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永遠的陽光
圖文:蔡昌旭
母親的目光像陽光流淌,開放的憂傷,豈止是蒼茫,豈止是把憐愛的種子植在我心靈的土壤,冷寂地綻放。我是土地的背叛者,但在遙遠故土的另一座高山,我始終走不出母親比黃連還苦的淚光。被母親的眼睫毛漸漸收緊的遠方,那是我今生崇拜的詩歌。我這個飛不起來的兒子,就在紙上的文字比起她的詩,顯得多麼蒼白。比如我在孩提的彩色交織裡,常常撲進母親溫暖的懷抱,看見母親那陽光般的目光,我想母親的慈愛,會給我終身的幸福和快樂。
臉色蒼白的母親總是把我一手緊緊摟在懷裡,一手摩擦地撫摸著我的頭。我抬起頭來看見母親的眼睛還是那麼的溫情脈脈,但有一點點的哀愁,因為母親的臉色蒼白,我想問母親你怎麼了?可是母親沒回答我。母親那些隨風而起的淚滴,是如何在歲月的銅鏡中留下真實的幻影,爾後又如何塞滿我一個個夢幻或憂傷的夜晚。往事靜寂,我能卸下母親那心裡對我的牽掛嗎?
待我長大了,我才知道母親那雙眼睛永遠的陽光,母親的胸懷永遠的溫暖。母親臉上溶化鬱結後綻放的是永遠的笑容,卻形象地留在我的記憶裡,像悄悄漫進屋裡的陽光,以張揚的活力柔和著我的心。穿過母親清澈的目光,我看見了那永遠的陽光,燦爛的陽光下,我看見了母親的微笑。
母親那永遠充滿幸福快樂的陽光,母親的眼睛裡閃爍的光是那麼的溫柔,那麼陽光。
蔡昌旭個人簡歷
蔡昌旭,海拉爾人,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呼倫貝爾市作家協會會員。曾在《人民鐵道報》、《中國鐵路文學》、《內蒙古日報》、《上海新健康報》、《駿馬文學》、《短篇小說》、《呼倫貝爾日報》、《靜安時報》、《上海交通報》、《上海職工技協報》、《上海黨史信息報》、《祝你幸福知心》、《奔馳》、《哈爾濱鐵道報》《威海文藝》、《內蒙古文化》、《川東文學》等文學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和散文300餘篇,曾獲得上海盧灣區《上海讀書報》二等獎,1993年全國鐵路中篇小說獎二等獎。小說《興安嶺上》1996年獲得哈爾濱鐵路局建局五十周年獎。連續六年獲《哈爾濱鐵道報》記實文學獎。攝影作品,先後榮獲呼倫貝爾市、滿洲裡市、秦皇島市攝影大賽優秀獎。現居住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