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圖十歲了!這兒有一個了不起的故事

2021-01-13 騰訊科技



Re/code中文站 2月10日報導


十年前的今天,谷歌地圖橫空出世。


它誕生之初,就像一本活的地圖冊,只是不必翻頁。當時的在線地圖行業領導者MapQuest提供了各種可以列印的方位列表,但谷歌卻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將導航路徑疊加在地圖上面。不僅如此,谷歌地圖還可以直接在網絡瀏覽器上加載地圖,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探索整個世界。關鍵在於,使用這項服務不必安裝專門的軟體,整個過程也不必刷新,這種技術在當時堪稱空前。


2005年,沒有人能夠真正參透網絡地圖的潛力,也沒有人知道它會在未來的網絡生活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更沒有人知道谷歌會與蘋果合作將這款產品引入用戶的智慧型手機(儘管雙方的合作已經破裂)。


雖然如今的谷歌地圖已經擁有10億多用戶,成為了僅次於搜尋引擎的谷歌第二大資產,但在十年前,不可能有人預見到這一切,谷歌自己也不例外。


在谷歌地圖誕生十周年之際,Re/code與多位從一開始就參與這一項目的人士進行了溝通,回顧了這樣一款革命性產品的誕生歷程。


始自Slashdot


直到2005年2月8日,都沒有人想到谷歌會推出地圖產品。但還是有一位聰明的谷歌觀察家在網上猜對了這款服務的網址,並把它發到了網絡論壇Slashdot上。


Slashdot上的很多評論都令人記憶深刻:「竟然可以用滑鼠在地圖上拖拽來改變展示效果,太酷了!」「這大概是我見過的最牛的網頁應用了!」


但Slashdot的用戶還是提出了一些不滿:這款服務只提供了美國及其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地圖,剩餘的地方都是藍色的海洋……


但那一片茫茫藍色恰恰昭示著谷歌繪製世界地圖的野心——隨著該公司逐步添加衛星圖像和街景照片,它的功能一直在不斷擴充。到那時,它還將通過與世界各地的國家和城市之間達成的直接協議獲取最先進的數據,擺脫對傳統數據提供商的依賴。


沒用的項目


谷歌地圖從一開始就在網際網路上推動「位置」這個概念。你或許對谷歌處理爭議地區的立場有所質疑,也可能不喜歡它的界面改版——但不可否認的是,現代地圖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都要感謝谷歌的巨額投資和勃勃野心。


儘管如此,谷歌並不是第一家進軍網絡地圖行業的公司。事實上,該公司在這一領域算是後起之秀,很多對手當時早已掌握了先發優勢。


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當時負責一款名叫「Search byLocation」(按地點搜索)的產品,該服務2003年9月作為谷歌實驗室的一個實驗項目推出,那或許也是谷歌第一個與地圖有關的項目。


簡單來說,你可以輸入關鍵詞以及地址或郵政編碼,谷歌便可找到與之匹配的網頁。


「那其實是個沒用的項目。」泰勒說。


按照谷歌的設想,Search by Location最典型的用法就是幫用戶搜索帕羅奧爾託附近的咖啡廳。但泰勒記得,SunMicrosystem已經將自己的地址寫在其所有的網站下方,而且把自己的產品用咖啡來命名(最著名的就是Java)。所以,整個的設想都被打亂。


「一天到晚連一個用戶都沒有。」泰勒說。他後來擔任過Facebook CTO,目前是辦公應用開發商Quip的CEO。


通過授權Yellow Pages信息,最初的產品精確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卻遠未達到谷歌員工的預期,而現任CEO拉裡·佩奇(LarryPage)感覺尤其如此。


於是,谷歌開始從公司外部尋找靈感和人才。就在該公司上市前夕,他們於2004年展開了三筆規模不大的收購,收購對象分別是Keyhole、Where2和Zipdash。這三筆交易是在佩奇和現任美國聯邦政府CTO梅根·史密斯(MeganSmith)的領導下完成的。


