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

2020-12-08 天氣網

大家可能聽過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句話,但你們知道這句話它出自哪裡嗎?知道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是什麼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是這連綿的青山處處都是好地方,處處都可以用來埋葬忠勇壯士們的遺骸,何必要再去用馬革包裹遺體送回故鄉呢!前句出自短文《青山處處埋忠骨》。後句「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七言《出塞》。

《青山處處埋忠骨》,這是作者曉年寫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講了毛主席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光榮犧牲後,毛主席驚悉這個噩耗後極度痛苦的心情和對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表現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

《出塞》是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詩人徐錫麟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中詩人運用很多反映古代將士英勇徵戰、為國捐軀的典故,以抒發詩人為國效力的豪情壯志,表達了詩人願為推翻帝制,振興中華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該詩語言樸實流暢,音韻鏗鏘,旋律優美;朗朗上口,氣壯山河。

徐錫麟1905年「曾出山海關至奉天、吉林,再經西北諸省邊疆而歸。」這首詩是1906年春這次壯遊時所作。作品在藝術上繼承了唐代邊塞詩的風格,具有豪邁雄渾的特色。全詩為:「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相關焦點

  • 南宋統治者苟且偷生,昏庸無能,根本沒有光復中原的意思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是秦檜跪像背後嶽飛墓闕上的楹聯,上聯寫此地以能埋嶽飛而感到有幸,下聯寫嶽飛墳前以白鐵鑄造的秦檜夫婦像,二人日夜為人所唾罵。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心懷報國之志的一代名將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秦檜就是劊子手。而且從歷史表面上看,似乎也確實是這樣。
  • 碧水環繞,青山懷抱!如詩如畫,人間仙境!
    這裡綠樹青山環繞,碧水藍天相擁。這裡沒有城市的喧譁嘈雜,只有清溪,鮮花,鳥鳴,冷泉,微風。比起世外桃源,這裡更有清幽典雅。冷泉小鎮依山傍水而建,周圍山深林茂、水光瀲灩,處處古色古香、風光秀美。在這裡,你聽不見汽車的轟鳴和人群的嘈雜,只有潺潺的流水聲裡間或夾雜著幾聲禽鳥的鳴叫,讓人拋卻塵世煩惱,做個逍遙快活人。
  • 青山蝸牛:超可愛!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來看看它的小檔案吧:姓名:青山蝸牛(Leptopoma nitidum)家族: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中腹足目 / 山蝸牛科 。nitidum)的殼是透明的,綠色的是它的外套膜~也許,你還好奇這種
  • 瑞金市村莊環境優美 青山環繞
    瑞金市村莊環境優美 青山環繞 2020-06-22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不被理解的事情,何須解釋
    u寶認為世間萬物如此,人更應該是如此,既然我們解釋不了事情的來由去因,那麼我們便學會沉默,不刻意去解釋這一切,與其費盡心思解釋,有可能還不被諒解,倒不如默默的做事,用時間去實踐證明這一切。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我們問心無愧,在做對的事情,又何須跟人解釋呢?吃力不討好的跟人家解釋,讓他人的行為舉止左右我們的想法,這難道是我們大家想要的嗎?很多事情解釋起來總是那麼蒼白無力,我們又何須浪費自己的時間去解釋呢?不被接納,不被認同,我們總想著解釋點什麼讓他人能關注,可這些不就正影響著我們做自己嗎?刻意在乎他人的看法,想法。
  • 人不負青山 青山定不負人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圍繞秦嶺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等問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創造性地提出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等一系列關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論斷,從歷史唯物論、辯證認識論和能動實踐論三個維度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推向了新境界。
  • 蒼茫《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三句「羌笛何須怨楊柳」。你聽,羌笛聲傳來,奏的可是《折楊柳》的曲調啊,這就勾起了將士們的離愁。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習,「楊柳」往往象徵著離別,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