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指導、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主辦的最新一期《中國藥品流通》雜誌,刊發了一篇名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文章。在「十四五」即將正式出臺之際,回顧了醫藥行業的變革與發展。文中也肯定了未名企鵝在行業變革中起到的積極作用,以下是刊載全文。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迎接「十四五」,回望醫藥行業的變革與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啟之年。砥礪五年,風雨兼程。醫藥從業者們大都應該對過去的五年、十年感觸尤深。是變化還是變革,是跟風還是創新,是追趕還是引領......在政策調整、市場變化、科技更迭的現實中,企業唯有不斷地適應和調整,遊走在生存和發展之間。外部環境的倒逼,也促使行業進行變革、創新、擁抱新技術,開啟了數字驅動的新時代。
2020年11月18日,生命健康領域的數字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未名企鵝迎來了其五周年生日。作為醫藥行業數位化的建設者,未名企鵝的創業經歷也見證了這條通往「數·智·未來」的道路。
大航海時代
回望我國的醫藥發展,自2009年4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以來,五項重點改革取得了明顯進展,實現了階段性目標。2012年初,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參保人數達到13億人。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2200多所縣級醫院和3.3萬多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得到改造完善。中醫藥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全科醫生制度建設開始啟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初見成效。
在科技方面,「十二五」明確提出要提高醫藥工業信息化水平,加強信息技術在新產品開發中的應用,提高生產過程信息化水平,提高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醫藥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開始進入軌道。
2016年8月,國家政治局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會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順應民眾關切,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十三五」從頂層設計入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醫藥行業進入到改革深水區的大航海時代。
2016年12月29日,商務部制定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醫藥流通五年規劃提出五大任務:提升行業集中度;發展現代綠色醫藥物流;推進「網際網路+藥品流通」;提升行業開放水平;完善行業標準體系等細分目標。
2017年1月藥品採購開始推行「兩票制」,醫藥流通行業開始整合加速。2018年全新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掛牌,統一醫保基金管理、藥品招標採購、定價等多項職能,實現了三保合一。同時國家醫保目錄調整也牽動著所有藥企的神經,掌握著80%公立醫院的銷售市場的醫保目錄,使得近3萬億醫藥市場迎來重構。
2018年11月15日,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在4+7個城市試點。帶量採購對於行業來講影響廣泛而深遠,大部分藥企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調整自身的研發、生產、銷售策略。更多的政策陸續頒布,支付制度改革、一致性評價、鼓勵創新藥、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薪酬績效改革、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在醫藥行業大變革的背景下,醫藥行業已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工業和流通行業紛紛尋找降本增效的自我紓困之路,「數字轉型」成了醫藥人口中熱議的詞彙。
敢於吃螃蟹的企鵝
