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面積是格陵蘭14倍,地圖上卻一般大?地圖是怎樣「騙」你的

2020-09-14 鏡鑑青年

觀察一張橫著的世界地圖,仔細看或許你會發現,格陵蘭島的面積與非洲差不多。而實際上格陵蘭島的面積為216萬平方千米,非洲的面積則有3022萬平方千米,兩者相差14倍。

圖丨世界地圖

實際面積相差14倍,為何呈現在地圖上卻差不多?這還要從如何將一個三維的球體繪製成一張二維的平面圖說起,下面筆者就和你一起去尋找原因。

我們知道,地球的形狀接近球體,準確說是個不規則球體:它的兩極稍扁,而赤道卻略鼓。最早人們對它的認知為是一個平面,因此有「天圓地方」的說法。

後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認知水平提高,一些人通過地平線的弧形;海上帆船離去時,先消失船身,後消失桅杆;以及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來推測出地球為球形。近代航天工具在太空中所拍攝的地球畫面,則是最有力的證據。

筆者在這裡問個問題,你認為早期的地圖,是怎麼繪製出來的?

圖丨現代作圖工具

古時候並沒有航空設備與衛星,要繪製地圖,需要人親自去勘測,他們想像不出隔著這片海的對面是什麼,一切都需要人為去測量。

因此在繪製地圖時,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宏觀上的概念。看到了什麼,走了多長的路,直接按照比例縮放在地圖上即可。

前面我們所提到問題為,為何面積相差極大的非洲與格陵蘭島,在平面的世界地圖上卻大小相似。

你要知道繪製這張平面的世界地圖時,並不是親自去勘測後所繪。而是通過現代化的航空設備與衛星,所拍攝下的影像,復刻出一個球狀的地球,再將這個球體展開後所得。

為了精確描述出地球上的某個具體位置,人們採用了「經緯線」這一概念。經線是一條條連接南北兩極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能組合成一個經線圈,經線圈大小一樣(在地球是個正球體的前提下)。

圖丨經緯線

每條緯線與赤道平行,與經線垂直。而每個緯線圈則大小不一,越靠近赤道的線圈越大,靠近南北兩極的線圈越小。

如果要將一個球體展開成一個平面,那麼勢必會出現中間寬,上下窄的情況,十分不美觀。因此便有人將上下兩部分適當擴大,中間適當縮小,來得到一張比較均衡的地圖。

換句話說,就是將靠近南北兩極的緯線拉升,使其與赤道上的緯線一樣長。這樣便能夠將球體展開後,所得到的圖形為長方形。

這種繪製地圖的方式為「墨卡託投影」,能夠極大地還原各大洲的具體形狀與輪廓。但缺點也一樣明顯,會將一些靠近兩極的地方,「過度」放大。

圖丨墨卡託投影方式圖

這就有了面積相差14倍的格陵蘭島與非洲,在以「墨卡託投影」方式繪製的地圖上,大小一樣的原因。

其實繪製世界地圖並不止「墨卡託投影」這一種方式。換句話說,將一個球體展開的方式不止一種。

我們想像一下,將地球比成一個橘子。你剝桔子皮是用什麼方法?應該是一片一片剝吧。如果將這一方法用在繪製世界地圖上呢?便成了「古德投影」法。

在「古德投影」法中,陸地為主要描繪對象,因此將海洋部分「剝開」。每大洲都有一條中央經線,同時緯線並沒有被拉升,而是以「空缺」的形式來「填充」,使整張地圖看起來和諧一些。

圖丨以「古德投影法」繪製的世界地圖

以這一方式所描繪出的地圖,既保留了各個大洲的真實面積,又避免了形狀上的失真。但缺點也很明顯,各個大洋被無情地分割,無法讓人整體感知地球的大洲大洋。

上面所說的地圖,基本是將縱向切開球體,因此得到的地圖為橫著的長方形。那你腦洞大開一下,如果是橫著,從赤道切開,將會怎麼樣?自然是得到一張豎著的世界地圖。

我國學者赫曉光就這麼做了,在2013年9月出版了第一張豎版的世界地圖。在該地圖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白色的南極洲,然後是中間偏上一些的各個大洲,以及填充滿整個地圖的大洋。

在該地圖上,各個大洲在外形上基本沒有變形,而且能讓人們整體感知世界的各個大洲大洋。只是視角與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地圖不同,需要慢慢適應。

圖丨我國學者赫曉光所繪製的「豎版」世界地圖

看到這,或許有人會問,繪製地圖這麼麻煩,為何不用地球儀代替?地球儀多簡單明了,而且不會有以上這些問題。

不管是攜帶的方便程度,還是載體的種類數量,二維的地圖要比三維的地球儀要求低很多。就比如學生的地理課本中,總不能沒有一張平面的地圖,都以地球儀為參考吧。

最後,筆者想問下,你還有什麼方式來分割一個球體?換句話說,還有另外繪製世界地圖的方法嗎?

