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X, 南部戰區陸軍74集團軍某特戰旅的一名尖刀特戰隊員。由於身處對敵作戰一線,擔負特種作戰任務,他的姓名、相貌不便被公開。
他是特種作戰的佼佼者,曾遠赴委內瑞拉「蛙人學校」學習,以優異的表現通過極其嚴苛的考驗。
他所在的全軍第一支特種作戰部隊,猶如一把尖刀,風雨中挑重擔,危急時露鋒芒,彰顯出新時代的中國力量和責任擔當。
▲特戰尖兵在訓練場上指揮訓練 紅星新聞記者張炎良攝
5月初,紅星新聞記者參加由中央網信辦、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舉辦的「相約強軍新時代」網絡名人進軍營活動,走進該部隊。
在硝煙滾滾的訓練場上,作為教員的X臉塗迷彩,一邊發出響亮的指令,一邊向天鳴槍督促訓練。在練兵備戰的間隙,特戰尖兵X接受了紅星新聞的專訪。
從小受影響,不拋棄不放棄終圓特戰夢
紅星新聞:為何會成為一名特戰隊員?成為特戰隊員後有怎樣的變化?
X:我是湖南人,可能天生有點「霸得蠻」(霸指霸氣,但不霸道,蠻指有蠻勁。霸得蠻,即耐得煩)的性格,另外從小受影視作品及軍旅題材故事影響,對參軍入伍抱有濃厚的興趣,所以17歲時選擇參軍入伍。
那時我想著要參軍就走遠一點,就跑到甘肅那邊,原蘭州軍區去了。因為自己從小對特戰兵比較嚮往,入伍時就想去特種部隊或偵察分隊,結果因為身高原因沒被選上,後來被分到了步兵單位。
可能是心中一直有成為一名特戰隊員的夢想,我那時一方面加強鍛鍊,一方面積極準備考學。當兵的第三年考上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學的是偵察與特種作戰專業,畢業後幸運地被分到現南部戰區陸軍74集團軍某特戰旅。
▲特戰隊員利用上升器進行攀登 紅星新聞記者張炎良攝
成為特戰隊員後,和原來的步兵單位相比,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第一,原來的常規部隊,由於作戰樣式相對比較單一,強調的往往是單方面的素質。進入特戰隊後,對自身的挑戰卻是全方位的,無論是身體上、心理上,還是腦力上的。因為特戰隊員必須要接觸很多新事物,並且要快速掌握新的技能。
第二,特戰隊員對勝利的認識跟其他軍兵種不一樣,我們最強調的是勝利,在任何情況下以任務勝利為第一牽引,更強調對勝利的執著追求。
第三,為了發揮「1+1遠大於2」的協作優勢,特種部隊要求成員間的默契配合程度遠遠要超過其他兵種,一個眼神,戰友就會馬上會意。這要求特戰隊員們必須長期在一起訓練、生活,形成一個相對牢固的默契團隊。
赴海軍版獵人學校 殘酷訓練鍛造特戰精兵
紅星新聞:我們都聽說過「獵人學校」,而您所去的是「蛙人學校」,這兩所學校有何不同?
X:被國人熟知的「獵人學校」可以理解為委內瑞拉版的「綠色貝雷帽」的訓練學校,而「蛙人學校」則可以理解為委內瑞拉版的「海豹突擊隊」的培訓學校。
海軍特種作戰課程是「蛙人學校」的核心課程,全部課程包括體能選拔、陸地特種作戰、海上特種作戰、空降作戰4個階段。其選拔要求之高,訓練之嚴酷首屈一指,相比獵人學校50%-80%的浮動淘汰率,該校淘汰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甚至經常出現100%的淘汰率。最近5屆學員中,只有3屆有畢業學員,其餘2屆學員全部被淘汰。
我去的這一屆,初始報名98人,體能選拔階段結束還剩45人,到了陸地特種作戰訓練階段結束只剩下14人,海上特種作戰訓練階段結束只剩下11人。
最終畢業的11人中,還包括3名中國學員,結果還讓學校校長挨了上級批評,他們覺得畢業率太高了。
紅星新聞:在「蛙人學校」訓練有多殘酷?在委內瑞拉特訓的過程中你經歷了什麼?
