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足夠安全嗎?

2020-12-05 光明數字報

    3日,修訂版《國家核應急預案》獲國務院批准並向社會公布。修訂版預案在2005年版預案基礎上,總結了近年國內國際包括汶川特大地震和日本福島核事故等核應急工作的經驗與教訓,是新時期指導核應急工作的權威文件。對普通百姓而言,核安全曾經是個遙遠而陌生的名詞,而隨著未來數年,我國將有數個核電站相繼動工或交付使用,更充分地了解核安全,對於消除有些人對民用核能的陌生和恐懼,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使公眾對核能安全產生了隱憂。我國核電站建設情況怎樣?對周圍環境有何影響?會不會發生核事故?這些也是公眾高度關注的。

 

發展核電的信心不會改變

 

    核電在保障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環境汙染方面均有重大意義。一千克鈾-235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700噸標準煤燃燒釋放的能量;一座核電站一年產生的二氧化碳,僅是同等規模燃煤電站的4.6%。

 

    據統計,目前全球運行的核電機組為全世界提供16%的電力,核電已成為很多國家電力供應的主力軍。法國每10度電中,約有7度來自核電;美國20%的電力供應來自核電;日本、韓國等國,核電在電力供應中佔據了1/3的份額。我國早在幾年前就已成為全球第一的能源消費大國,但核電在電力供應中僅佔1.7%。

 

    國家核事故應急辦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在役核電機組17臺,裝機容量1476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8臺,裝機容量2830萬千瓦,在建機組數量居世界第一。這些在役和在建機組均位於沿海地區。

 

    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後,世界核電的焦點從發展規模和速度上向安全隱患轉移,我國隨後也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去年年底,國務院重啟審批,表示將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電項目。

 

    同時,全世界發展核能的信心正在恢復。在剛舉行的第三屆「面向21世紀核能部長級國際大會」上,日本表示,可能在近期恢復大規模利用核能,將在今年9月作出重啟核電站反應堆的決定。與會國表示,「相信有必要發展核能的國家大大增多。如果沒有核能,難以想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核能是清潔、安全、綠色的能源,福島核事故改變不了核能的優質能源屬性。」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說,「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能源和環境問題十分突出的國家,發展核能是解決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核工業界應在充分研究和吸取福島核電站事故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將核電站的安全提高到更高水平。」

 

輻射環境未因核電站而改變

 

    公眾對核電站的擔心主要在於核輻射,它們給周圍環境帶來的輻射到底有多大?

 

    輻射是自然界的一種客觀現象,無時無處不在。就連我們體內,也存在著碳-14、鉀-40、氚等放射性核素。

 

    環境中的電離輻射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天然輻射,其產生與人類活動無關,主要包括宇宙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如土壤、巖石中的鈾、鉀等;另一類是人工輻射,即人類出於各種目的而生產、製造的具有放射線的核素,如鋂-241、銫-137等,被廣泛用於農業、醫學和科研等領域。

 

    專家指出,一次CT檢查的照射劑量一般在1到10毫希,每天吸20支煙的肺部照射劑量為0.5到1毫希,而我國秦山核電站運行十年,使周圍居民受到的最大照射劑量為0.0046毫希。

 

    秦山核電站所屬中國核工業集團副總經理楊長利介紹,根據世界核電運營組織排名,中核集團核電運行機組普遍處於國際較好水平。「核電站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遠低於國家規定的限值,外圍環境檢測結果表明環境放射性水平保持在低水平。」

 

    而且,我國核電站已開始將核與輻射安全信息公開化。中廣核集團建立了國內首個「核與輻射安全信息公開平臺」,公眾可通過網際網路隨時查閱大亞灣核電基地的輻射防護、環境監測情況。

 

    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柴國旱表示:「多年的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核電廠氣態和液態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沒有因為核電廠運行而改變。」

 

嚴重核事故發生概率不到百萬分之一

 

    核電站正常運作不會對環境和公眾造成輻射影響,但萬一發生類似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對環境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那麼,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

 

    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將核電廠安全事件分為7級,嚴重程度逐級而升。目前,世界上只發生三例重大核電站事故: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5級事故,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7級事故,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7級事故。

 

    潘自強認為,公眾對核事故的擔心,其實源自對核電的「誤會」。

 

