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可以用谷歌的那個年代嗎,小編就是親身經歷者。但好端端的谷歌為什麼突然就從中國消失了呢?
谷歌簡介:
Google成立於1997年,幾年間迅速發展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搜尋引擎,並向Yahoo、AOL等其他目錄索引和搜尋引擎提供後臺網頁查詢服務。目前Google每天處理的搜索請求已達2億次!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Google資料庫存有30億個Web文件。屬於全文(Full Text)搜尋引擎。
Google提供常規及高級搜索功能。在高級搜索中,用戶可限制某一搜索必須包含或排除特定的關鍵詞或短語。該引擎允許用戶定製搜索結果頁面所含信息條目數量,可從10到100條任選。提供網站內部查詢和橫向相關查詢。Google還提供特別主題搜索,如:Apple Macintosh, BSD Unix, Linux和大學院校搜索等。
谷歌當年退出中國的核心事件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其決定因素有很能多!
首先,最主要的,谷歌在中國涉及到違反法規。
中國法律規定,"外國公司」在中國經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中國官方呈出面回應:「谷歌公司違背進入中國市場時作出的書面承諾."。官方曾要求谷歌對其搜索服務進行過濾、審查,而Google堅持所謂的西方價值觀,沒有配合官方行為,從而導致最後的一拍兩散。
其次,在中國的業務面臨危機。
當時在中國,可以與谷歌抗衡的便是本土企業百度了,雖然從技術上百度跟谷歌不是一個級別的,但它的主要優勢在於英文搜索,在中文搜索方面谷歌確實比不上百度。它的發展遭到了對方的阻礙。谷歌還被清理出大量色情網站並被央視曝光涉黃。隨後,谷歌圖書館計劃遭遇版權危機被起訴,並且遭到政府相關部門出面指責。當然,李開復的離開也讓谷歌雪上加霜。各種因素,招招致命,谷歌在中國正式「下課」。
百度簡介:
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公司,更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型公司。2000年1月1日創立於中關村,公司創始人李彥宏擁有「超鏈分析」技術專利,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尋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每天響應來自10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億次搜索請求,是網民獲取中文信息的最主要入口。百度以「用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為使命,不斷堅持技術創新,致力於「成為最懂用戶,並能幫助人們成長的全球頂級高科技公司」。
百度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公司。在AI驅動下,百度的移動生態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移動生態,以百家號、智能小程序和託管頁為主要支柱。2019年百度用戶規模突破10億。百度App日活躍用戶2億,信息流位居中國第一。百家號創作者達到260萬。百度智能小程序是國內唯一完全開源的小程序平臺,月活用戶規模破3.16億。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等六大知識類產品累計生產超10億條高質量內容,構建了中國最大的知識內容體系。
對於谷歌不適應中國內地市場的原因
小編覺得有以下幾點;
1.國情原因,中國的實際情況不允許谷歌的開放式架構,谷歌想要更開放,更自由,中國要求有審核,有約束,兩者談不合,自然不歡而散。
2.政治原因,說到底,百度是自家品牌,中國當然要保護國有品牌百度。而且也不能讓國外企業掌握國家網絡大局,這也是對我國政治/經濟各方面發展不利的。
3.中國不止有谷歌一個搜尋引擎,有沒有它影響不大國
不過現在,谷歌也放下了身段想要回歸,但回歸一定是有前提條件的,首先要和中國官方談好,必須做到不開放,不雙向傳播網絡信息,約束力要強。否則必誅之!
谷歌作為世界搜尋引擎的巨頭,其優勢和產品特質無疑是具有巨大競爭力的,但是是否能夠適應中國市場,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因為作為一個企業和公司,在一個地區市場內生產和發展,是否適應這個市場的規則是前提和基礎,甚至可以將此理解成為生存法則,是基本常識。
當然,是否願意遵守一種規則,則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所謂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不僅一個人如此,一個企業也是如此。當企業發展得足夠好的時候,生存已經不是問題,企業開始需要樹立自己的價值觀,自然對於規則開始有所取捨,即便是付出的代價可能是無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