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又一「殺手」,沒有天敵,比食人魚還可怕?

2020-12-02 禮遊

說到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回想起很多與它有關的地理知識,比如說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支流最多的河流。亞馬遜河流中的生物種類也是非常多,其中有很多都是富有攻擊性的生物。像眾所周知的食人魚就是亞馬遜河中的常居物種,因殺傷力強而被人評選為「亞馬遜十大殺手」之一。不過食人魚在這個榜單中並不算最危險的,奪得該榜單榜首的水中生物是一種名叫刺鯰的魚類。

當刺鯰與食人魚「狹路相逢」時,食人魚即便再兇殘都無法拿刺鯰怎麼樣。刺鯰在沒有遇到危險的情況下,它身上帶有的背刺是貼在身上的。一旦察覺到危險,它就會迅速吸氣脹大,原本服帖的背刺也會隨著身體的膨脹而變得尖銳起來。所以當食人魚遇到刺鯰並向對它發動進攻時,刺鯰會迅速做出防禦。刺鯰所採取的第一道防禦措施是迅速轉移到食人魚的腹部下方,然後緊緊跟著食人魚移動,讓食人魚無從下口。

第二道防禦措施才是背刺。刺鯰在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讓它躲到食人魚腹部的情況下,它就會迅速展開背刺,所以食人魚依舊奈何不了刺鯰。

不光是食人魚,其它水中生物想要攻擊刺鯰也是非常困難的。正是因為亞馬遜河中找不到可以壓制刺鯰的天敵,所以刺鯰成為亞馬遜中最危險的一種水中生物。即便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食人魚在刺鯰面前也只是乖乖「伏低做小」。亞馬遜河流中除了食人魚和刺鯰之外,還有一種名叫吸血鬼魚的生物也是極具危險性的,它的危險程度僅次於刺鯰。只能說亞馬遜這條河流真是充滿了危險,感覺隨時都有可能突然冒出個「殺手」出來。