X:我舉幾個例子:在強化訓練階段有一個5天6夜的「地獄周」,地獄周開始時,第一天給一大杯牛奶麥片,第二天半杯,第三天往後就沒有食物提供了,只給少量的飲水。
人在48小時沒有攝入食物之後,身體就會開始燃燒脂肪,反而讓人沒有了太多的飢餓感,雖然這時會感覺四肢乏力,而且因為脂肪燃燒,身上有股特別的臭味,但飢餓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要命的是不讓睡覺。後來我才知道,人連續7天不睡覺就有極大的概率死亡,包括我們在那段期間,很多人已經出現了幻覺。我的中國戰友夜間跟著我行軍,突然說你怎麼不把雞殺了?我當時莫名其妙,一問才知道是戰友出現了幻覺。 那種感覺就像是人醒著在做夢,而且做的夢完全不受大腦控制。不讓睡覺,不讓吃飯,每天通過大量反覆的訓練挑戰你的生理極限。我覺得5天6夜的地獄周基本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
此外,還有一項深坑燻瓦斯訓練,挖一個深3米,底部2米見方的深坑。把二三十個學員扔進去,上面用鐵罩蓋著,然後投入燃燒的催淚瓦斯。瓦斯遇水反應會產生強烈的刺激感,能和人體的汗液、眼淚以及呼吸道黏液等發生反應。頓時,我們的皮膚產生強烈的灼燒感,眼睛猛烈流淚,強烈的刺激造成肺部痙攣。
我們張口吸氣,肺部卻因為痙攣拒絕工作,那種窒息感就像是自己被活埋了一樣。只好用雙拳不斷猛錘胸部,自己給自己做人工呼吸,這樣才能勉強堅持輕微的呼吸。那時真的感覺自己要死了,死亡離自己從未那麼近過。經常有學員昏迷,被抬出深坑。
最讓人崩潰的是,當你熬過這次深坑考驗,過一兩天學校又會讓大家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時候再來一次。當很多學員回到那個坑口時,當場就崩潰了,宣布退出選拔。人咬緊牙關可以憑著一股信念一直往前衝,但歷經千辛萬苦衝到終點時突然說這只是開始,請大家回頭再重新開始時,人的韌勁就體現出來了。「蛙人學校」的訓練目的就是選拔出「神經是鋼筋擰成的那個鋼鐵戰士」。
紅星新聞:您是怎樣挺過來的?
X:因為我算是在同一批學員裡的奇葩,教員常說,能通過課程的只有兩種人——一大批「傻子」(褒義詞,形容意志堅定得像傻子)和少數的「瘋子」(也是褒義詞,形容沒有意志上限)。而我有幾項特殊技能,如邊行軍邊打盹,扛著圓木睡覺,邊遊泳邊睡覺,大家衝涼水都咬緊牙關瑟瑟發抖時,我還邊抖邊洗頭洗澡,順便把身上的髒衣服洗乾淨了,應該歸於「瘋子」那一類吧。
那個時候我們遊泳訓練,兩個人一組,用一根繩子捆在一起,我們一個遊泳一個睡覺,睡覺的人看似手腳在機械運動,其實大腦已經休息了。
在國內的遊泳訓練基本上是吃飽喝足,做好充分準備和安全措施以後才能下水。而「蛙人學校」就很「暴力」,只給學員們的遊泳面鏡上穿一根螢光棒,穿上腳蹼就下水,只有一艘衝鋒舟在後面跟著。
而且遊泳訓練從來不在白天,基本上都是長遊,4個小時打底。最長的一次是從晚上8點遊到凌晨4點。「蛙人學校」不要求你遊得特別快,但會要求你有持續性和耐心。
我瘋歸瘋,在離開祖國兩萬公裡的地方,吃苦受累、忍飢挨餓、在垃圾桶翻垃圾吃,被人不當人看,還要堅持到底,除了「瘋」之外,心裡沒點執念可還真不行,我這份信念的支柱就是我們宿舍外旗杆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這還真不是矯情,這輩子頭一次看五星紅旗把自己看哭了。
紅星新聞:這樣殘酷的訓練有怎樣的作用和意義?
