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食人魚的天敵竟然是它們,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2021-01-14 洛陽龍門海洋館

根據資料顯示,食人魚是卵生魚類,繁殖並不困難,且一年可繁殖多次。食人魚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質即可飼育良好,雌魚在產卵期可產出3000至5000粒魚卵,受精卵經過36至48小時就可孵化出仔魚,而仔魚在48小時後吸收完體內的蛋黃素後就會自己攝食。

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其中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在國內各市場俏銷的品種被稱為紅腹食人魚(鯧),它們體型小巧,一般為25公分左右,色彩美麗,擁有墨綠色的魚背,淺綠色的魚體,火紅色的腹部,性格卻極為殘暴。食人魚長著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魚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被食人鯧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不時也會受到食人鯧的攻擊。食人魚因其兇殘特點被稱為水中狼族、水鬼。

在亞馬遜河流域,牧民放牧牛群,遇到有食人魚的河流,就會把一頭病弱的牛先趕進河裡,用調虎離山計引開河中的食人魚,然後趕著牛群迅速過河。而作為犧牲品的老牛,不到10分鐘就被兇殘的食人魚群撕咬得只剩下一副白骨殘骸。當地土著人借用其兇殘的特點,在護城河中放養食人魚,以抵擋猛獸的侵襲,並把它們供為神。

食人魚頸部短,頭骨特別是顎骨十分堅硬,上下顎的咬合力大得驚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鋼製的釣魚鉤一口咬斷。平時在水中稱王稱霸的鱷魚,一旦遇到了食人魚,也會嚇得縮成一團,翻轉身體面朝天,把堅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魚無法咬到腹部,救回一命。

成熟的食人魚雌雄外觀相似,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有高度發展的聽覺。兩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為三角形,尖銳,上下互相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緊咬著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裂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牙齒的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列可引致嚴重的咬傷。

繁殖期時會將卵產在水中的樹根上,卵具黏著性。一次可產上千顆的卵。親魚會有護卵的行為,受精卵在9~10天之後孵化。河水的氾濫情形會影響其繁殖的成功率。

食人魚常成群結隊出沒,每群會有一個領袖,其他的會跟隨領袖行動,連攻擊的目標也一樣。在乾季時,水域變小,使得食人魚集結成一大群,經過此水域的動物或人就容易受到攻擊。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血的氣味是引發大群食人魚攻擊的主因,但也有人認為是受傷動物所造成的噪音和水花引起它們的注意。

有文章說,食人魚在亞馬遜河流域的河流裡去獵食其他魚類並非輕而易舉之事,因為河水實在混濁,能見度通常不超過1米,而食人魚發起攻擊時離獵物的距離不能大於25釐米。另外,為了對付食人魚,亞馬遜河流域還有許多魚類在千百年的生存競爭中發展了自己的「尖端武器」。例如,一條電鰻所放出的高壓電流就能把30多條食人魚送上「電椅」處以死刑,然後再慢慢吃掉。另一魚種刺鯰(**也就是異型 琵琶鼠家族 Loricariidae )則善於利用它的銳利脊刺,食人魚要想對它下口,刺鯰馬上脊刺怒張,使食人魚無可奈何。

食人魚天敵

有人會說,食人魚的天敵不是電鰻嗎?但是真正在自然環境下又有幾條食人魚被電鰻所食?因為在電鰻的菜單裡,食人魚並不是它們的主食。它們真正的天敵是原產地的旱季連續4~6個月不下雨的季節,一些被大太陽蒸發的只剩下淺淺少少的水,成群的食人魚在池塘裡掙扎。而當地的數種水鳥及凱門鱷爭相捕食的畫面,都可在國家地理頻道或是探索頻道上看到,而上列所述的天敵是」電鰻」實在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關注洛陽龍門海洋館微信


了解更多海洋秘密,知道更多趣味知識



看小兔子這麼賣力,快快戳下大拇指唄!

