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11月氣溫攝氏36度 破多年來紀錄

2020-12-05 環球網

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美國西岸目前應正值冬季,但當地3日中午竟測得華氏97度(約攝氏36度)高溫,是110年來最炙熱的11月3日,已打破1990年時的最高溫華氏96度。南加州其它地區的溫度也同樣高居不下。

據報導,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Service)還指出,除了洛杉磯市市中心溫度破表外,洛杉磯國際機場(LAX Airport)的溫度也高達華氏98度(約攝氏36.7度),更是1966年以來最高溫。

早在今年9月時,洛杉磯當地氣溫就已一度飆升至華氏113度(攝氏45度),更創下自1877年以來最高溫紀錄。工作人員更在當日下午1點左右發現溫度計被烈日「燒壞」,懷疑溫度還可能更高。

如今美國西岸秋冬溫度再度破紀錄,可見秋老虎頻頻發威,之前「千年寒冬」的說法好像還沒有出現的跡象。

相關焦點

  • 美國洛杉磯11月氣溫衝到攝氏36度 破多年來紀錄
  • 洛杉磯氣溫飆升至45° 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雖然已到秋天,美國加州洛杉磯的天氣卻如同酷夏。從周一開始,滾滾熱浪把洛杉磯市中心地區氣溫推高到華氏113度,即攝氏45度,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多個地區電網超負荷出現大停電。這波熱浪主要受來自內華達州北部強烈高氣壓影響,籠罩整個內華達州與加州。
  • 洛杉磯氣溫飆升,預計乾旱恐再次來襲
    洛杉磯位於地中海型氣候帶,氣候溫和。大體上終年乾燥少雨,只是在冬季降雨稍多。全年陽光明媚,基本上極少機會會在冰點以下,因此降雪的機率可說是絕無僅有。年降水量僅379毫米,以冬雨為主。洛杉磯日夜溫差較大,日間比較炎熱,就算是冬季,日間氣溫經也有攝氏20度,夏季日間溫度則常超越35度,甚至常因熱浪襲擊而造成山林失火的情況,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2月是最低溫潮溼的季節。可是美國國家氣象局預報,洛杉磯城中區近日最高氣溫可達華氏81度,6日降至75度,7日、8日再度回升至80度出頭,每年此時洛杉磯城中區平均最高氣溫應該是68度。
  • 臺北今年已出現4天氣溫飆至38度 破百年紀錄
    原標題:臺北今年已出現4天氣溫飆至38度 破百年紀錄   據臺媒報導,今年臺北市高溫已出現4天達攝氏38度(含)以上,臺氣象部門說,這是臺北站設站119年來最多的紀錄。
  • 臺北今年已出現4天氣溫飆至38度 破百年紀錄(圖)
    中新網7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臺北市高溫已出現4天達攝氏38度(含)以上,臺氣象部門說,這是臺北站設站119年來最多的紀錄。臺氣象部門觀測,今天中午臺北市高溫再達38.5度,這已是今年以來第4天台北市氣溫站上38度,是臺北氣象站1896年以來最多的紀錄。臺氣象部門說,主要是太平洋高壓強,水氣少,加上臺北市盆地地形散熱不易,及都市熱島效應造成。
  • 洛杉磯最高氣溫達45度 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新華網北京9月28日電 美國洛杉磯市中心27日最高氣溫達到45攝氏度,創歷史最高紀錄。美國國家氣象局專家斯圖爾特·塞託說,洛杉磯市中心27日12時15分左右達到45攝氏度,持續數分鐘,打破1990年6月26日創下的44攝氏度紀錄。洛杉磯市中心氣溫記載從1877年開始。
  • "地獄熱浪"襲擊美國西南部 已致至少62人死亡
    摘要: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美國西岸近日來遭受「地獄熱浪」襲擊,鳳凰城7日以華氏117度超高溫打破122年同日最高氣溫紀錄後,洛杉磯市區8日的氣溫也達到創紀錄的98度,創下自1886年以來的131年歷史紀錄。
  • 洛杉磯迎來入夏最熱高溫 局部將飆至華氏110度
    2012年7月10日,據外電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9日稱,由於今年6月下半月的極端高溫天氣,使得今年頭6個月成為美國本土歷年來最熱的半年。美國持續一個多星期的高溫天氣已造成至少74人死亡。過去的12個月也成為自1895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圖為7日,美國新澤西州,一個男孩在水中讓自己涼快下來。中新社洛杉磯7月11日電(記者毛建軍)連日來,美國洛杉磯籠罩在華氏90度以上的高溫中,一些地區已經破百,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影響。而來自美國氣象局的消息表明,當地時間12日,洛杉磯的氣溫將進一步升高,某些地區或將達到華氏110度(大約攝氏43度)。
  • 洛杉磯市中心出現131年最高氣溫紀錄
    新華社洛杉磯7月8日電(記者高山)美國國家氣象局8日說,連日高溫籠罩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導致多地氣溫都打破了近年來的紀錄,洛杉磯市中心城區溫度超過36攝氏度,打破了131年來的當日氣溫最高紀錄。  當天洛杉磯市中心城區的氣溫達到了36.6攝氏度,洛杉磯市的個別地區最高溫度達到了43.3攝氏度。
