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20180930「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展今開展]
9月30日,「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事跡展開幕式暨南仁東塑像揭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梁言順主持儀式。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並講話。
白春禮表示,南仁東20多年矢志追求、嘔心瀝血,奮鬥至生命的最後一刻,為我國天文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是我國優秀科學家群體中的傑出代表,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榜樣,是新時代的「時代楷模」。
白春禮說,南仁東先生離開已經一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還在大家的心中,他的感人事跡和奮鬥精神始終激勵著人們。南仁東是科技工作者中的英雄,是新時代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和光輝典範。
白春禮指出,這次舉辦南仁東事跡展,也是中科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中科院將認真組織院屬單位參觀學習,並為社會各界參觀學習做好服務。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將有一座南仁東先生的雕像,我們將永遠銘記他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情懷,永遠銘記他敢為人先、堅毅執著的科學精神,永遠銘記他淡泊名利、忘我奉獻的高尚情操,永遠銘記他真誠質樸、精益求精的傑出品格。」白春禮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忠誠擔當、愛國奉獻、銳意創新,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事跡展由中宣部宣教局、中科院科學傳播局、科技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調宣部、貴州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文獻情報中心承辦。
展覽選用了百餘張圖片,八十餘件實物及十餘部影像資料,從夢想、創造、奮鬥、團結、生命無垠五個方面展開,較為完整地展示了南仁東的成長足跡和先進事跡,呈現了「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FAST)的建造歷程和作用貢獻。展覽中有不少圖片和實物都是首次向社會公開,如南仁東的幻燈片手稿、射電天文學講義、現場工作服、FAST面板和索網樣品、油畫作品、受資助學生寫給南仁東的感謝信等。
開展儀式上,與會領導共同為南仁東的塑像揭幕。該塑像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創作完成,著重表現了南仁東全神貫注、專心致志探討科學問題的一個瞬間。主題形象取材於南仁東在FAST現場工作期間的攝影照片,吳為山以其獨特的「寫意雕塑」手法,將南仁東先生的神採和精神熔鑄在塑像中。
吳為山在致辭中表示,能為南仁東先生塑像感到非常榮幸。他希望通過雕像藝術的表現,讓科學精神以塑像形式永鑄,讓後來者們以南仁東先生為榜樣,努力成為對人類有益的,對社會有益的,對歷史有益的令人尊敬的人。
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科技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李萌,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貴州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慕德貴,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南仁東報告文學創作者王宏甲等出席活動。各主辦單位代表、首都各界群眾、科研工作者、學生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活動並參觀了展覽。
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FAST的發起者和奠基人。2017年9月,南仁東因病逝世。2017年11月,中宣部追授南仁東「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一天前的9月29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一顆小行星正式以南仁東的名字命名,表彰和紀念他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經過兩年的緊張調試工作,FAST目前已經實現了跟蹤、漂移掃描、運動中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數項關鍵指標超過預期。截至目前,FAST共探測到59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已經有44顆得到認證。FAST今年還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並獲得國際認證,這是其繼發現脈衝星之後的另一重要成果。
活動現場
塑像揭幕
參觀事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