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這些紅色微景觀很贊!

2021-01-15 騰訊網

LAO MIN NAN

節目視頻

在晉江,從抗日到解放再到家園建設,都有一批熱血兒女投身其中。他們不怕苦,不怕犧牲,勇挑重擔。紅色精神、紅色基因深深地鐫刻在晉江土地上。

「八·二三」炮戰時期,有一支連隊駐紮英林鎮清內村,並在村裡挖戰壕,築碉堡。清內村利用舊條石,結合戰士雕塑,愛國牆繪,入團、入黨、入伍誓詞等,把碉堡舊址改造成紅色微景觀,並成為清內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國教育基地。

清內村黨支部書記洪文化告訴我們,進入碉堡的矮門,使敵人不能輕易進入,再加上狹窄的空間,士兵在碉堡內部就比較安全。

每個碉堡都設有三個機槍口,從機槍口往外看,一百米內的人員出入,都看得清清楚楚。士兵在這裡站崗放哨,村民更有安全感。

以前,清內村以開礦採石為生,碉堡被廢料和垃圾所掩埋。就算有人提醒,也很難看出那是個碉堡。

從2017年開始,清內村探索「生態修復+人居環境整治+微景觀」創建模式,連續打造多批牆繪和主題微景觀,碉堡戰地微景觀就是村裡的第五個微景觀。

廢棄碉堡遺址搖身一變,成了紅色文化景觀,村莊環境實現了大變樣。村民不僅可以享受環境變化帶來的舒適,還能了解村子的革命歷史,接受一場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

空閒的時候,安海鎮曾埭村許多村民,總喜歡到一個叫「春暉園」的地方聊天曬太陽。很難想像,兩年前,他們還因為周邊的環境問題,滿是怨言。

村民黃連生回憶說:「以前來到這邊,惡臭就冒上來,雞屎鴨屎,垃圾堆很大。現在變得跟公園一樣,很漂亮,大家都過來玩。」

「中華兒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晉江縣安海公社,明燈大隊」,簡單的一個門頭,一下子把人拉回人民公社時代。

這棟番仔樓建於1930年左右,是曾埭村馬來西亞僑親所建。它曾經作為大隊隊址而熱鬧非凡,也是很多曾埭人心中的印記。後因無人居住,一度荒廢。2019年,這棟番仔樓修繕後,被改造成曾埭村村史館。

曾埭村注重挖掘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在修番仔樓的時候,修一個紅色的微景觀作為村史館的配套,兩者主題一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突兀,又不孤立。

「春暉園」微景觀以曾經的大隊部舊址為背景,單獨來看是一個紅色微景觀;整體來看,又是一個紅色景點,既有獨立美又有整體美。

「掃一掃二維碼,點擊播放,就能聽到信息。」內坑鎮黎山村的村民經過「紅色行走記憶」微景觀的時候,都會往牆面上掃一掃,聽一聽「有聲圖書館」的信息。這漸漸地成為了不少村民的一個新習慣。

在「有聲圖書館」裡,那些年紀大或有閱讀困難的群眾更方便讀取信息,黨員、群眾隨時隨地了解、學習黨建相關知識,感受黨的歷史。這個智慧型學習陣地,讓大家受益匪淺。

「有聲圖書館」的內容包括改革開放、十九大精神解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做合格黨員等12個部分,另外還有中共泉州中心縣委機關舊址概述、鄉村善治積分制、村規民約等3個「自選」部分,為了提高「有聲圖書館」的「用戶體驗」,裡頭每部分內容每兩天就會更新一次。

黎山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曾經是中共泉州中心縣委所在地,村中參與革命工作的人很多,出了張克黎等革命烈士。仔細去看每一個微景觀,都有紅色記憶的因素在裡面。

村裡結合微景觀建設,深入挖掘村裡的紅色精神和紅色基因,把豐富的紅色資源展示出來,讓更多年輕一輩感受和傳承愛國愛鄉的力量。

每個微景觀都有一個故事,每個微景觀都有一段歷史。將紅色文化融入微景觀中,讓它成為村裡的宣傳陣地,這是傳承革命歷史,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責編| 許水艇編輯| 杜少雄

