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搜尋引擎,谷歌在中國為什麼競爭不過百度?

2020-12-13 封面商業

還記得可以用谷歌的那個年代嗎,小編就是親身經歷者。但好端端的谷歌為什麼突然就從中國消失了呢?

谷歌簡介:

Google成立於1997年,幾年間迅速發展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搜尋引擎,並向Yahoo、AOL等其他目錄索引和搜尋引擎提供後臺網頁查詢服務。目前Google每天處理的搜索請求已達2億次!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Google資料庫存有30億個Web文件。屬於全文(Full Text)搜尋引擎。

Google提供常規及高級搜索功能。在高級搜索中,用戶可限制某一搜索必須包含或排除特定的關鍵詞或短語。該引擎允許用戶定製搜索結果頁面所含信息條目數量,可從10到100條任選。提供網站內部查詢和橫向相關查詢。Google還提供特別主題搜索,如:Apple Macintosh, BSD Unix, Linux和大學院校搜索等。

谷歌當年退出中國的核心事件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其決定因素有很能多!

首先,最主要的,谷歌在中國涉及到違反法規。

中國法律規定,"外國公司」在中國經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中國官方呈出面回應:「谷歌公司違背進入中國市場時作出的書面承諾."。官方曾要求谷歌對其搜索服務進行過濾、審查,而Google堅持所謂的西方價值觀,沒有配合官方行為,從而導致最後的一拍兩散。

其次,在中國的業務面臨危機。

當時在中國,可以與谷歌抗衡的便是本土企業百度了,雖然從技術上百度跟谷歌不是一個級別的,但它的主要優勢在於英文搜索,在中文搜索方面谷歌確實比不上百度。它的發展遭到了對方的阻礙。谷歌還被清理出大量色情網站並被央視曝光涉黃。隨後,谷歌圖書館計劃遭遇版權危機被起訴,並且遭到政府相關部門出面指責。當然,李開復的離開也讓谷歌雪上加霜。各種因素,招招致命,谷歌在中國正式「下課」。

百度簡介:

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公司,更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型公司。2000年1月1日創立於中關村,公司創始人李彥宏擁有「超鏈分析」技術專利,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尋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每天響應來自10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億次搜索請求,是網民獲取中文信息的最主要入口。百度以「用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為使命,不斷堅持技術創新,致力於「成為最懂用戶,並能幫助人們成長的全球頂級高科技公司」。

百度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公司。在AI驅動下,百度的移動生態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移動生態,以百家號、智能小程序和託管頁為主要支柱。2019年百度用戶規模突破10億。百度App日活躍用戶2億,信息流位居中國第一。百家號創作者達到260萬。百度智能小程序是國內唯一完全開源的小程序平臺,月活用戶規模破3.16億。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等六大知識類產品累計生產超10億條高質量內容,構建了中國最大的知識內容體系。

對於谷歌不適應中國內地市場的原因

小編覺得有以下幾點;

1.國情原因,中國的實際情況不允許谷歌的開放式架構,谷歌想要更開放,更自由,中國要求有審核,有約束,兩者談不合,自然不歡而散。

2.政治原因,說到底,百度是自家品牌,中國當然要保護國有品牌百度。而且也不能讓國外企業掌握國家網絡大局,這也是對我國政治/經濟各方面發展不利的。

3.中國不止有谷歌一個搜尋引擎,有沒有它影響不大國

不過現在,谷歌也放下了身段想要回歸,但回歸一定是有前提條件的,首先要和中國官方談好,必須做到不開放,不雙向傳播網絡信息,約束力要強。否則必誅之!

谷歌作為世界搜尋引擎的巨頭,其優勢和產品特質無疑是具有巨大競爭力的,但是是否能夠適應中國市場,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因為作為一個企業和公司,在一個地區市場內生產和發展,是否適應這個市場的規則是前提和基礎,甚至可以將此理解成為生存法則,是基本常識。

當然,是否願意遵守一種規則,則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所謂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不僅一個人如此,一個企業也是如此。當企業發展得足夠好的時候,生存已經不是問題,企業開始需要樹立自己的價值觀,自然對於規則開始有所取捨,即便是付出的代價可能是無法生存。

