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學家對從月球歸來的樣品進行了稱重,重達1731克的月球樣品瞬間刷屏了各大網絡,也再次燃爆了人們的自豪之心和愛國之心,這算的上是世界上最貴的土了,簡直克克值千金。在廣大中國人為登月成功而沉浸在喜悅與快樂中時,地球的另一側美國卻高調籤署了在月球建造核電站的計劃,這無疑是給中國人打的一針鎮定劑。
嫦娥返回艙倍工作人員取回
要知道美國人上一次登月還是在半個世紀之前,在長達將近50年的空白期裡,只有中國做到了登陸月球並返回。我們中國才剛剛能無人月球取土,你們美國就有能力可以在月球建立核電站了?
在地球上建立核電站需要什麼條件?
1,地形平坦廣闊,地質不活躍。
平坦且環境好的地形
作為曾經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福島核電站為日本帶來了巨量的低汙染清潔能源。當此核電站建成時,天真的日本人以為能源問題就此解決,往後的漫長歲月裡不會再受資源匱乏的困惑。可是好景不長,號稱「地震國」的日本地質運動活躍,很快就波及到了世界第一大的福島核電站,一次地震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徹底摧毀,巨量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將此地變成了未來幾十年內都無法居住的人類禁區。
2,遠離人群和生態區
遠離人群的地方
只要是核電站建設,就不能百分百保證其絕對安全不會發生一次事故,畢竟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會像中國這樣嚴謹,未曾發生一次大的核電站洩漏。無論是和平年代的安全隱患與不合規操作,還是戰爭年代基本被列為首要攻擊目標,都會給核電站的未來帶來無形致命危機,周邊生態和人群健康時刻受著威脅。遠離人群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實際上沒了減少能源損耗,往往裡人群稠密區很近。
3,水源充足,儘量靠近水源
海邊和湖邊是核電站的理想場所
核電站雖然能量巨大,但是其也不能憑空發電,依然是靠最原始的發電方式——釋放核能燃燒水,用水蒸汽推動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也就是說最先進的核能,依然是用著幾百年前發明的蒸汽動能,如果沒有水源或者水源很少,幾乎是無法正常發電的。但是總有例外,美國就有一座建在拉斯維加斯沙漠的核電站,但是依然使用水蒸汽,水源來自生活汙水提純。其耗資極大,成本很高。
說了這麼多,那麼美國在月球建立核電站的可能性高嗎?
很高,美國發布的信息說明,美國在月球建立的核電站並非給地球供電,而是僅僅在月球為未來的發射基地供能。一個發射基地,尤其是主要以燃料供能的發射基地,耗電量是很少的,最小型的核電站就足夠需求了。美國的運載飛船能力也很發達(曾在幾次登月中帶回地球幾百噸月球樣品),根本不用擔心無法將地球的材料和大量的水帶上月球。月球停止了上億年的超平穩環境也是建立核電站的理想地方。
月球基地
既然籤署了命令,未來美國的月球核電站肯定會建成的,中國不競爭,但也不能在某個方面落後太多。可能中國的月球核電站和基地計劃也已經在籌劃中了,競爭是科技進步的有效手段,中國必不會落後,更不會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