相關焦點

  • 亞馬遜河的食人魚究竟有多可怕?不僅膽小,還有眾多天敵
    看看這一排鋒利的牙齒,如同一把利鋸,可以輕鬆切開肌肉。攻擊人類的食人魚一般是納氏鋸齒鯉。 食人魚並沒有傳中說的那樣可怕,當地的土著人還將食人魚當做美食。去亞馬遜河逮一條,炸至金黃,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成群的食人魚很囂張,不過當食人魚落單或數量較少時,就很謹慎了,成了膽小鬼。受到驚嚇,就會萎縮到角落裡,不敢動彈。如果你沒有受傷,在亞馬遜河遊泳,食人魚幾乎不會主動攻擊你。
  • 食人魚為什麼沒有稱霸亞馬遜河?因為這種生物是他們的天敵
    ,很多野外探險家們就會到這裡去冒險,亞馬遜河流域生活著太多兇猛的物種,食人魚就是這裡的一霸。食人魚的攻擊性很強,它們成群結隊的生活在一起,只要是被食人魚盯上的獵物,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被啃的只剩一堆骨頭,人在食人魚的面前都要躲得遠遠的,既然食人魚這麼霸道,那為什麼沒有稱霸亞馬遜河呢?
  • 它是亞馬遜河畔的頂級殺手,800伏的電壓,就連食人魚都不敢招惹
    它是亞馬遜河畔的頂級殺手,800伏的電壓,就連食人魚都不敢招惹亞馬遜河是世界排名第二的長河,也是世界上流量第一的河流。在這適者生存的世界裡,亞馬遜河裡有著數不清的生物鏈,他們每天過著心驚膽戰,處處充滿著未知危機的日子。
  • 亞馬遜河中的「頭號殺手」,連食人魚、鱷魚也要退讓三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亞馬遜河流域位於赤道,終年高溫多雨,這裡的大部分地區是熱帶雨林,生物種類繁多。在亞馬遜河流域有一種水生生物被稱為「頭號殺手」,就連食人魚、鱷魚等這類兇殘的生物也要退讓三分。如果大家選擇來到亞馬遜河流域探險旅遊,千萬要祈禱自己不要在水裡面遇到這種生物。那麼這麼恐怖的水生生物到底是什麼?它的名字叫做電鰻,生活在蓋亞那地區,一般喜歡棲息在河水混濁的岸邊或水位較淺的池沼活動。
  • 食人魚如此兇猛,為什麼沒有在亞馬遜河泛濫?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食人魚是比較兇猛的淡水魚種,有水中狼族之稱,常常成群結隊,就像密集的蝗蟲一樣,如果一隻水鳥掉入生活著食人魚的水中,幾分鐘之內就成為了一具骸骨,食人魚解決食物如此的迅速,這主要是因為在進食時,前一批食人魚各自上前撕扯掉一塊肉後
  • 神秘食人魚的天敵電鰻 食人魚生性兇狠卻不是百毒不侵
    根據資料顯示,食人魚是卵生魚類,繁殖並不困難,且一年可繁殖多次。食人魚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質即可飼育良好,食人魚,一聽到這名字你一定就能夠猜到這個水中殺手一定是兇猛的樣子。會吃人的魚一直都很恐懼,然而如此厲害的水中生物,怎麼講有沒有天敵呢?讓我們一起去揭開食人魚的奧秘面紗。
  • 食人魚有沒有天敵?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食人魚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質即可飼育良好,雌魚在產卵期可產出3000至5000粒魚卵,受精卵經過36至48小時就可孵化出仔魚,而仔魚在48小時後吸收完體內的蛋黃素後就會自己攝食。平時在水中稱王稱霸的鱷魚,一旦遇到了食人魚,也會嚇得縮成一團,翻轉身體面朝天,把堅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魚無法咬到腹部,救回一命。成熟的食人魚雌雄外觀相似,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有高度發展的聽覺。兩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為三角形,尖銳,上下互相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緊咬著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裂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
  • 如此可怕的食人魚,為何在亞馬遜河中不泛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國們都清楚,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流淌的河流,在大海深處也有許多未知的海洋生物,雖然我們的技術並沒有完全解開這一方面,當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肯定能在這一領域震撼全世界的。來自國外的亞馬遜河也不例外,它身為世界第二長河流,外表看上去十分的寧靜,但在這寧靜的背後卻有著「可怕」的食人魚。
  • 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沒人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
    正是由於亞馬遜熱帶雨林有豐富的水量,森林裡孕育了亞馬遜河,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河流長度世界排名第二。按照常識來講,亞馬遜河流位於熱帶,氣候炎熱,水量很充足,理論上應該是遊泳愛好者的天堂,而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敢這樣做,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要麼你身上就少了器官,要麼就直接留下一堆白骨,一點都不誇張。