X:他們這種訓練為的就是貼近實戰。在海上作戰滲透,按作戰流程,我們要完成從先期機動輸送到水下滲透,到進行岸灘偵查、兩棲偵察,再到水下爆破,引導後續部隊登陸,由海及岸一連串戰術動作。
如何不讓對手發現,突破敵人防守,往往需要進行長時間、長距離的武裝泅渡滲透。越是在夜晚,海況越差的情況下敵人越不容易發現你。在有船隻配合下,通常也要在數千米外下水,這就需要平常進行各種複雜條件下的訓練。同時,為了克服這些任務當中的重重困難,也要求特戰隊員必須要有過人的膽識和堅韌不拔的頑強品質。
不到迫不得以,不打無把握之戰
紅星新聞:在熱播電影《紅海行動》和《戰狼2》中,特種部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影視作品中特戰隊員的表現真實嗎?
X:這兩部片子我都看過,也非常喜歡看。憑我的經驗,從真實性來看,《戰狼2》 不如《紅海行動》。當然電影有很多藝術加工的成分在裡面,這個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特戰隊員持槍準備狙擊 紅星新聞記者張炎良攝
如果現實中的特戰隊員去執行《紅海行動 》中那樣的營救任務,首先可能不會那麼大張旗鼓,另外我們的籌劃會更加細緻,會制定詳細的預案,各項保障也會更充分。即使情況緊急,我們也會把關鍵節點安排得非常細緻,基本不會出現電影中到達了現場才臨機處置的情況。
另外,特種部隊強調的是隱蔽、迅猛、一擊得勝,很少會有戀戰的情況發生。試探一下如果不行,馬上轉換一種方式。特戰隊員這種隱蔽和迅猛的特點,影片中體現得不是很充分。
而且特種作戰會儘量避免人力強攻,因為特戰隊員無論是人數還是火力,正常情況下都是不如對方的,如果像電影中那麼打,我們風險太大。關於武器,在電影中交代了特戰隊員們使用的是外軍的武器裝備,這些裝備我們也有相對應的或類似的。
電影《紅海行動》中的特戰隊是以美軍12人戰鬥小組編成為藍本設計的,不過電影中指揮員指揮感覺很黏糊,給人的感覺是該冷靜的時候不夠冷靜,該堅決的時候不夠堅決,沒有把我軍指揮員的戰術素養充分體現出來。
狙擊手通常性格比較冷一點,一般不會像電影裡那麼張揚。電影中的機槍手是位女兵,而輕機槍後座力很大,對據槍動作的要求非常高,現實中我是絕對不會讓女孩去打機槍的。電影裡的特戰隊員拿的輕機槍我在外軍訓練的時候用過,我是打不出那個女兵的效果。
當然,電影中的情節和人物都是經過藝術再加工的,為了藝術的效果肯定都說得過去。
紅星新聞:如果電影中的情節在現實中發生,咱們的特戰隊員會如何應對?
X:對於特戰隊員,雖然以寡敵眾是常態,但是不到迫不得以,很少去打無把握之戰。因此在現實中,很難出現電影中那樣把幾個人扔出去,用輕武器去跟敵人直接對抗。
特戰是一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行動,因為特戰隊員作為一支軍隊的精英,代表軍事頂尖力量的構成之一,身份是非常特殊的,如果特戰隊員一旦傷亡或被俘,甚至任務失敗,造成的政治影響和對軍隊士氣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不光要算軍事帳,還要算政治帳和宣傳輿論帳。
另外,撤離行動在整個行動中籌劃準備的時間有時要達到一半以上。因為進去很容易,大家都不知道我來了,但是做了很多事情以後,人員就容易暴露,怎樣安全撤離是最重要的。
特戰行動不是幾個人去完成,而是以整個國家作戰體系為支撐,以系統優勢去碾軋敵人。
我們只是關鍵節點上的針尖,後面其實有大量的支援保障力量,這些都需要國家的軍事實力和科技實力做支撐,歸根結底,我們也只是國家強大戰爭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
不輕易亮劍,亮劍必見血封喉
紅星新聞:特種部隊具有怎樣的特點?
