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的禁令,華為被迫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華為目前正藉助此次危機,在沒有谷歌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並將自己定位為與蘋果和谷歌並駕齊驅的第三力量。
儘管該公司一直強調不想完全將自己與安卓開發人員的緊密聯繫分開,但華為正在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它將完全取代谷歌的生態系統。在展示更新的可摺疊Mate Xs,新的matebook和其他硬體的過程中,移動業務主管 餘承東明確表示,他想將自己定位在蘋果和谷歌的生態系統旁邊,或許華為也必須這樣做。
華為有辦法彌合應用差距
作為應用程式的聯繫點,Mate 30 Pro,Mate Xs和未來的新硬體將僅擁有自己的應用程式庫,其範圍仍可在全球約55,000個應用程式中管理。與蘋果的App Store和谷歌的Play Store的比較在選擇方面落後。但是,餘強調,該公司在全球設有地區團隊,他們希望招募關鍵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並提供財務支持。
通過查看應用程式庫,還可以發現尚未找到許多流行的應用程式,例如奈飛,Whatsapp,Facebook或Spotify。華為仍然提供一種解決方案,以在設備上獲取其中的一些:如果我們在App Gallery中搜索Facebook和Whatsapp,則頂部會顯示不明顯的灰色圖標,這些圖標會將我們引導到提供商的相應下載頁面。例如,我們可以直接從公司網站下載並安裝Whatsapp。其他知名公司也計劃採用類似的解決方案。
華為渴望快速構建其生態系統,並在可能的情況下縮小差距。如果沒有區域和國際上最重要的應用程式,華為的生態系統在被接受為谷歌 Play商店的替代品時可能會遇到嚴重問題。該公司已意識到這一點,並正在努力填補其應用庫,直到發布華為P40系列為止。根據華為自己的聲明,P40(Pro)是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產品,並且像P30 Pro這樣的前代產品一樣,應該對公眾具有吸引力。
華為的應用生態系統只是硬幣的一面
除了可以在App Gallery中充分使用的應用程式之外,圓形生態系統還包括其他服務。除了在商店中提供廣泛的音樂和視頻服務外,導航和支付應用程式也不應缺少。不出所料,谷歌地圖和Pay等解決方案不可用- 華為與Dutch Tomtom一起提供了地圖解決方案的合作夥伴。在支付服務方面,該公司擁有自己的 Huawei Pay *,迄今為止僅在中國,俄羅斯,香港(中國)和巴基斯坦使用。
華為宣布後:谷歌試圖解除對美國的封鎖
華為是否會成功利用其生態系統仍然是完全不確定的,該小組中成千上萬的開發人員將花費數月的時間來獲得回報。但是,谷歌突然間發生了一些事情:該公司周一要求美國政府解除對華為應用程式的封鎖。時間是巧合還是谷歌意識到該公司正在逐漸失去重要的合作夥伴?
美國政府實施的制裁不僅對華為造成巨大打擊:截至2019年5月16日與谷歌進行交易的谷歌和其他美國公司也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損失。除其他事項外,谷歌通過Play商店和應用廣告產生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作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提供商,華為在銷售中的作用並不微不足道。
除了收入損失外,美國技術行業還擔心持續的禁運可能導致中國公司開發美國軟體和平臺的替代產品。因此,華為新興的生態系統可能會使美國科技公司的經理們徹夜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