歌提起訴訟。

不論美國司法部起訴谷歌擁有市場壟斷地位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此案可能會在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公眾對該公司的看法。

到目前為止,谷歌一直抱著一種無所謂的公開態度。皮查伊說,反壟斷調查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公司歡迎監管機構對其商業行為的調查。谷歌辯稱,其一直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應對競爭。而且隨著新對手的出現,它的市場主導地位可能會迅速消失。

「谷歌身處競爭激烈、充滿活力的全球市場。這個市場中的價格處於自由波動或不斷下降的態勢,產品也在不斷改善,」皮查伊在今年7月份出席美國眾議院反壟斷委員會聽證會時如是表示,「谷歌並不能保證一直成功下去。」

今年7月份,皮査伊在美國眾議院反壟斷委員會聽證會上遠程發言

相處之道

皮查伊熟悉反壟斷審查中的各種道道。2009年,時任谷歌產品管理副總裁的皮査伊曾遊說歐洲競爭監管機構對微軟的IE網絡瀏覽器採取行動。

皮查伊在當時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相信,這個領域的更多競爭將意味著更多的網絡創新,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這也是如今搜尋引擎領域其他競爭對手對谷歌的看法。

但在2015年成為谷歌執行長後不久,皮查伊在與微軟和解時表現出務實傾向。兩家公司都同意停止向監管機構投訴對方。

在執掌谷歌的初期,皮查伊並不願和華盛頓有太多接觸,而他的前任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則很熱衷於政府關係。施密特是民主黨的大金主,在歐巴馬擔任總統期間經常造訪白宮,並曾在歐巴馬總統的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任職。

2018年,谷歌拒絕派皮查伊前往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一場聽證會出庭作證。惱怒的參議員們在Facebook和Twitter高管旁邊為谷歌公司代表留下了一個空位。當時佩奇也被邀請作證,但公司內部人士從來沒有指望他真的會去參會。

自那以後,皮查伊頻繁前往華盛頓,也會在其他國會聽證會上作證,並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會晤。

2018年,谷歌拒絕出席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的一場聽證會

微軟與美國政府的長期鬥爭史也會影響谷歌如何應對這場反壟斷訴訟的計劃。許多谷歌高管認為,微軟面對美國司法部顯得過於強硬,導致公司業務陷入停滯。

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儘管谷歌在美國和歐洲面臨反壟斷調查,但該公司仍在繼續拓展新業務並進行了一系列收購,比如去年穀歌宣布將斥資21億美元收購健身追蹤器製造商Fitbit。

現在谷歌可能到了需要為這種增長買單的時候。不管喜歡與否,這件事落到了皮査伊手中。比皮査伊還小一歲的佩奇已經脫身,坐擁650億美元身家的他正在忙著自己感興趣的其他東西。

皮查伊「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嚴重的問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麥可·庫蘇馬諾(Michael Cusumano)說。「他必須直面美國政府,別無選擇。」(皎晗)

