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波浪滑翔器、氣溼敏傳感器晶片、水下裝備微缺陷智能檢測儀、可燃冰高效開採技術……12月5日,總計116個創新創業項目、12項優秀成果展示、15個學院(中心)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展集中亮相於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第五屆「智匯青春·開創未來」創新創業年會開幕式,800餘人齊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講堂群大廳參展,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和青年創業的激情。
「工業設備也會像人一樣『生病』,設備故障甚至會引起嚴重事故。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工業設備智能醫生來幫助。」 定製化工業設備故障分析及預測平臺項目攤位前擠滿了感興趣的觀眾。談及該項目的優勢與研究意義,來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2017級劉娟介紹道:「我們研發出『望聞問切』等多種故障預測分析技術,根據不同企業的數據特點對不同的故障類型對症下藥。同時,我們的平臺相較於同類型其他產品準確率更高、預測速度更快。」據了解,此項目的相關成果已經在海爾、華北油田、國家電網等企業落地並發揮實效。
「氣溼敏傳感器的應用十分廣泛,但我國產品供應長期依賴進口。團隊歷經八年技術攻關,累計研發出60餘種具有多重優勢的氣溼敏傳感器晶片,達到與國外龍頭企業同等性能。」新能源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7級本科生孟維琦是青芯科技的聯合創始人,他向觀眾介紹團隊的成果,「產品在生物醫療、工業檢測、運動監測三大領域進行了應用測試,達到節約企業成本、減少環境汙染的效果。」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冬至是該項目的指導教師,為團隊提供了正確的指導和有力的支持。孟維琦說:「我們在推進項目的過程中,總會遇到技術瓶頸和難題,但是張老師耐心細緻的講解總會讓我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可多方位轉動、實現變體適應的仿生柔性機械爪,突破現有技術局限;能夠自主避障、規劃路線的更大負載渦噴無人機,實現大範圍遙感數據採集……豐富多彩的成果展示充分展現了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前來參觀的經濟管理學院2020級學生鄭聖君十分感慨:「從高科技的仿生無人機、人臉識別到APP研發、非物質遺產保護。每個項目都有他們的特色與創新之處,都讓我們大開眼界。」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為深化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營造校園創新創業學術氛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自2012年起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目前已舉辦至第五屆,旨在匯聚全校師生的力量,發揮優勢資源,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交流平臺,集中展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和成果。
本屆年會以「智匯青春·開創未來」為主題,設有包括創新創業成果展、學術交流會、創新學術論壇、創新創業沙龍、專家報告會等多模塊活動,將匯聚全校力量,發揮優勢資源,通過開展項目路演、學術研討、沙龍交流等形式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交流平臺,集中展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和成果。(中國教育在線/姜甜甜 通訊員/楊安 李潔 陳嘉琳 宋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