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與溫度在大腸桿菌滅菌過程中的協同作用研究

2020-12-01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2013年6月《應用與環境微生物》(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雜誌刊登一項關於滅菌過程中紫外線與溫度協同滅菌作用機制的研究。

    研究表明紫外線與熱處理在殺菌過程中可產生協同作用,溫度低於45℃時滅菌效果保持不變,超過45℃後隨著溫度增加,滅菌效果呈指數增長。

    協同作用百分比在55℃下最高(40.3%)。協同作用不受流體流動方案、紫外線輻射劑量影響。在咖啡酸選擇性培養基中培養的親代大腸桿菌與非選擇性培養基中獲得的uvrA突變菌株具有類似的協同失活曲線,因細胞膜受熱流動性增加與協同作用均發生於40-45℃。

    實驗表明,苯甲醇可加強親代菌株細胞膜流動性,降低其對紫外線的耐受力,但無法對uvrA突變株產生影響。研究認為紫外線-熱處理協同作用機制受DNA切除修復受到抑制與細胞膜受熱流動性增加共同影響。

    原文連結:<http://aem.asm.org/content/79/14/4465.abstract>

相關焦點

  • 紫外線滅菌的三個原理 紫外線的滅菌機理是什麼
    1、紫外線滅菌是用紫外線進行的,波長為200~300nm的紫外線都有殺菌能力;2、紫外線殺菌機理主要是因為它誘導了胸腺嘧啶二聚體的形成和DNA鏈的交聯,從而抑制了DNA的複製;3、由於輻射能使空氣中的氧電離成(O),再使O2氧化生成臭氧(O3)或使水(H2O)氧化生成過氧化氫(H2O2)。O3和H2O2均有殺菌作用。
  • 實驗室如何滅菌,滅菌方法匯總!
    紫外線是一種低能量的電磁輻射,可以殺滅多種微生物。紫外線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對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質等的破壞作用而使其滅活。 適合於實驗室空氣、地面、操作臺面滅菌。滅菌時間為30min。用紫外線殺菌時應注意,不能邊照射邊進行實驗操作,因為紫外線不僅對人體皮膚有傷害,而且對培養物及一些試劑等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 紫外線的作用有哪些 紫外線的應用有哪些
    紫外線是非常常見的,而在使用的過程中人們該了解到紫外線的存在,更應該明白其應用在哪裡。紫外線的作用表現在很多方面,而每一個方面在生活中的應用都是很大的,所以為了讓大家清楚的了解紫外線,更好的利用紫外線,接下來就具體的介紹一下紫外線的作用有哪些和紫外線的應用有哪些。
  • 最齊全的食品實驗室常用滅菌方法匯總
    3、射線滅菌法 利用紫外線燈進行照射滅菌的方法。紫外線是一種低能量的電磁輻射,可以殺滅多種微生物。紫外線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對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質等的破壞作用而使其滅活。適合於實驗室空氣、地面、操作臺面滅菌。滅菌時間為30min。
  • 紫外LED在物理殺毒滅菌領域 應用還有多遠?
    UV波段緊鄰可見光譜,如圖4,按波長範圍分為A、B、C三個波段和真空紫外線,其中A波段315~400nm,B波段280~315nm,C波段200~280nm,真空紫外線100~200nm。具有殺毒滅菌作用的紫外線UVC能夠完全被大氣層吸收,並沒有天然UVC射線照射到地球表面。目前日常所說的 「紫外殺菌」,其中的有效「成份」就是指通過人造光源(例如UVC LED或汞燈)獲得。
  • 組織培養時各種滅菌特點
    這些方法和藥劑要根據工作中的不同材料不同目的適當選用。 1、培養基用溼熱滅菌培養基在製備後的24小時內完成滅菌工序。高壓滅菌的原理是:在密閉的蒸鍋內,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壓力不斷上升,使水的沸點不斷提高,從而鍋內溫度也隨之增加。在0.1MPa的壓力下,鍋內溫度達121℃。在此蒸汽溫度下,可以很快殺死各種細菌及其高度耐熱的芽孢。
  • UVC|紫外線LED應用市場的寵兒
    今天介紹的主角UVC是紫外線中的C波段,波長在200-280nm之間,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其穿透能力最弱,無法穿透大部分的玻璃和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線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所有的紫外線中,UVC這種短波紫外線殺菌效果最強,因此被廣泛運用於殺菌技術。
  • 藥學專業知識:注射劑的物理滅菌方法
    熱壓滅菌所需的溫度及與溫度相當的壓力及時間如下115℃(67kpa),30分鐘;121℃(97kpa),20分鐘;126℃(139 kpa)15分鐘。臥式熱壓滅菌櫃,是一種大型滅菌器,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①必須使用飽和蒸汽。②必須將滅菌器內的空氣排出。③滅菌時間必須由全部藥液溫度真正達到所要求的溫度時算起。
  • 除了紫外線,這些光也可以殺死病毒
