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谷歌,華為要做的是萬物互聯的生態系統,而不是手機作業系統

2020-11-29 騰訊網

「我們是全球僅有的兩家可以為自己的生態系統提供此硬體和軟體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 領導華為英國消費者業務(可以說是其在中國以外最重要的媒體市場)的Anson Zhang說。「只有華為和蘋果可以做到這一點,這是我們的長期戰略。」,「儘管存在許多挑戰,謠言和壓力,但我們致力於投資,生態系統……這一戰略將奏效。」

直到去年,華為還在與三星爭奪全球谷歌Android用戶。但川普的制裁讓華為脫離了谷歌。現在,放眼全球市場,華為希望開闢第三條道路,為iOS和臃腫的安卓系統提供替代產品。但在這樣做的同時,該公司發現自己更接近蘋果的模式,而不是谷歌。華為計劃擊敗谷歌,讓中國以外的Android用戶使用自己的作業系統,這一計劃可以說就像蘋果一樣。

儘管華為仍在談論再次與Google合作,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小。在美國的最新壓力下,該公司現在迫切需要制定新戰略,以確保其智慧型手機海外業務不會劇烈下滑。

這個討論的前提是由英國的消費者延伸到歐洲。面對一個接一個的負面新聞標題,他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品牌呢?歐洲是華為對抗華盛頓的主要戰場。一年多來,歐洲主要市場對華為參與5G網絡的決定一直在變化。與此同時,在消費者方面,由於沒有谷歌,新智慧型手機銷量大跌,這是華為最痛苦的地方。

「從去年到今年,我們面臨著很多挑戰,」Anson Zhang說。「美國的禁令,英國的5G,很多問題,謠言和不確定性。這可能會引發消費者的疑問——如果我購買了華為設備,它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我們仍致力於英國和歐洲市場的消費者,無論是否決定使用5G。我們將繼續實施我們的戰略,交付我們的產品。任何擁有華為設備或願意購買華為設備的用戶都不會受到影響。他們會得到更新,但更多的是,我們正在建立我們的長期戰略,我們自己的生態系統。」

這次討論的時機很重要。幾天前,華為的全球消費者主管餘承東承認,該公司定製的麒麟晶片很快就用完了。也許足夠滿足即將到來的Mate 40歲的需求,但也可能不夠。9月15日後可能要使用第三方晶片替代麒麟晶片。

「顯然,這給了我們一個挑戰,一個影響,」Anson Zhang說。「我們對麒麟晶片組進行了10多年的創新。從一無所有……但現在我們願意與任何供應商合作…例如,高通將在明年推出新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用晶片。麒麟只是生態系統中的一件事,它不是一切……我們認為(這)不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戰略。」

這就是「生態系統」「從表面上看,這並不新鮮。華為進軍自己的作業系統——鴻蒙、HMS,以及圍繞某一主題的的核心是物聯網,而不是智慧型手機。最初的計劃是擴展谷歌的完整的Android作業系統,而不是取代它。但時代變了。現在,讓這一策略發揮作用的緊迫性突然出現了。

華為針對消費者的戰略是什麼,在未來5到10年,最令人興奮的技術是使用5G和人工智慧升級消費者體驗。華為在做兩件事,這是其「無縫人工智慧生活」主題的一部分。首先,你使用的所有設備都應該通過華為的HMS無縫連接。在家裡,你想播放的視頻最好在你的智能電視上觀看,在辦公室,它是你的電腦,在上下班的路上用你的手機。

現在,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點擊來完成。華為希望所有這些都能自動化——這是第二部分。系統知道你在家裡,你在哪裡,你喜歡怎樣互動,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坐下來享受。「憑藉我們自己的生態系統,未來我們將基於我們自己的平臺,讓你的所有設備巧妙地相互配合。」

