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來看看都有哪些

2020-12-04 上遊新聞

11月28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近期,他們組織抽檢了28類食品4537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512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25批次。具體有:

(一)重慶金泉商貿有限公司金泉平價超市北門連鎖店銷售的、標稱四川省廣漢卓越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純芝麻油(分裝),經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溶劑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四川省廣漢卓越味業有限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並申請復檢;經成都海關技術中心復檢後,維持初檢結論。

(二)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辦事處水井巷161號歐朝陽銷售的、標稱武漢市武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紫雲英蜂蜜,經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果糖和葡萄糖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武漢市武食食品有限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並申請復檢;經成都海關技術中心復檢後,維持初檢結論。

(三)長壽區長壽湖鎮包麗容副食店銷售的、標稱安徽賢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花生米,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東莞市中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四)忠縣佳佳百貨超市商行銷售的、標稱忠縣小峰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峰豆腐乳,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東莞市中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五)兩江新區永惠食品超市銷售的、標稱重慶湘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酥花生,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湖南有限公司。

(六)北部新區奇惠超市銷售的香瓜子(原味),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湖南有限公司。

(七)璧山區國林食品銷售店銷售的、標稱重慶市極鼎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土麻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和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

(八)忠縣智宸副食經營部銷售的、標稱重慶桂豪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香瓜子,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東莞市中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九)重慶市璧山區好潤佳百貨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梅子系列(蜜餞),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

(十)重慶思小妹餐館銷售的廣柑酒,甲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十一)重慶祁瑞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麻辣肉乾,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十二)重慶夔冠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麻餅,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十三)重慶市南岸區海棠溪街道南坪東路548號B棟1-11號(部分)易朝均銷售的饅頭,糖精鈉(以糖精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十四)重慶重客隆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觀音巖連鎖店銷售的鯽魚,氧氟沙星不符合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要求。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十五)重慶鴻凱福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白米蝦,呋喃西林代謝物不符合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要求。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十六)重慶市巴南區李家沱新坪村128號1-9號鄭文英銷售的韭菜,腐黴利、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涪陵食品藥品檢驗所。

(十七)潼南區博雅玉葶佰潤生鮮經營超市銷售的鮮鴨蛋,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永川食品藥品檢驗所。

(十八)巫山縣誼佳益超市銷售的白花生,黃麴黴毒素B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萬州食品藥品檢驗所。

(十九)重慶市渝中區學田灣正街37號學田灣市場一樓12、13號攤位鄧小波銷售的河蝦,呋喃西林代謝物不符合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要求。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二十)重慶市北碚區天生市場一層六區304號劉光輝銷售的烏皮雞,五氯酚酸鈉(以五氯酚計)不符合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250號要求。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二十一)豐都縣景域超市二店銷售的豇豆,克百威(以克百威及3-羥基克百威之和計)和氧樂果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涪陵食品藥品檢驗所。

(二十二)重慶市開州區嘉鑫食品超市銷售的辣椒,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

(二十三)重慶市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九宮廟農貿市場(主樓一層)段英英銷售的韭菜,腐黴利、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二十四)銅梁區虹呈食品店銷售的無核桔,丙溴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

(二十五)潼南區宜佰佳副食超市銷售的辣椒(二青條),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

目前,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已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依法啟動查處工作,同時已採取風險控制措施,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並進行整改。

