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更新·微景觀

2021-01-15 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黃忠斌/文 本報記者 常 徵/圖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其暢通與否直接關係廣大市民的生活質量、城市的肌體健康。筆者日前走進溮河區金牛山街道轄區,繞行周家山大道、周家山一街、周家山二街,領略到了周家山社區背街小巷的喜人變化。

周家山社區處於城鄉接合部,屬典型的城中村,在金牛山街道轄區南、雞公山大街西、南湖路以北,方圓1.5平方公裡,常駐居民千餘戶、4000多人。11月22日9時許,走進社區,整潔的道路、粉刷的牆壁、美觀的牆繪、醒目的標語……令人眼前一亮,社區入口的一面牆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另一面牆上張貼著該社區改造提升前後的對比圖片,社區居民的房前屋後、道路上空,「蜘蛛網」大都「下崗」,施工人員正在掃尾,有關行業技術人員同時重新布設線路,每條路拐角處還一字排開地放置4個生活垃圾分類桶,社區幼兒園飄出稚嫩的歌謠,三五個居民坐在家門口聊天,幾位大媽帶著孫子在社區道路上散步……整個社區井然有序,溫馨和諧。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維護滯後,修繕乏力,房老屋舊,設施陳舊,車輛亂停亂放,尤其是電力、通信、有線電視等行業專網線纜,的確為廣大居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但隨著時間、空間的推移,社區上空的線纜越搭越多,縱橫交錯,線路打結,相互纏繞,混搭嚴重,織就一張張巨大的「蜘蛛網」,不但成為安全隱患,而且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社區黨支部書記趙祥銀毫不諱言,這一度成為小區居民的一大「心事」,也是現代城市街道社區治理的一大「心病」。

怎麼改造,如何提升?無不考量著街道、社區幹部的城市管理治理服務水平。況且,老舊小區改造,既定條件和固有因素複雜,特別是居民訴求、資金來源都是首先要慎重思量的問題。

年初,針對居民的「急難愁盼」煩心事,金牛山街道把周家山社區確定為今年「宜居示範居住區」,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指導其因地制宜推進微更新、量力而行打造微景觀,讓廣大居民們切實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盛夏7月,社區啟動「文明周家山·美化新家園」社區微景觀改造項目,針對轄區背街小巷、部分老舊小區,就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進行綜合整治,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品位、創意特色和實際功效的社區微景觀,實現社區微更新。

趙祥銀介紹,他們摒棄「大拆大改」的舊思維,而是注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規模適當、尺度合理的原則,既節約投入,又節省成本,對社區既有格局一一進行微更新,讓微景觀走入尋常百姓家,讓居民在家門口感受到花園氣息。其中,在燃氣管道和水錶處,專門用花崗巖石材砌成花池,既堅固又美觀;在居民房前屋後過去堆雜物的地方,打造成花木掩映的花園;在房屋向陽處,依照樹木的年輪,修建座椅,供居民曬太陽聊天;在電線桿、房子拐角處,打造盆景式花圃……

社區統一改造沿路及各小區線路,該梳理的梳理、該剪除的剪除、該綑紮的綑紮、該入地的入地……重新架設周家山大道、周家山一街、周家山二街「空中線路」,確保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居民安全用電用網。據了解,改造線路約4000米,剪除「蜘蛛網」近4噸。

「社區微景觀打造,由社區、居民、施工方三方協調,因地制宜、一戶一景、一院一策,自己動手,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環保理念、垃圾分類知識、文明創建等元素。」施工方負責人向筆者介紹,「由於標準低,光是栽植在居民家門口的小葉女貞,就三番五次被否決,返工五六次……」截至目前,社區精心打造微景觀30多處,栽植各類花木上百棵,綠化草坪500多平方米,建造微景觀黑布瓦6000塊、鵝卵石5噸、花崗巖條石400多米。

