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魚類中的霸主,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鯊魚,但鯊魚生活在海洋地區,在淡水河中自然不會出現這類生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又有哪些動物在水中稱霸呢?
其實這種情況是按照當地的生物來劃分的,例如,位於非洲地區的尼羅河流域,稱王稱霸的就是尼羅鱷,這種鱷魚不僅在水裡沒對手,就連陸地上的獅子也時常遭遇它的襲擊,因此,常常被人類所研究以及捕獵。而在地球的另一邊,位於南美的亞馬遜流域中,這裡稱霸的卻不是當地的鱷魚,而是一種更小型的魚類,其名為食人鯧,又名水虎魚。
通過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這種魚類的實力不弱,其擁有鋸齒般的牙齒,可以一瞬間就將獵物的皮撕裂下來,兇猛十足,就連人類下去,都不是它們的對手,尤其是在它們聞到血腥味的時候,就更加厲害了,所以當一個人赤手空拳的時候,是絕對不敢進入亞馬遜流域的。因此,生物學家才給它們其名為食人鯧以及水虎魚,就是意味著,它們在水裡,相當於陸地上的老虎一樣兇猛。
在當地的鱷魚中,都不是食人鯧的對手,別看鱷魚的背上都是厚厚的盔甲,但是腹部卻是非常柔軟脆弱的,而食人鯧就是利用這一點,所以,常常打得當地鱷魚無法還手。那麼問題來了,有人說亞馬遜流域中的鱷魚比較慫,如果將尼羅鱷放到亞馬遜流域中,和食人鯧對決的話,兩者會是最後贏家?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在亞馬遜流域中的鱷魚體長最大為5米,體重500公斤,而尼羅鱷的體長可達6米,重達1噸,其不僅牙齒多且鋒利,四肢也十分粗壯,這非常有助於它們爬行,也有助於它們在水裡將獵物拉扯下來,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獅子都打不過鱷魚的原因。
而到了亞馬遜流域中,雖然食人魚的牙齒很鋒利,但是面對體形更大的尼羅鱷,勝算會比較低,畢竟體形越大,其爆發力也就越強,而且,比起凱門鱷來說,尼羅鱷的反應更快,所以到了淺水區來說,除非食人魚的數量很多,否則,根本奈何不了尼羅鱷。
而即使食人魚的數量多,但是尼羅鱷也可以直接爬到陸地上,所以,食人魚對尼羅鱷來說,毫無威脅。反倒是尼羅鱷可以憑藉優勢,一口就將幾條食人魚吃到肚子裡,幾個回合下來,就沒有食人魚再敢來挑戰尼羅鱷了,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尼羅鱷和食人魚,勝出的將會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