審核| 陳詩章 蔡豔豔

相關焦點

  • 微景觀大效應
    塘東以一村之力組織舉辦的微景觀設計賽,是晉江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進一步延伸。 據記者了解,從2018年開始,晉江市就開始著力打造以微景觀、微菜園、微庭院、微森林、微牆繪為主要內容的「五微五營雙創」活動,以大學生夏令營、國慶建造營、校園雙微創意營、大樹微景觀工作營、大學生寒假實踐營為主要平臺,以大學生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為抓手,廣泛吸納人才投入到鄉村振興中來。
  • 贊!這樣的社區微景觀,你見過嗎?
    贊!這樣的社區微景觀,你見過嗎? 「三會一代理」制度讓「美麗家園」建設中的難題難點得到有效協商和解決;居民大會討論、制定的《居民公約》,使得小區居民行為有了「準則」;《自治平臺章程》將平臺建設管理與自治項目運作相結合,建立起違章處理、小區巡查的自主發現聯合處置的工作機制……這些立足居民區治理實際,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治理,都源自彭五小區自主建立制度管理平臺。
  • 苔蘚微景觀|邂逅微景觀
    苔蘚微景觀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看似元素繁多,但底部都是一樣的,一般由輕石基質、水苔、泥炭土組成。
  • 開門見花草 荒地變院落——東石潘山村微景觀提升群眾幸福感
    每天清晨,當晉江東石鎮潘山村村民張丹鳳打開房子大門時,院前照壁上的「福」字就映入眼帘。迎著晨光清掃院落,給院子兩側和屋後種著的花卉澆水,張丹鳳和婆婆每天都會把房前屋後打理得乾乾淨淨。再加上紅的、白的、藍的、粉的各色花卉爭奇鬥豔,為這寒冷的冬日添了暖意。
  • 空氣鳳梨與微景觀相結合及養護
    由於空氣鳳梨形態奇特、無需土壤潔淨等特點,使其在室內園林美化方面獨具優勢,將其結合其他材料製成微景觀形式進行室內綠化及裝飾,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從微景觀設計及養護兩方面對空氣鳳梨微景觀進行了闡述。2 植物的選擇搭配2.1 空氣鳳梨種類選擇空氣鳳梨種類較多,其中葉子較粗硬、葉色較銀白的品種,可以適應較乾燥且日照較強的環境;葉片較軟、葉色略銀白、略帶紅色的品種,則喜歡溼度高但陽光不過分強烈的環境;葉色較綠,葉片寬厚的品種,則喜歡溼度高且遮陰的環境。
  • 為什麼當年很火的苔蘚微景觀現在沒那麼火了
    很多喜歡植物的朋友相信前幾年都應該多多少少少知道苔蘚微景觀或者見過或者自己養過。我還開過半年的苔蘚微景觀的店,後來也是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當年為了了解微景觀的情況還特地跑到南京去參觀了下可以說是苔蘚微景觀的鼻祖的夫妻店,叫易格自然今天梳理了下苔蘚微景觀的一些弊端和如果真的要種又該如何去做的問題。很多朋友估計買回來後養不過一個月基本上就開始死了,用不了多久就只剩玻璃容器了。這也就是導致很多人買過一次苔蘚微景觀以後就不想再買了,並沒有像商家說的那樣好養。其實商家並沒有騙你。
  • 晉江「追星人」,贊!
    晉江「追星人」,贊!
  • 「微景觀」:裝在瓶子裡的童話世界
    有人說,每個裝在生態瓶裡的「微景觀」,都是一個會呼吸、會講故事的童話;還有人說,這些小小的瓶子裡,凝聚了都市人對田園和自然的嚮往,是心靈深處願望的化身。如果您也為之心動的話,不妨親手嘗試一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異想世界」吧。
  • 蝴蝶蘭微景觀常見模式
    蝴蝶蘭微景觀常見模式蔡紅海等1 蝴蝶蘭的概念蝴蝶蘭為蘭科蝴蝶蘭屬,原產於亞熱帶雨林地區,為附生性蘭花。蝴蝶蘭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具有光合作用。3 創作所需的材料及過程蝴蝶蘭微景觀在製作的時候不能隨心所欲地種植,而是在確定一個主題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去搭配。3.1 確定主題蝴蝶蘭微景觀創作主題為蝴蝶蘭,其他花材都用來襯託蝴蝶蘭,點綴整個微景觀。確定蝴蝶蘭微景觀主題時,可以與生活中的小景觀、山水畫、詩詞、成語、生活、情感等場景進行聯繫,找出靈感,確定主題,突出作品的風格。
  • 微更新·微景觀