收購趣聞


Keyhole在這三筆交易中的規模最大,但具體價格一直沒有披露。彼時,這家創立僅3年的公司擁有30名員工,他們以69.95美元的價格出售一款企業級衛星地圖軟體。這項關鍵技術可以將衛星圖像拼接成大幅世界地圖,然後將其切割成數百萬塊,這樣一來,用戶便可鳥瞰地球,然後定位到具體的地點。


關於Keyhole的收購,史密斯等人還透露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事情發生的那天是個星期一,時任谷歌CEO的埃裡克·施密特(EricSchmidt)正在跟他的管理團隊開會。


當時任職於史密斯手下、現在已經成為著名科技投資人的克裡斯·薩卡(ChrisSacca)描述道:「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我們正在開會討論Picasa的收購問題,當時還很年輕的阿德裡安·格雷厄姆(AdrianGraham)放了一些幻燈片,闡述了如何整合Picasa。謝爾蓋·布林(SergeyBrin)完全走神了。那是42號樓的一間會議室,裡面有一臺登山器,為的是讓謝爾蓋更好地利用開會的時間。」


「他把筆記本電腦給幾個人看過之後,那些人都說,『哦,天吶,給我看看。』而當時正在演講的那傢伙開始冒汗,謝爾蓋終於站了起來,拔掉了投影儀,然後說:『這東西很酷,我們應該買下來。』然後,他把自己的筆記本插到投影儀上,向我們展示了Keyhole。房間裡的高管都大聲說出了自己家的地址,為的是從太空定位到自己家裡。」


史密斯說,她記得布林在那次會議上搶風頭的事情。但在她看來,那筆交易其實是時任谷歌工程高級副總裁維尼·羅森(WayneRosen)提出的。根據史密斯的回憶,羅森當時說:「如果我們的使命是讓全世界的信息有用且可訪問——那這就是真正的世界。」


但當時,那筆收購卻並非一帆風順。除了谷歌的收購要約外,Keyhole還在考慮是否接受多家大型風險投資公司的注資。


Keyhole前CEO約翰·漢克(JohnHanke)回憶說,谷歌的願景是免費對所有人開放,滿足人們的各種目的,這一點對他構成了極大的吸引。對於動輒要花費數千美元才能得到高清衛星圖像的科學家來說,這樣的服務的確意義非凡。


另外,當時是2003年4月。該交易談判時,美國正在入侵巴格達。


「如果我們能夠看到巴格達的景象,以更接地氣的方式了解那裡的人們,那該有多好?你會發現世界有多麼小。」史密斯回憶說,「當時的風險投資家都說,『做一家大公司吧。』而我們卻說,它的重要性體現在其他方面——包括和平。」


谷歌董事會一致通過了收購計劃,Keyhole也接受了要約。


瀕死體驗


作為谷歌地圖的最大功臣,Where2Technologies在被收購前幾乎要破產。彼時,在線地圖行業龍頭是MapQuest,它其實就是一個方位列表,在每一個轉角處都放置了一個小巧的方塊。簡斯·拉斯姆森(JensRasmussen)和拉斯·拉斯姆森(LarsRasmussen)這對丹麥兄弟創辦了Where2,他們希望用地圖作為核心元素,讓人們隨意放大縮小。但這個理念卻並未獲得人們的認可。


「我還記得,當初有很多批評者告訴我們,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創業領域。」拉斯·拉斯姆森回憶說,「他們說,人們每周都用不了幾次地圖。」


但如今,如果每天不用幾次網絡地圖,很多人肯定會迷路。


當雅虎地圖增加了Yellow Pages條目後,著名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退出了與Where2的融資談判。


「他們一夜之間徹底放棄了交易,你可以想像,這簡直就是當頭一棒。」拉斯·拉斯姆森說,「其他原本對我們感興趣的風險投資公司聽說此事後也都紛紛撤離,從此再也沒有人跟我們接觸。」


彼時,網際網路泡沫已經破滅。拉斯姆森兄弟徹底絕望了,由於籤證問題,他們在澳大利亞開發Where2,與之合作的兩位工程師是諾爾·戈登(NoelGordon)和史蒂芬·馬(Stephen Ma)。由於沒有資金支持,這家創業公司處於崩潰的邊緣。