當然,僅僅靠HMS是不夠的,還有一個全球應用生態系統的小問題,那就是確保全球數以百萬計的開發者參與進來。華為公司承諾投資30億美元支持全球的開發商。六個月之後,已經取得積極進展。去年年底,華為確定了全球最重要的3000個最常用應用程式。到7月底,其中80%都已經出現在華為的AppGallery中。所以現在,用戶已經可以找到80%的全球熱門應用。」

顯然,大部分的頭條新聞都聚焦於被美國禁令打擊的超大規模應用程式的替代。華為推出了新的PetalSearch應用程式,使其儘可能簡單。不過,這些都不能取代谷歌的核心應用程式和底層服務,而且人們提出的眾多在線解決方案都沒有達到消費者的水平。這是華為需要找到的解決辦法。

「我們現在有160萬名開發人員和數千名華為工程師合作,以增強HMS經驗。」Anson Zhang說。「我們有自己的服務可以替代谷歌。許多用戶已經使用GMS很多年了。現在我們有了推出新服務的步驟——例如,華為音樂和華為視頻,我們與美國最大的三家音樂公司合作。如果你在未來幾個月看到華為地圖,你不要感到驚訝。這就是我們的答案。我們將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

對於華為來說,僅匹配GMS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走得更遠。「我們最近發布了HMS 5.0,」 Zhang說,「這是我們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這是我們第一次實現GMS功能,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推出了新功能來支持開發人員,我們將繼續為此而努力,我們不會妥協。」

華為去年推出了「1+8+N」戰略。「1」指的是智慧型手機,它是生態系統的核心,「是最重要的設備,也是消費者使用最多的設備,」Zhang解釋道。在這周圍是由HMS連接的「8」其他設備,它們都運行相同的作業系統。這包括個人電腦、平板電腦、電視和可穿戴設備。然後是「N」,任何物聯網設備都可以通過HiLink進入華為的生態系統……這種情況在中國已經存在好幾年了。現在我們將開始在海外市場運營。」

Anson Zhang說,華為在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上超越三星非常重要。「我們已經達到了第一名,這對我們來說真的很令人興奮,並顯示了我們的業務進展。」 華為的銷售數據是由中國的驚人增長推動的,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

華為還於2017年在中國啟動了PC。「我們希望將其定位與傳統廠商不同。我們希望使PC更受歡迎和時尚。如果沒有附加價值,就沒有理由購買華為。」Anson Zhang說。

不出所料,這一切進展順利。在中國這個競爭最激烈的個人電腦市場,華為已經在兩年內佔據了第二的市場份額。在高端市場也是第一,甚至超過了蘋果,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這讓華為有信心將個人電腦業務推向全球……人們願意花更多的錢來獲得更多價值。

這樣的致命缺陷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華為圍繞智慧型手機建立其整個戰略,購買其智慧型手機的消費者將會購買其個人電腦、平板電腦、電視和可穿戴設備,那麼如果這些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枯竭會發生什麼?這難道不會危及整個生態系統戰略嗎?在中國,它表現出色——沒有谷歌,沒有問題。但現在,其他地方的情況並非如此。華為還沒有成功說服海外消費者全部改用HMS。這是最重要的。

華為在走的路更像蘋果。Anson Zhang解釋說,對硬體軟體的控制意味著需要開放比GMS更多的東西-例如相機功能,我們擁有領先的功能,我們已經開放了硬體鍵,更多的應用程式和服務,更多的增值……我們在於生態系統並非一無所有。在這個生態系統上,我們在全球擁有6億最終用戶。我們在研發方面進行了巨額投資-10年的收入佔總收入的10%以上。」

這是一場五到十年的比賽。這不是短期的問題。Anson Zhang說,這並不是說要打敗谷歌或效仿蘋果。「我們自己的生態系統不能控制一切。但要通過我們的設備提供用戶體驗,我們需要自己的生態系統,而不是控制供應鏈……我們不希望這個生態系統是封閉的,任何供應商和製造商都可以進入HMS。」