相關焦點

  • 百度的競爭對手將百度搜尋引擎擋在了中國網際網路更多領域的外面
    作為留在中國的最後一個外國搜尋引擎,微軟(Microsoft)的必應(Bing)上個月曾短時無法訪問,引發了中國網際網路用戶一陣擔憂:他們剩下的唯一選擇可能是百度(Baidu)。它目前的現金牛,即搜尋引擎業務,正面臨著一個結構性問題:超級應用程式吸走了許多用戶、內容和在線時間,而其新的收入驅動器人工智慧還處於培養階段。」 在臺式機時代,百度一直是中國網際網路的門戶,送走了包括谷歌(Google)在內的一連串競爭對手。
  • 搜尋引擎已非谷歌返華重心 切入點在何處你根本猜不到
    作為搜索巨頭,谷歌和百度都在轉型,只是方向不太一樣而已。從近年的兩者財報來看,搜索廣告的營收比重正在慢慢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流廣告。因此,信息流才是未來兩大巨頭的主戰場,而且兩者的對手更多、實力更強,包括騰訊、今日頭條、阿里等重量級巨頭。2010年到2018年這八年時間內,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發生天翻覆地的變化。
  • Siri 默認搜尋引擎從必應變成 Google,不過中國區還是百度
    世界上沒有永恆的友誼,這一點在蘋果選擇內置搜尋引擎供應商上面表現得非常明顯。近日,蘋果再次對旗下的搜索默認配置進行了改變。此前,蘋果已經默認在 iOS 和 macOS 的 Safari 瀏覽器中支持使用 Google 的搜索結果,但在 Siri 和 Spotlight 中,默認搜尋引擎卻一直只有必應。(圖片來自:BoostMedia)如今,對於那些更習慣用 Google 搜索的用戶來說,這種變化確實更加貼心。
  • 谷歌的中國雄心不止於搜尋引擎?重返之路並不好走
    (原標題:谷歌的中國雄心不止於搜尋引擎?(新華社)參考消息網8月29日報導 美媒稱,網際網路搜尋引擎谷歌(Google)8年前退出了中國市場。對谷歌的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來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的機會太過誘人,令它難以抗拒。如今,這家公司在中國的興趣範圍似乎不限於搜尋引擎。想在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分一杯羹?
  • 蘋果為什麼要研發自己的搜尋引擎來對抗谷歌?
    蘋果搜尋引擎將作為一個高度個性化的數據中心發揮作用。 為什麼是搜尋引擎? 還在想蘋果為什麼選擇搜尋引擎嗎?因為蘋果將從這種模式中獲取很多好處,比如: 搜索結果中應用的推廣,將有利於蘋果的產品和服務。 削弱谷歌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對其廣告收入和數據挖掘造成重大打擊。
  • Google搜尋引擎中國版確認涼了,原因出自谷歌內部
    在去年穀歌宣布將再一次準備進入中國市場,將在2019年推出Google搜尋引擎中國版。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預測谷歌這個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和我國本土搜尋引擎百度的第二次交鋒,當年百度就是在中國戰勝了Google搜索才奠定了如今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的地位。
  • 百度屏蔽門事件背後:警惕搜尋引擎的霸權擴張
    第一,搜尋引擎行業必須基於《反壟斷法》強化競爭制衡。在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搜尋引擎業的巨頭分別是谷歌和百度,其市場份額均超過50%,這在任何一個行業中都是罕見的現象。在這個「一切以技術為發言權」的特殊的IT行業裡,技術的壟斷就是保持其領先地位的有力法寶。百度,作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在中國市場佔據絕對的優勢。
  • 百度搜索都是廣告!不如試試這幾個搜尋引擎
    閒話少敘,今天爆哥給大家聊聊搜尋引擎那些事兒眾所周知,百度是國內搜尋引擎中的老大,但由於長期位於霸主之位,居安而不思危,終於日日頹廢而漸漸式微,大家也送給它一個「名副其實」的稱號——「百毒」還記得「搜尋引擎百度已死」這篇文章嗎?
  • 十張圖看清百度與谷歌的差距 | 圖說
    與此同時,百度總營收24.54億美元,同比增長6.8%;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10.6%。就在上個季度,百度還遭遇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 在中國,大家總會拿谷歌和百度比。我們就一起通過十張圖來看看,從財務上看,兩家公司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差距又有多遠。(其實不只十張,不過為了跟之前的十張圖系列搭配就只能那麼說了哈哈,不過寶寶自己作的圖是剛好有十張哦。)
  • bing搜尋引擎與百度 - CSDN