「我並不是說紅杉資本做了錯誤的決定。」拉斯·拉斯姆森回憶說,「他們認為,在我們的開發完成前,機會將會消失,所以才撤出。」


但或許還有其他選擇。谷歌當時還沒有自己的地圖產品,所以紅杉資本幫助Where2團隊聯繫了谷歌聯合創始人佩奇。


「3天後,我們跟佩奇見了面。」拉斯·拉斯姆森說。


那個澳大利亞的小團隊當時已經開發了一款桌面應用,但佩奇認為未來在網頁上。所以,在兩次會面之間短短3周的間裡,這4位工程師開發出了一款現代化的網頁應用——所有數據都在後臺調用,不必通過刷新獲取數據。


(幾乎就在同時,谷歌內部的一支團隊其實也為第一版Gmail開發了類似的技術,但他們彼此並不認識。他們當時開發的技術後來被稱作AJAX,對整個網絡技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個火槍手


2004年,只有3名員工的創業公司Zipdash正在開發一款移動交通應用——事實上,由於他們還沒有註冊,所以連「公司」都算不上。


他們當時的構想很超前。但Zipdash只支持Nextel手機。該公司創始人馬克·科拉迪(MarkCrady)自己花了數千美元從舊金山灣區的計程車公司購買了交通數據。在原型應用中,他已經能夠實時測算交通延誤時間,而一旦人們開始使用這款應用,Zipdash也將整合他們的用戶行為,從而提升精確性。


這其實與Waze非常相似,後者2013年被谷歌斥資10億美元收購。科拉迪表示,當時的那筆交易至今給他留下了一個傷疤——Zipdash只賣了200萬美元。但他趕在谷歌IPO之前加盟,所以還是獲得了不菲的財務收益。


科拉迪講了一個他與梅根·史密斯會面的有趣故事:「有一次,梅根問我們有多少用戶。我說,『兩三百。』她說,『單位是千?』我們當時顯然滿足不了谷歌的胃口。」


Zipdash最終加盟了谷歌,科拉迪和他的小團隊也參與到後來的移動版谷歌地圖的開發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最初顯得毫不起眼,但Zipdash還是開闢了自己的一番天地。Where2開發了網頁版谷歌地圖,Keyhole開發了桌面版谷歌地球,而規模最小的Zipdash開發的移動版谷歌地圖反而成為了其中最重要的產品。如今,他已經擁有10億多用戶。科拉迪2009年離開谷歌,目前正在從事一個本地活動列表項目。


加盟谷歌


在谷歌,Keyhole、Where2和Zipdash團隊都算是空降到山景城的,他們被告知把自己當初開發的產品設計成谷歌風格的服務。他們可以從內部招募人才,但卻必須靠自己的能力取勝。


Where2團隊把一些Windows電腦拼接在一起,湊成了地圖拼貼。作為兄弟二人中的「謀士」,簡斯·拉斯姆森(JesnsRasmussen)想出了用圖釘來指示地圖上的位置,而沒有效仿雅虎地圖中的紅星。他認為,這種方式可以精確顯示一個地方,又不至於覆蓋地圖上的內容。


簡斯非常重視細節,專門利用圖釘和陰影的效果來營造3D地圖的感覺。但如果你離近來看,會發現谷歌地圖上的圖釘陰影最初是相互交叉的,重疊部分的陰影還會更暗一些,有點像是文氏圖的交叉效果。


簡斯笑著說,在現實生活中,「你沒法把同一束光遮擋兩次。」他對目前正在從事的項目諱莫如深。


與此同時,Keyhole獲取高清衛星圖像的計劃則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原因是這類數據的價格非常昂貴。漢克想先從城市開始,並且準備了一份文稿,專門向佩奇、布林和施密特解釋成本結構。


結果,布林對漢克說:「我們為什麼不一次性全都幹了。」


漢克說,他當時大吃一驚,但那正是他夢寐以求的。那個項目花了數百萬美元,谷歌也專門提供了一條高速寬帶接口,從科羅拉多的供應商那裡獲取數據。


但在一段時間內,他們的這番野心並沒有引發外界對谷歌地圖產品的足夠興趣。


做大規模


起初,谷歌地圖和谷歌地圖移動應用的流量令人失望。以當今取得的巨大成功來看,人們起初似乎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些產品的存在。


