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精品隕石聯展:60件「天外來客」降臨山西

2021-01-09 央視網
2019世界精品隕石聯展:60件「天外來客」降臨山西

原標題:

  山西晚報訊 地球上,每年都會迎接一大批「太空客人」,它們「相貌平平」,看上去跟普通的巖石沒什麼不同,卻蘊藏著宇宙的奧秘。它們,就是被稱為「天外來客」的隕石。8月6日上午,60件「天外來客」來到山西。為更好地普及隕石知識,挖掘與提升隕石文化內涵,當天上午,「天外來客——2019世界精品隕石聯展」在山西地質博物館拉開帷幕。開幕式後,山西晚報·文博山西講壇和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博科普講堂還聯合舉辦了科普講座「天外來客群英譜——解讀隕石精品展」。

  本次展覽由山西省自然資源廳、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主辦,山西地質博物館、吉林市(隕石)博物館承辦,省內外相關機構和知名隕石收藏家共同協辦。展覽共分五個部分:隕石的由來、世界精品隕石、著名的目擊隕石、有故事的隕石、隕石的科普與科研,展出各類精品隕石標本60件,部分珍貴隕石是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徐偉彪指出,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山西觀眾感受到隕石的魅力,地質學的魅力,同時作為科研工作者,如何把深奧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為淺顯易懂的科普知識,充分發揮科研科普基地的重要作用,是一項永遠的工作,希望各方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學習,共同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收藏家代表、上海五雲坊隕石工作室創始人張勃表示,本次特展是山西地質博物館以隕石為載體,與隕石博物館和天文科研單位之間相互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隕石交流平臺,為國內隕石愛好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學習與交流機會。山西地質博物館將隕石納入館藏科普,「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令人感動。

  開幕式上,山西隕石收藏者李建成還向山西地質博物館捐贈了兩塊隕石標本,分別為2018年6月1日降落在西雙版納的目擊球粒隕石和摩洛哥發現的目擊非球粒隕石。山西地質博物館同時還和山西廣播電視臺黃河頻道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開幕式後,山西晚報·文博山西講壇和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博科普講堂聯合舉辦了科普講座「天外來客群英譜——解讀隕石精品展」,旨在向廣大觀眾介紹展出的隕石標本及其背後的故事,進而探討隕石的科學價值。本期講座特別邀請了徐偉彪研究員主講。講座由山西晚報副總編輯呂國俊、山西地質博物館副總工程師續世朝聯合主持。

  現場

  這些「天外來客」為什麼這麼美?

  「原來隕石可以這麼美!而且能夠一次看到這麼多精品隕石,真是嘆為觀止。」8月6日上午,「天外來客——2019世界精品隕石聯展」在山西地質博物館四層臨展廳啟幕,在如潮的參觀者中,不時有觀眾發出這樣的驚嘆聲。

  而在當日山西晚報·文博山西講壇和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博科普講堂聯合舉辦的科普講座上,主講的徐偉彪研究員講完一下臺,眾多隕石愛好者就圍了上來,請教隕石方面的知識,久久不願散去,徐偉彪研究員不由得感慨,「想不到山西隕石文化的基礎這麼好,山西地質博物館日常的科學知識普及功不可沒!」

  山西晚報記者在採訪山西地質博物館館長史建儒時了解到,這麼精彩的展覽和活動,從設想的提出到正式落地,歷時僅兩個多月。

  各種隕石讓觀眾「閃花了眼」

  本次展覽位於山西地質博物館四層臨展廳。剛入展廳,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多媒體牆,上面展示的是中國目擊隕石隕落分布圖,一張中國地圖上布滿了紅色的圓點,用手點一下,便會出現這個地方發現的隕石名稱、類型、重量、年代等信息,觀展的孩子們在這裡玩得不亦樂乎。

