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坦按:「化學家就是認為鍊金術不值得尊重。他們的確讓化學進入了學術界,即便有些人依然認為化學不是那麼高端。最終,他們通過改進鍊金術的一些不足之處而登堂入室。」
譯/禾木
在英國南部一些於中世紀成立的大學裡,學生和學者們只需埋頭苦讀,筆耕不綴。他們通常會對那些被稱為「北方化學家」的部落嗤之以鼻。正如他們的綽號一樣,這些穴居人來自英國較為落後的北部。更糟的是,他們把體力勞動視為求知過程中極為平常的一部分。你懂的,這類人和我們不同路。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位於巴爾的摩,該校的勞倫斯·普林西比認為,這種想法在17世紀和18世紀仍然存在。他在今年(2011年)於華盛頓召開的美國科學發展協會會議上指出,現代人將「鍊金術士」等同於「江湖騙子」的原因之一。
勞倫斯·普林西比
普林西比希望為鍊金術討回名聲。他相信大多數的鍊金術士是值得尊敬的求知者。他們熟練運用一切已構建好理論。普林西比認為那些道貌岸然的外行們為了給予新興的化學以社會地位,使其能在學術領域佔得高位,便刻意污衊了鍊金術士的名聲。
儘管如此,普林西比博士的工作也提醒了現代科學家們,即便是至高無上的理論也應當時常加以懷疑。這是因為所有的鍊金術士都發現,在結果中發現你想得到的遠比發現真正的現象容易。
牛頓當年的鍊金術手稿
哲學家之歌
鍊金術源於古希臘統治時期的埃及。一方面是冶金術,製藥術,和玻璃製造術等實用知識,另一方面是古希臘分析世界,為世界構建理論的方法,也即哲學。二者相結合便產生了鍊金術。當埃及在七世紀落入伊斯蘭軍隊之手時,阿拉伯學者接受並發展了海爾梅思想(也即鍊金術的理論,傳說海爾梅是鍊金術的始祖),並且在12世紀學術復興之時,將其傳到了歐洲。
海爾梅元素表
普林西比博士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鍊金術士便成了歐洲的「北方化學家」。鍊金術士的思想與哲學相結合,儘管對於學者而言,這些思想還遠不夠哲學。當時這些學者正在忙著創立經通過巴黎從博洛尼亞傳到牛津,劍橋等各處的大學體系。儘管鍊金術確實帶了了一些實際好處,甚至還吸引了諸如託馬斯·阿奎那這些顯赫學者的注意,但是仍然無法躋身教學大綱之列。
鍊金術甚至還吸引了諸如託馬斯·阿奎那這些顯赫學者的注意
此外,鍊金術中最著名的一種,chrysopoeia(將基本金屬煉為金子的方法)被當時的政治領導人們認為會導致貪婪,帶來恐懼。掌握這種技術的人能因此暴富,但是這會破壞貨幣的價值。即便很多君主私下保護鍊金術士,以期超過其他國家,但很多國家還是頒布了法令,禁止運用金屬變成金子的方法。借用溫斯頓·邱吉爾的話說,鍊金術士當時並非高高在上,但是卻發揮著作用。
這話或許至今依然有效。但是出身名門,家財萬貫的英國人羅伯特·博伊爾雖然對鍊金術很感興趣,但是卻對此難以啟齒。他在1663年的一篇文章中,為他自己對這種「空洞,虛榮,欺詐性質的研究」所表現出來的興趣而道歉。同樣,出生於1668年德荷蘭著名學者赫爾曼·布爾哈夫對於鍊金術的興趣,也被其同事稱為「低俗」。為了和類似博伊爾的下等人劃清界限,布爾哈和他的同事們稱自己為「化學家」。實際上,博伊爾最為著名的書《懷疑論的化學家》正出版於350年前的1661年。
博伊爾1661年出版的《懷疑論的化學家》
根據普林西比博士對於他們信件和書籍的分析,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英國,法國和其他地方的化學家們故意將自己和鍊金術士區分開來。這些化學家將自己稱為知識分子,而將那些鍊金術士們稱為江湖騙子。由此,鍊金術和化學便分道揚鑣。化學家們並非一直認為鍊金術中的理論是錯的。普林西比博士並未發現當時有文章或論文發現否定金屬轉化。而直到1760年,一些有良好聲譽的化學家當時仍然私下探究chrysopoeia的秘密。化學家就是認為鍊金術不值得受到尊重。他們的確讓化學進入了學術界,即便有些人依然認為化學不是那麼高端。最終,他們通過改進鍊金術的一些不足之處而登堂入室。
博伊爾那本書的書名指出了鍊金術的真正問題並不在低俗,而在於其不夠令人生疑。鍊金術的理論並不愚蠢。比如,鉛礦中常含有銀,而銀礦中常含有金,因此便產生了一個誘人的理論:鉛「成熟」為銀,而銀則能進一步變為金。鍊金術士們還發現了磷等其他元素。但是到後來,很多鍊金術士即便在知識發展的情況之下,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錯誤理論。
知識的成熟
為了說明鍊金術士是適合走入誤區的,普林西比博士利用喬治·斯達克的筆記進行了鍊金實驗。斯達克生於百慕達,曾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而後居住於英國,並在英國與博伊爾共事。普林西比博士重現的那個實驗,正說明了鍊金術士們的確認為金屬轉化的理念是正確的。
普林西比博士花了幾個星期才轉備好的斯達克筆記上的材料。普林西比博士做成了斯達克所說的「哲學之汞」,這是能轉變為金子的賢者之石的重要原料。鍊金術理論中滿是和植物有關的類比,例如成熟,成長,播種等。當普林西比博士根據斯達克的指示準備好哲學之汞(實際上是由水銀,金以及少量銻組成的汞合金)後,奇怪的事變發生了。當合金硬化之後,便形成了樹形結構。對於那些為斯達克的理論所吸引,並且認為金屬轉換類似生物過程的人而言,這的確是個極好地證明斯達克是對的,而賢者之石也即將出現。
普林西比博士做成了斯達克所說的「哲學之汞」,這是能轉變為金子的賢者之石的重要原料
當然,事實絕非如此。出現的是來自那些化學家們的侮辱。但是這並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那些在哥白尼之前認為太陽繞著地球運轉的人並沒有被人說成「江湖騙子」,即便那些隨後扼殺新思想的神職人員哥通常進入了知識煉獄。哥白尼出現之前的那些人們只是錯了,但是並不愚蠢。而現在時間會為鍊金術士們正名。他們是錯了,但是卻是以有趣的方式錯的。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也就是我本人吳淼(寫詩的時候叫「二十月」)的訂閱號,純粹個人興趣——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詩歌、小說、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不以商業化為目的,也不追求所謂用戶數量,喜歡就來看看,沒準兒能給你些啟示,不喜歡就麻煩你手一哆嗦取消對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