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花草 荒地變院落——東石潘山村微景觀提升群眾幸福感

2021-01-10 閩南網

  每天清晨,當晉江東石鎮潘山村村民張丹鳳打開房子大門時,院前照壁上的「福」字就映入眼帘。迎著晨光清掃院落,給院子兩側和屋後種著的花卉澆水,張丹鳳和婆婆每天都會把房前屋後打理得乾乾淨淨。再加上紅的、白的、藍的、粉的各色花卉爭奇鬥豔,為這寒冷的冬日添了暖意。

  張丹鳳為家門口微景觀的花草澆水

  「村裡把我們家門口建得這麼漂亮,我們當然要打理好,我婆婆可喜歡這些花草了,基本上都是她在照看。」張丹鳳笑著說,自從庭院建好後,來這裡休息、玩耍的孩子,拉家常的鄰裡多了起來,家門口常熱熱鬧鬧的,為家人添了許多笑顏。

  41歲的張丹鳳是一名單親媽媽。12年前丈夫去世後,她挑起家庭重擔,獨自撫養兩個女兒長大。80多歲的婆婆也和她們一起居住,幫著料理家務。

  靠著勤勞節儉、親友幫襯和政府救助,這些年,張丹鳳加班加點在廠裡、家裡縫製衣服,撐起了一整個家。原本居住的石頭房日漸破舊,孩子一天天長大,張丹鳳一直想給這個家蓋所新房子,讓一家人好遮風擋雨。2012年,東石鎮和潘山村為張丹鳳申請到了晉江市農村二女戶安居工程危房翻建補助金。張丹鳳又向親友借了一些錢,蓋起了兩層高的新房。當年年底,一家人搬進了新居。

  2017年底,搭乘晉江市、東石鎮鼓勵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政策東風,潘山村開始加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處處美麗的微景觀代替了村民髒亂差的房前屋後舊貌,道路硬化、美化等工程讓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

  去年下半年,由十多個姓氏組成的潘山村開始在村莊各姓氏較為聚集的地方,借地修建小公園、小廣場,供村民鍛鍊、休閒。張丹鳳家就處在村莊鄭氏較為集中的地方。

  「考慮到張丹鳳日子比較清苦,經過村兩委會討論和村民代表大會決議,我們決定把這個角落的小廣場就建在張丹鳳家門口。」潘山村主任吳萬友說,一方面讓這個片區的村民有個休閒場所,另一方面也為張丹鳳家庭增添熱鬧氣息。

  經過動員,張丹鳳和其丈夫的哥哥同意借地後,村裡拆掉了擋住張丹鳳家大門口的舊鴨舍,又對其房前屋後進行大清理,清除了雜草、廢舊垃圾,平整了地面,鋪上了透水磚。考慮到張丹鳳家大門口正對三岔路口,按照閩南傳統建築習俗,村裡還給張丹鳳的院落前壘了一面古樸的照壁,安上了寓意吉祥的「福」字。同時,對張丹鳳屋後的一塊空地也進行了美化,不僅種植著花卉,還留出空間給張丹鳳種菜。

  「我們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加入更多人文關懷,在幫助困難群體時,也注重關切村民的精神情感。」潘山村黨支部書記劉鴻材說。

  (記者_許春文 圖)