    「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的概率是極低的。」他說,「車諾比事故是堆型反應堆固有的安全性缺陷和工作人員安全文化素質差等結合起來產生的嚴重事故。日本福島核事故是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強地震加上強海嘯,強海嘯致使設備被淹,導致堆芯熔化和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他指出,我國核電廠址均選在遠離地震帶的低地震活動區,核電廠的抗震設計又有充分的安全裕量,不具備發生類似日本福島地震引發海嘯的條件。

 

    此外,我國核電站的核反應堆大多為壓水堆,本身就具有「固有安全性」,不用外加控制手段和人為幹預就能自動調整,而且不必藉助外部動力就能發揮保護作用。

 

    「迄今為止,我國所有核設施安全業績良好,未發生2級以上的核事件或事故。」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副主任姚斌說,核電站發生重大事故的概率不到百萬分之一。儘管如此,也必須做好百分之百的預防,安全是高壓線。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國務院印發了《核電安全規劃》《核安全與放射性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進一步提高核電的本質安全度。再加上日前發布的修訂版《國家核應急預案》,這必將大大提高我國核電站的安全保障水平。(本報記者 陳海波)

 

    延伸閱讀

 

    3日,伴隨著修訂版《國家核應急預案》的發布,以「共築核應急核安全防線、共促核能事業科學發展」為主題的全國核應急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核應急專家向公眾解答了關於普通百姓如何應對核事故的疑惑。

 

    當發生重大的核事故時,受到影響區域的公眾要保持鎮靜,服從指揮,不信流言。

 

    聽到報警後,應立即進入室內,關閉門窗和所有通風系統。

 

    如在室外,應用手帕、口罩、軟吸水紙製品(衛生紙、紙巾等)或其他物品捂住嘴和鼻孔,減少進入體內的放射性微塵。

 

    如果發放碘片,要遵照服碘說明,按時、按量服用。

 

    不要飲用露天水源中的水,不食用事故發生地附近生產的蔬菜。

 