作者:我方團隊張風平

相關焦點

  • 非洲面積是格陵蘭14倍,地圖上卻一般大?地圖是怎樣「騙」你的
    觀察一張橫著的世界地圖,仔細看或許你會發現,格陵蘭島的面積與非洲差不多。而實際上格陵蘭島的面積為216萬平方千米,非洲的面積則有3022萬平方千米,兩者相差14倍。圖丨世界地圖實際面積相差14倍,為何呈現在地圖上卻差不多?
  • 非洲面積是格陵蘭14倍,地圖上卻一般大:美國學校有話說
    &nbsp&nbsp&nbsp&nbsp當你打開谷歌地圖看七大洲的輪廓和大小時,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是,這是一幅嚴重變形的地圖。&nbsp&nbsp&nbsp&nbsp谷歌地圖參照的模型是已經有近450年歷史的墨卡託地圖(Mercator map),越往兩級靠近,變形的程度越嚴重。因為墨卡託地圖以歐洲為中心,「壓縮」了非洲和南美洲的面積,被批評為有殖民主義的色彩和偏見。
  • 原來非洲那麼大,歐洲那麼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
    今天要告訴你的是,你看到的這個地圖,其實是錯誤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錯的。。我們目前採用的「橫麥氏投影地圖」其實是來自1569年一個地圖製作者製作的,連google map都是採用這個樣式。但其實在這個地圖裡地球各個國家的大小都嚴重失真。。
  • 地理 非洲大,俄國小,歐洲超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
  • 其實我們的地圖一直錯了...不同國家的「世界地圖」,差別竟然那麼大!
    裡面的俄羅斯面積是不是很大?格陵蘭島是不是跟非洲一樣大?小編今天想告訴大家,那都是錯的哈哈!至於為什麼?你看下……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都是這樣的。其實這個地圖是錯誤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錯的。
  • 真正的世界地圖!俄羅斯沒有那麼大,歐洲真的超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
    俄羅斯沒有那麼大,歐洲真的超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關注帳號,讓你一次看個夠,也可通過歷史消息發現更多有趣的秘密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都是這樣的。。今天要告訴你的是,你看到的這個地圖,其實是錯誤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錯的。。我們目前採用的「橫麥氏投影地圖」其實是來自1569年一個地圖製作者製作的,連google map都是採用這個樣式。但其實在這個地圖裡地球各個國家的大小都嚴重失真。。
  • 世界地圖「嫌貧愛富」? 越靠北極面積越大
    全球通用的世界地圖有錯誤?這張利用墨卡託投影法繪製的地圖如實還原了陸地形狀,但面積上卻有失精準,因為在二維平面上完全準確地表現球形地貌幾乎不可能。這種繪圖法似乎更「偏心」地處北半球的富裕國家,靠北極越近在地圖上表現面積越大。以英國為例,雖然實際面積不及馬達加斯加,但在這份世界地圖上看起來卻比後者大。
  • 世界地圖裡各國大小嚴重失真?
    [摘要]非洲的實際面積比整個西歐與中國等幾個國家的面積總和還大?別被圖騙了,數字對比最直接。該文章通過將我們常見的世界地圖與國外某網站製作的修正地圖相比,發現同一個國家的面積出現了巨大的誤差。比如,非洲其實遠比我們在地圖上看到的要大,它的面積比整個西歐加上美國、阿根廷、印度、中國的面積總和還要大!對此,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地圖出版方面的專家,專業人士認為,地球是不規則的球體,從球面轉換成平面,無論採取哪種算法,都會產生一定誤差。
  • 從小看到大的世界地圖竟然是錯的..歐洲真的很小!
    今天要告訴你的是,你看到的這個地圖,其實是錯誤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錯的。。我們目前採用的「橫麥氏投影地圖」其實是來自1569年一個地圖製作者製作的,連google map都是採用這個樣式。但其實在這個地圖裡地球各個國家的大小都嚴重失真。。
  • 世界地圖「嫌貧愛富」? 越靠北極面積越大-新華網
    資料圖  全球通用的世界地圖有錯誤這張利用墨卡託投影法繪製的地圖如實還原了陸地形狀,但面積上卻有失精準,因為在二維平面上完全準確地表現球形地貌幾乎不可能。這種繪圖法似乎更「偏心」地處北半球的富裕國家,靠北極越近在地圖上表現面積越大。以英國為例,雖然實際面積不及馬達加斯加,但在這份世界地圖上看起來卻比後者大。
  • 錯得離譜的世界地圖丨俄羅斯沒有那麼大,歐洲真的超小……
