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外星建核電站靠譜嗎

2020-12-03 國際能源網

目前的載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類:太陽能、化學能以及核能。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月球將建10千瓦級核裂變電力系統

CNBC在報導中指出,NASA太空技術任務局核技術組負責人安東尼·卡洛米諾說,NASA的目標是到21世紀20年代末開發出一個10千瓦級的核裂變電力系統,並在月球上演示。「這一核裂變電力系統的輸出功率為10千瓦,可連續不斷地工作至少10年。」

具體而言,該設施將完全在地球上製造和組裝,然後進行安全測試,確保其正常運轉。隨後,將該設施整合到月球著陸器內,由運載工具運送到繞月軌道。接下來,著陸器降落至月球表面,到達之後設施無需額外組裝或建造即可運行。預計這次演示將持續一年時間。

「低濃縮形式的核燃料將為堆芯提供動力,小型核反應堆產生的熱量將被轉移到動力轉換系統中。動力轉換系統由靠反應堆熱能工作的發電機組成,這些發電機將熱能轉化為電力,並將之用於月球和火星表面的用戶設備。此外,散熱技術對於保持設備正常運行非常重要。」卡洛米諾說,「4套這樣的系統,每個提供10千瓦電力,就足以提供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前哨基地所需電力。利用核裂變系統在行星表面產生大量電力的能力將使大規模探索、建立人類前哨基地和就地利用資源成為可能。」

在月球建造核反應堆是否安全

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月球上建造核反應堆的想法聽起來可能不同尋常,甚至有些人會覺得極其危險。但是一些專業人士卻不這麼認為,一家核能領域的就業機構創始人安德魯·克拉布特裡說,此前科學家們就在月球上使用過核能。阿波羅12號使用的阿波羅月面實驗套裝中的儀器就是由一部RTG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供電的,它標誌著人類首次在月球上使用核電系統。

「我們有個專業術語,叫核安全軌道,也就是說,衛星的軌道必須足夠高,才能保證給衛星提供能源的核反應堆不會掉落在地球上。月亮的軌道距地球38萬公裡,已經足夠高,所以在月球上建造核反應堆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對科技日報記者說,「但是在太空使用核能面臨著散熱的難題。」

他進一步解釋道:「出於散熱和降溫的考慮,很多地面核反應堆都建立在有水的地方。而在月球上只能依靠很大面積的輻射散熱器給核反應堆散熱,這不僅會增加成本,而且會提高技術難度。」

楊宇光表示,人們也不需要擔心核廢料汙染太空,因為太空太廣闊了。執行比木星更遠的太空任務的探測器幾乎都使用過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機,而它們都是用鈽-238作為電力來源,比如著名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就使用了大量的鈽-238。

「自由生物安全」公司首席醫療創新官喬斯·莫瑞博士則表示,即使這一設施在月球發生事故,給地球造成的風險也很小,因為大氣層會將致命的輻射阻擋在外層空間,保護地球。

儘管如此,卡洛米諾也強調,NASA非常重視安全問題,該項目必須符合《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的標準,其中包括評估該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且在設計電力系統時,確保核燃料直到抵達月球表面才被激活。

此外,卡洛米諾說,在該系統為期10年的任務結束後,他們計劃將該設施安全撤走。他說:「該系統最終將關閉,輻射水平將逐漸降低至人類接觸和處理的安全水平。使用過的系統可以移動到遠程存儲位置,在那裡它們不會對工作人員或環境造成任何威脅。」

大力開發核能源加快駛向宇宙更深處

然而也有不同聲音指出,在月球上建造核電站完全沒有必要。隨著太陽能、風能和小型水電系統提供的清潔能源的成本迅速下降,再加上通過節約能源導致效率不斷提高,沒有理由建立耗時、昂貴且令人擔憂的核電站。沒有它,人類也可以滿足能源需求。

對此,楊宇光表示,目前的載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類:太陽能、化學能(燃料電池等)以及核能。但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比如前往火星和木星乃至更深遠的太空)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