    如政府通知撤離,要攜帶最少的生活必需品,到指定地點集合。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人類在外星建核電站靠譜嗎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人類在外星建核電站靠譜嗎?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邢繼:「華龍一號」是安全標準最高的核電站
    邢繼說,「我當時想的是如何儘快地把團隊從迷茫失落的氛圍中拉出來,按照國家提出的『建造國際上安全標準最高的核電站』的要求,和同事們一起拿出安全標準更高的設計方案,這就是後來的『華龍一號』。」福島第一核電廠從技術等級來說,是第二代核電站,二代核電站的安全標準是必須考慮電站發生可能性較大的事故,這叫「設計基準事故」,而對可能性較低的「超設計基準事故」,只需在設計時適當考慮,而不是必須考慮。
  • 核電站安全, 一個必須直面的問題(組圖)
    ●從設計理論上講,核電站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慮應對當地可能出現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但是這一次,日本福島核電站卻沒能經受住地震和海嘯的打擊,發生了核洩漏事故  日本核事故  凸顯核電站安全問題  記者:核電站素以高度的安全性著稱,請問核電站一般都採取了哪些安全保護措施呢?
  • 何祚庥質疑內陸核電安全 國核專家:AP1000核電站中美同等安全
    湘鄂贛核電站與美國本土的沒有本質區別 科技日報:有關飛機撞擊的這唯一一點不同,會影響到中、美AP1000技術的整體安全評價嗎? 陳章華:考慮到隨著形勢發展,今後中國核安全法規會增加核電廠「抵禦大型商用飛機惡意撞擊」的要求,中方企業已經獲得了西屋公司這項設計技術的商業授權。
  • NASA擬2026年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可行嗎安全嗎
    但這個計劃現實嗎?六年後交付是否可能?INL太空核能和同位素技術部主任史蒂夫·詹森(Steve Johnson)認為完全可行。他說:「我們能夠利用多年來在先進燃料和材料方面的研發成果,以及最近的太空商業化運輸的進展來降低延遲完工的風險,以實現2026年的預定目標。」核電站將如何運作?
  • 核電站安全性介紹
    >1.核電站會像原子彈一樣爆炸嗎?  3.壓水堆核電站有哪幾道安全屏障?  上世紀八十年代設計和建造的壓水堆核電站吸取了前蘇聯車諾比和美國三裡島事故的經驗教訓,在核燃料和環境外部空氣之間共設置了四道屏障。  第一道屏障:燃料芯塊。放在氧化鈾陶瓷芯塊中,使絕大部分裂變產物和氣體產物保存在芯塊內。  第二道屏障:燃料包殼。
  • 兩個核電站周圍居民生活都很安全
    □通訊員 江歆本報記者 黃淼君早報訊 今年3月中旬,日本地震後發生的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讓許多人一下子關心起核電站的安全性。那麼,核電站周圍的居民生活是否安全呢?核電站周圍的放射性到底有多強呢?浙江省疾控中心本周剛剛發布了《浙江省核電站周圍放射性監測的分析與評估》報告,公布了我省秦山核電站和三門核電站周圍的食品與飲用水監測結果,發現核電站周圍的居民健康狀況和別的地區沒有大的差別。河水和自來水都很安全省疾控中心在秦山核電站所在的海鹽縣設立了2個水樣監測點,同時在杭州設立了兩個作為對照點的水樣監測點,全年分為豐水期和枯水期進行2次採樣。
  • 大亞灣核電站在大亞灣嗎?
    #說起大亞灣很多人都有一種恐懼的心裡,因為有個核電站叫大亞灣核電站,那麼大亞灣核電站真的在大亞灣嗎?大亞灣位置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 ,也是中國大陸首座使用國外技術和資金建設的核電站。電站於1987年開工建設 ,1994年2月,1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同年5月,2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 。
  •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人類在月球建核電站靠譜嗎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人類在月球建核電站靠譜嗎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法國核電技術專家:廣東臺山核電站安全有保障
    中新網臺山9月12日電 (記者 鄭小紅)廣東臺山核電合營公司技術專家Olivier BARD(奧利弗·巴赫),針對近日來有香港等地民間團體和人士對廣東臺山核電站所採用EPR技術安全問題提出的質疑,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臺山核電站安全是有保障的。
  • 原子彈和核電站都用濃縮鈾,核燃料會爆炸嗎?
    核燃料會發生爆炸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些問題。 鈾是一種能量巨大的重金屬 鈾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的原子核裡有92個質子,核外有92個電子。當有足夠多的鈾-235原子核發生裂變,又不至於達到核爆炸的臨界值,我們就可以將它散發的熱量收集起來(慢化劑同時又是冷卻劑,用於與外部熱交換),也就是燒開水,再利用水蒸氣推動蒸汽輪機發電。
  • 秦山核電站安全運行15年 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記者12月14日從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獲悉,走過15周年的秦山核電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至2006年11月底,秦山核電站累計發電285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87億元,上繳各種稅費超過17億元;自投運以來,沒有發生任何核安全事故,沒有發生任何對環境產生影響的事件。
  • 惠州大亞灣核電站在哪裡/大亞灣最新房價/能買房嗎?
    走進我國大陸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展廳有核電沙盤、核電站模型、核燃料組件、全方位模擬機等模型。通過講解員介紹可以全方位了解核電發電原理、培訓體系、安全屏障等知識。  大亞灣核電站安全係數真的很高嗎?
  • 專家:核電站安全標準不是唯一考量 與效益間有平衡點
    中廣網北京3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3月11號當地時間14點46分,日本宮城縣發生世紀大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並造成重大損失,甚至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造成核洩漏,中國之聲邀請到了核電安全專家鬱祖盛、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葉閃做客直播間,密切關注事態的進展。
  • 中國為什麼敢建這麼多核電站?難道真忘了車諾比了嗎?
    這次驚天大禍不僅給蘇聯造成了人員、政治、經濟上的巨量損失,更是重創了人們對核能發電的信心——這還只是一個機組出事,就這麼嚴重了,核電站還敢用嗎?▲藍點為建成的核電站,綠點是在建中的核電站但是,三十多年過去了,核電站不僅沒有退出能源行業,相反,世界上還有了越來越多的核電站。
  • 福島核電站反應堆安全殼照片公布
    福島核電站反應堆安全殼照片公布 2011-04-18 18:55
  • 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原標題: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在核洩露事故發生近6年後,福島核電站究竟還有多危險?
  • 全球第一座四代核電站》|核反應堆|核燃料|核電站|高溫...
    點擊播放 GIF 1.8M一座安全水平極高的核電站這座核電站由於採用了結構獨特的高溫氣冷堆技術,使其安全性與熱效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了世界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那麼這種新型核電站,有哪些特點?它在安全性上,又真能做到萬無一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