    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公司與微軟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展開戰略合作。百度並將成為中國市場上Windows 10 Microsoft Edge瀏覽器的默認主頁和搜尋引擎。也就是說,將來人們在win10的Microsoft Edge瀏覽器起始頁中可以直接使用百度進行搜索。
  • 谷歌臣服!主動給35億美元,哀求三星保住默認搜尋引擎
    三星手機如此巨大的銷量,以至於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谷歌都坐不住了,據外媒報導,為了在iOS上保住自家搜尋引擎的默認地位,谷歌(微博)付給蘋果30億美元授權費。不過,一山更比一山高,韓國分析師認為,谷歌為了鞏固三星手機上的搜索入口,可能會開出一個更高的價碼——35億美元。而在更早之前,2014年時谷歌保住iOS默認搜尋引擎只花了10億美元。
  • 谷歌為什麼退出中國?李彥宏可能只說出了部分真相
    於1月 29 日發行的《時代》周刊中,百度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彥宏成為封面人物,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登《時代》的第一人。而專訪中的一段話,卻讓一段往事再次成為了輿論熱議的焦點。專訪中,李彥宏表示,谷歌當年退出中國是因為迫於百度給予的市場份額的壓力,「2010年,百度佔據了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他們最終被迫退出中國」。
  • 不止中國,其實谷歌在全球有多處滑鐵盧
    在一定程度上輸給了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百度,除此之外,谷歌搜索在捷克敗給了本土首家搜索網站Seznam,在俄羅斯敗給了本地搜尋引擎Yandex,在韓國市場不敵韓文搜索服務Naver,在日本則敗給了孫正義創辦的雅虎。也就是說,谷歌的強項在英文搜索上,很多本土崛起的搜索公司正在憑藉本土語言搜索上的技術優勢蠶食谷歌的市場份額。
  • Bing國際版搜尋引擎來了,英文需求者的福音
    現如今,搜尋引擎的功能愈發強大,服務範圍從最基礎的文字、圖片、視頻的搜索,到翻譯、社區,甚至還包括地圖、支付、外賣等,所謂的網際網路搜索真的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不過,在國內搜索英文,就有些捉襟見肘,在網際網路上是不是什麼都找得到,還得仰仗搜尋引擎。說起國內的搜尋引擎,一般人馬上會想到的就是百度,百度無疑是中國搜索領域的翹楚,但是最近負面事件頻發,讓吃瓜群眾開始更關注搜索的體驗和準確度。
  • 從擁躉到逃離:搜尋引擎技術人員眼中的百度「窘態」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百度正在將資源與權重向百家號傾斜,而其結果就是,用戶在搜索結果時,作為搬運工的「不知名小號」往往被排在最前位,而真正的內容原創渠道,甚至權威媒體機構網站的搜索結果,大量從百度搜索首頁上神秘消失。
  • 深陷醜聞的谷歌,蘋果也上來踩上一腳,自有搜索悄然上線
    在對最新版本的iPhone作業系統iOS 14進行的更改中,蘋果開始顯示其自己的搜索結果,並在用戶從其主屏幕輸入查詢時直接連結到網站,直接觸碰了谷歌的主要業務。 其實蘋果和谷歌兩頭巨頭也算是惺惺相惜。十多年來,蘋果一直堅持將谷歌作為iPhone的默認搜尋引擎。
  • 百度搜尋引擎蜘蛛喜歡什麼樣的網站結構?
    目前人們經常用的搜尋引擎是谷歌和百度,在國內佔據絕對優勢的當之無愧的是百度,而且各位站長做搜尋引擎優化的時候也主要是針對百度進行優化,希望能在百度獲得好的排名、更多優質低價的流量,這個前提就是網站得有好的結構,百度蜘蛛才能順利
  • 谷歌再次放寬安卓手機上其他搜尋引擎的競標條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谷歌向歐盟屈服?再次放寬安卓手機上其他搜尋引擎的競標條件谷歌再次放寬安卓手機上其他搜尋引擎的競標條件。在歐盟的壓力下,谷歌再次修改了相關條款,為想要出現在安卓手機上的搜尋引擎競爭對手放寬了競標條件。據報導,根據10月21日披露的新條款,谷歌將為想要出現在搜尋引擎選擇列表上的其他公司收取更少的錢、甚至不收錢。這也讓歐洲的新安卓手機用戶能夠自行選擇默認的搜尋引擎。
  • 谷歌搜索「idiot」事件並不意外 細數你不知道的谷歌那些事兒
    在使用搜尋引擎的時候,你有沒有碰到過搜索出來的結果裡出現了奇怪的東西的情況?前段時間,這個情況發生在了美國總統川普身上。12月11日,谷歌在聽證會上遇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會議上,有議員公開向谷歌提出質疑,為什麼在谷歌圖片搜索「idiot」後會顯示大量的川普圖片?
  • 微軟嚴厲抨擊雅虎日本使用谷歌搜尋引擎
    網易科技訊 7月28日消息,據Businessinsider報導,微軟對雅虎日本決定使用谷歌的搜尋引擎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