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旋轉九十度後,發生的現象震動世界!神廟裡發現了太空飛船

2020-12-03 探索宇宙說

自從1903年,美國奧維爾·萊特駕駛一架由兄弟倆自製的名叫「飛鳥」的飛機試飛成功後,人類徵服太空這旅就此開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飛機成為人們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同時飛機還是決定一個國家軍事力量強弱的重要標誌。

飛機只能在地球內飛行,隨著人類飛行器的不斷改進,徵服太空成為人類未來的目標。能在宇宙中航行的飛行器稱為宇宙飛船。但現在地球的科技,飛行器還不能直接起風進入太空,必須藉助火箭來助推。或許你認為太空飛船隻是在現代才出現的科技產物,但你絕對沒想到,其實在古代,太空飛船已經出現了。

1948年的某一天,一位來自墨西哥的考古學家魯裡樂,在一座神廟裡發現了一條地下通道。然後又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挖通了一條通往中心的通道,在中心處發現了一座墓穴。

1952年6月13日,也就是魯裡樂發現墓穴後的三年後,成功打開了墓穴的門,墓穴裡停放著一口石棺,石棺四周刻滿了神秘的瑪雅文字,除了瑪雅文字處還雕刻有各種畫。這些畫裡面最引人注目的是棺蓋上面的那一幅。圖畫中一個瑪雅人,用一種奇怪的姿勢坐著,四周還圍繞著各種奇怪的裝飾圖案。

一開始,考古專家都認為,這只不過是古瑪雅人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只是一件不錯的藝術作品。但當考古專家無意中將畫旋轉九十度後,畫面的突然變化讓專家們大吃一驚。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原來這個時候,可以清晰的看到畫面表現的是一名太空人駕駛飛行器遨遊太空的畫面:太空人控制著舵向,兩眼盯著儀表,這個尖頭太空飛行器雖然經過了藝術化變形處理,但進氣口、排氣管、操縱杆、腳踏板、方向舵、天線、軟管以及儀表等,各種飛船標配都一應俱全。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瑪雅文明本來就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神秘文明,據記載:瑪雅文明的文明程度相當高,科技實力也是非常發達的,瑪雅人已經具備宇宙航行的能力。而這次在神廟裡發現的這幅太空人駕駛飛船圖,更加證明了古瑪雅人確實有非常先進的宇宙飛船,其科技實力不知甩了現代科技多少條街。

有科技家猜測,古瑪雅文明的科技實力至少領先我們1000年。雖然有了此次神廟的發現,但還是有一些考古學家認為這不過是一種巧合,這幅合併不是什麼駕駛宇宙飛船圖,只是表達一個老國王,從陰間到陽世復活的場景,瑪雅人相信世界萬物都經由生命樹從陰間轉出。但古瑪雅文明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還需要我們的科學家不斷去尋找證據,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計論,讓我們共同探討神秘的瑪雅文明。