「我們本來想用谷歌,」Anson Zhang告訴我。我們並沒有說我們必須與HMS合作,但是現在我們必須專注於HMS,最初的想法是繼續與谷歌合作,即使今天我們也願意與他們合作。但這裡有政治因素。未來,也許HMS可以和GMS合作…讓我們這麼說吧。只有兩家大公司擁有生態系統——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再來一個也不成問題。在任何行業,三個頂級玩家都是合理的。」

可能是真的。以前也有人嘗試過,但失敗了。十年來,全球行動作業系統的版圖一直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化。這可能是華為最好的選擇,也是一個大膽的舉動,而且,在華為確保海外市場徹底採用HMS作為GMS的替代品之前,這將是華為迄今最大的挑戰。

相關焦點

  • 華為手機更新系統!HMS系統生態服務再更新:要做全球一大生態系統
    確實由於谷歌GMS服務斷供華為,讓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受到了一定的衝擊,要知道谷歌全家桶服務,例如谷歌地圖服務、搜索、廣告等等,對於海外消費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所以缺失了谷歌GMS服務的華為手機,無疑也是與「板磚」一般,並不能夠給消費者帶來良好的體驗,或許也是上天註定,早在2012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曾遇見預見如今的「這一場景」,所以早在8年之前,就開始籌劃技術團隊打造作業系統以及一系列的備胎計劃
  • 鴻蒙或讓華為走出困境:因為它不僅是手機作業系統,更是新的生態
    提到鴻蒙系統,大家普遍會把它和手機聯繫在一起,認為這是一個國產的手機作業系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印象,是因為鴻蒙系統最早被大家所了解,是在谷歌對華為手機停用谷歌服務後,華為以「備胎」的方式推出鴻蒙。從此,什麼時候能夠真正見到鴻蒙並且用上鴻蒙,就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 打破谷歌壟斷,華為以分成構建鴻蒙生態系統
    鴻蒙系統和安卓都是基於Linux開發出來的,華為早些時候就修改了谷歌最原始的安卓,建立了自己的EMUI作業系統,與鴻蒙系統相比,EMUI只能使用於手機,而鴻蒙系統將在手機、電腦、穿戴等多個智能設備上應用。但作為新入局者,鴻蒙生態系統的建立仍面臨挑戰。
  • 華為:逆轉作業系統之「熵」
    所以,開發一個作業系統固然很難,但是能否讓更多外部合作夥伴、開發者,使用系統,開發基於系統的更多應用,推動生態「熵減」,才更難。一家公司再強,能量也是有限的。只有無數合作夥伴帶來外部能量,做強做大作業系統的生態,作業系統生態才能最終得以運轉。在這方面,曾經的諾基亞手機,有過慘痛的教訓。
  • 鴻蒙系統登陸手機,生態至關重要,batj是關鍵,騰訊為何遲疑?
    近日,鴻蒙系統2.0Beta版本正式上線,與鴻蒙1.0不同,鴻蒙2.0系統特意為華為智慧型手機做了適配,這款系統目前正處於公測階段,華為p40系列和華為mate30系列以及華為matepad等硬體設備已經可以升級為鴻蒙系統,鴻蒙系統是ppt系統的傳言不攻自破。
  • 不是作業系統,卻勝似作業系統,騰訊已建成全球第3大手機生態
    眾所周知,前段時間華為MateXs發布時,華為的HMS正式推向前臺,走向全球。當然這不是HMS正式推出,已經很多年了,只是以前只在國內使用,現在走向了世界了。而當時華為宣布華為建立了全球第三大應用商店,是僅次於谷歌的Google Play、蘋果Appstore的應用商店,那就是華為自己的AppGallery,已經有5.5萬多應用,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6億多用戶。所以很多人認為其實華為已經建成了手機上第三大生態系統,因為應用的數量其實代表的就是生態。