  • 臺北市38.9度高溫 破歷年6月紀錄
    受到臺北盆地地形影響、西南風沉降、太平洋高壓及輻射加熱等因素,昨天台北市測站測到38.9度,創下124年最高溫,臺灣氣象部門預估,北部地區本周皆有出現36度以上高溫的機會,建議民眾應注意防曬、降溫。    臺北市昨天下午1點15分,測到38.9度,臺灣氣象部門預報員李孟軒表示,這是臺北1894年設站以來新高紀錄,如果不限6月的話,則僅次於2013年8月8日的39.3度。
  • 北極圈罕見高溫 氣溫一度達到攝氏30度
    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攝氏30度。而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氣溫也在本月初一度達到攝氏32度。延伸閱讀:酷暑高溫:英國議會要求改善房屋和交通條件倫敦著名商務中心金絲雀碼頭附近的格林威治公園裡草坪已經曬成焦黃。
  • 世界各地遭遇暑熱天氣 北極圈達攝氏33度
    中青在線北京7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蕾)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7月,包含北極圈在內的全球多地氣溫普遍上升,遭遇異常暑熱天氣。歐洲北部地區受高氣壓滯留影響,氣溫比往年高出3-6攝氏度。
  • 颱風讓新潟縣6日氣溫達36度,刷新日本10月最高溫紀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受第25號颱風「康妮」影響暖氣流流入,日本新潟縣三條市10月6日下午2點40分左右觀測到36度的氣溫。這是反季節的酷暑日(35度以上),同時也刷新了日本國內10月最高氣溫紀錄。日本共同社報導稱,7日也相繼出現了氣溫超過30度的地點。
  • 荷蘭2014年成最熱年 平均氣溫達300年來最高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2月11日報導,雖然離2015年還有3周,不過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10日表示,2014年的平均氣溫將比往年平均高出攝氏1.4度,寫下3個世紀以來最高溫紀錄。近年來,全球氣候極端化情況越來越嚴重,2014年夏天破天荒的高溫也讓科學家擔憂。
  • 西伯利亞最高溫飆至 38 度,可能破北極圈紀錄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同時位於極圈線往內 9.7 公裡的小鎮 Verkhoyansk,在 6月20日 出現破紀錄的攝氏 38 度高溫。西伯利亞,不是常年很冷的嗎?居然有38度?這是真事!雖然目前觀測溫度沒有正式申請世界紀錄,但已經比小鎮 1988 年的史上最高溫 37.3 度還高,同時根據氣象學家 Etienne Kapikian 發言,這也將是北極圈內溫度最高的紀錄。而在 Verkhoyansk 平均 6 月的氣溫最高僅約在攝氏 20 度上下。這次的高溫紀錄比預測早了 10 年到來。
  • 洛杉磯遭遇熱浪襲擊,西北地區溫度高達47攝氏度
    (網絡圖片)美國加州多地飽受山火困擾之際,洛杉磯縣內多地上周六(5日)遭遇熱浪來襲,氣溫達攝氏(下同)45度。國家氣象局(NWS)提醒民眾要補充水分,同時避免戶外活動,也不要把孩童或寵物留在車內。受熱浪侵襲,洛杉磯縣西北地區氣溫達47度,打破40年來9月的最高氣溫紀錄。
  • 颶風、野火、洪水、乾旱、融冰……2020年全球氣候危機再度破表!
    今年儘管適逢能夠降溫的「反聖嬰現象」(La Nia),而且疫情嚴重拖累各國經濟,但仍成為史上最熱的3年之一,比前工業時代(pre-industrial,1850-1900)高出攝氏1.2度。今年升溫最顯著的地區在亞洲北部,尤其是西伯利亞的北極圈(Siberian Arctic),足足比往年平均值高出攝氏5度。
  • 臺北飆38.7度 設站120年來全年史上第3高氣溫紀錄
    華夏經緯網6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全臺1日熱烘烘,尤其臺北氣溫飆到攝氏38.7度,「中央氣象局」說,這是臺北設站120年來,全年史上第3高紀錄。     據報導,「氣象局」說,西南風帶來溫暖空氣、太平洋高壓強及天氣晴朗陽光輻射是各地高溫共同原因,臺北市還多了盆地地形不易散熱效應,加上都會區特性,氣溫飆更高。
  • 人造太陽韓國破了中國紀錄,攝氏1億度維持20秒
    全球人造太陽核融合裝置競賽火熱展開,中國今年4月創出的攝氏1億度近10秒紀錄,如今據報被韓國打破了這項記錄;韓國核融合研究所(KFE)研發的核融合裝置KSTAR,成功讓攝氏1億度的高溫電漿體維持20秒,創下新的裡程碑。
  • 再升20度! 洛杉磯周末氣溫破百 大家注意防暑
    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氣象專家Stuart Seto表示,受到來自德州高氣壓系統的影響,從10日(周一)到周四,氣溫將急遽升高華氏15度至20度,此高氣壓有機會抵達南邊的沙漠和山脈。Seto表示,最熱的地區將有可能為伍蘭岡(Woodland Hills)和布班克(Burbank),周末溫度預計分別達103度和9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