X:特種部隊是一支新型的作戰力量,被稱為將軍袖中的短劍。它幹不了盾牌的活兒,也幹不了長矛的活兒、弓箭的活兒,短劍就要發揮短劍的作用。
第一、特種部隊應該是隱蔽的,無需輕易亮劍,而亮劍必見血,見血必封喉。
第二、特種部隊應該突然迅猛,一招制敵。敵人都到將軍身邊來了,要拿短劍刺你了,我還給你劃個劍花,喊你別過來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特種部隊必須非常靈巧,反應速度快,真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絕對能到。如果發生突發事件,2個小時內到達的1個連比24小時後到達的1個師都能發揮關鍵作用。
第三、特種部隊的使用上必須強調一擊必中,要麼不動,動則必成。
紅星新聞:成為特戰隊員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
X:第一、要對黨忠誠 ,政治過硬,對國家要有責任感。這個永遠是我們的第一原則。
第二、一定要有堅強的意志。我選兵帶兵有一個理念,身體可以鍛鍊,技能可以熟練,智力可以開發,但人的意志是很難挑選和鍛鍊的。我沒有辦法把一塊朽木雕琢成一個意志堅強的鋼鐵戰士,但只要你是一塊鐵,哪怕是廢鐵,我都想辦法把你熔鑄成最強的鋼鐵戰士。
第三、靈敏機巧,反應速度快,學習能力強。善於接受新鮮事物,要對世界充滿新鮮感和探索欲。
武器裝備大變革,訓練更貼近實戰
紅星新聞:您所關注到的特種部隊近五年來有哪些新發展、新變化?
X:這五年來的變化非常大。首先從武器裝備上講,比如以前只有五六種槍,現在有幾十種。可以說這幾年的發展引發了一場裝備變革,我有信心5年之內,我軍特種部隊的裝備不僅能追上美軍的裝備,更有可能超越他們的發展。
從訓練來看,現在是以作戰課題來牽引訓練,進行戰法演練,戰術研究;訓練科目內容也較以前更加豐富,對訓練的質量要求大幅提高,每個特戰隊員所需達到的指標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
以前訓練的特點是重體能,輕技能,我們現在越來越重視心理和意志的訓練,通過營造真實的戰場氛圍來磨練心理和意志,「實裝、實彈、實爆」比以前多得多。
我們今年子彈的消耗量比去年大很多,傘降訓練,跳傘的數量指標是去年的5倍左右,訓練強度比去年更大,科目更多。
此外,我們現在訓練更加注重細節。比如扛運傷員,以前我們習慣用右肩扛,實際上左手是不習慣拿槍的,現在訓練中就把扛運傷員改成左手。再比如射擊,我們現在也增加了手臂受傷後非利手的射擊訓練。
現在的訓練慢慢地向重視戰場的細節轉化,將戰場經驗系統化,將外軍的有利經驗借鑑進來。比如說體能訓練,以前科目比較單一,現在我們推動戰鬥體能,這是綜合性的實戰化訓練,有很多內容可以隨機組合。比如說有小隊協力推車,小隊扛運原木,小隊協力通過網牆,爬螞蟻坑等。
訓練時更加突出精細化管理,比如說訓練有視頻拍攝,通過回看進行分析。我們還在訓練中開始引進資料庫的理念,將每個人的訓練內容建立檔案,通過大數據分析,使訓練計劃更加科學。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張炎良
編輯丨汪垠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