  • 華為HMS生態日益完善,有利於手機使用鴻蒙系統
    不過好在華為在別的方面這幾天又傳出了好消息,在與美國的交手中HMS幫助華為找回了一些『場子』,華為HMS用戶日活量在全球已經超過7億。這意味著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也有了底層堅實的生態支持,我相信支持鴻蒙系統的手機也會很快和大家見面的。目前華為HMS的生態圈已經日益完善,全球在華為HMS註冊的開發者也達到了160萬,接入HMS Core的應用數量也超過了八萬。
  • 華為12月將亮出「法寶」,谷歌真的急了,市場份額或將大跌
    自老美改變規則限制華為以及與華為合作的企業之後,在軟體與硬體這兩方面,華為迎來了巨大的阻力,頂級的手機CPU麒麟9000無法生產,或成絕版,而軟體方面,作為手機一大作業系統谷歌也限制了華為手機的GMS服務,也就是說,華為做高端手機困難重重,特別是在歐美市場,限制了GMS服務之後的華為手機幾乎寸步難行
  • 谷歌一意孤行,逼出了強大對手!華為提前布局,鴻蒙迎來最佳時機
    華為現在要解決的不只是晶片硬體難題,還有軟體,鴻蒙系統也面臨著谷歌的圍追堵截。谷歌,本來跟華為是良好的合作夥伴,但它作為美國企業,可以說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美國對華為實施制裁時,谷歌第一個站出來斷供華為!
  • 華為:不打算自己做手機系統 生態是關鍵
    9月5日,華為正式推出新一代手機系統EMUI 9.0,國內首發升級安卓9.0,擁有自然極簡的UX設計、暢快冷靜的性能提升、純淨安全的防護系統、HiAI開放共享的生態等四大新特色。近些年,華為在系統方面的領先有目共睹,連續首發安卓6.0/7.0/8.0/9.0,並且過往兩年左右的中高端機型都能升級,坊間也有傳聞稱,華為正在自主研發手機系統。EMUI 9.0發布後,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工程部總裁王成錄博士也被問到了這個問題。王博士很直接地回答說,做系統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事情,要問華為現在的答案,有沒有打算做自己的作業系統,答案是:沒有!
  • 手機平板電腦都不用,華為鴻蒙真的是「哄蒙」嗎?
    日前,華為消費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向媒體透露:明年華為終端產品將全線搭載鴻蒙系統,但是華為手機、平板、電腦設備除外。這意味著明年3月即將發布的華為P40不在鴻蒙OS覆蓋範圍內。同時,王成錄表示,鴻蒙系統的全面開源將在明年8月正式開放。消息一出,鴻蒙又被推上了輿論的中心,網友群嘲:不是鴻蒙,是「哄蒙」吧?大家的槽點在於「除了華為手機、平板、電腦還有啥?」
  • 華為鴻蒙系統2.0終於面世 未來手機生態系統或將「換新天」
    從2018年遭遇谷歌限制華為使用安卓系統開始,有關於華為自研手機系統的傳聞,就開始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只不過最開始的版本並不是人們今天所見到的鴻蒙系統,而是一個代號為「麒麟OS」的系統。雖然說鴻蒙系統和安卓一樣都是基於Linux進行開發的,仍舊會被人們認為是安卓換了一個殼子,但實際上鴻蒙系統與安卓系統還是存在著很大區別的,就像是一對夫妻生了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並不會擁有同樣的成長軌跡,取得同樣的成就,而是擁有各自精彩的人生。鴻蒙系統和安卓系統大概可以理解為這樣一個關係。與安卓作為一個單純的手機系統不同的是,鴻蒙系統更加注重於萬物互聯。
  • 華為遭遇谷歌訪問中斷,在海外手機業務會受到影響嗎?
    至此對華為採取一系列措施、此後谷歌也開始對華為實施禁運,安卓告急。Google Play商店、Gmail、搜索、谷歌相冊,YouTube等一系列應用和服務,都無法再訪問。並且是谷歌官方發文證實,事情屬實。由於安卓屬於開源項目,所以目前還不是禁用作業系統。但更新權限等被砍,意味著華為只有在開源版本更新後才能更新安卓安全方面的重要更新。