    >↑這就是我們的世界今天慢師傅要告訴你的是,你看到的這個地圖,其實是錯誤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錯的。此外,這種地圖的另一個特色是要維持方位的正確性,緯線放大兩倍,經線也要放大兩倍,才不會變形。於是,緯線60度上的面積被放大成四倍。緯度愈高,放大倍數愈誇張。到了兩級,放大倍數是無限大。」好吧,簡言之,其實就是:地球不是平的!
  • 世界地圖大小嚴重失真 國外網站製作修正地圖
    該文章通過將我們常見的世界地圖與國外某網站製作的修正地圖相比,發現同一個國家的面積出現了巨大的誤差。比如,非洲其實遠比我們在地圖上看到的要大,它的面積比整個西歐加上美國、阿根廷、印度、中國的面積總和還要大!   對此,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地圖出版方面的專家,專業人士認為,地球是不規則的球體,從球面轉換成平面,無論採取哪種算法,都會產生一定誤差。
  • 被世界地圖忽悠了,高緯度國家大小嚴重失真!
    此外,這種地圖的另一個特色是要維持方位的正確性,緯線放大兩倍,經線也要放大兩倍,才不會變形。於是,緯線60度上的面積被放大成四倍。緯度愈高,放大倍數愈誇張。到了兩極,放大倍數是無限大。根本原因很簡單:地球是個球形,而地圖是平面的,投影過來不可能完全維持原樣。
  • Google地圖推出網頁3D版,格陵蘭島不再是跟非洲一樣大
    Google地圖最有名的莫過於強大的「谷歌地球 Google Earth」,想必用過它的人都知道它的威力了。不過那是客戶端版本需要安軟軟體才能使用。無論大家使用何種作業系統,Google地圖都是可以說是最佳導航地圖之一。然而,在網頁端,整個地圖的都是二維的。不過現在谷歌推出了基於web界面的3D地圖,並已開始將地圖可視化為3D。以前單調無聊的谷歌地圖不斷縮小,你最終會得到一張地球表面的平面地圖。
  • 世界地圖:俄羅斯沒有那麼大, 歐洲真的超小, 我們以為的世界一直都是錯誤的...
    ▼「因為這種地圖為了讓所有地方的北邊朝上,必須將每一條緯線都拉得跟赤道一樣長。然而,緯線的長度是赤道長度乘以cos (緯度)。例如,60 度的緯線長度只有赤道的一半(cos 60o = 0.5),拉得跟赤道一樣長的意思就是放大兩倍。此外,這種地圖的另一個特色是要維持方位的正確性,緯線放大兩倍,經線也要放大兩倍,才不會變形。於是,緯線60度上的面積被放大成四倍。
  • 其實我們的地圖一直錯了...不同國家的...
    裡面的俄羅斯面積是不是很大?格陵蘭島是不是跟非洲一樣大?小編今天想告訴大家,那都是錯的哈哈!至於為什麼?你看下……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都是這樣的。  此外,這種地圖的另一個特色是要維持方位的正確性,緯線放大兩倍,經線也要放大兩 倍,才不會變形。於是,緯線60度上的面積被放大成四倍。緯度愈高,放大倍數愈誇張。到了兩極,放大倍數是無限大。」  根本原因很簡單:地球是個球形,而地圖是平面的,投影過來不可能完全維持原樣。
  • 其實,你一直被世界地圖「騙」了
    喜歡旅行的你,一定對世界地圖非常熟悉。但如果我說,我們熟悉的世界地圖其實是個「小騙紙」,這麼多年它一直在忽悠你,你還會愛它嗎?
  • 非洲面積遠超格陵蘭但地圖上一樣大,美國學校有話說
    當你打開谷歌地圖看七大洲的輪廓和大小時,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是,這是一幅嚴重變形的地圖。谷歌地圖參照的模型是已經有近450年歷史的墨卡託地圖(Mercator map),越往兩級靠近,變形的程度越嚴重。因為墨卡託地圖以歐洲為中心,「壓縮」了非洲和南美洲的面積,被批評為有殖民主義的色彩和偏見。比如,格陵蘭島的面積看起來似乎和非洲差不多,但實際上格陵蘭島只有非洲的十四分之一大小。而本是兩倍於歐洲面積的南美洲,看起來也和歐洲的大小不分上下。▲墨卡託地圖(Mercator map)但這依然不妨礙墨卡託地圖成為迄今為止最為常見的世界地圖之一,在學校裡被廣泛採用。
  • 海水下降120米後,世界地圖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我們一般都會聽說海水上漲,海平面上升的這類問題,這是由於全球變暖使得兩極地區的冰川融化導致的。那如果海水下降呢,會給世界的版圖帶來怎樣的影響?這是一張海平面下降120米後的世界地圖,可能乍一看沒感覺有多大的變化,可當你仔細觀察各地區時,就會發現世界地圖其實早已面目全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各個大洲較之前都有怎樣的變化。
  • 世界地圖,我竟然被你騙了這麼多年!
    世界地圖,我竟然被你騙了這麼多年!通常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是這樣的或者是這樣的看了之後我們不禁會感嘆:俄羅斯真大啊!歐洲太小了吧!然而,我們把俄羅斯拖到非洲的位置↓↓↓俄羅斯咋「縮水」這麼多?!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