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公布了2019年華為手機的年度銷量。華為手機去年的總銷量超過2.4億部,定位高端的mate系列、p系列的銷量相比去年增長幅度更是超過50%,華為手機在2019年坐穩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的寶座,然而這樣的成績並不能讓華為滿意,華為手機去年的目標是2.7億部以上,因為美國的禁令華為手機失去了谷歌生態的支持,華為手機在海外無法使用谷歌服務,受此影響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少銷售了3000萬部到5000萬部智慧型手機,這極大的影響了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表現,讓華為蒙受了巨大的損失,2020年,華為的形勢更加嚴峻,因為華為手機去年在國內銷量已經佔據了國內市場半壁江山,這也意味著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已經進入瓶頸期,很難有大的上升空間,2020年華為要想趕超三星的銷量必須大力拓展海外市場,要想扭轉海外市場的局勢,必須儘快構建華為自己的生態圈。
新年伊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正式宣布華為2020年的重要目標就是大力打造「自研晶片+hms+鴻蒙OS」生態。
相對於gms(谷歌移動服務),hms最弱的一環其實莫過於地圖服務,谷歌地圖服務是目前用戶最多、覆蓋最廣、綜合體驗最好的地圖服務,而華為hms中還沒能提供可用的全球地圖服務,這也成為華為智慧型手機的一個比較大的短板。
其實華為對此早有準備,在去年8月份的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期間,華為就推出了華為mapkit地圖服務,並透露未來將可以提供釐米級的精確定位和服務,如今華為的hms4.0都已經發布,為何遲遲不見華為map呢?
其實,華為mapkit初期主要面向開發者,是為了方便開發者開發與地圖、導航、定位有關的應用所提供的一整套解決方案,華為將會提供一個可以識別實時交通狀況的複雜導航系統,mapkit1.0目前已經在許多國家推出,支持多達幾十種語言。
然而,目前的mapkit服務還不是完整的地圖解決方案,還不能為普通用戶提供精確、易用的定位與導航服務,華為推出的具備釐米級導航其實是在為未來5g時代的自動駕駛做準備的。
華為的mapkit地圖服務距離成熟尚需時日,條件並不成熟,但是華為急需用hms來替代谷歌的gms,全球範圍內的地圖服務必不可少,於是華為將目光投向了曾經蘋果地圖的供應商TomTom,這是一家致力於提供全球地圖導航和定位的公司,不僅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而且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2020年1月18日,華為正式與荷蘭數字地圖公司TomTom鑑定合作協議,這意味著華為未來將使用tomtom公司的地圖、交通信息和導航軟體,tomtom還將為華為開發相關的地圖導航應用。
眾所周知,蘋果一向對供應商的要求相當嚴苛,而TomTom能夠長期作為蘋果地圖的主要數據供應商,說明tomtom獲得了蘋果的認可,其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隨著HMS Core 4.0的全面上線以及TomTom、華為共同打造的華為地圖服務的蓄勢待發,華為的hms生態安建設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hms將迅速成熟,並走向世界,華為的hms替代谷歌的gms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一旦華為與tom tom共同研發的地圖服務在全球上線,並獲得全球用戶的認可,意味著華為打通了hms生態建設的任督二脈,hms建設將進入快車道,迅速完善、成熟起來,華為打造自研晶片+hms+鴻蒙OS」生態的戰略目標就將得以實現。而且華為還可以繼續採用自研晶片+hms生態服務和安卓公開版的穩健組合,面對美國的禁令和制裁,華為也許會表現得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