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補充完善的《祥雲水目山州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資料顯示,科考調查組於2019年6月份在祥雲水目山自然保護區內目擊到藍尾蠑螈。
蠑螈屬現有6種及亞種,均分布於亞洲東部。中國有4種及亞種,其中藍尾蠑螈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見於貴州水城,楚雄亞種見於雲南中部,分布於雲南武定、楚雄、景東、昆明等地。藍尾蠑螈楚雄亞種體形較大,成體:雄螈全長87mm,雌螈105mm左右;頭部扁平,吻端鈍圓:口裂在眼後下方;藍尾蠑螈楚雄亞種生活於海拔2100~2400m的針混交次生林帶,生活在永久性靜水水域內(如池塘和稻田等)及其附近高水溝,常有雜草如三稜草生長的地方。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下進入冬眠。3~9月多在山邊水草豐盛的水坑或稻田內活動。底棲,爬行緩慢很少遊泳。多在水底覓食蚯蚓、軟體動物、昆蟲幼蟲等。
本次調查在祥雲水目山自然保護區目擊到實體,為大理州境內首次記錄。藍尾蠑螈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草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且藍尾蠑螈屬於有尾目物種,因生境破碎而分布零散,在保護生物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通訊員 楊躍武 賈孟剛
編輯:楊希嫻
【來源:雲南省林草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