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動物如何分類,這些貓貓狗狗誰是誰的親戚?

2020-12-05 百家號

前段時間有位讀者問動物志,食肉目的分類現在是怎麼劃分的,各種貓貓狗狗的親緣關係是怎麼樣的?讀者的需求就是動物志行動的動力,現在動物志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食肉目,學名為Carnivora,由博物學者鮑迪奇1821年定名,是哺乳綱下設的一個目。食肉目是所有哺乳綱動物中體型最多樣化的,小至25克的伶鼬,大至重達一噸的北極熊,重達5噸的南象海豹。食肉目是人氣最高的一類動物,西方世界評選的最具魅力的10種動物,食肉目獨佔其七。

食肉目有哪些科?

顧名思義,食肉目動物就是吃肉的動物,大眾最熟悉的食肉目動物就是家養的貓貓狗狗,它們在野外都有自己的親戚,老虎獅子都屬於貓科,狼屬於犬科。雜食性的熊也屬於食肉目,是熊科。喜歡動物的朋友肯定還知道農村偷雞的黃鼠狼,它屬於鼬科。愛看動物世界的讀者一定注意到了上面的非洲鬣狗,雖然長得像狗,但和狗不是多近的親戚,它們不是犬科的,是鬣狗科。小浣熊乾脆麵的主角浣熊也是一個科,就叫浣熊科。除此之外,叫靈貓的,叫獴的,叫狸的,過去統統歸於靈貓科。貓、犬、熊、鼬、鬣狗、靈貓、浣熊,這就是經典食肉目七科。

最常見的食肉目之一,我們人類的好伴侶,家貓。

分類學上有個概念叫"分類垃圾桶",即把一些不好分類的動物統統放進同一個分類單元,這樣的單元裡難免各類動物混雜。過去,靈貓科就是食肉目的分類垃圾桶。現代分子遺傳學分析解開了靈貓科分類的疑團,科學家發現,不僅靈貓和獴是單獨的兩科,這個分類單元裡還包含了另外三類狸:雙斑狸、食蟻狸和林狸,這些現在都是獨立的科。

此外,動物學家還發現,臭鼬和鼬科其他成員關係不算很近,應該單列出來。還有我國的小熊貓,與生活在美洲的浣熊也不應該放在同一科裡。這樣,食肉目就包含13個科了。

海象、海豹、海獅,這些叫做鰭腳動物,過去作為一個單獨的目,現在證明它們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食肉目。再加上這三科,現存食肉目共包括16個科。

食肉目各科可歸為幾個亞目?

為說明科與科之間的親緣關係,動物學家在目與科之間引入了亞目、下目、超科三個分類層級。

食肉目分為兩個亞目:貓型亞目和犬型亞目。貓、靈貓、獴、狸都屬於貓型亞目,犬、熊、鼬、浣熊屬於犬型亞目,鬣狗雖然看起來有些像狗,但實際是貓型亞目的。

後來鰭腳類併入食肉目,設出一個鰭腳亞目,原來的種類都並為裂腳亞目。然而,動物學家很快發現,這種分法是不對的,熊、鼬與鰭腳類的關係要比它們與貓的關係近得多。所以又恢復了貓型亞目和犬型亞目,而鰭腳類只是犬型亞目下的一個超科。

貓型亞目簡介

貓型亞目的學名是Feliformia,現存共7科,主要分為三支:雙斑狸科獨樹一幟,其餘的分為兩個下目:貓型下目(貓超科),學名Feloidea,包括貓科和林狸科。靈貓下目,學名Viverroidea,包括靈貓科、鬣狗科、食蟻狸科和獴科,後三者又聚為一個超科:獴超科Herpestoidea。

雙斑狸科Nandiniidae,是個單型科,只有雙斑狸一種,生活在非洲。

貓科Felidae,食肉目最具盛名的一科,約40種,大到獅虎豹,小到家貓,都是該科成員。

林狸科Prionodontidae,包括生活在東南亞的兩種林狸:縞林狸和斑林狸(下圖),是貓超科的成員,貓科現存最近的親戚。

靈貓科Viverridae,約34種。果子狸,又叫花面狸,是本科長尾狸亞科成員,這種近危物種曾被當地人大量捕捉作為野味食用,後因非典傳播而聞名遐邇。

鬣狗科Hyaenidae,包括土狼和三種鬣狗,最出名的是本科最大成員,斑鬣狗。

食蟻狸科Eupleridae,馬達加斯加島特有的食肉動物,包括原屬靈貓科的食蟻狸、隱肛狸等4種和原屬獴科的6種鼬形獴。本科最大成員隱肛狸是該島最大的食肉動物,有"馬島小惡魔"之稱。

