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貢獻有限?嫦娥五號月球取土,背後有位清華的「大國工匠」

2020-12-04 升學霸

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它的一舉一動都驚動著14億國人的心。

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這就挖完了,不種點啥?」「能順便拍點嫦娥的寫真回來嗎,都等了幾千年了。」「挖個坑,埋點土,數個一二三四五!」

網友之所以能夠如此輕鬆的調侃嫦娥五號,來源於對國家航空航天、探月工程的能力的信任,這背後離不開無數「大國工匠」卓爾不凡的科研實力和夜以繼日的艱苦奮鬥。

但就是這些「大國工匠」,卻讓網友們吵起來了。因為網友發現嫦娥五號背後的功臣們,有的來自西工大,有的來自哈工大,有的來自北航,但就是沒有一個來自清華大學,我國排名第一,實力第一的高校。

難道清華大學對嫦娥五號的貢獻為零?沒有一個大國工匠嗎?

這其實是網友的誤解,嫦娥五號總設計師楊孟飛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清華人。因為他本科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所以很多網友都把他歸納到西工大了。

楊孟飛,空間技術專家,1982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即現在的西北工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於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探月工程三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

值得注意的是,楊孟飛院士在清華大學學習的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眾所周知,清華大學在計算機科學和技術方面,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在第一位獲得計算機諾貝爾獎圖靈獎的華裔科學家姚期智加持下,清華大學計算機曾一度位居世界第一。

這次嫦娥五號上天攬月最大的功臣非清華大學莫屬。

這次月球取土,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探測器的「大腦」,它關係到探測器的運轉,關係到探測器取土、封裝、返回。要知道這是我國第一次,沒有經驗可以參考,而清華大學對嫦娥五號最大的貢獻就在於此。所以說,清華大學是最大功臣也並不為過。

其實,清華大學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大國工匠」、「科研巨星」。

說清華大學對我國科研事業貢獻有限,的確是冤枉了它。

我國第一臺通用大型電子計算機「神威」超級計算機總設計師金怡濂,畢業於清華大學機電系,他是2002年我國最高科學技術獎唯一獲得者,有"中國巨型計算機之父"美譽,國際小行星中心以他的名字命名一顆編號為100434的小行星。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王永志,畢業於清華大學航天系,曾任洲際火箭副總設計師、第二代液體戰略火箭總設計師、固體戰略火箭和地地戰術火箭總設計師和研製總指揮,長徵二號E捆綁式運載火箭等型號總指揮,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地地火箭系列總設計師,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植物學家吳徵鎰,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他改變了中國植物主要由外國學者命名的歷史。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第175718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徵鎰星"。