相關焦點

  • 食人魚有沒有天敵?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而作為犧牲品的老牛,不到10分鐘就被兇殘的食人魚群撕咬得只剩下一副白骨殘骸。當地土著人借用其兇殘的特點,在護城河中放養食人魚,以抵擋猛獸的侵襲,並把它們供為神。食人魚頸部短,頭骨特別是顎骨十分堅硬,上下顎的咬合力大得驚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鋼製的釣魚鉤一口咬斷。
  • 神秘食人魚的天敵電鰻 食人魚生性兇狠卻不是百毒不侵
    說到食人魚大家是不是都膽戰心驚啊,食人魚難道就是百毒不侵了嗎?食人魚的天敵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神秘的食人魚真相。
  • 食人魚真的會「吃人」嗎?來看看實驗怎麼說
    會吃人的魚向來都很恐怖,但是這樣厲害的水中生物,究竟有沒有天敵呢?讓我們一起去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  食人魚是卵生魚類,繁殖並不困難,且一年可繁殖多次。  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而作為犧牲品的老牛,不到10分鐘就被兇殘的食人魚群撕咬得只剩下一副白骨殘骸。當地土 著人借用其兇殘的特點,在護城河中放養食人魚,以抵擋猛獸的侵襲,並把它們供為神。
  • 食人魚真的「食人」嗎?
    實拍食人魚就讓小青帶大家一起揭開食人魚神秘的面紗01尖銳的牙齒是它們最有力的武器,再加上其上下顎的強大咬合力,甚至能把鋼製的魚鉤咬斷。它們咬住獵物後便絕不鬆口,通過身體的扭動將肉撕下來。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們就會用鋒利的尖齒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 食人魚也有天敵,你知道是誰嗎?
    食人魚原產於亞馬遜,是河流湖中最兇狠的小型魚類,食人魚有著尖銳的利牙,被咬到的獵物一旦溢出血腥味,它們就會變得無比瘋狂,用它們銳利的牙齒撕咬獵物,直到剩下一堆殘骨為止,而在亞馬遜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水族生物之一,可見食人魚有多兇殘,是食人魚也是有天敵的,把它放進魚缸裡面,
  • 食人魚也有天敵?把它放進魚缸裡,接下來的一幕不要眨眼
    食人魚也有天敵?把它放進魚缸裡,接下來的一幕不要眨眼縱覽世界美景,細品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食人魚是一種個體較小的殘暴魚類,它們強有力的齒列非常鋒利,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只要聞見一點點的血腥味,就能將它們引出來。食人魚經常將誤入水中的動物在短時間內吃得只剩白骨,非常的殘暴,它可以說是稱霸亞馬遜流域的霸主,但是這樣厲害的生物竟然也會有天敵,人們將它放進魚缸之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千萬不要眨眼。
  • 為什麼食人魚沒稱霸淡水河?原來有這個天敵,一秒消滅30隻!
    為什麼食人魚沒稱霸淡水河?原來有這個天敵,一秒消滅30隻! 食人魚光聽名字就讓人不寒而慄 實際上食人魚的兇殘程度 確實對得起他的名字
  • 食人魚在亞馬遜少有天敵,為什麼沒有泛濫?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食人魚是淡水中最兇猛的魚類之一,而且在野生環境下,食人魚還是群居的食肉動物表面上看,長著滿嘴尖牙且群居的食人魚可以橫掃一切,但是,實際上,在食人魚的棲息地-亞馬遜流域中,食人魚在「殺手榜」上僅排第四位。食人魚學名食人鯧,它的大名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究其原因就是其兇猛的個性以及一些影視作品的放大化。從分布上看,食人魚主要分布於亞馬遜流域,作為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食人魚的食物幾乎囊括了亞馬遜流域中80%以上的水生動物,除此之外,食人魚還會攻擊意外落水的動物,包括人類。
  • 魚塘裡橫掃一切的黑魚,連食人魚都不怕,它們的天敵是什麼魚?
    黑魚的兇猛可以稱之為淡水魚王,一對一食人魚也不落下風,那麼自然界還有它的天敵嗎?食人魚都不怕,還怕什麼魚?前陣子有個把黑魚放食人魚缸裡對決的視頻走紅後,短視頻平臺上就出現了五花八門的黑魚和食人魚對決的視頻,基本上一條黑魚對幾十條食人魚的話是毫無還手之力的,不出十分鐘就被吃成一副骨架!