「矽谷封面」系列是為科技圈大咖訪談、重磅研究報告和大公司深度調查等匯總的欄目,旨在為科技資訊愛好者提供最有思想深度的優質好文。

相關焦點

  • 矽谷封面|谷歌內外交困,「老好人」皮查伊如何負重前行
    由此來看,認為谷歌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之一,並且其由一位正直的人領導,這句話應該是真實的。皮查伊刻意保持低調的模式幫助他在一個有著性格衝突歷史的企業中獲得了最高職位。儘管如此,幾乎每個人都表示,谷歌及其領導者所獲得的成功不足以應對當前迫在眉睫的諸多挑戰。
  • 谷歌終於卸下了偽裝?安卓手機的用戶數據,美國政府可以獲取到!
    尤其是將「不作惡」的信條徹底刪除後,美國谷歌已被自家員工多次公開抨擊,實在唏噓。此前,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就曾放話稱,谷歌CEO皮查伊已經向美國做出了保證:無條件為美國軍隊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川普甚至是難掩興奮的對外公開炫耀,另一邊卻又對別國科技企業指手畫腳?
  • 萬名清華精英在給印度人打工——矽谷終究是印度人的
    谷歌CEO皮查伊01.在15年穀歌的兩位創始人拉裡·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成立了Alphabet公司後,安心的去做太上皇了,把被世人奉為最偉大公司的谷歌留給了一個印度小哥桑達爾·皮查伊(Sandar Pichai)。
  • 為什麼矽谷高管被印度裔大規模佔領,卻鮮有中國人身影?
    比如,皮查伊出生於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的一個普通家庭,住在一個兩房公寓裡,他的父母連個電視機都買不起。納德拉則在1967年出生於印度的海德拉巴,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大學獲得了電子和通信的工程學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留學,在威斯康辛大學攻讀計算機碩士。
  • 矽谷的最高年薪有多少?這個印度人拿了3個億
    2016年新年伊始,皮查伊就收到了來自谷歌創始人佩奇的超大紅包—1.5億美元年薪和價值1.99億美元公司受限股,總計3億多美元的薪資刷新當時矽谷最高的高管年薪記錄。那麼這個印度人到底有什麼魔力呢?其實相比於之前我們講過的那些動不動就輟學、辭職創業的那些吊炸天的大佬們。皮查伊可以說是穩紮穩打的典範了,這個印度窮小子的事跡,簡直可以拍成一個勵志電視劇了。
  • 案例│為什麼矽谷高管被印度裔大規模佔領,卻鮮有中國人身影?
    比如,皮查伊出生於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的一個普通家庭,住在一個兩房公寓裡,他的父母連個電視機都買不起。納德拉則在1967年出生於印度的海德拉巴,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大學獲得了電子和通信的工程學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留學,在威斯康辛大學攻讀計算機碩士。當皮查伊在1993年,也就是網際網路革命的前夜來到矽谷時,他父母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才幫他墊付了去美國的路費。
  • 在美國矽谷,印度人比華人混的好?看到這裡就明白了
    江湖戲言是CEO前有納德拉拯救日薄西山的微軟,後有皮查伊幫助谷歌登峰造極,最近又有一家美國科技巨頭IBM也迎來了一位印度裔CEO克裡希那,印度裔和華裔高管的話題總是常說常新,隨著陸奇前些年回國創業,沈向陽2019年從微軟辭職,華裔高管在整個矽谷和海外大公司中已經非常少見,與此同時,美國巨頭公司整體步入了印度裔CEO的時代,
  • 庫克、貝佐斯、扎克伯格和皮查伊的聽證會,是美國政府的「數位化...
    議員 Greg Steube 輪番問四位 CEO,中國政府是否從美國公司那裡盜取技術?庫克:我沒有具體的案例可以告訴你。皮查伊:我們也沒有。扎克伯格:我認為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中國政府從美國公司竊取技術。貝佐斯:我讀過報告,但未親身經歷。貝佐斯,給不給第三方商家活路?貝佐斯預見性地在開場證詞中就提到了與第三方商家的關係。
  • 印度人制霸矽谷?為什麼美國科技巨頭高管大都是印度人?
    :美國企業的印度裔為何如此之多?印度理工學院谷歌現任CEO皮查伊是為數不多的幸運兒,由於家境貧寒沒有足夠的臥室,皮查伊小時候一直和弟弟睡在客廳的地板上桑達爾·皮查伊但是他一個人的光環無法掩蓋一群人的黯淡。
  • 曾創下航天史上驚人紀錄,印度科技實力不容小覷
    印度的軟體業更是位居世界前列,軟體出口僅次於美國,佔到了全球軟體出口的20%,而它在IT外包行業全球排名第一,佔到了世界50%的市場份額。印度全國有1832個教育性科研機構和理工學院,每年大約培養7萬個計算機軟體專業人員。如今在美國,1/3的軟體工程師是印度人,有25萬人深入矽谷。其中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等都是來自印度。