這樣乾淨整潔的環境,社區居民最有發言權。面對社區各具特色的微景觀,居民「觀察團」代表許忠蓮感慨道:「現如今,周家山社區改頭換面啦!」談及往年,社區一街的張大爺曾十分擔心,「一出樓道口,頭頂上就是亂七八糟的線,心裡總不踏實!」居民胡大媽也贊道:「之前,下雨天,走在電線網底下,萬一漏電什麼的,可嚇人了。現在好了,安全了,放心了!」

遍布社區的花園微景觀,想居民之所想,讓這一角落從「拾荒聚集地」變身「舒心美家園」。小區居民陳信力感嘆:「現在,家門口多了彼此交流感情的空間,小區環境美了、安全了,居民『亂張貼、亂堆放、亂丟棄』的現象也不見了,這樣的微景觀打造,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搞得實在!」

隨著社區背街小巷的改造提質,居民的觀念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逐漸意識到居住環境的重要性,同時參與環境改造的意願也逐漸增強。「社區花園是一粒粒小種子,埋進土壤裡,慢慢生根發芽。到今年年底,家門口小花園將遍布社區的旮旮旯旯兒,如同一盆盆生機盎然的大盆景!」趙祥銀十分自信地說。

與此同時,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社區幹部深入群眾,傾聽心聲,順應期盼,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周家山社區一街、二街、周家山大道形成一條首尾相連的1200米長的環形路,是2000餘名居民擁有的一條背街小巷。為此,社區廣泛徵求群眾意願後,對其重點進行了改造提升。社區首先重新更換道路兩側的路沿石、人行道,並對居民和商戶的化糞池、下水道統一清淤,重新砌築汙水井,安裝窖井蓋;拆除道路兩側違章建築,豎起仿生牆;道路狹窄和急拐彎處,儘量取直道路、修復山體。最後,經過攤鋪、碾壓、接縫、再壓實等工序後,一條平整、乾淨、寬闊的瀝青路出現在大家的眼前。目前,社區各條背街小巷鋪設瀝青路面萬餘平方米(含支巷),人行道鋪設環保磚千餘平方米,鋪設路沿石500米,維修排水溝上千米,設置雨水井30個、鋪設涵管200米,粉刷牆面2000平方米等。

「以前,路面坑坑窪窪,汙水到處流;現在,把路修到家門口,又乾淨又整潔!」周家山新村小區居民王阿姨伸出大拇指嘖嘖贊道。平整潔淨的路面、粉刷一新的牆體、歸攏齊整的管線、綠草如茵的花壇、順暢規範的管網……無不彰顯著勃勃生機。

城市街道社區管理就是服務,創文的目的就是為民利民惠民。周家山社區綜合改造背街小巷,提升了社區「顏值」,也進一步改善了轄區人居環境。同時,各種文化社團組織慕名前來,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提高了群眾的生活品質。當日,跟隨在信陽師院工作的女兒、來自洛陽工學院的2位退休教授,正興致勃勃地與社區春秋京劇團排練《蘇三起解》等曲目,教授夫婦異口同聲道:「從周家山社區的變化,就感到信陽這幾年變化太大了!」