  • 讓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魚,你知道它的天敵是什麼嗎?不是電鰻
    它們體型雖然小巧,但是性格極為殘暴,只要聞到血腥味,它的反應就會變得十分敏捷,用它鋒利的牙齒瘋狂撕咬獵物,直到只剩下一堆白骨為止。當然,再怎麼強大的動物終究還是會有天敵的,那麼讓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魚,你知道它的天敵是什麼嗎?其實並不是電鰻。
  • 亞馬遜河的食人魚究竟有多可怕?不僅膽小,還有眾多天敵
    食人魚主要以小魚、腐肉等為食,但有些近種只吃植物和小魚。常常成群捕獵,它們會將獵物吃的乾乾淨淨。食人魚對血腥味極其敏感,這點與海種鯊魚類似,一點血腥味都會激起食人魚群起而攻之。飢餓難耐時,甚至會攻擊同類。
  • 生性殘暴的食人魚,到底害怕什麼動物?它的天敵真是出乎意料
    食人魚這種動物想必人們都不陌生吧,即使人們對於食人魚的生活習性以及具體特徵並不了解,也有不少人聽說過關於食人魚的一些故事吧,在很多人的傳言以及人們的第一印象中中,食人魚是一種極其可怕的存在,它擁有非常強大的能力,並且有著能夠致命的殺傷力度,的確,實際生活中的食人魚確實如人們傳言的那般兇猛無比,但是食人魚並不是無所畏懼的,它也是有著害怕的動物存在的,並且食人魚在一些情況下並不會異常兇猛
  • 食人魚的天敵之一:被巨獺當辣條啃食!
    食人魚那麼恐怖,但也沒有辦法稱霸亞馬遜河,因為食人魚在這條河流中有多種天敵,例如巨骨舌魚、亞馬遜河豚、巨獺等都會捕食捕捉食人魚,這次來認識食人魚的天敵之一,會將食人魚當辣條啃食的——巨獺!食人魚對血腥味異常敏感,任何一點血腥味都會激起大群食人魚的狂暴攻擊,成群的食人魚確實極具攻擊性,但食人魚還有一個弱點:食人魚一旦離群或數量少時就會變的很膽小,這個時候不敢也不會主動攻擊比自己大的生物,只有在數量佔據絕對優勢才變得兇狠無比,所以落單或者數量比較少,食人魚反而容易遭到攻擊。
  • 神秘亞馬遜,邂逅食人魚
    如此龐大的「綠林王國」自然蘊藏著無數有待探尋的神秘密碼。我們的探秘從瑪瑙斯開始。作為亞馬遜州的首府,瑪瑙斯位於內格羅河與索裡芒斯河交匯口。在葡萄牙語中,「內格羅」是「黑色」的意思,所以這條河流又叫黑河;而索裡芒斯是葡萄牙語「陽光」和「泥水」的合成詞,意為光亮的泥水,因為其顏色淺,也被人們叫作白河。
  • 幾分鐘就能啃掉一頭牛的食人魚有天敵嗎?吃貨屬性的人類就是其一
    食人魚有天敵嗎?答案是有,而且很多,人類也是其中一個。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有天敵的,相生相剋才能達到平衡,當然人類是一種特殊的存在。為什麼總有人疑惑食人魚是否有天敵,這就要和食人魚的兇猛的屏幕形象有關了。
  • 食人魚為什麼沒有稱霸亞馬遜河?因為這種生物是他們的天敵
    舉報   亞馬遜河流域是一個充滿未知危險的地方,很多野外探險家們就會到這裡去冒險,亞馬遜河流域生活著太多兇猛的物種,食人魚就是這裡的一霸
  • 亞馬遜河又一「殺手」,沒有天敵,比食人魚還可怕?
    像眾所周知的食人魚就是亞馬遜河中的常居物種,因殺傷力強而被人評選為「亞馬遜十大殺手」之一。不過食人魚在這個榜單中並不算最危險的,奪得該榜單榜首的水中生物是一種名叫刺鯰的魚類。當刺鯰與食人魚「狹路相逢」時,食人魚即便再兇殘都無法拿刺鯰怎麼樣。刺鯰在沒有遇到危險的情況下,它身上帶有的背刺是貼在身上的。
  • 嚇人一跳:「食人魚」原來是淡水白鯧(圖)
    嚇人一跳:「食人魚」原來是淡水白鯧(圖) 點擊進入>>>   四川新聞網-南充日報訊本報記者劉敏文/圖  本報11日《緊急報告:南充驚現食人魚》一文見報後,「食人魚」問題立即引起了市漁政管理站的高度重視
  • 南美最大的淡水魚,食人魚的天敵,卻傻傻地靠近人類導致種群銳減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中,生存著各種冷血的殺手:美洲豹、森蚺、凱門鱷、食人魚等等,能在亞馬遜河流域生存的生物都不簡單,作為南美最大的淡水魚——巨骨舌魚,原產地就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巨骨舌魚還是食人魚的天敵,可見巨骨舌魚的戰鬥力多強!
  • 來自亞馬遜河食人魚的威脅,原來紅鰭鯧才是食人魚中最大的噩夢!
    來自亞馬遜河食人魚的威脅,原來紅鰭鯧才是食人魚中最大的噩夢!食人魚一個提起都毛骨悚然的名字,聽名字就知道人類給了這個物種多兇猛的評價「食人」,此物種是原產於亞馬遜河的一種習性兇殘至極的魚類,又叫食人鯧,是水虎魚的一種,食人魚的品種也多種多樣,這其中又可分為雜食性,和肉食性的兩種食人魚,其中全食肉性的食人鯧正名叫:紅腹鋸鮭脂鯉食人魚主要棲息在安第斯山以東巴西平原的諸河及亞馬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