由於谷歌地圖提前在Slashdot上被披露出來,使得它上線後獲得了巨大的流量。發布第一天,它的地圖瀏覽量就超過1000萬次。


但在此之後,他們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才恢復到第一天的流量水平。谷歌地圖團隊認為他們的產品好於競爭對手,很多人也都認同這一觀點,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真的會去使用這款服務。


最終促使谷歌地圖流量不斷攀升的是兩件事情:谷歌地圖增加了來自Keyhole的衛星數據,讓人們可以從天空俯瞰自己的住所;泰勒在第二個聖誕節期間帶領團隊重寫了所有代碼,加快了谷歌地圖的運行速度。另外,谷歌早早地推出了地圖開發者工具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使得外部開發者可以充分利用這項服務。


自那以後,谷歌地圖的增長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到2006年底,距離這款服務發布不到2年,谷歌地圖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地圖服務提供商。很快,它在谷歌內部的流量便僅次於Google.com,位居第二。


移動版谷歌地圖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第一版最初只兼容幾款手機,而且並不包含交通數據。它並沒有吸引太多的下載量,即使下載了這款應用的用戶,使用的頻率也很低。科拉迪回憶說,當他們開始支持黑莓後,移動版谷歌地圖才開始真正騰飛。


但科拉迪表示,即便是在那時,包括時任谷歌CEO施密特在內的一些人仍未完全預見到它的全部潛力。在谷歌內部,尼克什·阿羅拉(NikeshArora)等位高權重的人獲得了更多的資源來開發一個移動集市,專門從事彩鈴等內容的支付和交易。但那個集市並未推進下去。


2006年1月,雅虎推出了一款名為「雅虎Go」的產品,將搜索、新聞、電郵、天氣、交通等眾多產品整合到一起。科拉迪回憶說,施密特要求移動團隊開發一款殺手級應用來對抗雅虎。


「從一開始就有很多人說,『你需要找一款殺手級應用。』而我們當時正在開發各種炫酷的功能。在我們看來,這就是殺手級應用。」科拉迪說,「我們正在開發殺手級應用。」


與蘋果交易


今天看來,地圖的確是移動平臺的殺手級應用。由於手機可以實現定位,所以你可以自己駕車到從未去過的地方,還可以輕鬆尋找附近的咖啡廳,確定附近的路況,甚至使用Uber專車服務。


除了谷歌地圖外,百度、微軟和雅虎也在過去10年推出了自己的地圖服務,蘋果最近也加入戰局。但移動應用10年前並不存在。


被iPhone預裝為默認地圖應用對谷歌而言是一次重大的進步,但早在蘋果2012年推出自家地圖應用之前很久,蘋果與谷歌之間的關係就已經有了嫌隙。


在2007年發布iPhone前,蘋果便讓谷歌秘密加入進去。蘋果希望這款產品可以預裝一項移動地圖應用,所以需要谷歌的幫助。但他們並不信任谷歌自己設計的用戶界面,只希望使用谷歌的數據和技術。所以,在嚴格的保密措施下,蘋果和前Zipdash團隊共同合作完成了iPhone地圖。


科拉迪回憶說,這兩種家公司的文化從一開始並沒有多少共同點,但隨後,蘋果對谷歌的Android項目感到不滿。


科拉迪表示,蘋果開始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包括禁止谷歌在地圖上使用雙擊放大功能。「這實在令我很苦惱。」他說。另外,蘋果也沒有與谷歌分享iPhone用戶的活動數據,使得谷歌在估算流量時無法包含這一龐大的用戶群。


雙方的矛盾越結越深。最初的協議使得谷歌成為iPhone的獨家地圖服務提供商,但當蘋果向第三方應用開放平臺後,這一協議不得不重新談判。谷歌再次要求獲得用戶活動數據,但蘋果始終不肯鬆口。


