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熟人間共享位置信息更加方便,同時導航、天氣預報等一些基於位置信息基礎之上的網絡服務也越來越便捷。但手機用戶使用不慎很可能導致自己的行蹤隱私被人獲取,甚至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傷害。
利用手機進行定位的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麼?關於手機位置信息的使用,哪些是我們應該知道的?本期《好奇心》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實驗時間:2015年10月8日
實驗地點:華商報社、西安市五星街及附近千米左右9個實驗點
實驗設備:兩部安卓系統手機(一部中國移動M811,一部小米)、一部蘋果手機
實驗人員:華商報記者
實驗顧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副教授、教育部信息安全團隊骨幹成員楊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安全定位和位置密碼學的張俊偉老師
新聞背景
據《羊城晚報》近日報導,今年6月23日,河南省汝州市一戶人家一家三代三口人被殺。案發46小時後,犯罪嫌疑人劉某在千裡之外的廣東落網。
劉某被抓後,向警方交代了作案動機。原來,家在汝州的小麗(化名)和劉某都在廣東打工,去年8月,兩人發展成戀人關係。2014年年底,小麗回汝州老家過年。當母親張某得知女兒在廣東談了個男朋友後,就表示反對。一向聽話的小麗過完年就不再回廣東上班了,並向劉某提出分手。
今年3月與小麗分手後,劉某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一直解不開心中的結。6月初劉某萌生歹念,計劃確定後購買了作案工具。由於以前小麗曾發給劉某幾張自己家的照片,從沒到過小麗家的劉某便通過衛星地圖和照片,確定了小麗家的位置,從而製造了震驚汝州的「6·23」殺人案。
馬上實驗
>>實驗1
打開定位 會被別人獲取哪些信息?
實驗首先選擇從朋友的角度來嘗試。在一位朋友應邀打開iPhone定位服務後,華商報記者通過「查找朋友」應用,在自己的iPhone上操作,向朋友申請共享位置。對方接受申請後,記者手機上便立即出現了朋友的位置,地圖顯示他正在一個小區裡。而從手機提供的3D衛星地圖中,還大概可以判斷他在這個小區的哪一個樓裡。打電話詢問,證明判斷正確。從未使用過該功能的朋友感到很驚訝。而隨後這位朋友去了哪裡,記者的手機上同樣可以看到。如果標記了位置,還可以對朋友什麼時候離開或到達設置提醒。同樣,記者什麼時候到達提前標記的位置,也可以設置提醒給這位朋友。朋友很擔心,這樣的動態位置共享儘管很方便,但如果設置的共享時間過長或忘了關閉,則很有可能被當做「查崗利器」。
除了實時位置共享,使用微博、微信、QQ空間等社交應用,若打開定位服務且批准了相關應用的位置使用權限,所發的照片也會標註位置信息,這些是朋友之間經常能看得到的。
那麼定位功能打開後,能被陌生人了解到哪些信息?華商報記者打開微信中「附近的人」功能,對周圍同樣打開該功能的人進行了一次「偷窺」。記者發現,出現在列表中的人儘管大多數用的是網名,但也有不少用的是真實姓名,且頭像照片似乎也是本人。打開這些陌生人的頭像,有的還可以看到其在朋友圈發的「十張照片」,從這些照片和文字中不僅可以了解其興趣和關注點,甚至可以判斷其身份,了解其家庭成員。對這些陌生人,系統自動標記有距離遠近,並有「打招呼」的功能。看來若想進一步了解,溝通似乎並無障礙。而與「附近的人」功能相近的手機應用「陌陌」,甚至還標註了所能看到的陌生人的年齡和職業等信息。
楊超老師介紹,其實不僅是朋友和可能的陌生人會關注你,商家、廣告商、手機廠家、應用軟體的提供者可能都會對用戶的位置信息很感興趣。
不少用戶都有這樣的感受,不論什麼系統的手機,只要開了定位服務,就會忽略對應用軟體跟蹤廣告的限制,周圍的商家也會不失時機地向你的手機推送廣告、介紹業務。
而蘋果手機定位服務中的「常去地點」功能,會一直記錄用戶的行蹤,每天你去了哪裡,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離開都會進行詳細記錄,並且系統會自動根據數據分析為你標註出家庭和單位的位置。據央視記者2014年的實驗,即便將該功能關閉,只要不關掉定位服務,在手機上雖然看不到「常去地點」的數據了,但系統後臺還依然會記錄用戶的行蹤。想要刪掉這些數據並不容易,甚至無從下手。如果這樣的手機被別人拿到,用戶的行蹤便一目了然。
另外,若用戶經常進行鍛鍊並習慣使用「樂動力」之類的應用進行數據記錄和分析,手機定位服務可能會一直開著。如此一來,在機主關注自己運動和健康數據的同時,每天的行蹤可能也會被記錄下來。這款應用也可以判斷出:你今天是待在家裡沒鍛鍊,還是去上班了。「這些被記錄的隱私數據究竟都傳到了哪裡,會如何使用,會不會提供給第三方或廣告商?」記者的一位同事在使用了該應用一段時間後,表示很擔心。
■實驗總結
楊超老師:當前很多應用軟體都會或顯式或隱式地獲取用戶位置信息,用於自己的使用,甚至是濫用。這種情況隨著位置獲取越來越便利而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手機用戶在安裝應用軟體時,對於其要求使用位置信息的權限申請,一定要慎重。對已經安裝的應用軟體,也有必要通過系統設置對所有已批准位置讀取權限的應用進行審查,必要的要對其權限予以收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應用更新後應用軟體可能再次提出新的權限申請,因而有必要再次審查。
下一頁,實驗解密:關閉了GPS,手機是否還能定位?能否找到要找的人?使用手機,如何防止位置隱私「裸奔」?
相關熱詞搜索:位置信息功能變換附近的人手機應用手機用戶手機廠家隱私應用軟體WLAN劉某百姓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