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太陽最近的探測器新發現:太陽磁場或正在翻轉!

2020-12-02 騰訊網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2018年8月,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實現了距太陽最近的一次飛越,距離太陽僅1500萬英裡(約合2400萬公裡),並利用尖端科學儀器收集了大量數據,無意間創下了人造物體有史以來的最遠飛行記錄。

而針對這些數據的研究結果最近剛開始對外公布。近期,科學家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四篇論文。這些研究發現將改寫我們對恆星誕生、演化和死亡過程的理解,還將幫我們找到保護太空人在長途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嚴酷環境傷害的新方法。

「剛開始分析這些數據時,它們的複雜程度簡直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帕克太陽探測器科學儀器的首席研究員斯圖爾特·貝爾表示,「現在我已經習慣了。但我第一次給同事們展示這些研究結果時,他們也忍不住大吃一驚。」

最令該研究團隊驚訝的是,太陽釋放的磁場似乎在前後翻轉,引發了局部擾動。有時其磁場甚至會出現「180度大轉彎」,反過來對準太陽自身。

科學家仍不清楚這種磁場翻轉現象發生的原因,但它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能量在離開太陽時、以及後續在太陽系中流動的方式。

「早在太空時代初期,科學家就在太陽風中觀察到了波的存在。我們猜測,距離太陽越近,這些波就越強。但我們沒有預料到太陽風的速度曲線中會存在如此連貫一致的尖峰結構。」

科學家還發現,太陽輻射會導致周圍的宇宙塵埃粒子蒸發,形成了一條寬約350萬英裡(約合560萬公裡)的無塵帶。

此外,太陽風圍繞太陽運動的速度「幾乎比標準模型的預測結果快了10倍

此次任務還讓我們首次觀察到了正在圍繞太陽旋轉的太陽風,而不是離開太陽之後、以垂直於太陽切面方向運動的太陽風。

太陽是我們唯一能開展近距離探測的恆星。此次收集到的這些數據已經大大改變了我們對太陽、以及宇宙中其它恆星的理解。帕克太陽探測器目前仍在嚴酷的太空環境中穿行,不斷傳回令人大感驚奇和激動的新數據。

