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終極奧秘究竟是什麼?人類離真相越近,越會感到害怕

2020-12-06 奇點使者

工業革命以來,伴隨著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天文望眼鏡的出現,人們開始了漫長的宇宙探索之旅。雖然目前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還非常片面,但是這已經足夠我們對宇宙產生多種的猜測和幻想。比方說,在古時人們甚至在2000多年的時間內,都認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而到了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時候,伴隨著人們認知的崩塌,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天文革命才真正的拉開了帷幕。

尤其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先後對於宇宙提出了黑洞、蟲洞、白洞,甚至地外文明等諸多猜想,一開始,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的,可是伴隨著今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面世,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選擇相信,宇宙真的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目前,宇宙誕生科學界最普遍的一種觀點是「大爆炸」假說,根據量子計算機的建模分析,大約在137億年之前,一個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奇點出現,並在爆發之後,產生了宇宙。時至今日,宇宙仍然處於不斷膨脹之中,宇宙中的天體數量更是無數。所以,才會有科學家認為地外文明是存在的,畢竟宇宙中行星數量如此多,地球也僅僅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存在,不可能我們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

此外,很多人也認為宇宙中存在著一個等待著人類去揭曉的終極奧秘,這個奧秘或許跟整個宇宙有關,也會徹底顛覆人類的認知。比方說宇宙的本身是一個不斷輪迴的過程,就好像恆星演化一樣,宇宙也會經歷各個階段,而奇點便是宇宙生命走向尾聲後的最後一個階段,宇宙無窮無盡,宇宙不斷輪迴,生生不息。那麼,地球上不是也是不斷處於輪迴之中?我們人類呢?難道也伴隨著宇宙輪迴,不斷出現消失再出現於地球之上嗎?

此外,還有一種猜測是,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很可能並不存在,我們的世界,都是由高級文明所設定的,這也是為何我們至今絲毫找不到關於他們的任何蛛絲馬跡的原因,如果這種推測屬實,那麼我們對於高級文明來說,很可能只是一個遊戲程序,也很可能只是用來實驗的對象。這種推論也與多維空間的推論相吻合,按照推論,高維空間的智慧生物,是可以隨意操控低維空間的,因此,這也符合宇宙被設定的推論。