獴科Herpestidae,34種,獴又叫貓鼬其中很多種類是捕蛇能手。《獅子王》中的丁滿就是一隻細尾獴。

犬型亞目簡介

犬型亞目學名Caniformia,現存9科,主要分為四支:犬、熊、鼬和鰭腳動物。犬科是最古老的一科,除犬科外,本亞目其他科成員都可劃歸熊型下目Arctoidea。

熊型下目設三個超科:熊超科Ursoidea,包括海象、海獅、海豹三科的鰭腳超科Pinnipedia,包括鼬、浣熊、小熊貓和臭鼬四科的鼬超科Musteloidea。

犬科Canidae,食肉目中與貓科齊名的一科,約36種,包括狼、犬、狐、偽狐和豺等種類。

熊科Ursidae,陸棲食肉目體型最大的一科,包括8種,除棕熊(下圖)、黑熊外,我國國寶大熊貓也是熊科的。

海象科Odobenidae,現存只有海象一種,海象長長的牙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海獅科Otariidae,包括7種海獅和9種海狗。與海豹相比,它們耳朵可見,且鰭狀肢有力,能立起來行走。下圖為澳洲海獅。

海豹科Phocidae, 18種,又叫真海豹、爬行海豹、無耳海豹,以區別於海獅和海狗。本科的南象海豹是現存最大的食肉目動物。下圖為環斑海豹。

小熊貓科Ailuridae,只有小熊貓一種。

臭鼬科Mephitidae,包括8種臭鼬和4種獾臭鼬。下圖為本科最典型的臭鼬。

浣熊科Procyonidae,14種成員,下圖為最典型的浣熊。

鼬科Mustelidae,在靈貓科被四分五裂以後,擁有59種的鼬科成為食肉目第一大科,分為8個亞科,黃鼬(黃鼠狼)、紫貂、狗獾、水獺都是本科常見成員。在網絡動物圈久具盛名的"平頭哥"蜜獾、"金剛狼"狼獾和"戰神"漁貂也都是本科的。下圖為最小的食肉動物伶鼬。