相關焦點

  • 微景觀大效應
    塘東以一村之力組織舉辦的微景觀設計賽,是晉江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進一步延伸。 據記者了解,從2018年開始,晉江市就開始著力打造以微景觀、微菜園、微庭院、微森林、微牆繪為主要內容的「五微五營雙創」活動,以大學生夏令營、國慶建造營、校園雙微創意營、大樹微景觀工作營、大學生寒假實踐營為主要平臺,以大學生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為抓手,廣泛吸納人才投入到鄉村振興中來。
  • 參與式社區「微景觀」營造 再現城市生活美學
    參與式社區「微景觀」營造服務項目旨在通過小區內公共空間微更新,以較低的成本,發動居民群眾一起對老舊小區公共空間進行小而美的改造,提高居民對小區公共空間和環境的關注,提高居民參與小區公共事宜的議事能力和參與熱情。項目承接以來,杭州市江幹區丁蘭街道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積極聯繫落地社區,開展前期調研,截止目前,已調研社區居民800人,社區工作人員48人。
  • 苔蘚微景觀|邂逅微景觀
    苔蘚微景觀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看似元素繁多,但底部都是一樣的,一般由輕石基質、水苔、泥炭土組成。
  • 晉江這些紅色微景觀很贊!
    從2017年開始,清內村探索「生態修復+人居環境整治+微景觀」創建模式,連續打造多批牆繪和主題微景觀,碉堡戰地微景觀就是村裡的第五個微景觀。 「春暉園」微景觀以曾經的大隊部舊址為背景,單獨來看是一個紅色微景觀;整體來看,又是一個紅色景點,既有獨立美又有整體美。
  • 多肉+盆景也是一道微景觀 市場前景可期
    多肉與盆景組合成的微景觀中國園林網7月29日消息:你看!這就是多肉和盆景的充分組合,營造出一種景象雖小但蘊意豐富的微景觀。多肉以它「萌萌噠」、「小清新」在市場上深受青年人的喜愛;盆景以它鮮明的造型特色、風骨氣勢贏得愛花人士的欣賞和把玩。前者以它漂亮的質感帶給人們愉悅的心裡感受,後者以它多變的形枝美帶給人們豐富的審美體驗。
  • 小涼亭換「新衣」,安貞街道安外社區「微景觀」改造太驚豔!
    創建國家衛生區行動啟動以來,朝陽區老舊小區社區微景觀改造項目有力推進了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打造了一批有文化品位、創意特色和實際功效的社區微景觀,提升了社區品質。今年,朝陽區安貞街道社建辦將轄區部分老舊小區納入2020年社工規劃師項目,由社工親自設計、親自實施,專業社工組織指導,以「小而美微而妙」的微景觀點亮了居民身邊的公共空間。
  • 瓶中精靈,沉浸在微景觀的世界裡丨耍花腔
    Clea Cregan 迷戀上了花藝中的微景觀製作:在一個小小的玻璃容器中,配置土壤介質,搭配植物造型,創造出原始森林、熱情沙漠或是園林秘境。玻璃瓶中的微景觀,就像是一個個充滿魔法的水晶球,讓缺乏自然、缺乏空間的城市人們擁有一個近距離接觸生態環境的機會。
  • 微景觀地形_2020年微景觀地形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2)工程與輔助工程 查看詳情 微地形景觀設計,居然可以這樣「玩」! 微地形處理  園林地形指一定範圍內承載樹木、花草、水體和園林建築等物體的地面。
  • 苔蘚微景觀的製作流程及其養護
    苔蘚微景觀,是用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等生長環境相近的植物,搭配各種造景小玩偶,運用美學的構圖原則組合種植在一起的新型桌面盆栽。一、準備材料1、瓶內裝飾:景觀瓶子、苔蘚、植物、輕石、水苔、赤玉土、小石頭、小木頭、 化妝沙。
  • 蝴蝶蘭微景觀常見模式
    蝴蝶蘭微景觀常見模式蔡紅海等1 蝴蝶蘭的概念蝴蝶蘭為蘭科蝴蝶蘭屬,原產於亞熱帶雨林地區,為附生性蘭花。蝴蝶蘭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具有光合作用。3 創作所需的材料及過程蝴蝶蘭微景觀在製作的時候不能隨心所欲地種植,而是在確定一個主題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去搭配。3.1 確定主題蝴蝶蘭微景觀創作主題為蝴蝶蘭,其他花材都用來襯託蝴蝶蘭,點綴整個微景觀。確定蝴蝶蘭微景觀主題時,可以與生活中的小景觀、山水畫、詩詞、成語、生活、情感等場景進行聯繫,找出靈感,確定主題,突出作品的風格。