不顧,假設事實如此,或許人類便不應該再去探索宇宙的終極奧秘,當然,在高等文明的幹預下,我們也根本沒有辦法揭開宇宙終極奧秘的真相。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曾經發現過不少的史前文明,最早的一個距今20億年,那麼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是不是這便是高等文明設定或者實驗中的bug呢?真相細思極恐,宇宙真的存在太多未知了,大家認為我們現在還需要繼續去尋找宇宙的終極奧秘嗎?在你心裡,宇宙的終極奧秘又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破解宇宙的全部奧秘,越探索謎團越多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地球之外的世界感到好奇,古時期的人們甚至認為地球就是整個宇宙,天上的太陽和星星都是地球的一部分。古人之所以會有這種認知,是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發達的科學,沒有能力探索整個地球,沒有能力走到地球的盡頭。
  • 離基站越近打電話 輻射越大?真相是你最該遠離這個
    最近,網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說:離基站越遠打手機,手機產生的輻射越大,有害人體健康。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來到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尋求答案。離基站越遠打手機 輻射會大嗎?我們在實驗室中搭建出了一個模擬理想狀態的測試環境,即對單一手機和基站的工作狀態進行測試。
  • 如果宇宙中存在神級文明,他們的科技實力會強大到什麼程度?
    人類是地球現在的霸主和智慧文明,雖然人類從有文字開始到現在只不過才5000年左右,但是人類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尤其是數百年前走進科技時代之後,人類文明更是迎來了火箭式的發展速度,快到讓人們自己都感到害怕。正如智者所言:對這個世界了解得越多,越會越到恐懼和害怕。
  • 宇宙終極之謎是什麼?科學家:人類或永遠找不到答案
    文/行走天涯宇宙終極之迷是什麼?科學家:人類或永遠找不到答案自從人類開始追隨宇宙星空的奧秘的時候,人類就已經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了,可是也隨著人類了解宇宙的信息越多了之後,人類更加發現自己對於宇宙是一無所知的,這句話聽起來是有一點矛盾的,但是試想一想,人類發現到宇宙的龐大,地球僅僅只是宇宙億萬顆星星當中的一顆,也難怪人類即使了解了宇宙,那就更加不了解宇宙了!那麼宇宙究竟是什麼?
  • 關於宇宙的四大未解之謎,越想越害怕
    宇宙浩瀚無邊,人類和地球在宇宙面前就連一粒沙子都算不上,但是人類從未停止對於宇宙的觀測,想要在短時間內弄清楚宇宙到底是什麼是不現實的,因為目前人類是一個連太陽系都飛不出去、上個月球都費勁的種族。宇宙的這四個未解之謎讓人越想越害怕。
  • 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答案可能會讓人們感到害怕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人類過去的認知有多麼的無知。那個時候的人類相對於宇宙來說就是一群井底之蛙,我們站在地球上,永遠都是坐井觀天,不知天有多大,宇宙有多大。只有當我們真正站在地球之外,才知道地球是如此的渺小,人類是如此的渺小。這個時候,很多人心中不禁會想到一個問題:人類在宇宙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 離恆星越近,行星密度越大
    恆星之間的距離除了影響行星的規模以外,還影響行星的成分,離恆星越近,物質盤越熱,只有那些具有高熔點的物質,比如鐵和巖石,能夠保持固態固此,大多數微行星和行星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在我們的太陽系中,離太陽近的四大行星一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主要是由密度大的巖石和鐵構成的。
  • 特斯拉說數字3、6、9隱藏著宇宙終極奧秘,他到底發現了什麼?
    特拉斯還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他一生不娶,拒絕諾貝爾獎、拒絕當世界首富(放棄交流電專利),最終因為窮困潦倒而去世,令人感到敬佩和惋惜。,這些問題幾乎都是宇宙終極奧秘了,如果能夠解開這些謎團,就可以解開宇宙是否與神存在關係,遺憾的是,牛頓晚年研究不出引力產生的原因、愛因斯坦晚年研究的統一場論也半途而廢、霍金建立了奇點定律,但是它不知道奇點怎麼來的,於是宇宙誕生之謎成為人類最想解開的一個終極奧秘。
  • 吳軍:離信息越近的人,離財富越近
    「人類曾經以採集食物為生,而如今他們重新要以採集信息為生,儘管這看上去有點不和諧。」——馬歇爾·麥克盧漢如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話:「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時代。」大家都知道人類進入了資訊時代,但大部分人都無法說清「信息是什麼」。
  •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為什麼溫度反而越低?
    理論上說,離太陽越近,也就是離發熱源越近,溫度應該會越高才對,但是,事實上,在地球上海拔越高,溫度反而越低。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並不是的。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離太陽越近,溫度就越高?以我們的角度看太陽,太陽是在一直發光的,而且當夏日來襲,給我們滾滾熱浪的也是太陽。
  • 中國十大最古老神秘的村莊,越了解越隱隱地感到害怕怎麼……
    而本文就來為你一一盤點中國十大最古老神秘的村莊,但你會發現,越了解越隱隱地感到害怕,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 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東寨港至文昌市鋪前鎮一帶的海灣海底,是明萬曆年間(1605年)一次大地震使陸陷成海造成的,72個村莊垂直下降入海約3到4米,而你如果潛水至此,會覺得有種電影中的膠片感至深
  • 有經驗的潛水員也會感到害怕
    那麼在一萬米的深海下究竟存在著什麼呢?今天就讓老王帶領大家一起,探索一下深海的奧秘,不少人都對海洋十分的嚮往,認為海洋代表了詩和遠,但是在有經驗的水手和漁民眼中,大海是十分可怕的,很多時候,海上天氣突變,一場暴風雨就會帶來很大的災難。
  • 宇宙中哪些東西是不能深究的,科學家的多種猜測,發現越想越恐懼
    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而地球作為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平凡的星球又顯得是多麼地渺小,但人類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是永遠不能滿足的,儘管現在的科技還不能滿足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但人類的科技和文明還是在不斷的進步當中,而不少科學家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會再次刷新對於宇宙的認知。
  • 山頂離太陽近,溫度怎麼越低?
    人類生活在地表與大氣層最底層對流層中,即使是珠穆朗瑪峰也沒有穿過對流層,而對流層對太陽光不感冒,它是被地球「捂熱」的,離地表越遠,對流層的氣體溫度就越低,所以高處不勝寒。舉個例子:一幫學生在操場上做課間操,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結束後6歲的只會進一年級的教室,7歲的只會二年級教室,而且每個年級還會分好幾個班……簡單理解物質對電磁波是「挑食」的,只對特定光子或者說特定波長的電磁波感興趣,並不是輻射過來什麼光它就吸收什麼光。
  • 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卻讓科學家看到了害怕的結果,怎麼回事?
    宏觀的科學研究自然是讓人們更容易接受的,科學家通過宏觀的研究,發現了很多事物背後的真相。可是宏觀的背後又是什麼,卻讓很多的科學家感到迷惘,直到微觀的出現。16世紀中期的時候,第一個顯微鏡被研究出現,那個時候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顯微鏡對於人類意識著什麼。
  • 為什麼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說海拔和溫度的關係吧 。
  • 什麼是「上帝粒子」,為何揭開它,就能解開宇宙終極奧秘
    什麼是強力與弱力強力與弱力不是外星人隔空取物,一個「響指」毀滅世界,它是我們時常所見的萬有引力以及電磁力之外,宇宙當中普遍存在的另外兩種力。當物理科學來到20世紀,自從科學家們發現了原子的存在之後,就發現原子原來也不是世界的最小單元,原子還包括原子核和它周圍的電子。
  • 為什麼越接近太陽的地方越冷, 越離太陽越遠的地方越熱呢?
    太陽是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而地球就是因為距離太陽適中才會有現在適宜的溫度,再來說地球的兩個鄰居,金星距離太陽較近,其表面平均溫度可以達到462°C,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其表面平均溫度-60 ℃。,也就越熱,距離火源較遠溫度就越低,也就越冷。
  • 宇宙的終極奧秘螺旋
    宇宙看似無序,實則有序,我們生活的蔚藍色的地球上,每個生物,每個物質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其中螺旋是才是終極的奧義,我們漫步海灘經常發現有漂亮的貝殼,他的中線是一個點,向四周旋轉展開,伐木工人砍倒一棵大樹,樹心都是圓形,人的眼睛是也是一環套一環,螺旋是一顆種子,太陽系的運行也是向中心旋轉。
  • 為什麼海拔越高離太陽就越近,而氣溫反而越低呢?
    地球大氣的熱量最終來源也是來自於太陽輻射,那麼,為什麼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空氣溫度越低呢?首先我們從離太陽遠近的角度來看,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而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也就8千多米,地球表面各個地點的這一點點海拔高度差,在「日地距離」面前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