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德欽梅裡雪山國家公園
「
1991年1月3日,梅裡雪山山難傾覆了17條生命。30年後往事重提,願每一位攀登者安全攀登,願這座神山能永葆聖潔。
」
梅裡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州,屬橫斷山脈,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在藏民心中是一座聖山,有極高的地位。
圖片來源:8264
梅裡雪山為人熟知的除了日照金山、雨崩徒步外,還有人類對她的攀登歷史。
大家知道,即使是世界最高峰珠峰,人類也可以成功登頂。據統計,全球成功登頂珠峰的人已超7000人。
就算是K2、安納普爾那峰、貢嘎這些死亡率遠高於珠峰的雪山,也有人類登頂的記錄。
然而這座位於滇藏邊界上的6000+山峰,至今仍是人類未能登頂的「處女峰」。
圖片來源:德欽梅裡雪山國家公園
其實,對梅裡雪山的研究與探險,可以追溯到19世紀。大量文字記錄了梅裡地區的冰川、植物、地質概況,這些文字不斷吸引著全世界的攀登者前往梅裡。
1902年,英國登山隊嘗試首登梅裡卡瓦格博失敗;
1987年4月到1990年春,共有7支中、日、美登山隊去登梅裡雪山,他們從東、南、北幾個方向艱苦攀登,最高到達5800米,均無功而返。
攝影:陳喆
1990年12月,中日梅裡雪山聯合登山隊再次來到梅裡雪山,進駐笑農大本營。
6天後,順利通過橫亙的冰川,穿過難以立足的碎雪層,越過萬丈懸崖之上的喇叭形埡口,攀上冰壁,於12月8日在海拔4600米處建立了1號營地。此後,隊員們頑強拼搏,連續作戰,進展神速。
12月26日,登山隊建立並進駐海拔6300米的4號營地。當天晴空萬裡,日暖風輕,卡格博銀芒閃爍,近在咫尺。隊員們見登頂在即,歡呼雀躍,興奮不已!準備直接向主峰衝擊!
圖片來源:雪線之上
12月28日,中日5名隊員組成第一梯隊,從4號營地輕裝突擊頂峰,但因天氣原因未能成行。翌日清晨,中日7名隊員組成的第二梯隊,配合第一梯隊向主峰發起最後的衝擊。
與此同時,即將登頂的消息惹惱了藏民。附近的喇嘛和藏民幾乎傾城出動,聚集在飛來寺一帶的滇藏公路上,齊聲向神山祈禱:不要讓登山者登上去!卡瓦博格是我們的神山,誰也不能踩到它頭上!
在山腳下祈禱的藏民。圖片來源:記錄片《卡瓦格博》
此時突擊隊員已經登上6470米處,距頂峰的實際攀登高度僅差270米。
突然烏雲密布、風狂雪猛、天昏地暗,能見度僅2~3米,且天氣一直不見好轉,隊伍被迫撤回4號營地修整,後又從4號營地下撤至3號營地。
狂風吹打著帳篷。圖片來源:記錄片《卡瓦格博》
不料,從1991年1月2日起,梅裡雪山連降大雪。1月3日晚10時,3號營地向大本營報告:積雪深1.2米,帳篷被雪埋2/3,不得不每2~3小時出帳掃雪一次,到明天恐怕超過2米厚。
誰知這幾句話竟成了登山隊的絕唱。
深夜,近30萬噸以上的冰雪堆積物下洩,瞬間傾覆了正在3號營地熟睡的17名中日隊員(中方6名,日方11名)。
中日登山聯合隊部分隊員合影。圖片來源:記錄片《卡瓦格博》
1月4日大本營從早晨8時用對講機向C3呼叫,但沒有任何回音,與C3聯繫無法進行。
無論是無線電聯絡,瞭望觀察,還是飛機搜尋,3號營地及其17名中日隊員,一夜之間竟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本營的後勤人員焦急地呼叫三號營地。圖片來源:記錄片《卡瓦格博》
七年後,梅裡雪山腳下的明永冰川,遇難隊員的遺體被當地牧民發現,這成為當時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