馬克表示,事後看來,谷歌與蘋果在地圖業務上的關係表明,就算是史蒂夫·賈伯斯(SteveJobs)這種極具遠見的夢想家,也沒有意識到地圖的潛力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雙方的關係早已不再融洽,谷歌似乎早就應該制定B計劃。但實際上,當蘋果2012年用自家地圖取代谷歌地圖時,谷歌卻似乎有些措手不及,浪費了3個月的時間。)


街景誕生


2007年5月,谷歌再度展現出非凡的能力。該公司從斯坦福招募了一支3D掃描研究團隊,而且收購了斯坦福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龍(SebastianThrun)的創業公司VuTool,後者可以利用固定在車頂的攝像頭拍攝照片。谷歌內部團隊利用「20%時間」與這些外部人士展開合作,為谷歌地圖引入了一項最為獨特的功能:街景。


谷歌工程總監盧克·文森特(LucVincent)當時正在從事谷歌圖書項目,並為街景團隊提供幫助。文森特回憶說,該團隊早期買了一些二手雪佛蘭Astro,每輛大約5000美元。


街景團隊都會坐在這些載有設備的車裡,在山景城和帕羅奧爾託四處取景。他們開得很慢,儘量避免圖片模糊。令人尷尬的是,車頂的雷射發射器上清楚地印著製造商的名稱——SICK(有病)。


拋開這些玩笑話不談,谷歌地圖當時的確引發了很多隱私爭議。幾年後,人們發現谷歌工程師操縱街景取景車抓取周圍住戶的WiFi數據,並將其傳送回谷歌的伺服器。谷歌在全球各地遭到了起訴和處罰。


即使是在最初,也有很多人因為在衛星圖像上看到自己的住所而感到氣憤,現在又有了街景圖像。最終,谷歌同意對街景圖片中的車牌號和人臉進行模糊處理。由於WiFi事件和其他隱私擔憂,谷歌街景並沒有在德國等地取景。


但這並不意味著街景這個項目遭到了壓制。在谷歌地圖覆蓋的200多個國家或地區中,它目前已經可以覆蓋其中的65個。如今,街景取景車拍攝的照片甚至可以創建和驗證谷歌地圖的基礎數據。藉助機器學習技術,谷歌現在可以十分精確地識別建築物的圖片,以及路牌和交通信號。


地面實況


谷歌地圖這番回顧的最後一段內容,多年以來一直不為人知。


2007年發生了兩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交易,TomTom收購TeleAtlas,諾基亞收購Navteq。這兩家全球最大的地圖提供商突然間有了新東家,但這些東家對谷歌卻未必友好。谷歌意識到,必須要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命運。


谷歌內部的「臭鼬工程團隊」開始研究應該利用哪些數據開發自己的地圖?誰擁有這些數據?以及誰會出售這些數據?在很多情況下,谷歌都必須與各個城市直接展開接洽,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詳細數據——他們稱之為「地面實況」。


當時負責數據獲取項目的梅根·奎因(MeganQuinn)表示,該團隊意識到,「地面實況」不僅可以將其從傳統的授權協議中解放出來,還能提供一些新的功能,包括開發自行車導航和步行導航功能——老牌導航企業當時都沒有提供此類服務。


所以,谷歌決定推進這項計劃。「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奎因說,「繪製世界地圖的挑戰在於,你永遠不能停下腳步。世界一直在不斷變化。從某些方面來看,這與谷歌的模式有些背離,因為你無法採取投石問路的方式。」


谷歌組建了一個在世界各地擁有20名全職員工的團隊負責搜集地圖數據。特龍還開發了一套專門的工具和服務來整合所有數據,最終通過印度的一個龐大運營團隊將所有信息集合起來。


當他們完成了第一步,匯總了美國的地圖數據後,奎因向所有谷歌員工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邀請他們在上面尋找自己的故鄉、大學及其住過的所有地方。每當有人找到問題,她都送給對方一塊親手烹製的巧克力夾心餅乾。


「我花了整整一個周末做餅乾。」目前擔任KPCB合伙人的奎因說,「我在家裡做了7000塊巧克力夾心餅乾。」


雖然自主開發的地圖最終或許仍然無法消除所有問題,但奎因回憶說,那對谷歌來說的確是一個重要時刻。


結語


谷歌地圖的早期歷史到這裡已經回顧完了。當初的多數創業元老都已經離開,但他們都將谷歌地圖視作其職業生涯中最充實、最成功的項目。每當聽到這款產品的漏洞,或者有人提出不滿時,他們仍會親自了解細節。