上遊新聞

相關焦點

  • 河南這2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康世甫)3月11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最新一期食品抽檢通告,共抽樣檢驗了1425批次樣品,25批次不合格。據了解,此次抽檢共抽檢了糧食加工品、肉製品、調味品、酒類、速凍食品、飲料、薯類和膨化食品、餐飲食品、糕點、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乳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14大類食品1425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的25批次中,涉及韭菜、龍鬥等蔬菜及黑魚、小河蝦等水產品。
  • 河南4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看看都有哪些?
    、冷凍飲品、食品添加劑、飲料、特殊膳食28大類食品159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550批次,不合格樣品43批次。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對於不合格樣品涉及外省生產單位的,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按規定移送相應省級食品監管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對於不合格樣品涉及省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已要求鄭州、平頂山、安陽、新鄉、焦作、鶴壁、濮陽、許昌、漯河、南陽、商丘、周口、駐馬店、永城、固始等市(縣)市場監管部門對涉及單位依法處理,責令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
  • 這2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有你常吃的瓜子花生
    >▲▲▲點擊觀看《心靈之旅 歡樂永川》11月28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了28類食品4537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512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25批次。不合格名單重慶金泉商貿有限公司金泉平價超市北門連鎖店銷售的、標稱四川省廣漢卓越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純芝麻油(分裝),經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溶劑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西安市未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據西安市未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11月30日發布的通告,近期,西安市未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25類食品共600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89批次,不合格11批次。
  • 杭州市抽檢940批次食品樣品 不合格19批次
    杭州市最新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出爐市本級抽檢940批次,不合格19批次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市本級抽檢94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19批次
  • 張家口三地這些食品省抽檢不合格!看看都是啥……
    水果製品,糖果製品,調味品,飲料,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9類1035批次樣品,檢驗合格1010批次,不合格25批次。34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70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調味品60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糕點117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
  • 遼寧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遼寧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11月20日發布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報(2020年11月20日)。本次公布的保健食品91批次,特殊膳食食品7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10批次,均合格。食用農產品221批次,其中合格216批次,不合格5批次;餐飲食品129批次,其中合格119批次,不合格10批次。對本次公布的不合格產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涉及不合格產品的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查處。特此公告。
  • 佛山市食藥監局:抽檢食品91批次7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佛山市食藥監局11月23日發布「食品監督抽檢質量通告(2017年第43期 總第66期)」,通告稱,2017年9-10月份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禪城、南海、高明、三水轄區內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組織開展了日常食品監督抽檢及乳製品專項抽檢。全市共抽檢了14大類,共91批次食品,經檢驗發現2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5批次產品標籤不合格。
  • 湘西州市場監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近期,湘西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監督抽檢餐飲食品、飲料、糧食加工品、豆製品、食用農產品等5大類食品72批次樣品,根據食品相關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7批次樣品不合格,65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
  • 臨沂1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電導率不合格成主因
    14日,臨沂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外公布第2批食品生產環節市級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其中,蔬菜製品、餅乾、飲用水等18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不合格的大桶水共有14批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臨沂市食品生產環節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市範圍內對餅乾、罐頭、飲料、乳製品、調味料、蔬菜製品等共11大類510批次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
  • 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1月11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20年第2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近期,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536批次,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蔬菜製品、蛋製品等5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等指標。其中合格樣品532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具體情況如下:一、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麗江精粹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核桃油,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
  •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對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豆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蜂產品,酒類,罐頭,食品添加劑,食鹽,薯類和膨化食品,調味品,蔬菜製品,速凍食品,肉製品,乳製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飲料,糕點,水產製品,水果製品24大類食品593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3大類5批次樣品不合格
  •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1月26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44期)。通告稱,根據2020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該局組織抽檢肉製品、飲料、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8類食品608批次樣品。
  • 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15日,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2019年第4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為保證廣大消費者的消費知情權,現將抽檢信息通告如下:本次共抽檢食品49批次,其中澱粉及澱粉製品24批次合格,2批次不合格;醬醃菜9批次、葡萄酒7批次、白酒7批次均合格。
  • 上海抽檢612批次食品 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等不合格
    原標題:上海抽檢612批次食品,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等不合格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號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5日電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號25日消息,近期抽檢了糧食加工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糖、保健食品、食用農產品等7大類食品共計
  • 奉化市市場監管局抽檢7類食品20批次樣品 不合格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寧波市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示平臺2017年5月8日發布的《奉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2017年4月食品生產環節監督抽檢情況通報》,1批次豆製品不合格。本期信息顯示,2017年4月,奉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食品生產環節本級定期監督抽檢共抽樣檢驗了7類食品19家企業的20批次樣品,合格19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為95.00%。
  •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3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月11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通告稱,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酒類、肉製品、飲料、餐飲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食用農產品、豆製品、速凍食品、水果製品、糕點、乳製品、冷凍飲品、蔬菜製品、方便食品17大類食品182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790批次,不合格樣品33批次。
  • 湖南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 實習生 羅菁)記者今天從湖南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近期,該局組織對糧食加工品、肉製品等12大類食品600批次樣品開展了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其中592批次合格,8批次樣品不合格。
  • 胖東來一批次鱸魚檢出抗菌藥超標 多次登食品抽檢不合格「黑榜」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胖東來一批次鱸魚檢出抗菌藥超標 近年來多次登食品抽檢不合格「黑榜」 中國網財經1月5日訊(記者 郭帥)據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月4日發布的通告,在該局近期組織抽檢的1163批次食品及飲料樣品中,共檢出26批次樣品不合格,河南知名零售企業「胖東來」
  • 山西省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11期)本期公布22批次監督抽檢結果, 涉及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速凍食品、水果製品、食用農產品等6大類。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其中:不合格樣品1批次,合格樣品21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