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抽檢940批次食品樣品 不合格19批次

2020-12-04 中國質量新聞網

杭州市最新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出爐

市本級抽檢940批次,不合格19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市本級抽檢94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19批次。

食品生產環節抽檢了糧食加工品、澱粉及澱粉製品、巧克力及巧克力製品、糖果製品、肉製品、速凍面米食品、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共7類165批次產品,全部合格。

食品流通環節抽檢了食用油、調味品、肉製品等22類414批次產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06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食用農產品等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樣品信息為: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拱墅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豐慶路店銷售的1批次鱸魚氧氟沙星不合格;杭州市西興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戚雲水產店銷售的1批次鯿魚恩諾沙星不合格;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幸福南路農貿市場吳其峰水產店銷售的1批次鯽魚恩諾沙星不合格;杭州茅廊巷農貿市場許小英禽蛋店銷售的1批次雞蛋氟苯尼考不合格;杭州南肖埠農副產品市場汪雲婉銷售的1批次土鴨蛋氟甲碸黴素不合格;杭州市濱江區共聯農貿市場澤霞鮮肉店銷售的標稱德清豐盛食品有限公司供應的1批次豬後腿肉恩諾沙星不合格;杭州市下城區程繼才果品店銷售的1批次香蕉吡唑醚菌酯不合格;浙江匯德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蕭山購物中心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億心食品工業有限公司供應的1批次日式花生過氧化值不合格。

餐飲服務環節抽檢了餐飲食品、肉製品、食用油等8類食品361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50批次,餐飲食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檢出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樣品信息為:杭州市濱江區尚蒸餐飲店銷售的1批次普通雞蛋多西環素(強力黴素)不合格;杭州市濱江區群樂飯店銷售的1批次錢江魚鉤孔雀石綠(含隱色)不合格;杭州市拱墅區騰運火鍋店銷售的1批次黑魚氧氟沙星不合格;杭州蕭山元港旺角餐廳銷售的1批次菠菜阿維菌素、毒死蜱不合格;杭州富陽富慧康餐飲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臘肉過氧化值不合格;杭州飲食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杭州知味觀萬科文化村分店銷售的1批次雞蛋氟苯尼考和1批次肥牛肉萊克多巴胺不合格;杭州市下城區椒炎餐廳銷售的1批次碗大腸菌群不合格;杭州舟海餐飲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飯碗大腸菌群不合格;建德市新安江街道鋼五區小郡肝火鍋店銷售的各1批次料碟、杯子大腸菌群不合格。

對上述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交由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進行處置。(路宇彪)

小貼士:關於不合格項目的說明

一、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是喹諾酮類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農業部公告2292號中規定水產品中是禁用的。

二、恩諾沙星

恩諾沙星屬於廣譜抑菌劑,在預防和治療畜禽的細菌性感染及支原體病方面有良好效果。農業部規定「該類藥物在動物肌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100μg/kg(以恩諾沙星+環丙沙星之和計)」。

三、氟甲碸黴素

氟甲碸黴素又名氟苯尼考,為廣譜抗菌藥物,一般為動物專用抗菌藥。一般由於飼料添加或者家禽疾病治療導致殘留積累在家禽或禽蛋內。

四、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是新型廣譜殺菌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中規定,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

五、過氧化值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採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產品油脂氧化。

六、多西環素(強力黴素)

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是一種四環素類藥物,一般用於治療衣原體、支原體感染。《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多西環素(強力黴素)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

七、孔雀石綠

我國農業部公告第235號《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和我國《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四批)通知》均明確規定所有食品動物禁止使用孔雀石綠。

八、阿維菌素

阿維菌素是一種抗生素類殺蟲、殺蟎、殺線蟲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殘留等特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阿維菌素在菠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九、毒死蜱

毒死蜱是一種有機磷殺蟲劑,國家規定,菠菜中毒死蜱殘留限量值不得超過0.1mg/kg。

十、萊克多巴胺

萊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種,屬於β-興奮劑類藥物。《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農業部公告第176號)規定,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萊克多巴胺,《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四批)》(食品整治辦〔2010〕50號)中將萊克多巴胺列為非食用物質。

十一、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汙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相關焦點

