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
諾貝爾獎官方推特截圖
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她工作多年,一直暴露在放射線下。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
諾貝爾獎官網還提到,居裡夫人患病去世,可能是長年暴露在輻射下所致。她的一些書籍和論文仍具有強烈放射性,必須放在鉛盒中保存。「這也說明,居裡夫人留下的科學遺產實際上是無法觸及的」。
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華沙,畢業於巴黎大學,是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世稱「居裡夫人」。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成為世界首位兩獲諾貝爾獎的人。諾貝爾獎官網稱她為「現代科學界的偶像」。
瑪麗·居裡(Marie Curie)
1898 年 12 月 26 日,居裡夫婦在一份報告中描述了一種新物質 :「這种放射性物質含有大量的鋇,儘管如此,放射性仍相當大。因此,鐳的放射性一定很大。」這一發現是他們對瀝青鈾礦(現在被稱為晶質鈾礦)研究的一部分,就在幾個月前,他們在其中發現了釙。
這種新物質含有的新元素,其化學性質與鋇非常接近,它會發出微弱的藍光,於是他們給它取名為「鐳」 (radium),源自拉丁文「radius」,意為「射線」。居裡夫婦從數噸瀝青鈾礦中提取了幾毫克高放射性的氯化鐳。
但是直到 1910 年,居裡夫人和德比埃爾內才通過使用汞陰電極電解它的氯化物而分離出了純金屬鐳。這一過程涉及汞的蒸餾,會產生一種鐳汞混合物,這在今天需要經過相當多的風險評估才能進行。
同年,第 88 號元素被選為定義放射性強度的原始單位居裡(Ci)的基準,1 Ci 等於 1 g 純鐳 -226 衰變所產生的放射量,這確立了第 88 號元素的重要性。
後來,國際單位制單位貝克勒爾(Becquerel,Bq)於 1975 年設立一個 Bq 相當於每秒有一個原子發生衰變,而 1 Ci 等於37 GBq。
在成功分離元素鐳一年後,居裡夫人因發現釙和鐳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第 88 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位於鋇的下方,和第 2 族的其他元素一樣,它是一種柔軟、閃亮、銀白色的金屬。它是鈾的衰變產物,有 30 多種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半衰期從僅僅幾納秒到 1600年不等。
企業家們很快就開始利用這一發光的元素牟利。鐳很快被譽為一種全面的健康美容靈丹妙藥,被添加到水、咖啡、啤酒、巧克力、牙膏、面霜和栓劑等日常用品中,鐳甚至被添加到雞飼料中,試圖以此獲得能自我孵化的雞蛋。
鐳
到 1921 年,鐳的價格已經高到離譜(10 萬美元 /g),居裡夫人再也買不起它在巴黎鐳研究所繼續她的研究。
幸運的是,一位美國的編輯——瑪麗·馬丁利·梅洛妮(Marie Mattingly Meloney)夫人,聽說了這個情況後,特地籌集了必要的資金購買了 1 g 純鐳,並在居裡夫人訪問美國期間贈予給她。這克鐳被謹慎地安置在一個襯鉛的紅木盒子裡,那時已經有人開始懷疑鐳對人體有害,即使含量小到在當時人們認為安全的劑量範圍內。
最臭名昭著的是,鐳過去被廣泛應用於鐘錶錶盤的油漆中,以使鐘錶在黑暗中發光。從事這項細節工作的女工必須經常用嘴唇將畫筆舔成尖尖的形狀。
正在加工鐘錶的女工
這樣,她們每次都會攝入少量的鐳,從而導致嚴重貧血、牙齒脫落、下巴腐爛、骨癌,以及最終的死亡。儘管她們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被忽視得太久太久了,但這些被稱為「鐳女」的女工終於在 1927 年對鐘錶製造商提起了訴訟,並且最後在庭外達成和解。終於,鐳的受歡迎程度一落千丈。
目前鐳的年產量——通過從廢核燃料棒中提取——不到 100 g。第 88 號元素已成為一個環境監測的重點目標,它在土壤中的汙染程度被量化,它在水體中的放射性強度被評估。
在醫療領域,它的使用已經被更安全的替代品所取代,比如鈷-60,但鐳-223 仍被用於放射療法來治療已經擴散到骨骼的前列腺癌。它的作用類似於鈣,在活性礦化部位與骨基質結合。一旦進入骨頭,放射出來的 α 粒子可以殺死癌細胞。
今天,一想到居裡夫人口袋裡揣著鐳瓶,就讓人不寒而慄。她喜歡在夜間觀看的溫暖的藍色輝光,原來是鐳的強烈放射性給我們的警告。
本文轉載自「原點閱讀」微信公眾號
來源:《自然的音符:118種化學元素的故事》一書中《鐳的真相》
作者:維姬·坎特利爾(Vikki Cantrill)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向左滑動,查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媒體傳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