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根據能源守恆定律,作用於某一物體,必定會消耗了一部分能量,世上絕對沒有永動機的存在。在開闢地球以外那片神秘的世界時,環境極為苛刻惡劣,更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將能源站遷移至外太空雖然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而且失敗率極高,但是依然有不少國家的科研人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據外媒SlashGear消息報導,美國宇航局為了更好開展太空領域探索工作,正在籌劃一個項目:考慮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生產電力,為月球永久性基地的建設添加源源不斷的能量。
熟知月球和火星環境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兩顆與地球截然不同的星體,缺少水分和大氣層,想在其土壤表面建造建築物可以說是一件難以登天的事情。但是,NASA似乎早有準備,已經制定了具體的策略,計劃已被提上了日程。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了解一下。
地外核電站計劃的開展
據悉,這個計劃將會由四大部門共同跟進完成,大致流程如下所示:先是由NASA向私營部門提出了要在地球以外建造核電站的想法。私營部門將新想法整合和具體化後,就將之傳遞給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美國能源部這兩大單位進行審查,給出細緻化的方案。最後,NASA會對方案進行評估,從而將之實現。
有關人士透露稱,這個計劃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便是根據月球和火星上的不同環境,進行開發反應堆設計,務求能夠在特殊環境下正常使用,減少核洩漏或其他重大事故災難發生的可能性。
第二階段,打造一個測試反應堆。科學家會利用火箭的飛行系統和著陸器,將這個測試反應堆帶至目的地進行實驗,通過觀測其變化情況而收集數據,用於日後正式工作中。
外媒稱,今年8月NASA將會聯同美國能源部、Battelle能源聯盟、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等機構單位開展一次行業技術性會議,就這一計劃進行商議討論,解決目前的難題。
地外核電站預計開工時間
根據設計藍圖,首次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至少需要重量7700磅反應堆,運行時間必須在10年以上,這樣才能保證探索工作的正常進行。
關注媒體消息的朋友們都知道,去年的7月20日,是人類首次登月成功5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美國對外宣布要重返月球,預計2024年實現這一目標。同時NASA也預計在2026年底將核反應堆成功運送至月球表面,開展核電站建設工程。
在NASA的重返月球計劃中,月球是人類通往火星的重要「驛站」,NASA希望能在月球表面建造永久性基地,一步一步將之打造成為人類通往宇宙深處的「跳板」,所以在月球上建造核電站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事情。
但是,現實遠比夢想殘酷!核反應堆有太多不穩定的要素,一旦不小心,便會惹出大麻煩。雖然此次NASA對此計劃顯得雄心壯志,但是依然有不少專家對此不看好,甚至認為這是一個噱頭,毫無可行性。
宇宙浩瀚,星系無數,也存在著很多的誘惑和未知。想要探明奧秘,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天下絕無免費的午餐。在很多人眼裡,在火星等地建造核電站是天方夜譚,但是未來存在著諸多的可能性。朋友們,你們認為這一計劃的成功概率有多大?為什麼呢?請寫下你的想法和理由。
資料來源:cnBeta 《NASA考慮通過建造核電站為月球和火星殖民地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