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水目山自然保護區發現藍尾蠑螈

2021-01-08 瀟湘晨報

據最新補充完善的《祥雲水目山州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資料顯示,科考調查組於2019年6月份在祥雲水目山自然保護區內目擊到藍尾蠑螈。

蠑螈屬現有6種及亞種,均分布於亞洲東部。中國有4種及亞種,其中藍尾蠑螈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見於貴州水城,楚雄亞種見於雲南中部,分布於雲南武定、楚雄、景東、昆明等地。藍尾蠑螈楚雄亞種體形較大,成體:雄螈全長87mm,雌螈105mm左右;頭部扁平,吻端鈍圓:口裂在眼後下方;藍尾蠑螈楚雄亞種生活於海拔2100~2400m的針混交次生林帶,生活在永久性靜水水域內(如池塘和稻田等)及其附近高水溝,常有雜草如三稜草生長的地方。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下進入冬眠。3~9月多在山邊水草豐盛的水坑或稻田內活動。底棲,爬行緩慢很少遊泳。多在水底覓食蚯蚓、軟體動物、昆蟲幼蟲等。

本次調查在祥雲水目山自然保護區目擊到實體,為大理州境內首次記錄。藍尾蠑螈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草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且藍尾蠑螈屬於有尾目物種,因生境破碎而分布零散,在保護生物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通訊員 楊躍武 賈孟剛

