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華為舉辦了一場會議。這次會議上一個的消息便是發布了鴻蒙系統。這標誌著該作業系統的正式面世,也體現了華為的遠見。華為也表示會進一步完善與之相關的服務和生態。這一消息不僅僅是讓許多的科技界的人士為之振奮,更是讓許多普通人開始關注!其實餘承東也曾在華為受到美國的限制以及美國宣布停止Android服務和合作之後透露過。而且還透露最早可能會在今年秋季公布,而8月8號也正是中國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秋。不得不說,日子安排得很有寓意。
此系統是一個面對全場景的微內核的分布式的OS,而且是地球首咧。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中,華為會對相關的技術進行不斷的完善補充。鴻蒙會一步一步的應用與之相關的各種產品中。當然也包括手機終端和電腦。
鴻蒙系統的推出,是對美國限制的一個有力反擊。而鴻蒙系統會更注重建立物聯網的生態體系,而這個生態體系是以5G為起點的。
不僅僅是鴻蒙的出現截了谷歌新系統的胡,華為將推出的「亞米級定位」的地圖服務,讓美國一頭霧水,谷歌地圖的地位也會受到挑戰。而地圖服務也將是鴻蒙的其中一個生態。大家可能沒猜到,此地圖服務是由鴻蒙提供的並建立在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之上。更讓人們注意的是,我們的北鬥衛星系統還可以支持雙向的通訊服務,這對於美國的GPS系統是有一定影響的。
華為即將推出的地圖服務,能覆蓋六大類設備,在初期,其地圖資源就能覆蓋世界一百五十多個國家一級地區。而這一關鍵還在於早了一年時間便實現能覆蓋全球的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不光是這樣,華為地圖還會對其API的接口實行開放,並提供給第三方APP開發者,就可以實現實時路況信息的查詢和顯示等服務,這也是對其系統生態的補充。可以看出,華為的實力與其長遠發展目光是相匹配的。
我國的科技正在不斷崛起,實力不斷的增強,沒必要過分的崇洋媚外。華為已經自主研發了鴻蒙作業系統,我國的主流APP也是自主研發的,而對比海外的一些Android廠商,大多依賴於谷歌的服務框架。在應對中美科技貿易爭端中,我們有底氣也有實力保障國內的民生科技設施能正常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