在谷歌,文森特的重點仍是成像,但他現在已經開始使用谷歌的兩顆自有衛星——那是谷歌2014年斥資5億美元收購Skybox時獲得的。


Keyhole團隊成員在谷歌任職的時間似乎最長。該公司聯合創始人漢克和布萊恩·麥克柯倫登(BrianMcClendon)仍是谷歌地理定位(Geo)系列產品的重要高管,另外一名聯合創始人齊凱·奧哈扎馬(ChikaiOhazama)則是谷歌風投的常駐企業家。去年末,在大規模的管理層重組中,谷歌地圖團隊迎來了新的負責人——簡·菲茨派屈克(JenFitzpatrick)。


如今,地理定位已經成為谷歌的主要產品部門。「地面實況」項目仍在推進,谷歌還開發了一些工具,可以藉助用戶的直接貢獻更新地圖數據。該部門仍在展開各種收購,最近幾年的收購對象包括Zagat、Waze和Skybox。街景將科羅拉多大峽谷和威尼斯運河也包含進來。不僅如此,地圖項目還為谷歌最具野心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奠定了基礎。(長歌)


【美國Re/code作品(簡稱「作品」)的中文翻譯權及中文版版權均歸騰訊公司獨家所有。未經騰訊公司授權許可,任何組織、機構或個人不得對作品進行中文翻譯或對作品中文版本實施轉載、摘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為,違者騰訊公司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谷歌地圖:如何打造一個10億月活的偉大產品?
    今天,谷歌地圖已經是一款擁有超過10億月活用戶的電子地圖服務產品。在谷歌地圖中,人們可以查詢全世界的城市政區和交通地圖、含有商業信息的矢量地圖、不同解析度的衛星照片,以及大部分城市街道的街景實況。無論是一個普通的用戶,還是一個對地圖服務要求很高的商業公司,谷歌地圖都能滿足你。作為谷歌地圖項目的深度參與者,比爾·基爾迪在十幾年間見證了這款產品從誕生到崛起的全過程。
  • 谷歌地球更新海量奇景照片慶祝十歲生日
    網易科技訊 6月30日消息,十年前的今天,谷歌在其頁面發布了聲明:谷歌正式推出免費的3 d地圖和搜索產品——谷歌地球!谷歌地球今天十周歲了,為了慶祝,工程團隊在Earth View網站更新了1500張衛星採集來的精美圖片。
  • 谷歌地圖怎麼使用有哪些功能 谷歌地圖使用方法與技巧
    ­  今天谷歌地圖火了。據外媒報導,英國技術專家Ian Wilson宣稱在Google地圖上發現了疑似馬航MH370飛機的殘骸,竟然位於東南亞柬埔寨的一個密林深處。 很多網友才好奇谷歌地圖真的那麼強大嗎?谷歌地圖使用方法和功能究竟有哪些?­  首先打開谷歌地圖,就可以看到初始的界面了。
  • 谷歌地圖發現這個港口水面下有一個奇怪的東西!
    NEXTMIND在日本伊豆大島的一個海港,谷歌地圖捕捉到了奇怪的畫面。事情是這樣的,有網友注意到在伊豆大島東南方的一個海港,谷歌地圖顯示海下有一艘沉沒的船,如下圖所示:伊豆大島屬於伊豆群島,是富士火山帶海底火山作用而形成的火山島,島上764米高的三原山是一座活火山。而從谷歌地圖提供的數據來看,這艘船的長度接近50米,規模並不小,要知道它旁邊那些船的長度也就幾米。那麼,這樣一個海港怎麼會有沉船呢?
  • 寬77米,高60米,南極小島現出一個「巨洞」,谷歌地圖上清晰可見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自從南極洲傳說有「外星基地」後,南極一度成為了熱點,與「神秘」兩字一直相伴。而就在最近,又有一位名為布萊克·考辛斯的網友自稱通過谷歌地圖軟體,發現南極洲附近一座小島上現出一個「巨洞」,清晰可見,仿佛人工打造一樣,所以一時之間引發了人們的種種猜想,有在線用戶懷疑它可能是「進入地球內心」或「秘密軍事基地」的入口。
  • 谷歌地圖顯示南極有一個奇怪的地方
    NEXTMIND前不久,人們在谷歌地圖上發現南極有一個奇怪的地方。據英國《每日快報》報導,在南緯 75° 0'46.98" 、東經0° 4'52.71」的地方,有一列一模一樣的神秘建築,如下圖所示:再放大一點看是這樣的:可以發現,這些建築長得很像紅絲帶,總共有22個,經過地圖測量,建築群的總長度約為2公裡。