他指出,核反應堆電源的功率大、能量密度高,相比其他電源具有較高的功率質量比,可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不易獲得的環境下工作。例如,火星上周期性的沙塵暴可能會持續數月、而月球上永久陰影的隕石坑內沒有陽光,這些情況下都難以利用太陽能。此外,月球南極現在是研究熱點,因為此處有永久光照區,在這裡可以利用太陽能,但如果科學家們想在月球表面低緯度地區建立科考站,那將面臨長達14天的月夜,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建立核反應堆來提供能源。「而且,我們必須加大研發力度,將來開發出兆瓦級的核反應堆設施,如此才能將我們更快帶往宇宙更深處。」

相關焦點

  • 人類在外星建核電站靠譜嗎?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人類在月球建核電站靠譜嗎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人類在月球建核電站靠譜嗎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成都商報:四川建核電站 好處多多(圖)
    記者:去年你牽頭提交了一份提案,呼籲四川建一個核電站,如果你的提案能夠得到實施,那時,停電的問題能夠解決嗎?  錢天林:停電問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水電,優化發展火電」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採取的「內部挖潛,省際調劑」的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去年的情況比前年的情況就有很大的好轉就是證明。
  • 中國為什麼敢建這麼多核電站?難道真忘了車諾比了嗎?
    【軍武次位面】:楊樹核電站到底危不危險?熱播的《車諾比》已經完結,這部美劇以令人窒息的畫面,將這次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展現在觀眾面前。現在我們只是看看都感覺憋得慌,當年的親歷者要承受何等的壓力,要冒怎樣的風險,難以想像。
  • 中國五大超級核電站,都建在沿海地區,是為了取水方便嗎?
    中國五大超級核電站,都建在沿海地區,是為了取水方便嗎?核物質在誕生之初,很多人都對其抱有敬而遠之的心態,而發展至今,在各種能源物質漸顯不足的背景下,核物質也不得不被利用起來。核電站的誕生又讓人們對核物質的使用增添了幾分的信心,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的五大超級核電站,我們發現這些核電站都建造於沿海地區,難道就是為了取水方便嗎?首先要為大家介紹的第一個水電站就是秦山核電站,只是有我國技術獨立建造以及運營的第一座核電站,代表著我國在核電站技術領域邁出的第一步。
  •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導語: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直接汙染周圍人類歷史上慘烈的核災難並不止這一起,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2011年3月15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使約59萬民眾背井離鄉。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不同國家「棄核」、「挺核」態度不一,但主要核能利用國家仍致力於進一步深化核能的研究與利用,表示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核電,中國更是加速上馬核電項目,在建規模世界第一。
  • 在月球建核反應堆是否安全?大力開發核能源加快駛向宇宙更深處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你的家鄉可能會建核電站(名單)
    可是吧,後來傳出內陸江西彭澤要建設一個帽子山核電站,而且傳是中國內陸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頭號重點工程,當時識局君就懵了。不是說內陸相對不那麼安全麼?不過,這個東西,作為非業內人士,也只能懵一下罷了。後來一查資料,擦,河南南陽也要建核電站。
  • 核電站一定要建在有水源的地方嗎?在沙漠中建核電站行不行?
    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不斷地向自然界索取各種物質和能量,地球所能夠提供的能源有很多,包括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礦物能(包括煤炭、石油等)、潮汐能、核能、太陽輻射能、波浪能等能源。對於這些能源的利用,人類除了直接利用之外,還可以建立發電廠,獲取電能,從而進行間接利用。所以就有了水電站、火電廠、風電站、潮汐電站、太陽能電站和核電站等等設施。