    盛夏7月,社區啟動「文明周家山·美化新家園」社區微景觀改造項目,針對轄區背街小巷、部分老舊小區,就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進行綜合整治,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品位、創意特色和實際功效的社區微景觀,實現社區微更新。
  • 手把手教你DIY多肉植物微景觀,讓你的花園萌萌噠~
    設計原則01、安全原則不論是微景觀、庭院景觀還是園林大景觀,在設計時,首先需要考慮到安全原則。安全原則最主要的就是植物自身的安全性,要考慮所用的植物本身是否有毒、是否帶刺,這些可能危害到我們自身安全和健康的植物應儘量不用或少用。還有就是盆器的安全性,應考慮到盆器會不會對植物和人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 臺商投資區白奇古街利用廢舊古厝打造微景觀
    再往裡走,乘浪書屋、古井處、南音閣等多個鄉村微景觀都已見雛形。走進南音閣,老人們圍在一起哼起小曲,餘音繞梁,引得不少孩子圍觀。臺商區百崎鄉組工辦負責人葉禕弘介紹,南音閣,既是一個可以讓大家休息的地方,又可以當成一個表演的小舞臺,這裡已成為當地村民經常光顧的地方。
  • 微景觀討人喜歡 為什麼卻被稱為「小眾中的戰鬥機」?
    一份綠意盎然、繽紛多彩的「微景觀」雖體積不大,裡面卻應有盡有,仿似一個小小的「童話世界」,不僅可以裝點生活和工作的環境,還有助於調節情緒。微景觀小小的微景觀雖討人喜歡,但是自前兩年悄然出現至今,在多肉植物早已風靡各大城市的當下,在很多大型超市、便利店,甚至各大花圃卻依然難尋它們的蹤影,在某些貼吧或者網絡平臺上更是有不少商家把微景觀稱之為「小眾中的戰鬥機
  •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2020-12-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花小知識:手工製作苔蘚微景觀,需要哪些工具?方法又是什麼?
    養花小知識:手工製作苔蘚微景觀,需要哪些工具?方法又是什麼?苔蘚微景觀是一種可以將自然的真諦以微縮的方式放置在那些方寸之間,這樣的獨特魅力也是在年輕人之間流行著,而微景觀的一些DIY,除了需要自己對於大自然的一個熱愛,還非常需要大家對於一些美好事物的觀察力,只有這樣,才會表現出來自己最為自然的微景觀。
  • 石井鄉村微景觀改造PK,你覺得怎麼樣?
    昨日,記者從石井鎮政府獲悉,該鎮「鄉村微景觀」匠人創意技術競賽改造階段已經結束,進入網絡投票環節。 本次活動由石井鎮人民政府和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管委會主辦。在2020年12月1日的啟動儀式上,主辦方抽籤選出6支專業的團隊,對該鎮奎霞村的6處景觀點進行微景觀翻新改造。
  • 北京朝陽區觀音堂社區打造廣場微景觀
    為擴大項目宣傳,提升微景觀在社區的影響力,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讓更多社區居民了解微景觀,珍惜愛護社區,北京市朝陽區觀音堂社區聯合立德社工於2020年10月29日,開展觀音景園小區廣場發布會。「微景觀 大幸福」觀音景園社區多彩空間打造項目自6月份開展以來,通過居民意見徵集,挖掘社區居民志願者,通過議事協商和民主決策,按照居民意見制定廣場微景觀打造方案。
  • 微景觀生態瓶的盆栽在市場上悄然流行
    中國園林網6月10日消息:近日,記者在走訪市場時了解到,一種名為微景觀生態瓶的盆栽在市場上悄然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花店開始銷售,在淘寶上也成為了熱銷產品。龍沙區某花店是我市最早銷售微景觀生態瓶的店家,記者在店內看到,最小的售價在100元左右,最大的要500元左右。
  • 石獅:港邊村打造「海蠣之鄉」微景觀
    1月4日,記者在永寧鎮港邊村看到,該村「海蠣之鄉」微景觀已基本完工,這裡原本是一處倒塌的古厝,如今被改造成獨具港邊村特色的小公園。不僅風景宜人,而且富有文化底蘊。「我們村有80多戶村民養殖海蠣,港邊村的海蠣個大味鮮,口感更好。」
  • 瓶中精靈,沉浸在微景觀的世界裡丨耍花腔
    Clea Cregan 迷戀上了花藝中的微景觀製作:在一個小小的玻璃容器中,配置土壤介質,搭配植物造型,創造出原始森林、熱情沙漠或是園林秘境。玻璃瓶中的微景觀,就像是一個個充滿魔法的水晶球,讓缺乏自然、缺乏空間的城市人們擁有一個近距離接觸生態環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