  • 美國政府與谷歌等科技公司討論,利用智慧型手機定位數據來對抗疫情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谷歌最新資訊 > 正文 美國政府與谷歌等科技公司討論,利用智慧型手機定位數據來對抗疫情
  • 唐山一座工廠低調竣工,美國矽谷緊張不已,網友:解氣
    唐山一座工廠低調竣工,美國矽谷緊張不已,網友:解氣提到我國的唐山,大家都會有什麼印象,相信有不少人第一反應一定都是「唐山大地震「。也正是因為美國長期以為沒有一個對標的競爭對手,因此美國政府和航天公司在技術壟斷上,巧取豪奪般的賺了全世界其他國家不少錢。
  • 美國谷歌開始嚴控安卓:大肆限制中國開發者,禁止安裝非商店APP
    美國谷歌公司印度裔CEO皮查伊   稍微有一些實用價值的新特性是,在谷歌Pixel 4、Pixel 4 XL美國谷歌公司印度裔CEO皮查伊 02未來必須從谷歌商店安裝APP?當然,美國谷歌自然也有一套行為準則:比如為了保護安卓用戶設備的安全使用,防止惡意程序破壞安卓體驗…美國谷歌及母公司的印度裔CEO皮查伊 03美國谷歌為何針對中國
  • 印度裔在美國收入最高,華裔差在哪裡?
    在美國,印度裔人口數不算多,僅佔美國總人口的1%。人口量雖不大,質量卻很高。美國印度裔多是專業人才,僅在1997-2013年間,美國發放的H-1B(特殊專業人員-臨時工作籤證),印度人就佔了一半。現如今,有一大部分印度裔都匯集在美國矽谷,並且在矽谷科技公司做得風生水起。在矽谷,印度裔高管、CEO比比皆是。
  • 歐巴馬:網際網路是「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網際網路是「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歐巴馬最近一次發表此類言論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他對提問者《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編輯傑弗裡·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指出:如今美國的輿論生態不僅受到臉書的強烈影響,而且福克斯新聞也在發揮強大影響力,這導致美國民眾在媒體上看到的都是被歪曲的事實。
  • 對抗矽谷,為了「楚門的世界」裡的27億人
    他想到了對抗。實際上,特裡斯坦·哈裡斯任職谷歌期間,谷歌有知名的「不作惡」準則。但這一準則並沒有阻擋住算法基於商業利益走向的偏路。離職兩年後,特裡斯坦·哈裡斯拉著Facebook和Google等大公司離職或在職的技術專家,建立了一個叫「人道科技中心」(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的組織,這個組織在2018年成立,用來——對抗矽谷網際網路公司讓人上癮的設計理論。
  • 火熱的美國大流行——逃離矽谷
    大量的科技公司正在搬離加州這個黃金寶地,並將公司的總部重新設立在美國一個與眾不同的角落——德州。為什麼要從充滿陽光的沙灘搬去德州,是因為德州的扒雞還是因為德州的撲克牌呢?今天就來聊一聊大洋彼岸的矽谷正在發生什麼。逃離矽谷加州政府正面臨一個公共形象危機。
  • 矽谷封面|誰說谷歌沒創新?它的這款APP四年用戶做到10個億
    當時,皮查伊只是公司的產品主管,而不是執行長。薩巴瓦爾在一次審查會議上介紹了他的計劃之後,皮查伊表示:「的確,這是我們應該開發的產品。當然,他堅信機器學習和AI是谷歌的未來。他說,這就是我們需要涉足的領域。」薩巴瓦爾幾年前就在Google Apps上首次與皮查伊合作。
  • 幫美國殺了賓拉登 卻在矽谷呆不下去:美國最神秘的科技獨角獸
    矽谷最神秘的獨角獸下周要上市了。他們曾經幫助美國獵殺了賓拉登,但卻在矽谷遭到排擠抵制,最終只能離開。最不矽谷的科技獨角獸在科技巨頭和創業新貴雲集的矽谷,卻有這麼一家處事極其低調的創業公司。更為重要的是,Palantir為政府提供了基於視覺識別技術的數據分析,幫助美國政府發現和遣返非法移民,幫助美國警察確定和抓捕街頭抗議分子,這讓他們成為了矽谷眼中「助紂為虐」的壞公司。在Palanir申請上市之後,卡普更宣布要和矽谷決裂。「Palantir雖然是在矽谷創辦的,但我們和矽谷科技行業的價值觀與企業目標越來越背道而馳。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是什麼意思?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他們的機器不能像谷歌那樣做呢?皮查伊:我要評論的主要事情是為什麼谷歌這個團隊能夠做到這一點。這需要大量的系統工程——在任務的多個方面協同工作。從系統工程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複雜的。你實際上是從一個晶片開始,有一個團隊實際上是蝕刻柵極,製作柵極,然後一路加工疊層,以便能夠使用人工智慧來模擬和理解最佳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