食肉目的分類現在就講完了,最後附一張食肉目的系統發育圖,標紅的是已滅絕的種類。通過下圖能清晰地看到食肉目各科之間的親緣關係。

相關焦點

  • 貓貓狗狗的完整進化史(下)
    沒錯,這種行進方式就是肉食動物的專屬。你的貓貓狗狗,狼老虎獅子豹子,全都是趾行動物。趾行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走久了會累。耐力上看,趾行是三種裡最差的行進方式。哺乳動物按照行進方式有了不同的命運,而6000多萬年前,恐龍滅絕了,更是加快了它們走向舞臺中央的過程。那麼,貓貓狗狗是怎麼來的呢?
  • 狗狗的祖先是誰?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狗狗和貓咪的人越來越多,在很多家庭狗狗或貓咪甚至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分子。那麼整天陪伴您的狗狗和貓咪的祖先是誰呢?今天就讓我帶大家來看看狗狗的祖先吧。狗狗是我們人類馴養的最早的動物,已經有幾萬年的馴養歷史。狗狗是由古狼演化來的,之後就一直跟人一起生活。由於家犬與我們人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關於家犬的起源一直是古動物學家、動物進化學家、動物分類學家甚至人文及社會學家們非常關注的問題。
  • 貓貓狗狗完整進化史(上)
    又是誰生出來的呢?套娃就這樣開始了。這麼一直數下去,咱們能數到一隻被馴服的狼媽媽或者野貓媽媽,可是如果再往上數呢?狼是啥變的?野狼?這篇文章是『沒用小百科』系列裡最有用的一期,咱們用一貫的不正經風格,一直數到生命長河的源頭,看看貓貓狗狗、甚至咱們自己的祖先到底是誰。
  • 弓形蟲感染是狗狗貓貓的錯?孕媽必知的傳播途徑和感染症狀!
    身邊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家裡有人懷孕以後,寵物狗狗和寵物貓貓就會立馬被送走,因為擔心害怕會傳染弓形蟲感染,對胎兒有影響,這個也是成為了很正常的現象。狗狗和貓貓也就徹底的成為了背鍋俠,但是感染弓形蟲的孕媽們是不是家裡都養了寵物狗狗呢,這個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弓形蟲的傳播途徑是怎麼樣的呢?送走了狗狗和貓貓就一定不會弓形蟲感染嗎?還有孕媽如何警惕自己可能弓形蟲感染了,孕媽都可以提前了解。
  • 這些動物誰才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朋友?
    說到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朋友,有人肯定張口就會說是狗,濤哥認為至少還有5、6種動物是能與狗狗相比的。那哪種動物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呢?今天濤哥就帶領網友們來一起分析一下。(文章底部有個投票環節,請網友們積極參與!!!)(這幾種動物的歷史地位誰優誰劣由網友們決定!!!)
  • 祖先同為食肉動物,為啥只有狗狗最後變成了雜食,可以消化澱粉
    貓咪和狗狗都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食肉目的典型代表,狗狗的祖先是純食肉動物的代表之一另外還有其他習性方面的原因,會影響狗狗和貓咪,在處理人類關係的時候產生差異: 1.狗狗是群居類動物。犬類都是群居類動物,在犬科動物的自然群體中,有森嚴的等級制度,下層個體一定會無條件服從上層領導。這個天性,也是為什麼狗狗能最早適應人類馴化的原因。 2.貓科是獨居類群體。
  • 除了狗狗和貓貓外,五大獨特好養的小動物
    除了狗狗和貓貓外,五大獨特好養的小動物現在走在大街上太多人遛狗,去朋友家做客家裡很多養貓咪的,抖音隨便一刷就是貓貓狗狗的搞笑視頻,你有沒有想過要與眾不同,養一些不一樣小寵物呢?那麼小編就給你盤點一下除了狗狗貓貓之外其他讓別人羨慕還十分好養的小動物。第一個就是荷蘭豬,說它是豬,其實此「豬」非彼豬,荷蘭豬又名天竺鼠,是無尾齧齒動物,身體緊湊,短粗,頭大頸短,它們具有小的花瓣狀耳朵。這種小動物已經在野外滅絕,現在廣泛被當成寵物飼養。
  • 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誰最厲害,如果它們打起來誰會贏?
    在自然界中,獅子、老虎這些貓科動物的戰鬥力總是很強,而狼和鬣狗這些犬科動物的戰鬥力,似乎要差一點。如果有人在家裡同時養了貓和狗,當貓和狗打起來的時候,好像也沒有分出勝負。那麼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誰最厲害,如果它們打起來誰會贏?首先,兩種動物的身體構造就有很大的差別。
  • 你家的貓貓狗狗在剃毛後有什麼變化?鏟屎官:吃嘛嘛香
    夏天來了很多的鏟屎官喜歡給自己的狗狗,貓貓,倉鼠?(倉鼠是什麼鬼)剃毛。 剃毛後你會發現自家的貓貓狗狗跟平時好像有點不一樣了,有些發脾氣,有些繼續二,有些抑鬱,還有些吃嘛嘛香。這些變化你發現了嗎?不過剔完了熱不熱,不能隔離紫外線高溫是另外一回事。
  • 北極熊和阿拉斯加棕熊,究竟誰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