政策推動下,更多的「局外人」被巨浪卷進了醫藥行業。鄒曉亮正是這波「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鄒曉亮可以說是網際網路領域的資深人士,作為網際網路和企業數位化領域專家。曾任阿里巴巴商業智能(BI)總監,是阿里巴巴大數據業務核心開創者之一。其後又在服務騰訊期間進一步成為數據的應用者,作為騰訊商務運營及網絡媒體產品業務副總經理、第一負責人,鄒曉亮一直在公司內倡導數據驅動的業務管理模式,幫助騰訊廣告業務在七年時間裡從年收入不足三個億,增長到超過一百億。正是這樣一位有著十餘年網際網路傲人經驗的「老兵」,懷揣著為生命健康領域創造更多價值的夢想,卻也心甘放棄了大企業高管的優渥待遇,成了醫藥行業的「新兵」。
2015年,鄒曉亮創立未名企鵝,這是一家有著深厚網際網路基因的創新型企業。而鄒曉亮所瞄準的,正是傳統的醫藥行業。鄒曉亮和團隊一起致力於利用網際網路專業經驗,積極推動醫藥行業產業網際網路和企業數位化的發展。不了解行業,就從實地走訪開始;不理解業務流程,團隊就「扎」在了客戶的辦公室;客戶有需求,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就重新開發做一個......這隻企鵝硬是用網際網路的效率和創新,吃下了醫藥這個硬骨頭,從「局外人」變成了「內行人」,從「學生」變成了「專家」。
未名企鵝不斷打磨和精細化雕刻自身的產品,自建了全面詳實的「企鵝Live行業資料庫」,引入了多方大數據,較原來市場中現有行業庫進行了升維,填補了行業終端數據「母體數」的空白。
在醫藥渠道流向數據採集、清洗、匹配和大屏展示方面,未名企鵝的方案展現出全面自動化的優勢,智能和自動化程度遠遠領先於行業。海量數據加上AI算法模型帶來的高效數據處理匹配能力,在大量節省人工的同時保證了及時、精準、高效。
在打通信息孤島方面,未名企鵝有自己研發的MDM主數據治理方案,幫助企業把分散在各系統裡的「沉默文檔」,變成有價值的數據資產,挖掘出企業數據的最大價值。
最重要的,未名企鵝並不滿足在現有的客戶需求上,而是努力把數據轉化為智慧的「洞察」,創造性的研發了拳頭產品「終端通」。這款基於地理位置的地圖型渠道數據分析處理SaaS系統,整合了「企鵝Live行業資料庫」和強大數據分析呈現,可以極大幫助到企業布局終端,調整戰略。這部分需要有對行業和業務更深刻的認識,和綜合運用數據、信息的能力,想在企業之先,想企業之未想,真正使用數據驅動業務,助力企業成功。
數位化浪潮
在數位化浪潮中,行業也在積極面對,加速衝浪。拜耳、GSK、羅氏等MNC製藥工業企業紛紛加速數位化轉型進程。其中,拜耳的零售、處方、基層全面開展與未名企鵝的合作,以數據驅動做精細化的管理和決策;GSK消費保健品於今年9月份宣布與阿里媽媽籤署合作,大力推進數位化轉型;羅氏集團作為全球生物技術領域及數位化健康醫療的深耕者,在管理、融合、分析健康大數據方面具有明顯的專業實力,並擁有在產業鏈各階段成功運用大數據的實踐經驗。
與國外的藥企相比,國內藥企的數位化轉型之路也開始齊頭並進。越來越多的傳統藥企已經意識到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不少藥企都開始嘗試自建或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數位化轉型。一些內資的服務商往往更受歡迎,例如亞寶藥業、武漢健民、花紅藥業等都紛紛選定未名企鵝為其服務,無疑是看中其良好的技術成熟度,更貼近本土政策和業務,並具有網際網路創新和靈活的優勢。
2017年鄒曉亮被評為北京市海英人才,2019年又被評為中國藥品流通行業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新銳人物。未名企鵝也在發展中不斷壯大,拓展了大連研發中心、濟南分公司,成為了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的副會長單位,企業斬獲了B2B領域最具成長性企業、中國SaaS新銳企業TOP10、新醫療產業獨角獸TOP50、中國藥品流通行業優秀運營分析等數不清的獎項。西湖論壇、醫藥行業CIO峰會、西普會......行業的各大會上也總是能夠聽到未名企鵝的聲音,行業的朋友們也總是期待看到未名企鵝的身影,因為他們總能夠帶來新的點子和方案。未名企鵝還協辦了不久前召開的第四屆「香山匯」暨中國藥品流通商務峰會,與會探討了「深刻變革下的數位化轉型之路」並提出了重磅級的創新數字解決方案。
迎風破浪的醫藥行業,正是有許多的「夢想家」和「實幹者」,才迎來了今天欣欣向榮的數位化新格局。
未來可期
11月3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了《中共 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第十五條為「加快數位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能化水平。
紮根醫藥行業五年,致力於以數位化、智能化的科技助力醫藥行業的未名企鵝,迎面的是時代的春風,腳前有一條更寬的大路。作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博士,鄒曉亮在校友活動上分享自己的創業之路時,提到了八個字: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這或許是醫藥人面向數位化未來的下一個五年時,可以共勉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