  • 文化路街道:打造街頭微景觀,扮靚城市風景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通訊員 呂晶晶 為進一步提升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街道辦事處以「千百十」道路改造提升工作為切入口,充分弘揚「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根據街巷的自身特點、文化傳統、業態,注入時尚元素和文化元素,加強街頭小遊園建設,美化環境加快對中心城區主要路段、重點區域的綠化改造,塑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小節點、微景觀
  • 江寧麒麟街道打造城市「微景觀」 提升居民幸福感
    上個月以來,南京麒麟街道在廣泛徵詢市民意見建議後,立足市民需求,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本著「花小錢辦大事」的原則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微景觀」。  麒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分別在集鎮3條主幹道邊新建「泰盈亭、悅民亭、牛首亭」3座休閒景觀亭和長廊,在開城路和丹青路增設長椅,並在這些設施周圍配建微型花圃、白色柵欄,設置社會公益宣傳標識標牌。
  •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2020-12-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景觀」:裝在瓶子裡的童話世界
    時下,這種將苔蘚、多肉、蕨類植物與蘑菇、柵欄、假山、卡通人物等盆景配件靈活組合、被稱為「微景觀」的新型迷你藝術盆栽,正在都市白領、學生一族中悄然流行。「微景觀」憑藉充滿童真的造型、豐富自由的創意、造價相對低廉、易於養護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
  • 空氣鳳梨與微景觀相結合及養護
    由於空氣鳳梨形態奇特、無需土壤潔淨等特點,使其在室內園林美化方面獨具優勢,將其結合其他材料製成微景觀形式進行室內綠化及裝飾,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從微景觀設計及養護兩方面對空氣鳳梨微景觀進行了闡述。配合花期長短不同、香味品種、花朵性狀(柱狀花、瓣狀花)、花朵顏色(以紫色偏多,也有白色、藍色、紅色、綠色、黃色、棕色)等,可組合設計出各種風格各異的微景觀作品。
  • 北京朝陽區觀音堂社區打造廣場微景觀
    為擴大項目宣傳,提升微景觀在社區的影響力,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讓更多社區居民了解微景觀,珍惜愛護社區,北京市朝陽區觀音堂社區聯合立德社工於2020年10月29日,開展觀音景園小區廣場發布會。「微景觀 大幸福」觀音景園社區多彩空間打造項目自6月份開展以來,通過居民意見徵集,挖掘社區居民志願者,通過議事協商和民主決策,按照居民意見制定廣場微景觀打造方案。
  • 微景觀生態瓶的盆栽在市場上悄然流行
    中國園林網6月10日消息:近日,記者在走訪市場時了解到,一種名為微景觀生態瓶的盆栽在市場上悄然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花店開始銷售,在淘寶上也成為了熱銷產品。龍沙區某花店是我市最早銷售微景觀生態瓶的店家,記者在店內看到,最小的售價在100元左右,最大的要500元左右。
  • 微景觀討人喜歡 為什麼卻被稱為「小眾中的戰鬥機」?
    一份綠意盎然、繽紛多彩的「微景觀」雖體積不大,裡面卻應有盡有,仿似一個小小的「童話世界」,不僅可以裝點生活和工作的環境,還有助於調節情緒。微景觀小小的微景觀雖討人喜歡,但是自前兩年悄然出現至今,在多肉植物早已風靡各大城市的當下,在很多大型超市、便利店,甚至各大花圃卻依然難尋它們的蹤影,在某些貼吧或者網絡平臺上更是有不少商家把微景觀稱之為「小眾中的戰鬥機
  • 石獅:港邊村打造「海蠣之鄉」微景觀
    1月4日,記者在永寧鎮港邊村看到,該村「海蠣之鄉」微景觀已基本完工,這裡原本是一處倒塌的古厝,如今被改造成獨具港邊村特色的小公園。不僅風景宜人,而且富有文化底蘊。「我們村有80多戶村民養殖海蠣,港邊村的海蠣個大味鮮,口感更好。」
  • 走進校園之微景觀--水陸兩棲缸
    微景觀是將苔蘚、多肉等植物,加上各種籬笆、砂石、可愛的卡通人物、動物裝進一個瓶子或景觀缸內,構成妙趣橫生的場景,在家中、辦公室的案頭擺上一盆,勞累疲乏時抬頭瞥見那一抹綠色,仿佛跌落到一個簡單純淨的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