    這些光介導的滅菌技術又可以應用於哪些場景呢?近年來,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系列光介導的滅菌技術,既能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也能用來滅活病毒製備疫苗,還可以直接用於創口的治療等方面。根據前人的研究來看,這些技術可以針對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各種類型的生物武器。因此,對於最近正在各國肆虐的新冠病毒來說,這些技術理應也能夠在新冠病毒的防禦和治療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紫外線滅菌燈淺談
    低壓汞燈是利用較低汞蒸汽壓(<10-2Pa)被激化而發出紫外光,其發光譜線主要有兩條:一條是253.7nm波長;另一條是185nm波長,這兩條都是肉眼看不見的紫外線。254nm紫外線通過照射微生物的DNA來殺滅細菌,185nm紫外線可將空氣中的O2變成O3(臭氧),臭氧具有強氧化作用,可有效地殺滅細菌,的彌散性恰好可彌補由於紫外線只沿直線傳播、消毒有死角的缺點。
  • 碘離子可顯著提高 等離子體滅菌效果
    科技日報訊(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技術生物所黃青課題組研究發現,亞硝酸根與過氧化氫在酸性環境下的協同作用,是空氣等離子體表現強滅菌能力的重要原因,而碘離子可顯著提高等離子體滅菌效果。研究成果日前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 【科技日報】碘離子可顯著提高 等離子體滅菌效果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技術生物所黃青課題組研究發現,亞硝酸根與過氧化氫在酸性環境下的協同作用,是空氣等離子體表現強滅菌能力的重要原因,而碘離子可顯著提高等離子體滅菌效果。研究成果日前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低溫等離子體滅菌由於在生物醫學領域顯示出的巨大應用前景及特有優勢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 浙江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滅菌設備建設和維護導則(徵求意見稿...
    2.0.2紫外線滅菌設施Ultraviolet sterilization facility   指一種可以進行紫外線照射的腔體和容器。通常由紫外燈、石英套管、鎮流器、紫外線強度傳感器、清洗系統等密閉在容器中的部件組成的設施。
  • 2019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藥學專業知識:注射劑的物理滅菌方法
    熱壓滅菌所需的溫度及與溫度相當的壓力及時間如下115℃(67kpa),30分鐘;121℃(97kpa),20分鐘;126℃(139 kpa)15分鐘。臥式熱壓滅菌櫃,是一種大型滅菌器,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①必須使用飽和蒸汽。②必須將滅菌器內的空氣排出。③滅菌時間必須由全部藥液溫度真正達到所要求的溫度時算起。
  • 學會用好紫外線消毒器,比酒精、84消毒液強多了
    與化學滅菌對比,短波紫外線擁有極高的能量,能夠迅速破壞分子結構,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滅活(幾秒中),殺菌效率高,且不會產生其他化學汙染。  儘管臭氧滅菌較為無死角(臭氧可以漂浮到角落中,起消毒滅菌作用),但為了安全起見,我個人更推薦購買無臭氧類(即254納米波段)的紫外線消毒燈。
  • 性價比更優的純真物理滅菌除藻方法推薦
    紫外線照射是目前常用的空氣和表面的消毒方法,在水和其他液體的消毒中也有應用。但在紫外燈的使用過程中,往往由於不了解其作用機理或疏於檢測,不能使其發揮有效的作用,達不到預期的殺菌效果。紫外線空氣消毒起源。早期研究始於1920 年代。1936 年開始在醫院手術室中採用,1937 年首次在學校中採用控制風麻疹傳播。紫外線的波長。波長範圍在400-100 nm 之間,分為A、B、C 三個波段。其中,UV-C 波段(290-100nm)的紫外線具有殺菌能力,稱為消毒紫外線。
  • 巴氏滅菌和高溫滅菌的區別 巴氏滅菌和高溫滅菌的區別是什麼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巴氏滅菌和高溫滅菌的區別吧。  1、工作原理不同:巴氏滅菌是將混合原料加熱至68~70℃,並保持此溫度30min以後急速冷卻到4-5℃。超高溫殺菌是把加熱溫度設為135-150℃、加熱時間為2-8s、加熱後產品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殺菌過程。  2、保存時間不同:巴氏滅菌經巴氏消毒後,仍保留了小部分無害或有益、較耐熱的細菌或細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溫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 物理滅菌方法這3種,你答對了嗎?
    滅菌就是使被滅菌物質呈無菌狀態,滅菌的效果好不好取決於儀器設備的精密度、 操作流程的規範性等多種因素,滅菌既可以用物理滅菌,也可以用化學方法滅菌。在檢測中,滅菌的設備可是十分常見的。那關於物理滅菌,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小威來盤點物理滅菌法,一起來看看吧~1、溫度利用溫度進行滅菌、消毒或防腐,是最常用而又方便有效的方法。
  • 您的高壓滅菌鍋真的能達到滅菌效果(正確滅菌)嗎?
    您的高壓滅菌鍋真的能達到滅菌效果(正確滅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