像這樣的「大國工匠」「科技巨星」,清華大學還有很多很多。而且清華大學正在參與和主導我國6G研發,力爭打破美國對我國6G通信的排擠和打壓。

霸姐知道,網友對清華大學不滿是因為近年來,清華大學很多優秀的人才都出走國外了,比如生命科學領域的顏寧。

但我們應該有功則賞,有過則罰,不要因為人才的流失就把清華大學對我國科學事業的貢獻給抹殺了,也不要因為清華大學的「大國工匠」就無視其人才流失的嚴重。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希望清華大學秉持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繼續為我國重大科研項目服務,同時也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不僅讓清華的高材生們走得出去,更要讓他們自願回來,為祖國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關注霸姐,第一時間分享最新教育科技解析,更有免費福利放送!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在月球取土,有清華人的貢獻嗎?哪些學校貢獻比較大?
    11月24日,長徵五號火箭帶著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升空,到今天,嫦娥5號已經在月球順利著陸。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開始了取土工作。美國在月球上取了很多土,還送給中國1g,蘇聯一共才取了330g。這次按計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取2kg的土。這是劃時代的偉大項目,全國人民都是歡欣鼓舞。不過,每次到這個時候,總有人會拿出一張名單,所謂的「大國工匠」,然後把清華、北大罵上一通。
  • 「大國工匠」難覓清華北大,網友們風涼話刷屏,我來說句公道話
    近期一段時間,航天行業又發生一件大事,全國人民無不歡欣鼓舞,2020年11月24日凌晨,寄託著全國人民的冀望,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點火發射,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騰空而起,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和無限憧憬,直奔蒼穹雲天,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高大上,就是取土。
  • 20位「大國工匠」,僅1人畢業於清華,北大無人入選
    「大國工匠」是對中國社會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可以說是民族的脊梁,沒有他們就沒有當下的幸福生活,讓人詫異的是:20位「大國工匠」僅1人來自清華,北大無人入選!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2.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有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嫦娥三號、四號總設計師:孫澤洲;3.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的有殲20總設計師:楊偉;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嫦娥五號升空了,國內一片讚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為嫦娥五號做出突出貢獻的高校被國人讚譽有加。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常年對中國不開放太空研究數據的美國航天局NASA卻說,希望中國共享樣本數據。
  • 「大學校友之大國工匠」榜單,西北工業大學佔據半壁江山?
    所以,關於清華、北大相關的新聞都能引起國內網友的強烈關注。 這不,網傳2020年中國35位「大國工匠」名單出爐,又將清華、北大推向了風口浪尖,引起網友熱議。這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名單?怎麼引起這麼大的熱議?
  • 嫦娥登月,北大清華為何缺席核心團隊?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這幾天的嫦娥五號,是中國一大盛事。 不過如果你仔細看下嫦娥登月工程的背後力量,就會發現它很像幾個科技類大學的「年度秀」。 嫦娥五號總設計師楊孟飛來自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探月工程的總設計師吳偉仁來自於合肥的中科大; 嫦娥系列的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院長; 探月計劃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是西北工業大學校友。
  • ...所:月球上玩「自拍」 為嫦娥五號月球取土提供「眼睛」和「大腦...
    12月1日實現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後,目前正在進行鑽土採樣。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的相機以及視覺系統,不僅為實現月球表面取土採樣提供「眼睛」和「大腦」,確保採樣任務完成,還能讓嫦娥在月球表面玩「自拍」。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後,正在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西安光機所研製的兩臺全景相機將承擔採樣區月表形貌和月面國旗成像任務。
  • 聽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聽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2020-12-02 08:55:03  來源:@央視軍事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後將在月球表面採集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首次曝光「挖寶套裝」
    原標題: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挖寶套裝」曝光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後將在月球表面採集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為什麼選擇這裡?採樣如何進行?採樣時會用到哪些新奇的工具?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2020-12-02 10: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網友熱議:厲害,我國的航天!致敬我國的...
    虎撲12月2日訊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後將在月球表面採集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後將在月球表面採集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為什麼選擇這裡?採樣如何進行?採樣時會用到哪些新奇的工具?動畫短片,聽嫦娥五號說說自己的「挖寶套裝」吧!
  • 為了月球這抔土,嫦娥五號有多拼?
    1970年到1972年間,蘇聯的月球16號、20號和24號探測器共取回了約321克月壤和巖心樣本。「說到月球的特別之處,最容易讓大家想到的就是月球的特殊環境:月球表面幾乎是真空的,還有無處不在的月塵顆粒,大小都有,最小的只有幾個微米,比PM2.5還要細微。」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在公開演講中表示。
  • 月球咋「抓土「?嫦娥鑲上金剛鑽!
    「嫦娥」奔月,驚豔世界!「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持續引發全世界關注!最近好消息再次轟動!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落月取土,武漢教授十年磨「鋤」
    「別看它們也是土,但來歷可不一般。」他對即將到來的嫦娥五號月面取土作業充滿自信。  今年57歲的肖龍教授是嫦娥五號鑽取子系統飛控專家組成員,參與了嫦娥五號取土作業的兩項關鍵任務——模擬月壤和採樣點地質地貌地圖繪製。10年間,他帶領團隊北至東北、南到海南,收集各種巖石和土壤,研製出成分、顆粒、形態等都與月球相似的模擬月壤,先後提供了100多噸模擬月壤用於月面採樣工程技術驗證。
  • 若嫦娥五號取月球土樣本與美國相差甚遠,能說明美國登月造假嗎?
    11月24日4時30分,在我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除了中國之外,美國、蘇聯、歐盟以及日本都對月球發射過探測器,但是真正實施過載人登月的只有美國(美國、蘇聯都取回過月球土)。美國為了炫耀載人登月成功,曾經贈送過中國1克月球土。
  • 深度丨為了月球這抔土,嫦娥五號有多拼?
    「挖土」的兩種姿態早在2010年嫦娥五號正式立項前,一篇《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概念構想》的論文就向公眾展示了月球無人採樣的早期構想,從中可以窺見嫦娥五號的路徑選擇。文章提及,月球表層月壤和月巖外表面物質長期暴露在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環境中,受到外空間的風化、氧化作用,某些有價值的信息可能被抹去。
  • 嫦娥五號取月球土樣本若與美國相差甚遠, 能證明美國登月造假嗎
    11月24日4時30分,在我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除了中國之外,美國、蘇聯、歐盟以及日本都對月球發射過探測器,但是真正實施過載人登月的只有美國(美國、蘇聯都取回過月球土)。美國為了炫耀載人登月成功,曾經贈送過中國1克月球土。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後將在月球表面採集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為什麼選擇這裡?採樣如何進行?採樣時會用到哪些新奇的工具?動畫短片,聽嫦娥五號說說自己的「挖寶套裝」吧!
  • 嫦娥五號為何選在呂姆克山區域著陸?「取土」幾個關鍵點解讀
    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在月球正面著陸。著陸地點有何特別?為何去月球「取土」?過程有多難?樣品怎樣帶回地球?專家解讀來了。月球"挖土"有多難?取回的「土」有何用處?,用機械臂的頭部鏟取月球表面的土壤樣品;另一種是鑽孔採樣,鄭永春表示,在鑽探中嫦娥五號將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
  • 我國「大國工匠」名單公布,西工大校友數量第一,清華只有1人
    大國工匠的由來,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以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手打造的一次評選活動。在此活動上,許多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員,他們或是學工程設計,或是搞技術研發。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在這次大會上得到「大國工匠」的稱呼,得到他們應有的表揚。同樣,這個活動也旨在鼓勵更多的人向他們學習這種刻苦鑽研的精神,使他們能在自己的領域為國家建設發光發熱。大國工匠,通過這個榮譽稱號,就可以發現他們在國內某個領域已經算是集大成者,對國家來說,那就是不可多得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