  • 華為鴻蒙作業系統全解讀:先進在哪?為何不現在用於手機?
    谷歌說要禁,華為手機是不是立刻不能用了?其實不是,買了還是能正常使用。銷量下降完全是因為海外用戶怕未來受影響不敢買了,華為甚至在菲律賓推出了「手機用不了就退款」的服務促進銷量。所以在海外市場,穩定用戶預期非常重要。7月華為銷量恢復,主要原因是川普在G20會議上放話說要解禁華為,一些美國公司提前偷跑恢復對華為供貨。這被認為是川普的失敗,是中國恢復貿易談判的前提條件。
  • 當手機不能用美國軟體之後,華為如何打造自身的生態系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一真 11月26日晚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刷屏朋友圈。任正非在講話中談及剝離榮耀的動機,華為在美國的一波又一波嚴厲的制裁下終於明白,美國某些政客不是為了糾正我們,而是要打死我們。
  • 打破谷歌系統壟斷地位!華為鴻蒙系統給出答案:可實現全面替換
    【11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圈中,谷歌的Android系統、蘋果IOS系統幾乎壟斷著全球近乎100%智慧型手機系統市場,雖然三星、微軟等科技巨頭也曾有研發相對應的作業系統,但這些手機作業系統最終還是倒在了Android、IOS系統腳下,因為研發一款作業系統並不是最難得,最難得是打造成熟且完善的生態系統,只有完善的生態系統才能夠確保擁有完善的用戶體驗
  • 華為聯合北京聯通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5G健康生態系統
    打開APP 華為聯合北京聯通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5G健康生態系統 通文 發表於 2020-11-13 10:55:46 2020全球移動寬帶論壇期間,在北京聯通&華為5G Capital發布會上,雙方以「三生萬物 智慧同行」為主題,發布了5G Capital創新項目成果,並攜手宜通世紀、騰訊等產業夥伴啟動5G Capital Cube魔方,共同構造端到端網絡能力及合作共贏的生態環境。
  • 華為官方正式闢謠,美科學家發聲,華為已經再次崛起
    華為官方闢謠眾所周知,華為取得5G通訊領域的主導權後,便遭到了美方的打壓,禁止美企與華為展開任何方式的合作。在美方的要求下,谷歌第一時間站了出來,禁止華為手機搭載谷歌GMS服務。當時,國產手機廠商由於沒有自己的操作手機系統,搭載的均是谷歌的安卓系統,華為也不例外。谷歌的落井下石,讓華為手機海外市場銷量遭遇滑鐵盧,多年的心血差一點毀於一旦。
  • 谷歌徹底「堵死」華為?禁止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安裝應用
    眾所周知,華為是一家硬體廠商,無論是通訊網絡設備還是手機等智能終端,都做到了行業領先;而谷歌是一家軟體公司,擁有包括GMS服務和安卓系統在內的核心產品,同樣處於優勢的地位。 聯繫華為與谷歌的紐帶正是GMS服務和安卓系統,華為手機需要得到谷歌的授權,才能使用這兩項必不可少的技術。
  • 華為憑什麼硬扛谷歌?不吹不黑理性分析
    這裡所說的斷糧就是指如今HMS所對標的谷歌GMS,也就是谷歌移動服務。為了避免有村裡剛通網的朋友聽不懂,我簡單補充一下這次風波的世界觀。我們都知道安卓系統是谷歌發布的一個可以適配在手機上的開源作業系統,這個在國外叫AOSP。因為開源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基於這個開源項目定製屬於你自己的作業系統版本,適配在你自己的手機上,比如華為的EMUI、小米的MIUI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