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7月1日消息(記者張瑜瑜)「我畫了量體溫的小黑熊、吃飯的小黑熊、運動的小黑熊、做作業的小黑熊……我想讓萌萌的小黑熊,告訴大家我14天的隔離生活是怎樣的。」今年即將從清華大學繪畫專業畢業的臺灣碩士生梁紘銘,剛剛結束了14天的隔離生活,創作了《小黑熊的隔離日常》插畫作品。
《小黑熊的隔離日常》插畫(受訪者供圖)
受疫情影響,今年即將畢業的梁紘銘從寒假開始就一直待在臺灣未返校,最近因為要工作面試,所以選擇了從臺灣飛到上海。響應防疫要求,目前入境上海需要在酒店集中隔離14天,「在飛機上,我戴了口罩、防護眼鏡、帽子,還準備了雨衣,但雨衣沒用上,感覺現在防控做得很好,這段路程也沒有那麼緊張。」
梁紘銘說,最近從臺灣返回大陸工作、學習的朋友還是挺多的,大家在微信上成立了各種群,群裡會分享「返京隔離懶人包」「上海入境隔離小貼士」之類的各種資料,非常方便。他給記者展示了這些文檔內容,詳細至需要攜帶哪些證件、填寫哪些表格,下了飛機到酒店的流程,不同隔離酒店的價格和環境對比,都一應俱全。梁紘銘說:「其實整個流程都會有工作人員指引,他們都非常辛苦,只要配合他們,跟著流程走,都還挺順利的。」
因為學習的是繪畫專業,所以在隔離14天期間,他萌生了用小黑熊動漫形象來記錄隔離生活的想法。「隔離的生活非常規律,每天早睡早起,有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早晚要各量一次體溫,三餐由工作人員送來,閒暇時間還可以做做運動、衝衝涼……」於是,練瑜伽的小黑熊、洗香香的小黑熊、睡覺覺的小黑熊……一系列萌萌的小黑熊形象就產生了。
起床的小黑熊,先要量體溫,再做個仰臥起坐,洗個澡(受訪者供圖)
搬磚的小黑熊,吃午飯了,下午看個劇、做作業,還可以練瑜伽(受訪者供圖)
晚飯有雞腿,一天要衝三次涼,早晚都要量體溫,早睡早起身體好(受訪者供圖)
梁紘銘介紹,臺灣黑熊是臺灣非常有代表性的動物,之前他就曾經創作過熊貓和黑熊的插畫形象,當時是為了配合有臺灣青年提出的在大陸發展的「六原則——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機,共發展,促融合,贏未來」,選擇用熊貓和臺灣黑熊的形象,就是分別代表大陸和臺灣,象徵著兩岸融合。這次用小黑熊來記錄隔離生活,他覺得也是他作為藝術生獨特的一種表達,「疫情過去,各地都在積極復工復產,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從臺灣回大陸工作、學習,像我也要開始面試工作了,以後我還會畫更多的小黑熊,來記錄我在大陸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