  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國內多家隕石研究機構、科普機構和著名收藏家的精品隕石,60塊展出的隕石中,既有「大個頭」,也有「小不點」;既有吉林市(隕石)博物館館藏的「名品」,也有著名隕石收藏家深藏不露的「寶貝」。各種樣子,各種色彩,各種質地,讓人眼花繚亂。展廳中最重量級的展品,是發現於新疆自治區阜康的一塊橄欖隕鐵,正立方體的形狀,在燈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顯得非常魔幻,讓人在震撼之餘,也深深為其著迷。一個觀眾連連稱奇,「都快被閃花眼了!」

  據了解,展出的隕石,除了吉林市(隕石)博物館的館藏品,有20餘塊隕石來自上海、北京、新疆等地的知名隕石藏家。上海五雲坊隕石工作室創始人張勃在國際上都是「掛了號」的隕石藏家,他這次帶來的「寶貝」最多。在和觀眾交流時,他現場演示起了如何用金屬探測器「尋寶」。對這次能來山西展出自己的藏品,張勃非常高興,「隕石界非常需要這樣的交流,山西提供的這次機會非常好!」

  隕石的概念不一定每個人都清楚

  講座中,徐偉彪研究員對參展的精品隕石進行了詳細解讀,並從隕石的定義、種類等方面介紹了相關科普知識。這是繼6月2日有過一次講座後,徐偉彪教授時隔兩個月再次來到山西,為大家解讀隕石的奧秘。

  徐研究員介紹,近年來,隕石事件及隕石類展覽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大家關注隕石、收藏隕石的願望也與日俱增。但究竟什麼是隕石,卻不一定每個人都清楚。據《中國隕石網》統計數據,近年來共收到了2萬多條求鑑帖,最終只有57塊被確認是隕石,超過99%都不是隕石。

  「其實早在漢代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就對隕石下了非常準確的定義。」徐研究員說,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寫道:「星墜至地則石也」。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首先,隕石是地球以外的太陽系天體的碎片;其次,這些碎片穿過地球大氣層自然隕落到地球。

  他更進一步指出,因被觀測到墜落過程而直接尋獲的隕石稱為目擊隕石,其它的隕石則稱為發現隕石。隕石通常以降落處或發現處命名。

  「中國的南丹鐵隕石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擊隕石」。徐偉彪研究員介紹,明史上記載:「正德丙子夏五月三夜慶遠西北方星隕,有星長五六丈,蜿蜒如龍蛇閃爍如掣電。」這就是1516年6月2日廣西南丹的鐵隕石雨。由於當時人煙稀少,並沒有把隕石找出來。直到1958年的大躍進時代,老百姓在山裡發現了上百噸的鐵隕石碎片,以為是鐵礦石,拿回去煉鋼,結果發現這些鐵塊根本融化不了。經過專業地質人員鑑定後發現,這不是鐵礦石,而是真正的隕石。「很多歷史記載不一定能找到實物佐證,而能找到實物的又不一定有歷史記載,南丹鐵隕石是非常難得的,它的歷史記載和實物可以相應起來」,徐偉彪說。

  已發現的隕石中球粒隕石居多

  浩瀚無垠的宇宙充滿著無數奧秘與神奇,隕石就是其中之一。徐偉彪研究員介紹,隕石總體上可分為三大類:石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石隕石又分為球粒隕石和無球粒隕石。

  說起隕石,徐偉彪研究員如數家珍,數字信口拈來:全世界獲得國際命名的隕石共有61366塊,其中球粒隕石56000塊,佔到總數量的92%,無球粒隕石2885塊,佔到5%。鐵隕石有1222塊,佔到總數量的2%,石鐵隕石最少,只有369塊,佔到0.5%。由此,可以說我們看到的隕石中絕大多數都是球粒隕石,「而球粒隕石中,普通球粒隕石又比較多,這次參展的展品中有很多普通球粒隕石,如吉林隕石館提供的吉林隕石、收藏家張勃提供的曼桂隕石等」。