  • 谷歌衛星地圖
    谷歌衛星地圖下載可以探索遙遠的大陸,或者重溫兒時的舊居。谷歌衛星地圖2020高清最新版超清實時衛星地圖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機衛星實時地圖,是一款非常簡單好用的手機地圖工具,在谷歌衛星地圖下載器超清實時衛星地圖上我們了可以看到非常高清的實時衛星地圖,谷歌衛星地圖2020手機版還含有功能強大實用的地圖服務,提供車輛出行導航服務,提供路況實時信息.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下載谷歌2020超清實時衛星地圖開始使用吧!
  • 輕信谷歌地圖,他們喪命於被稱為「屍骨之路」的俄羅斯公路...
    點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點擊加星★ 每天看國外事兒 ❤每當要出遠門去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時,導航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尤其是身處國外而且不了解最適合在當地使用的導航軟體之前,全球路線一應俱全的谷歌地圖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
  • 98%覆蓋率,谷歌地圖如何映射全球實景?
    遺憾的是,這輛列車將薩魯帶去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自己也和家人們徹底失聯。在火車站度過了許多無家可歸的日子後,薩魯被帶到了當地的一家兒童收容中心。在那裡,來自澳大利亞布裡爾利一家最終收養了他。從那以後,薩魯一直在澳大利亞生活,但他從未放棄尋找他的出生家庭。他每天都會在谷歌地球上花費大量時間尋找自己的家鄉。
  • 谷歌地圖高清衛星地圖 免費的高清衛星3D地圖—谷歌地圖
    今天分享的這個谷歌軟體,不用fan牆也能用!對而且我還準備了安卓版和windows版!畢竟是一款3D衛星地圖軟體,可以從上往下全局觀看你一直生活的小縣城,所以說這款軟體還是有非常大魅力的。它到底有多大魅力呢,說個之前發過的段子,有人在抖音上把這款原本免費的軟體居然賣了一萬多。這裡面固然有賣家善於包裝的精明,但最關鍵的一點很明顯,那就是谷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優秀軟體。
  • 探秘谷歌地球,它如何繪製全球98%的地圖?
    他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圓圈縮小搜索範圍,然後尋找記憶中模糊的細節:一個以字母B開頭的車站名稱、一座水塔、一座立交橋和附近的一條環城公路。「就像超人一樣。你可以仔細查驗,在心中記下畫面並暗自比較『這是否匹配?』」,薩魯說起谷歌,「如果不匹配,就繼續操作。」2012年,在失去家人25年後,激動人心的是,薩魯終於與他們重逢了。
  • [圖]谷歌街景地圖團隊探索遙遠的北極
    谷歌街景地圖的新目標--北極。谷歌地圖外展小組成員Karin Tuxen在最新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今天,我們首次到達了加拿大努納武特地區,並與社區成員和政府官員一起,將使用谷歌街景地圖的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來自北極的美麗風景以及因紐特人文化。」 劍橋灣是一個擁有1500人的小村莊,谷歌街景地圖團隊使用谷歌的地圖製作工具,「繪製」當地的道路、河流、湖泊等。