  • 亞馬遜河殺手排行榜TOP5
    亞馬遜河蘊育了各種生命,這使得南美洲比世界上任何一塊大陸上的魚類物種都要多,因此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亞馬遜河流中是充滿神秘以及危險的,其中生存著眾多不可思議的生物,因亞馬遜河含泥量很高,人的視線只能達到水下幾十釐米的地方
  • 被稱為「殺手江湖」的亞馬遜河流域,有哪些恐怖的「殺手」
    同時亞馬遜河流域是一個處處充滿危機的「殺手江湖」,你永遠都不知道潛藏在渾濁的河底裡到底充滿了什麼樣的危機,上演著怎樣的殺戮。今天小編就盤點了亞馬遜河中十大恐怖的殺手,一起來看看是什麼吧?有著比尼羅河鱷既大又重的顱骨,並且是亞馬遜水域的頂級掠食者,在亞馬遜河殺手排行榜上也是可以排上號的。只要是能吃下的幾乎都吃,包括食人魚,鱸魚,猴子,鹿,巨蟒等,它們同樣也攻擊人類。
  •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捕食者,食人魚卻沒有在河中泛濫,這是為什麼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捕食者,食人魚卻沒有在河中泛濫,這是為什麼?作為現在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洲之一,南美洲是非常多野生珍稀動植物的家園,因為這裡有世界上最大雨林——亞馬遜雨林的庇護,使得非常多的動物能夠在這裡繁衍生息。
  • 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從來沒人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丁丁最重要
    按照常識來講,亞馬遜河流位於熱帶,氣候炎熱,水量很充足,理論上應該是遊泳愛好者的天堂,而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敢這樣做,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要麼你身上就少了器官,要麼就直接留下一堆白骨,一點都不誇張。
  • 食人魚為何沒稱霸亞馬遜河流?因為那有種它近不了身的天敵
    亞馬遜有一種非常恐怖的魚,在幾年前就一部《食人魚3D》恐怖電影風靡全球,也讓這類魚的名聲更是臭名遠昭。電影中它們嗜血狡猾,殘暴異常,所到之處任何活物都會在瞬間被吃得只剩枯骨。但是,食人魚真的像電影中那麼可怕嗎?
  • 亞馬遜河橫著走的頂級殺手,食人魚躲著走,鱷魚只能選擇同歸於盡
    亞馬遜河橫著走的頂級殺手,食人魚躲著走,鱷魚只能選擇同歸於盡 2020-11-10
  • 食人魚的天敵之一:被巨獺當辣條啃食!
    食人魚那麼恐怖,但也沒有辦法稱霸亞馬遜河,因為食人魚在這條河流中有多種天敵,例如巨骨舌魚、亞馬遜河豚、巨獺等都會捕食捕捉食人魚,這次來認識食人魚的天敵之一,會將食人魚當辣條啃食的——巨獺!食人魚對血腥味異常敏感,任何一點血腥味都會激起大群食人魚的狂暴攻擊,成群的食人魚確實極具攻擊性,但食人魚還有一個弱點:食人魚一旦離群或數量少時就會變的很膽小,這個時候不敢也不會主動攻擊比自己大的生物,只有在數量佔據絕對優勢才變得兇狠無比,所以落單或者數量比較少,食人魚反而容易遭到攻擊。
  • 食人魚兇名在外,為何沒在亞馬遜河泛濫起來?
    物種泛濫一般都是在特殊情況下發生,只有在一個物種來到新的環境之後,在這裡食物量充足又沒有天敵的限制,因此種群數量可以大幅度增長,例如比較著名的歐洲野兔被帶到澳洲之後,折騰了幾百年,數量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00億隻,野兔會破壞草地植被,本身繁殖能力就比較強還沒有天敵,數量就會大增。
  • 如此奇怪的食人魚,為何在亞馬遜河中不泛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國們都清楚,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流淌的河流,在大海深處也有許多未知的海洋生物,雖然我們的技術並沒有完全解開這一方面,當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肯定能在這一領域震撼全世界的。來自國外的亞馬遜河也不例外,它身為世界第二長河流,外表看上去十分的寧靜,但在這寧靜的背後卻有著「可怕」的食人魚。提起食人魚,我們就會聯想到它鋒利的牙齒和兇狠的表情,尤其是一旦有帶有血腥味的肉類墜入河中,便會吸引大批量食人魚迅速過來啃食,並且場面十分震撼,在短短幾秒時間內,這個肉類都會被啃食完,這樣的食人魚的確是非常可怕的。
  • 原來食人魚的天敵竟然是它們,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食人魚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質即可飼育良好,雌魚在產卵期可產出3000至5000粒魚卵,受精卵經過36至48小時就可孵化出仔魚,而仔魚在48小時後吸收完體內的蛋黃素後就會自己攝食。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
  • 南美最大的淡水魚,食人魚的天敵,卻傻傻地靠近人類導致種群銳減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中,生存著各種冷血的殺手:美洲豹、森蚺、凱門鱷、食人魚等等,能在亞馬遜河流域生存的生物都不簡單,作為南美最大的淡水魚——巨骨舌魚,原產地就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巨骨舌魚還是食人魚的天敵,可見巨骨舌魚的戰鬥力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