編輯:楊希嫻

【來源:雲南省林草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西溝首次發現罕見鳥種紅嘴藍尾喜鵲
    秦楚網訊 文、圖 記者 羅毅 通訊員 姚維陽 報導:19日,大西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例行生態巡護時,在東溝村2組後窪意外發現5隻鳥,經鑑定為紅嘴藍尾喜鵲。據悉,這是大西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紅嘴藍尾喜鵲。
  • 看各類蠑螈的風採,蠑螈的品種你認識幾種?
    在陸地上交配,但是雌性火蠑螈在池塘和溪流裡產下幼螈。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其它威脅,火蠑螈總數量在下降。泥螈泥螈亦稱泥小狗,因其能像小狗一樣汪汪叫而得名,成體體長約20~60釐米,體色為灰色或棕色,間有稀疏的淺黑色斑點,尾鰭呈赤黃色,頭和軀幹扁平,尾側扁,腿粗短,有四趾。
  •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全球近危鳥類鳳頭雀鶯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全球近危鳥類鳳頭雀鶯  每日甘肅網-甘肅經濟日報1月20日張掖訊(記者鄭朝華付聰林)新年伊始,張掖市攝影愛好者和鳥類愛好者劉宗新在祁連山自然保護區腹地大野口內的祁連雲杉林中意外發現並拍到了被中國野外鳥類手冊列為全球近危的鳳頭雀鶯。
  • 東方蠑螈飼養指南
    東方蠑螈生活於海拔30-1000m的山區,常棲息於水草繁多的泥地沼澤、靜水塘、泉水潭和稻田內及其附近水溝中,一般數量較多。飼養的容器最好有蓋,以防止蠑螈出逃。一般要求容器的寬應至少達到蠑螈體長的一半,長最好超過蠑螈的體長。2、如果並非造景缸只是一般的飼養缸,可以建議放一些石頭及水草,水深並沒有特殊要求,但一定要有蠑螈可以爬出水面方便休息的地方。3、因為兩棲類的皮膚很薄,滲透性極好。
  • 廬山發現「中國火龍」:兩棲動物 又稱「東方蠑螈」
    廬山發現「中國火龍」:兩棲動物 又稱「東方蠑螈」 2016-05-25 10:36:24來源:金黔在線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綠博園發現美麗紅脅藍尾鴝鳥
    紅脅藍尾鴝有著五顏六色的羽毛,非常美麗漂亮,所吃食物多是一些森林害蟲,對森林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在南京綠博園發現十幾隻紅脅藍尾鴝,吸引了許多愛鳥護鳥人士來拍攝。
  • 霸王蠑螈簡介
    霸王蠑螈在上古時期,恐龍崛起之事,是當十地球上的頂級捕頭中的一員猛將!霸王蠑螈,又名科爾鱷螈,巨蠑螈!是一種遠古的蠑螈物種。屬於蠑螈科,蠑螈屬,分布於歐洲、北美洲、日本,是目前最大的蠑螈。兩棲動物,形狀似蜥蜴。
  • 四川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這次是第二次發現藍尾石龍子在資陽境內出現
    四川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這次是第二次發現藍尾石龍子在資陽境內出現時間:2016-07-27 14:0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這次是第二次發現藍尾石龍子在資陽境內出現 7月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向四川在線資陽站爆料,他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
  • 朝陽市罕現「藍尾石龍子」
    不錯,乍眼看去確實像是蜥蜴,但它的尾巴是藍色的,和蜥蜴明顯不同,名字也挺酷:藍尾石龍子。報料者稱:這個小動物是在鳳凰山上見到的。 拍到這張圖片的是我市網友zq,在燕都晨報公眾號報料的,並留言說「鳳凰山上碰見的藍尾石龍子」。後經記者和市野保人員比對,圖片上的這個小動物,確實是藍尾石龍子。野保人員對此驚訝表示:目前朝陽地區各種(動物)名錄中都沒有記載,屬於首次發現。
  • 泰國發現新品種蠑螈
    新華網曼谷12月25日電(記者凌朔)泰國科學家近日在泰國東北部猜也蓬府的雨林中發現一種帶有刺狀鱗片的短尾蠑螈,這是在世界範圍內首次發現這一品種蠑螈。  泰國猜也蓬府普喬野生動物保護區官員蒙功·堪素25日對媒體說,這一新品種的發現地點位於普喬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特瓦達山。
  • 拯救墨西哥蠑螈
    檔案    蠑螈(學名:Salamander),又稱火蜥蜴,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蠑螈是有尾兩棲動物,體形和蜥蜴相似,但體表沒有鱗。有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等,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它們靠皮膚來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溼的生活環境。若氣溫降到攝氏零下以後,它們會進入冬眠狀態。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赤頸鶇
    近日,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眉紋和脖頸都是紅色的鳥兒。經保護區專家鑑定為成年雄性赤頸鶇,為旅鳥。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記載,赤頸鶇一般棲息於繁殖在西伯利亞的開闊針葉林間。該種鳥類在中國東北僅有少量分布,在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
  • 嵊州發現「東方蠑螈」
    嵊州發現「東方蠑螈」 發布日期:2005-06-08 11:52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嵊州發現「東方蠑螈
  •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霸王蠑螈是什麼來歷 精絕古城霸王蠑螈有什麼作用
    ,那麼這個霸王蠑螈是怎麼來的呢?   蠑螈是一種遠古時代就存在的兩棲爬行動物,遠古大蠑螈存在於中新世——全新世,分布於歐洲、北美洲、日本,是目前最大的蠑螈。有尾目,跟娃娃魚和青蛙有親緣關係。   霸王蠑螈(rngyuán),動物名,是一種遠古的蠑螈物種。屬於蠑螈科(Salamandridae),蠑螈屬(Cynops),分布於歐洲、北美洲、日本,是目前最大的蠑螈。兩棲動物,形狀似蜥蜴。
  • 創造與魔法頑皮蠑螈飼料是什麼 頑皮蠑螈飼料配方介紹[多圖]
    ,很多玩家都在問蠑螈吃什麼,玩家該如何製作呢,詳細的配方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的頑皮蠑螈身形豐滿,全身為淡粉色(還蠻少女的),鮮豔明亮。 更為稀有的大頑皮蠑螈體型更大,且花紋也有些不一樣,別看它圓滾滾胖嘟嘟,看上去有點憨憨萌萌的,打起人來也很疼的! (別問我為什麼知.....這個可愛的小大傢伙,帶在身邊也不錯的樣子! 40級及以上探險家可將頑皮蠑螈捕為戰寵或坐騎,大頑皮蠑螈則需要探險家達到45級,而且都是水陸雙棲噠。
  • 蠑螈細胞內發現共生藻類
    在對蠑螈的一項實驗中,他們發現產生氧氣的海藻可與蠑螈的卵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至它們兩者無法分離。通過未來更深入地展開研究,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夠將海藻和人類DNA結合在一起,這將使人類具備水棲能力,能夠像哈利·波特吃了魚鰓草一樣在水中不必露出水面換氣。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計劃改變人類的DNA,並使它更像海藻,實際上可釋放出氧氣。
  • 蠑螈的斷肢再生之謎
    「再生」的斷尾中沒有分節的尾椎骨,鱗片的排列和構造也與原尾不同,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再生」。在陸生脊椎動物中,真正有斷肢再生能力的,應該是屬於兩棲動物的蠑螈。 事實上,斷肢再生在動物界絕不罕見,很多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像海星、海綿、蜘蛛和螃蟹等動物都有這個能力。
  • 盤點自然界奇異的兩棲動物:紅蠑螈通體橙紅色
    原標題:盤點自然界奇異的兩棲動物:紅蠑螈通體橙紅色   據國外媒體報導,兩棲動物是最原始的陸生脊椎動物,既能適應陸地生活,也能適應水生生活。其中蠑螈是一種有尾兩棲動物,體形和蜥蜴相似,但體表沒有鱗,它們也是良好的觀賞動物,有些被人們當成寵物來養。
  • 蠑螈鑑賞---瘰螈屬
    另外寮國瘰螈單獨立屬,原因只能去問分類學家了。這麼多,是不是眼睛都花了,我已經花了。。。下面圖配文字加描述,水星個人觀點,見過的不多,不敢說太多!雲霧瘰螈的腹部寮國瘰螈
  • 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學名野生藍尾石子龍為國家保護動物
    「這裡發現了一條藍尾巴條紋蜥蜴,好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準備上交給國家。」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向四川在線資陽站爆料,他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