  • 谷歌地圖上又有新發現?出現兩個長條弧狀物體,顏色一白和一黑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說到手機地圖軟體,不得不佩服其強大功能,不論你身在何地,都能第一時間鎖定位置,並指導你如何離開,地圖軟體已成為手機上必不可少的軟體之一,由鼎鼎大名的谷歌公司推出的谷歌地圖是眾多地圖軟體中最出色、最先進的一款軟體,不過有人多次在谷歌地球上發現了一些不該存在物體,比如,直徑達百米蝴蝶,淹沒在海水下的幽靈飛機。
  • 有圖有真相 谷歌地圖驚現女鬼臉
    ,卻意外發現衛星地圖裡有一張恐怖的女人臉,這張女人臉很清楚地浮現在農地上,而且右手還拖著臉一副哀怨的模樣,讓漂亮的地產中介小姐看了直呼恐怖。      這張女人臉地標位於臺灣高雄橋頭鄉的一片農田中,從衛星地圖上可以看到一張女人臉清楚浮現在上面,女人臉的上方是一個箭頭,接著是女人臉,下面還寫著三萬和333的數字,這張女人臉龐,右手拖著臉,模樣哀怨,讓中介小姐越看越毛,全身起雞皮疙瘩,發現這張圖之後,中介小姐連續好幾天睡不好,腦海裡儘是農地這張女人臉,還有他哀怨的眼神。
  • 分析:谷歌擔心蘋果不會通過谷歌地圖?
    根據谷歌內部人士透露,谷歌對其提交到App Store等待批准的谷歌地圖應用程式感到不樂觀。但部分業內分析師表示谷歌根本無需悲觀,這有可能使谷歌蓄意製造輿論壓力,以避免此事件的發生。
  • 有多少人被谷歌街景地圖「偷拍」過?
    ▲妻子阿萊薩正在和另一個不是自己的男人「溫存」雖然谷歌地圖很人性化地在臉上打上了馬賽克,但是眼尖的曼裡克還是通過衣著打扮認出了這就是自己的妻子。谷歌街景地圖的強大功能暴露了兩人多年來的貌合神離。人在做,不僅天在看,可能谷歌地圖也在悄咪咪的盯著你。你的一切舉動都逃不過街景地圖拍攝車的隨手拍攝。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未成年小夥,在父母的嚴格教導下,羞愧於打開P站,但在谷歌街景地圖中,他找到了只屬於自己的翡翠夢境。無需遮遮掩掩,就可以明目張胆的一飽眼福。
  • 紐約時報+谷歌地圖:一個你想不到的UX設計案例
    也許在這方面 Eventbrite(一個免費在線活動策劃服務平臺)是一個好例子,這個平臺中的活動都是最前沿、最新潮的,保證讓用戶能夠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所收穫。但這種平臺中除了直接的活動引導說明,真正有營養的評論或內容卻很少,大部分都是品牌商的聲音。
  • 獨家獻映:谷歌工程師面對面之谷歌地圖
    地圖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的一件生活小幫手也是近幾年的事,其實隨著城市的擴張,地圖對人顯得越來越重要了,那麼今天我們也和谷歌的工程師來來聊一聊谷歌地圖有趣的一些知識,那麼先由他進行一個自我介紹好嗎。  辜新星: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觀眾,大家好我叫辜新星,我今年7月份剛剛從北京大學畢業,正式成為谷歌地圖的一名產品經理,之前我曾經在谷歌地圖做過一段時間的工程師實習生,今天也是以工程師的身份跟大家做一個交流。
  • 谷歌推出針對谷歌地圖的室內定位應用
    網易科技訊 4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谷歌已推出針對谷歌地圖的室內定位Android應用,只向已上傳室內平面圖用戶開放。一直以來,谷歌地圖、必應地圖與數家創業公司為機場、商場與體育場等大型場地提供室內地圖服務。
  • 除了飛機,谷歌地圖還能發現什麼奇葩的東西?
    除了奇怪的事情,還有一些不可思議的故事被發現本來這些故事可能本來再也不會被人知道而換了個角度看地球,竟然意外的被發現美國一位名為理察·巴雷拉的父親在谷歌地圖的圖像中看到了他去世兒子屍體的照片,這位14歲的男孩在2009年被槍殺,谷歌地圖的衛星恰好拍到案發現場照片。他表示自己非常清楚衛星圖中躺在地上的屍體就是自己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