  • 核電站,足夠安全嗎?
    對普通百姓而言,核安全曾經是個遙遠而陌生的名詞,而隨著未來數年,我國將有數個核電站相繼動工或交付使用,更充分地了解核安全,對於消除有些人對民用核能的陌生和恐懼,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使公眾對核能安全產生了隱憂。我國核電站建設情況怎樣?對周圍環境有何影響?會不會發生核事故?這些也是公眾高度關注的。
  • 中國只能取土,美國就籌劃在月球建核電站,挑釁還是實力?
    我們中國才剛剛能無人月球取土,你們美國就有能力可以在月球建立核電站了?在地球上建立核電站需要什麼條件?1,地形平坦廣闊,地質不活躍。當此核電站建成時,天真的日本人以為能源問題就此解決,往後的漫長歲月裡不會再受資源匱乏的困惑。可是好景不長,號稱「地震國」的日本地質運動活躍,很快就波及到了世界第一大的福島核電站,一次地震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徹底摧毀,巨量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將此地變成了未來幾十年內都無法居住的人類禁區。
  • 人類為什麼不在月球建核電站?NASA已有計劃,但代價令人擔憂
    地外核電站計劃的開展據悉,這個計劃將會由四大部門共同跟進完成,大致流程如下所示:先是由NASA向私營部門提出了要在地球以外建造核電站的想法。私營部門將新想法整合和具體化後,就將之傳遞給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美國能源部這兩大單位進行審查,給出細緻化的方案。最後,NASA會對方案進行評估,從而將之實現。
  • 【不靠譜:灰碟】納斯卡木乃伊確認是人類和外星種族之間的混合體
    經DNA檢測,納斯卡木乃伊(也稱「瑪利亞」木乃伊),是人類和外星物種的混合體。
  • 洛陽籤約建核電站引發擔憂 被疑會毀掉九朝古都
    遊客李先生說,核電站需要大量水,所以迄今為止,中國核電站都在沿海,內陸還沒有,現在洛陽要建,不敢想像。  「陸渾水庫並不是很大,核電站一旦出現意外,水庫的水根本不夠稀釋核汙染。即使能保證不出意外,正常運轉的核電站也有輻射,會對周圍居民產生影響。」李先生說。
  • 太空移民,真的靠譜嗎
    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在不斷消耗資源,如果我們想要儘可能延續下去,那麼將人類文明不斷進行移民擴張或許是最好的辦法。要想真的像太空移民形成太空移民村,真的靠譜嗎,能可行嗎?與此同時,人類建設成功的多個太空空間站也給相關設想帶來更大的支持。除了運送貨物之外,未來很有可能通過可循環利用的航天飛船進行太空移民,並且發展成為普遍化的太空交通工具。假如排除萬難,然後登入太空之後,人類將面對的最大的困難就是生存。在地球上,人類生存已經是習慣了,那如何面對太空生活呢?
  • 能否建議把核電站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作者:李新月     中午在餐廳吃飯時,朋友說道電力問題時,紛紛向我賀喜,說是我老家南陽要建核電電站了,那可是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事情,很多地市都在競爭,最後南陽勝出了。在經濟下滑時期,這一項目對當地的經濟拉動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 川普籤太空用核能指令:2027年底前在月球表面建核電站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國欲在2027年前在月球建核電站@央視網快看 12月17日消息,白宮新聞處16日發布了由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的備忘錄,以國家戰略的形式要求美國政府組織科學研發,使美國有能力在太空中使用核能,為人類在月球與火星上建立居住地提供能源,並為太空飛船等提供動力
  • 哈薩克斯坦官方稱尚未對是否建核電站做最終決定
    中新社努爾蘇丹4月9日電 (記者 文龍傑)哈薩克斯坦能源部部長博祖姆巴耶夫當地時間9日向媒體表示,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有關在哈修建核電站的提議僅僅是俄方表態,不代表哈方的正式立場。哈方尚未對是否建核電站做最終決定。
  • 火星作為人類首選外星殖民地的優勢,殖民火星的步驟及巨大意義
    以人類未來一百年內的科技水平,火星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殖民外星的唯一選擇。一,火星作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優勢。a,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