相關焦點

  • 「Edison-失落的世界-古瑪雅文明」神廟驚現月球背面與國王的火箭
    由於這個問題一直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廣泛關注,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就在2008年的時候,用電子顯微鏡對大英博物館這枚水晶頭骨做了研究,他們發現這個水晶頭骨的上頜骨位置,有一處細微的劃痕,細微到什麼程度呢,除了電子顯微鏡,其他什麼顯微鏡放大鏡之類的根本看不到。他們就推測這可能使用砂輪之類的現代工具打磨過的痕跡。不過僅此一處。
  • 人類太空行走第一人,自己回憶出艙後一直在旋轉,還差點回不了艙
    不過,意外發生在1965年的2月。當時,蘇聯一艘負責搜集載人飛行數據的飛船,在返回地面的路上出現了故障。意外解體並完全燒毀,問題一時變得很嚴重。飛船解體燒毀未必是大事,關鍵是搜集到的可以用於出艙太空行走的參考數據都沒了。
  • 奧陌陌:系外小行星、還是一艘收集無線電信號的太空飛船?
    其次,奧陌陌本身物理特性非常與眾不同,早期觀測發現它的亮度發生周期性變化,通過進一步觀測分析發現,奧陌陌是一個長約幾百米,類似於一根雪茄菸一樣的物體,在太空中飛行的同時還不斷地旋轉,反射面變化非常大,因此反射光強度變化也非常大。
  • 講座︱顏海英:古埃及神廟中的《亡靈書》
    沿神廟的中軸線一左一右分布著兩個祠堂,一個用來祭祀國王,另一個是太陽神祠堂。這樣的位置分布一直被沿用到後來。正是在這兩個位置發現了《亡靈書》的片段。哈特謝普蘇特祭廟雖然非常特別,但是保存現狀並不好。祠堂裡的浮雕詳細描繪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宗教儀式——荷阿克節(Khoiak Festival)。丹德拉因「圓形黃道十二宮浮雕」而聞名,這應當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黃道十二宮的圖像。當年,當拿破崙遠徵隊的軍官第一次發現它時,就被其震撼,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們不是在神廟裡,而是在科學與藝術的殿堂。」他們把整個浮雕撬下來運到了羅浮宮。丹德拉神廟還有一個長形黃道帶浮雕,覆蓋整個天花板。
  • 太空人不穿太空服進入太空,會發生什麼現象?
    來源:UFO之家每次看到飛船發射,都能看到太空人穿著太空衣隨著飛船進入的太空,太空人太空行走時
  • 鈷60旋轉180度改變了衰變規律,楊振寧的偉大發現,讓科學家害怕
    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人在鏡像中的影像多長出來1個頭,或者人體旋轉180度,改變了性別!一般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在鏡子外面表現出一個動作,在鏡子裡面所表現出來的動作雖然是相反的,但是它的規律是相同的。結果發現:不同自旋方向的鈷60原子,在進行貝塔衰變的時候,發射出來的電子數目相差巨大。「人體旋轉了180度以後,改變了性別。」中國神話傳說裡有一種「照妖鏡」,就是說外面的人和鏡子裡的人是不同的。
  • 關於太空人在太空中真實經歷過的7個「罕見」現象
    ,今天小編來說說,關於太空人在太空中真實經歷過的7個「罕見」現象!,但是向外面查看後卻發現什麼都沒有,當他回到地球後,試圖重現這樣的聲音,不過,卻再也沒有出現,其他人也無法鑑別這到底是什麼樣的聲音,有人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太空垃圾,畢竟太空中存在著大量的垃圾,也有人說,這可能是飛船在繞著軌道飛行時,隨著溫度的不斷變化,而導致飛船外殼的熱脹和冷縮,然而至今這個聲音的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給出準確的解釋!
  • 現代飛行器圖案為什麼會出現在瑪雅國王的棺材蓋上?
    另外,迄今為止,考古沒有發現瑪雅人的數學有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好像他們對於天體數學的運算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太讓人不可思議了。 今天,咱們再來說一個令匪夷所思的瑪雅文明之謎——瑪雅國王的棺材蓋上為什麼刻有「現代飛行器」的圖案。
  • 走進埃及阿布辛貝神廟 看神秘的太陽日奇觀
    2019年2月22日,我來到了位於亞斯文以南280公裡,屹立於納斯爾湖畔的阿布辛貝神廟,Abu Simbel Temple,它是法老時代眾多國王建立的14個神廟中最重要的一個。
  • 瑪雅神廟出現神秘軸狀光束 是世界末日警示信號?
    他站在瑪雅天神庫庫爾坎神廟之前,突然雷暴閃電出現在遠方,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拍攝時機,西利扎爾拍攝了許多張照片,希望能夠捕捉到神廟金字塔後方的閃電束。最終他成功了,拍攝到奇妙的閃電情景,猶如神廟射向天空的一道能量光束。    一位遊客在墨西哥奇琴伊察瑪雅古城遺址參觀時偶然間拍攝到瑪雅金字塔神廟頂端出現神秘的軸狀光束,有人猜測是2012世界末日警示信號。