帕克太陽探測器將在2020年1月29日再次接近太陽,希望能夠打破之前創下的距離記錄。

來源:新浪探索

相關焦點

  • NASA帕克太陽探測器繞太陽飛行破紀錄 太陽磁場或在翻轉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NASA2018年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實現了距太陽最近的一次飛越,距離太陽僅1500萬英裡(約合2400萬公裡),並利用尖端科學儀器收集了大量數據,無意間創下了人造物體有史以來距太陽最近的飛行記錄
  • 帕克太陽探測器靠近太陽,發現快速翻轉的磁場和異常的等離子波
    一項史無前例的探索太陽的任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空間區域,那裡充滿了快速翻轉的磁場和異常的等離子波。 這些驚喜只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首次觀測到的其中一部分,帕克太陽探測器於去年發射升空,是為了與我們最近的恆星近距離接觸和探測。
  • NASA探測器發現太陽的秘密:磁場正在悄悄反轉
    北京時間12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8年8月,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實現了距太陽最近的一次飛越,距離太陽僅1500萬英裡(約合2400萬公裡),並利用尖端科學儀器收集了大量數據,無意間創下了人造物體有史以來的最遠飛行記錄。而針對這些數據的研究結果最近剛開始對外公布。
  • NASA帕克飛船數據解密:太陽磁場正在來回翻轉,空間扭曲導致的?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在2018年8月進行了距離太陽最近的一次飛越,利用最先進的科學儀器從1500萬英裡外收集了大量數據。直至今日,大量研究成果被公開發表。在此之前,科學家對宇宙的研究多是通過望遠鏡或者理論推導,但是此次是人類在距離太陽最近處,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傳回了源頭數據。最令研究小組吃驚的發現是,太陽形成的磁場似乎正在出人意料地來回翻轉,並造成了嚴重的局部的幹擾——天文學家稱之為「回折」——甚至有時會導致磁場方向指向太陽。
  • 太陽的磁場悄悄翻轉,它將如何影響地球
    最近,科學家們報告說,太陽釋放的磁場似乎來回翻轉,造成局部擾動,有時它的磁場甚至有「180度轉彎」,反過來又指向太陽本身。科學家仍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磁場會翻轉,但它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能量是如何遠離太陽和太陽系的簡而言之,太陽的磁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這些磁場是由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在最近的一次飛越太陽時拍攝的,來自最尖端儀器的數據被用來查看數據。
  • 太陽磁場正在悄然翻轉,對地球會有何影響
    近日,有科學家報導,太陽釋放的磁場似乎在前後翻轉,引發了局部擾動,有時其磁場甚至會出現「180度大轉彎」,反過來對準太陽自身。科學家仍不清楚這種磁場翻轉現象發生的原因,但它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能量在離開太陽時、以及後續在太陽系中流動的方式。
  • 神秘的太陽風起源-距太陽最近的地方發現
    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8月發射,旨在研究太陽並對日冕進行最清晰的觀察。2018年10月,該探測器到達距離太陽2655萬英裡(4230萬公裡)的範圍內,超過了1976年Helios 2太空飛行器創下的紀錄。
  • 地球磁場正在加速減弱並在2025年前後發生太陽閃焰
    地球磁場正在加速減弱眾所周知,近幾十年來地磁北極已經從加拿大快速移動至了西伯利亞,這引發了科學界對地球磁場的深入探索。然而,地磁學家們在繪製全球磁場圖時又發了一種極端異常的現象——位於南大西洋的地磁場強度出現明顯下降,仿佛在封閉球形的地磁場上鑿出了一道道裂口。這一現象究竟意味著什麼?
  • 太陽磁場多久翻轉一次?
    太陽的磁場每十一年翻轉一次。太陽是一個由氫氣和氦氣構成的巨大球體,這些氣體被重力壓縮到足以維持核聚變,從而放出巨大的能量,把太陽加熱到很高的溫度。太陽的高溫使許多氫原子釋放出電子,剩下帶電的(即電離的)氫離子。
  • 有史以來離太陽最近且速度最快的飛行器——帕克太陽探測器
    自帕克太陽探測器(PSP)成功發射以來,距離它成為有史以來離一顆恆星最近的探測器也不過近1年而已。2019年,科學家們開始收集這些近距離採集到的數據。參加了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地球科學協會的四位研究者分享了他們希望能從這次太陽探測任務中學到什麼。
  • 越來越靠近太陽了!帕克太陽探測器又有新發現!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立體」宇宙飛船拍攝到的一張照片顯示,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發現了「隱形」的日冕物質拋射!日冕物質拋射是太陽活動之一,每一次這樣的拋射都能將大量被稱為等離子體的帶電粒子拋射出太陽並進入太陽系,速度一般從每秒幾十公裡到超過每秒1000公裡。太陽是我們最近的恆星,從地球和某些太空飛行器上看,太陽似乎很平靜。但事實並非如此,太陽的表面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難以想像的爆炸和噴射!比如科學家們所說的「隱秘的」日冕物質拋射。
  • 離太陽更近一步!帕克太陽探測器告訴我們關於太陽的更多信息
    這些分析揭示了難以捉摸的緩慢太陽風的來源,並展示了磁場的變化如何使太陽風加速。這些數據收集於2018年末和2019年3月和4月,當時飛船距離太陽約0.25天文單位(AU)。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近似距離,大約9300萬英裡,所以探測器距離太陽只有23250000英裡。這個距離可能看起來很遠,但它是目前最接近太陽的人造天體。
  • 離太陽更近一步!帕克太陽探測器告訴我們關於太陽的更多信息!
    科學家報告了我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太陽的情況 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將其初步發現傳回地球,為我們了解恆星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把重點放在探測器對太陽等離子體的觀測上,發現隨著太陽磁場的逆轉,太陽風離開太陽核心的速度加快。 第二項研究著眼於太陽射出的高能離子和電子。在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層附近,它們的含量更為豐富。研究結果表明,這些粒子由日冕本身突然爆發的輻射或等離子體加速。
  • 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磁場南北極將對調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於本月邁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周期25(CS25)。不過,具體哪一天發生目前還難以確定。太陽會產生強大的磁場,該磁場大約每11年翻轉一次,也就是說,在每一輪太陽周期結束時,太陽磁場的南北極會對調。
  • 問:帕克太陽探測器離太陽那麼近不會燒壞嗎?
    上一期我們談論到,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迎來航天工程和宇宙科學研究的一件大事——「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簡稱PSP)的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是NASA第一次以健在人物命名的太空飛行器,以紀念太陽風科學的先驅、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天文學家尤金・帕克(Eugene Parker)。
  • 迄今最接近太陽的探測器發回首批成果:揭示詭異的太陽磁場
    2018 年 8 月,具有歷史意義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由德爾塔4 重型火箭發射升空,隨後獨自踏上了奔赴太陽的漫漫長路,也就此揭開了人類探索太陽的新徵程!
  • 磁場的翻轉有什麼因素導致?其中太陽黑子又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在任何一個單循環中,在太陽的南或北半球上,北極磁性太陽黑子不在南極磁性太陽黑子的西邊,就在它的東邊。在下一個單循環中,它們倆的極性就翻轉了。用確定黑子極性同樣的方法,科學家可以通過觀察磁極所在的部分太陽表面來確定太陽整體的極性。這體現了太陽磁場是隨著太陽黑子的磁場極性的轉變而轉變的。
  • 太陽活動的新發現
    深入探究太陽活動是現代天文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最近,美國於2018年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傳回了來自太陽的新「訊息」,其首批科學結果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公布。 太陽是一個高溫氣體球,表面發出明亮的黃光。
  • 離太陽最近的攝像頭:如何直視太陽又不會被高溫融化?
    #34;正在面臨一定的"任務悖論":太空飛行器越接近太陽,它面對的光就越多,對其儀器的損害也就越大。「SPICE日冕環境光譜成像」項目的首席研究員弗雷德裡克·奧歇爾表示, 太陽探測器旨在揭示連接被稱為日冕的炎熱太陽大氣和較冷太陽表面的氣體的性質。 這種氣體帶電,稱為等離子體。等離子氣體是帶電的,它會沿著太陽的磁場噴射到空間,SPICE項目觀察到等離子體發出的極端紫外線輻射。 這意味著,太陽軌道器需要面對太陽, 因此,太空飛行器要承受比地球位置大10到15倍的力量。
  • 首次最接近太陽的探測,拋射的磁場發生反轉,非常震撼
    2019年12月4日,《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四篇描述這次探索的新論文,講述了科學家們從這次史無前例的恆星探索中發現的新現象,以及他們對下一步計劃的規劃。這些最新的發現揭示了關於物質和粒子離開太陽的新現象,使科學家能夠更好地回答關於恆星物理學的基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