1996年,日本登山隊再次來到卡瓦格博。此舉遭到周邊村民強烈抵制,他們不斷到縣裡告狀。
這一次,登山隊到達6250米處,天氣晴朗,登頂在即,東京氣象臺突然發來緊急通知,暴風雪即將來臨,積雪將深達2米。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全隊連夜撤回大本營。造化弄人,卡瓦格博晴好如故,衝頂機會就此錯過。村民得知後燃起鞭炮,以示慶賀。
圖片來源:德欽梅裡雪山國家公園
至此,人類近十次攀登卡瓦博格峰,都以失敗告終,許多專業的登山者全副武裝的高昂著頭而來,下山時無不低垂著頭默默離去,而有的登山者們,卻再也沒有下來。
2000年,因生態環境、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當地政府頒布法令,明令禁止攀登卡瓦博格峰。卡瓦博格峰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座禁止攀爬的山峰。
圖片來源:德欽梅裡雪山國家公園
但仍有人不甘心,試圖偷摸上山。
2004年,僧人王天漢,以攝影、朝聖為由來到雨崩村,但被村民看穿心思將他綁下山去。
2010年12月,雲南登山者高家虎擅自攀登卡瓦格博,由於上山速度過快,出現身體乏力、頭痛、吐黃水、肺部有氣泡聲的症狀。
他發送的最後一條簡訊顯示,他在卡瓦格博5400多米處。1月12日,高家虎的好友通過微博發布高家虎失蹤的消息,雖然德欽警方幾乎出動了所有警力,但仍一無所獲。
後登山家們對攀登梅裡雪山屢次失利的分析是:
天氣反覆無常,難以捉摸,是其一。
由於孟加拉灣的暖溼氣流,沿怒江峽谷和瀾滄江峽谷長驅直入,加之西藏南下氣流的綜合影響,梅裡雪山天氣瞬息萬變,好壞轉換常在十幾分鐘之間,令人猝不及防,其規律難以掌握。
也可以說,沒有規律就是梅裡雪山的規律。
移動的雲團。圖片來源:記錄片《卡瓦格博》
地處低緯度,積雪凝固性差,是其二。
豐富的降水帶來深厚的積雪,而較高的氣溫又使積雪隨時可能解體、崩塌。氣象工作者對卡瓦格博曾有過一日雪崩上百次的觀測記錄。
實際攀登高度超過珠峰,是其三。
珠穆朗瑪峰雖然在海拔高度上超過卡格博峰2100多米,但是大本營建在海拔5200米處,犛牛馱東西可以上到海拔6400米,距頂峰的人力運輸只有海拔高2400多米的垂直距離;
而卡瓦格博從海拔3500米的大本營到峰頂的實際攀登和人力運輸距離為3200米,難度當然更大。
圖片來源:德欽梅裡雪山國家公園
地形和地質結構複雜,是其四。
從卡瓦格博峰頂至明永河入江口平均每間隔1公裡,地勢就上升近400米,從而形成一道道幾近垂直的坡面。如此陡峭、險峻的高山縱谷地形舉世罕見。
由於山體切割劇烈,破冰冰川及冰爆區、冰裂縫鱗次櫛比,因而危機四伏,險象環生。
圖片來源:德欽梅裡雪山國家公園
21世紀初,梅裡雪山出現冰川面積縮小、雪線上升的情況,生態環境岌岌可危。出於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宗教信仰的尊重,請共同保護好梅裡雪山的聖潔,為人類留下一片永恆的淨土。
有些山,或許就和那皎潔的蓮花一樣,在遠處靜靜地觀望便是美好。
和滇藏邊界的梅裡雪山一樣,川西不乏風景秀麗的雪山。四姑娘山、奧太娜、半脊峰、那瑪峰、田海子……一直深受廣大山友喜愛,攀登體驗豐富,攀登路線成熟,每年都有許多山友在這裡實現了自己的攀登夢想。
登不了梅裡雪山,也可以選擇攀登這些山峰,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珠峰夢!
2021年川藏隊
攀登活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