    但福克斯灣、戴維斯海峽和楚科奇海這些地區的母北極熊都是250千克級別的,比母棕熊還是大不少的。棕熊確實是最大的陸生食肉動物,但這不是因為其體型超過了北極熊,而是通過把北極熊開除"陸地藉"實現的。棕熊是食肉動物嗎?有人常說棕熊不是食肉動物,是雜食動物。這裡要強調三點:從分類上來說熊是屬於食肉目(Carnivora),因此當然是"食肉動物"。
  • 黑猩猩和大猩猩,誰和人類的「親戚」關係更近?
    要問和人類長得像的動物,黑猩猩和大猩猩絕對榜上有名。作為人類的「親戚」,黑猩猩和大猩猩的智商在動物當中也是名列前茅。猜猜看,黑猩猩和大猩猩,誰和人類的「親戚」關係更近?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兒難,那就來看看黑猩猩班的科普吧~ 這天,森林小學黑猩猩班的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項作業——找一找,誰是你的近親。黑猩猩毛毛腦瓜轉了轉,很快想到了同住非洲的親戚——大猩猩。
  • 中秋節十二種動物吃上十二款月餅,網友:這待遇沒誰了
    這不,近日——在江蘇的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園區貼心為12種野生動物特製12款中秋月餅。對於這些「高定限量版」月餅,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羨慕,並為可愛的動物們獻上了祝福。都有哪些動物吃上了特製月餅?12種野生動物的定製月餅,背後是森林野生動物園飼養員們對動物的拳拳愛護之心,工作人員在採訪中說:「月餅製作的原材料都是用動物食物裡面的食材來製作的
  • 貓科動物中戰鬥力最強的是誰?
    在動物界中,貓科動物可以說是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掠食者,是高超的獵手,它們集敏銳的聽覺和嗅覺,敏捷強大的爆發力,鋒利的牙齒和利爪,協調的身軀,各種優勢為一體,在動物界中大殺四方,好不威風。那,這麼兇猛的貓科動物誰最強呢?
  • 夏天誰最不怕熱?耐熱動物大集合
    今天和小伶一起看看自然界裡耐熱的動物都有誰吧。記得留言回復我,你所在的城市白天氣溫有多少度了哦。白色盲蝦生活在3000-5000米深的海洋裡,而且都是在海底火山附近生活。那裡的水溫最高可以突破450攝氏度,而它們竟然頑強的活了下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 何為食肉動物?為何陸地三大食肉動物中只有貓科是堅定的肉食者?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棕熊的文章,有網友評論:棕熊不是食肉動物,是雜食動物。確實,在我們一般看法中,以肉食為主的是食肉動物,以草食為主的是食草動物,葷素搭配的是雜食動物,這樣看來,棕熊確實是雜食動物。但這只是我們普羅大眾的看法,在生物分類學上卻不是這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
  • 暴龍的「親戚」?在澳大利亞發現最大的食肉恐龍化石,距今9千萬年
    在澳大利亞發現了大型恐龍化石,科學表示這是令人恐懼的雷克斯暴龍的親戚,這是迄今為止在澳大利亞行走的最大的食肉動物。這種野獸是一種巨大的食肉動物,被認為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最大的食肉動物。澳大利亞恐龍時代博物館和新英格蘭大學發現的遺骸包括兩塊部分椎骨、一些手和腳的骨頭以及其它一些尚待鑑定的碎片。 專家認為,這隻生活在9300萬至9500萬年前的動物被命名為wintonensis,因為它是在昆士蘭的Winton附近被發現的。
  • 食肉動物頭上都沒有角?錯,這種食肉動物頭上有兩個
    「角」常見於食草動物的頭部,比如鹿、羊、牛、羚羊等等,而我們常見的食肉動物,比如獅虎豹等都是沒有角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食肉動物都沒有角呢?答案是否定的。大自然千奇百怪,動物的形態也各異,只不過長角的食肉動物相對較少而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誰是長角的食肉動物?
  • 史上最強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最厲害的是誰!
    說到陸地上最兇猛,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就不得不提貓科動物了,而大型貓科動物戰鬥力更是強悍,雖然它們分布地域不同,但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鋒利的利爪、銳利的牙齒、強健的肌肉足以代表它的地位,那麼你知道最厲害的貓科動物是誰嗎!
  • 鱷、龜、鳥,誰是誰的親戚
    我小時候最愛看的書是《彩圖動物詞典》,愛到書脊都被翻爛了。說「彩圖」其實是騙人的,因為書裡的插畫不過是黑白手繪再用底色暈染罷了。但也就是在這樣一冊「名不副實」的書裡,我記住了動物世界最基礎的分類框架:無脊椎動物,兩棲與爬行類,鳥類和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