原標題:開門見花草 荒地變院落——東石潘山村微景觀提升群眾幸福感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微更新·微景觀
    怎麼改造,如何提升?無不考量著街道、社區幹部的城市管理治理服務水平。況且,老舊小區改造,既定條件和固有因素複雜,特別是居民訴求、資金來源都是首先要慎重思量的問題。 與此同時,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社區幹部深入群眾,傾聽心聲,順應期盼,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周家山社區一街、二街、周家山大道形成一條首尾相連的1200米長的環形路,是2000餘名居民擁有的一條背街小巷。為此,社區廣泛徵求群眾意願後,對其重點進行了改造提升。
  • 衛生死角變「口袋公園」,寧波這個社區的微景觀火了
    衛生死角變「口袋公園」,寧波這個社區的微景觀火了 2020-06-09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路街道:打造街頭微景觀,扮靚城市風景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通訊員 呂晶晶 為進一步提升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街道辦事處以「千百十」道路改造提升工作為切入口,充分弘揚「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根據街巷的自身特點、文化傳統、業態,注入時尚元素和文化元素,加強街頭小遊園建設,美化環境加快對中心城區主要路段、重點區域的綠化改造,
  • 石井鄉村微景觀改造PK,你覺得怎麼樣?
    昨日,記者從石井鎮政府獲悉,該鎮「鄉村微景觀」匠人創意技術競賽改造階段已經結束,進入網絡投票環節。 本次活動由石井鎮人民政府和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管委會主辦。在2020年12月1日的啟動儀式上,主辦方抽籤選出6支專業的團隊,對該鎮奎霞村的6處景觀點進行微景觀翻新改造。
  • 江寧麒麟街道打造城市「微景觀」 提升居民幸福感
    上個月以來,南京麒麟街道在廣泛徵詢市民意見建議後,立足市民需求,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本著「花小錢辦大事」的原則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微景觀」。  麒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分別在集鎮3條主幹道邊新建「泰盈亭、悅民亭、牛首亭」3座休閒景觀亭和長廊,在開城路和丹青路增設長椅,並在這些設施周圍配建微型花圃、白色柵欄,設置社會公益宣傳標識標牌。
  • 彭珮雲在湘考察時強調 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彭珮雲在湘考察時強調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許達哲毛偉明李微微烏蘭前往看望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4日訊 據湖南日報消息,11月12日至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彭珮雲在湘考察。彭珮雲指出,近年來,湖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進步,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全省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增強為民服務意識,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要統一思想行動,強化責任擔當,團結全省廣大人民群眾,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 成都三江社區開展「包容並蓄,共賞三江」微景觀打造行動成效顯著
    四川視窗 舉報   近日,成都市三江社區開展了以「包容並蓄,共賞三江」為主題的微景觀打造行動
  • 苔蘚微景觀|邂逅微景觀
    苔蘚微景觀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看似元素繁多,但底部都是一樣的,一般由輕石基質、水苔、泥炭土組成。
  •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2020-12-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福百壽鎮:聚焦問題抓整改 提升群眾幸福感
    永福縣百壽鎮2019年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40戶5120人,大多數貧困戶居住在偏遠山區村屯,有的地方條件惡劣,嚴重影響群眾脫貧致富。針對桂林市2018年績效考評社會評價中群眾提出的問題(編號為201804070)的意見「易地扶貧安置小區只有百分之六十住戶住進去,還有百分之四十沒有住進去,希望當地政府儘快把後續工作完成,希望三四個月能完成。」
  • 「微景觀」:裝在瓶子裡的童話世界
    當南方日報記者問到這些「微景觀」作品的靈感都是來自哪裡時,阿標回答說:「有些是我在旅遊時看到的風景,回來就用『微景觀』的方式把它們記錄下來。其實,很多時候我的作品都不是刻意而為的,往往是隨意搭配,突然間就來靈感了。」   工作坊門口的那盆「微景觀」就是阿標的得意之作。「剛開始的時候頭腦一片空白,不知從哪裡入手。
  • 微景觀大效應
    塘東以一村之力組織舉辦的微景觀設計賽,是晉江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進一步延伸。 據記者了解,從2018年開始,晉江市就開始著力打造以微景觀、微菜園、微庭院、微森林、微牆繪為主要內容的「五微五營雙創」活動,以大學生夏令營、國慶建造營、校園雙微創意營、大樹微景觀工作營、大學生寒假實踐營為主要平臺,以大學生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為抓手,廣泛吸納人才投入到鄉村振興中來。
  • 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小地塊」「大變身」 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幸福
    而在半年前,朱前保家門口這塊地還是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的荒地。  這著實讓鎮、村兩級黨委犯了難,本想著通過整合集體資源,更好地提升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可是面對這一塊塊不成形又不連片的荒地,怎樣才能做到借力使力,花小錢辦大事?
  • 晉江這些紅色微景觀很贊!
    從2017年開始,清內村探索「生態修復+人居環境整治+微景觀」創建模式,連續打造多批牆繪和主題微景觀,碉堡戰地微景觀就是村裡的第五個微景觀。 「春暉園」微景觀以曾經的大隊部舊址為背景,單獨來看是一個紅色微景觀;整體來看,又是一個紅色景點,既有獨立美又有整體美。
  • 荒地裡此「野草」,色彩斑斕、繁殖能力強,自古農民對其都很珍惜
    歡迎來到「花草物語」養花小天地,小物已經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那些養花的小樂趣啦!在農村的自然植物資源,可遠遠比城市要豐富得多,所以一些喜歡養花種草的朋友,經常會往農村跑,只為收集一些奇特的野花野草把它帶回來栽種著。
  • 微景觀地形_2020年微景觀地形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微景觀地形專題為您提供微景觀地形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微景觀地形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查看詳情 瀏覽數:833 關鍵詞: 採購施工總承包 微地形道路綠化
  • 參與式社區「微景觀」營造 再現城市生活美學
    中國公益在線11月6日電(公益記者 金舒敏)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對身處的住宅小區,除了滿足生活起居的需求之外,更有參與社區治理、提升審美觀和生活品質等其他更高的追求。參與式社區「微景觀」營造服務項目旨在通過小區內公共空間微更新,以較低的成本,發動居民群眾一起對老舊小區公共空間進行小而美的改造,提高居民對小區公共空間和環境的關注,提高居民參與小區公共事宜的議事能力和參與熱情。項目承接以來,杭州市江幹區丁蘭街道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積極聯繫落地社區,開展前期調研,截止目前,已調研社區居民800人,社區工作人員48人。
  • 小涼亭換「新衣」,安貞街道安外社區「微景觀」改造太驚豔!
    社區是城市行政管理最基層的一級組織,與群眾聯繫最為密切,是創衛的「主戰場」之一。創建國家衛生區行動啟動以來,朝陽區老舊小區社區微景觀改造項目有力推進了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打造了一批有文化品位、創意特色和實際功效的社區微景觀,提升了社區品質。
  • 合川區雙鳳鎮:太陽能路燈亮了農村院落
    她幸福感十足地告訴筆者:「以前羨慕城裡有路燈,現在居然我們院子也安裝上了太陽能路燈,晚上明晃晃的,再不用打手電筒了。」    這是雙鳳鎮打造示範清潔平安文化大院、建設美麗鄉村的一項惠民舉措。今年以來,在上級相關部門幫扶下,雙鳳鎮籌資數50餘萬元,大力實施「亮化工程」,在全鎮先後安裝了300餘盞太陽能路燈,進一步方便群眾的出行,此項工作正持續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