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國剛剛發射的嫦娥5號,正在去月球取土,但是你知道日本去小行星取土了嗎?
去年,日本「隼鳥」-2(MUSES-2)探測器發射小型可攜式撞擊裝置,對「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進行了爆破衝擊,成功獲取小行星內部巖石樣品。
「隼鳥」系列任務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一個系列小行星探測項目,旨在開展太空科學研究,驗證先進太空技術,分別對S型、C型和D型小行星進行探測。
「隼鳥」-1曾於2003—2010年完成了對S型小行星「糸川」的探測並返回地球。而「隼鳥」-2將探測富含碳元素、起源時間與太陽類似的C型「龍宮」小行星1999JU3,幫助研究地球的演變過程與生命起源,該項目的總經費約為1.5億美元。
2014年12月,「隼鳥」-2探測器搭乘H-2A火箭從種子島航天中心升空,經過不到4年的飛行,於2018年6月進入「龍宮」小行星軌道,先後完成了以下探測任務:在距小行星表面 20 千米的位置利用光譜儀、攝像機和其他傳感器對小行星進行綜合調查,並確定著陸位置;釋放1個著陸器和2個跳躍機器人探測器,進行小行星表面探測;收集3處不同位置、重約0.1克的巖石樣本,並帶回地球,其中兩處採取與「隼鳥」-1相似的金屬彈子撞擊小行星的方式收集表面樣本,另一處利用新的小型可攜式撞擊裝置收集內部巖石樣本。
原本預計,「隼鳥」-2 探測器將於2020年年底返回地球,也就是在12月在澳大利亞降落。但是,日本的JAXA宇航局「隼鳥2號」向地球投下龍宮樣本後,正在將向另一顆小行星出發:1998 KY26,這是一顆直徑比網球場大一點的太空巖石。2021年至2026年或2027年之間,花費大約5年時間進行新小行星的探測,然後再對另一顆小行星2001 CC21進行飛掠,然後在2031年中期繼續飛到1998 KY26小行星上。
對於日本到小行星上,不斷取土,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