  • 奉化市市場監管局抽檢7類食品20批次樣品 不合格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寧波市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示平臺2017年5月8日發布的《奉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2017年4月食品生產環節監督抽檢情況通報》,1批次豆製品不合格。本期信息顯示,2017年4月,奉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食品生產環節本級定期監督抽檢共抽樣檢驗了7類食品19家企業的20批次樣品,合格19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為95.00%。
  • 廣西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抽檢9類食品511批次樣品 不合格19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2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9年第131期)。據通告,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9類食品511批次樣品,不合格19批次。
  •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6大類食品524批次樣品 不合格8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1年1月8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1期)。通告稱,近期,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等6大類食品共524批次,其中合格樣品516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
  • 張店區食藥監局抽檢22類食品511批次樣品 不合格35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張店區人民政府網獲悉,張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8年第三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信息顯示,近期,張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22類食品511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76批次,不合格樣品35批次。
  • 河南省三門峽市抽檢8大類食品59批次樣品 不合格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24日,河南省三門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20年第8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據通告,近期,三門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餐飲食品、保健食品、酒類、食用植物油、糧食加工品、肉製品、蜂產品、冷凍飲品等八大類食品共59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8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 北京抽檢21類食品 16批次樣品不合格
    本報訊(記者 劉洋)11月2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肉製品、調味品、酒類、水果製品等21類食品1254批次樣品,其中合格樣品1238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不合格樣品主要集中在食用農產品類,共有8批次不合格;此外,飲料類樣品有2批次不合格;糧食加工品、豆製品、蜂產品、糕點、茶葉及相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各有不合格樣品1批次。
  • 安徽省樅陽縣抽檢9大類食品19批次樣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陳娟女) 據安徽省樅陽縣人民政府網發布的《樅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公布2020年第11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近期,樅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方便食品2批次、肉製品4批次、食糖1批次、薯類及其膨化食品1批次、飲料2批次、蔬菜製品3批次、酒類2批次、蛋製品2批次、調味品2批次,全部合格。
  •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3類食品668批次樣品 不合格4批次
    據通告,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食糖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3類食品668批次樣品,檢出4批次不合格樣品。總體情況抽檢食用農產品455批次,檢出1批次不合格樣品;抽檢食糖1批次,檢出1批次不合格樣品;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212批次,檢出2批次不合格樣品。
  • 【食品藥品】四類食品210批次樣品抽檢,5批次不合格!_蕪湖市政務...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1期)    近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餅乾、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糧食加工品等4類食品210批次樣品。
  • 西安市未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據西安市未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11月30日發布的通告,近期,西安市未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25類食品共600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89批次,不合格11批次。
  • 北京市抽檢醬醃菜30批次樣品 不合格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2月21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0年第9期)。據公告,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醬醃菜30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國家有關規定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29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 江蘇省食藥監局抽檢6類食品538批次樣品 不合格6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9月19日,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官網通告538批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通告的中秋專項監督抽檢信息共涉及6類食品538批次樣品。其中糕點153批次,不合格3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90批次,不合格1批次;酒類65批次,不合格1批次;方便食品60批次,不合格1批次;乳製品90批次,肉製品80批次均合格。
  • 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1月11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20年第2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近期,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536批次,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蔬菜製品、蛋製品等5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等指標。其中合格樣品532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具體情況如下:一、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麗江精粹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核桃油,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
  • 貴州省食藥監局:糧食加工品、肉製品等19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11月1日,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8年第4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公告,糧食加工品、肉製品等19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本次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90批次、方便食品1批次、冷凍飲品30批次、糖果製品60批次、特殊膳食食品51批次、飲料28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30批次,所檢樣品全部合格。
  • 佛山市食藥監局:抽檢食品91批次7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佛山市食藥監局11月23日發布「食品監督抽檢質量通告(2017年第43期 總第66期)」,通告稱,2017年9-10月份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禪城、南海、高明、三水轄區內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組織開展了日常食品監督抽檢及乳製品專項抽檢。全市共抽檢了14大類,共91批次食品,經檢驗發現2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5批次產品標籤不合格。
  • 遼寧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遼寧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11月20日發布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報(2020年11月20日)。本次公布的保健食品91批次,特殊膳食食品7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10批次,均合格。食用農產品221批次,其中合格216批次,不合格5批次;餐飲食品129批次,其中合格119批次,不合格10批次。對本次公布的不合格產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涉及不合格產品的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查處。特此公告。
  •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對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豆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蜂產品,酒類,罐頭,食品添加劑,食鹽,薯類和膨化食品,調味品,蔬菜製品,速凍食品,肉製品,乳製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飲料,糕點,水產製品,水果製品24大類食品593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3大類5批次樣品不合格
  • 山西省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山西省朔州市人民政府網站11月25日發布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11期)。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11期)本期公布22批次監督抽檢結果, 涉及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速凍食品、水果製品、食用農產品等6大類。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其中:不合格樣品1批次,合格樣品21批次。
  • 廣東查出1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摘要:為了強化食品安全領域的質量安全監管,12月11日,廣東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於2019年8-10月組織開展的食品監督抽檢工作通告,通告顯示,抽檢的4類食品樣品共39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有15批次。針對不合格樣品,相關部門已依法對其作出處置。
  • 山東省食藥監局:食糖、水產製品等20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5月18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8年第21期(總第150期)》。信息顯示,該局對食糖、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糖果製品、方便食品、罐頭、飲料等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檢658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產品638 批次,不合格產品20 批次,合格率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