  • 父死子繼:真實的星際飛船
    最近的恆星與世代飛船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叫做「比鄰星」,它於1915年被蘇格蘭天文學家羅伯特·英尼斯發現。比鄰星與太陽相隔約4.25光年(40萬億千米左右),是一顆紅矮星。這是一種表面呈紅色,大小、表面溫度和質量都比太陽小很多的恆星。
  • 人造重力版「星際飛船」設想:通過旋轉的部分產生重力
    在科幻作品中,星際飛船要麼利用某種特殊裝置產生重力,要麼通過旋轉的部分產生重力。前一種設想很像超光速引擎,利用完全虛構或者只在理論上可行的物理學;後一種設想則完全具有可行性。 人造重力的歷史可追溯到一個世紀前,前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1857-1935)率先提出了這一概念。他是火箭學和航空學的奠基人之一。
  • 千年前太空飛船被復原,比現在的技術還先進
    瑪雅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族群之一,他們的創造的瑪雅文明非常繁榮,但是後來神秘在地球上消失。考古學家曾經在墨西哥找到了他們的首都「帕倫克」,這座千年古城是瑪雅人的文明中心。科學家最後從金字塔入手,找到了「帕卡」國王的陵墓,開始研究這裡的古代歷史。1948年著名考古學家「艾伯特」打開了帕卡陵墓,而且在帕卡的棺材上發現了神秘雕刻。
  • 楊利偉返航後,為何再也沒重返太空?或許與返航途中的這件事有關
    部落發生了極夜現象,缺乏了太陽的光照,他帶領著部落裡面的人,追逐太陽的腳步,對抗這次自然的災害。結果如今已經不重要了,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於自然,對於天空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即便是在遠古如此惡劣的條件之下。陸續的,一些國家開始向太空發射飛船,徵服太空成為了證明國家科技水平的一大標誌。2003年,楊利偉乘坐飛機神州五號進入了太空在近現代史的一百多年裡,中國經歷了太多的苦難。
  • 考古發現埃及豔后陵墓 竟藏身於非洲海底
    埃及潛水員在亞歷山大港附近的水域,在被水淹沒的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人稱埃及豔后)的宮殿和神廟遺址發現了一大批令人驚嘆的文物。現在,這個國際考古組正在發掘世界上最寶貴的海底考古遺址之一,尋找在公元前30年成為羅馬帝國附屬國之前古埃及最後的託勒密王朝的財富。
  • 古埃及的朝聖中心阿比多斯神廟
    有一個 英國 女人多蘿西.伊迪(Dorothy Eady),自稱是「塞提之母」,是古 埃及 神廟女祭司、塞提一世的情人轉世。她在阿比多斯生活了35年,為考古學家提供有關古 埃及 神廟的信息,並獲準在神廟裡表演古老的祭祀儀式。1981年,她去世後,被埋葬在阿比多斯的沙漠裡。阿比多斯,作為祭奠奧西裡斯神的聖地,也是法老們執行登基儀式和死亡與復活儀式的場所。歷任 埃及法老在繼位時,都會前往阿比多斯朝聖。
  • 旋轉產生的人工重力,你想體驗嗎?
    當飛船加速上升或在大氣中減速,會產生額外的重力,但在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期間,重力的影響被抵消,飛船會進入失重狀態。在科幻作品中,這種人工重力的兩個例子分別是2015年的電影《火星救援》和1968年的史詩電影《2001太空漫遊》。前者的特色是一艘名為「赫爾墨斯」號的星際飛船,它有一個巨大的旋輪結構,可以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航程中不停旋轉。
  • 旋轉現象|地球為什麼會旋轉?
    ●什麼是旋轉?所謂的旋轉就是物體繞一個點或者一個軸做圓周運動。最典型的旋轉現象就是「陀螺的旋轉」,陀螺就是繞著一個軸快速旋轉。需要注意的是,現實世界中許多天體的公轉軌道只是近似圓周,一般是橢圓,這與數學中對幾何圖形旋轉的定義略有不同。
  • 人造重力版「星際飛船」的設想,通過旋轉產生重力是否可行?
    在科幻作品中,星際飛船要麼利用某種特殊裝置產生重力,要麼通過旋轉的部分產生重力。前一種設想很像超光速引擎,利用完全虛構或者只在理論上可行的物理學;後一種設想則完全具有可行性。人造重力的歷史可追溯到一個世紀前,前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1857-1935)率先提出了這一概念。他是火箭學和航空學的奠基人之一。
  • 1979年,蘇聯科學家聲稱在太空發現外星飛船殘骸,後來怎樣了
    然而,在1979年,蘇聯的一位天體物理學家謝爾蓋·波希奇(Sergei Boshich)教授聲稱,他在地球軌道上發現了神秘物體,他認為那不是人類發射的人造衛星,而是來自外星世界的太空飛船殘骸,其中可能還有外星人的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