  石鐵隕石也分為兩大類,中鐵隕石和橄欖隕鐵。

  鐵隕石分為六面體鐵隕石、八面體鐵隕石和富鎳無結構鐵隕石三種。著名的南丹鐵隕石,為粗粒八面體,新疆阿勒泰鐵隕石是中粒八面體。

  必須有一雙「慧眼」去發現隕石

  山西晚報記者在展廳看到,一塊標註為來自俄羅斯的隕石,個頭不大,奇的是居然鑲嵌在一段樹幹上。

  據介紹,這塊發現於俄羅斯海參崴東北10公裡處的阿林隕石,是一塊目擊鐵隕石。它的特殊之處在於,不是單一的一塊隕石,而是嵌在一截樹幹中,「1947年12月12日上午10:38,一場鐵隕石雨降臨到俄羅斯境內,一個隕石碎片因為撞擊到樹上而夾在了樹縫中,被發現後為了展示原狀,便和樹幹一起展出」,現場的講解員說。

  展品中有一塊鐵隕石,是在埃及的沙漠裡發現的。最初,科學家在衛星地圖上發現埃及境內有一個直徑約45米的隕石坑,保存得很完整,於是,2009年,組織科考隊去附近考察,在隕石坑周圍找到了很多碎片。對此,徐偉彪表示,「其實,在隕石坑周圍找到隕石的概率非常低,很難找到,但是他們確實找到了。」

  怎麼知道樹幹上鑲嵌的是隕石而不是普通石頭?講座現場,徐偉彪研究員給大家講了一些簡單的辨別方法。

  「隕石常見的外表特徵是外表熔殼和表面氣印,多在博物館看看實物就會有經驗了,只有看實物才能得到第一手資料。常見的內部特徵是切面上可以看到圓形的球粒,因為我們看到的隕石90%以上都是球粒隕石,另外很多球粒隕石裡面有金屬顆粒,所以它也有磁性,可以用磁鐵吸住。」徐偉彪說,「但是只有一個特徵符合是不行的,必須把這幾個特徵綜合到一起,才可以判斷它是不是隕石。」

  花絮

  觀展和講解都得提前做功課

  徐偉彪研究員的講座,是對「天外來客——2019世界精品隕石聯展」的全方位解讀,吸引了很多隕石愛好者。現場,一位女士一直在用手機拍攝講座的課件,接受記者採訪時,她說自己平時就喜歡收藏一些奇石,但對隕石不太了解,「難得有大咖做講解,我想把它錄下來,去展廳看展時可以回放,把講解和實物對應起來看,這樣才能更有體會。」

  在觀眾席中,還有一群「小小地學家」,他們是為山西地質博物館提供志願服務的小志願者,這次來聽徐偉彪教授的課,也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能更好地為大家講解。來自省城中輻院小學的吳桐俁今年六年級,剛成為「小小地學家」不到一年,這次講座讓她收穫很多,「我才知道原來隕石有那麼多種類,降落到地球上有那麼多。這是次學習的好機會,自己學好才能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採寫:山西晚報記者 南麗江 攝影:山西晚報記者 鍾清)

相關焦點

  • 近30件國內外精品隕石在津展出 講述「天外來客」精彩故事
    新華社天津9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隕石怎麼來,種類知多少?隕石這麼少,要到哪裡找?神秘「天外客」,到訪意為何?……天津自然博物館原創展覽「天外來客——隕石特展」4日正式開展,向公眾展示「天外來客」的精彩故事。
  • 隕石:天外的來客
    事實上,這些天外「不速之客」對我們地球的影響,確實有著不少的淵源。  史料中的隕石記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統地觀測與記載隕石的國家。  一本名叫《竹書紀年》的書上寫道:「帝禹夏氏八年六月,雨金於夏邑」,這則關於公元前2133年隕落在山西夏縣附近的鐵隕石雨記載,是世界上第一次關於隕石雨的文字。
  • 插畫故事:天外來客——隕石
    2019-11-02來源:中國日報社,被認為代表了太陽系形成時殘餘的碎片,這類隕石通常含有有機質。Ⅱ》一書的描述,只有大約8%的隕石屬於鐵隕石和石鐵隕石。,應捐到科研部門或博物館,讓更多的大眾觀賞到這些「天外來客」,從而豐富隕石的知識,了解宇宙的奧秘。
  • 【周刊】「天外來客」雲集石膏山_周刊回顧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科普周刊〓   >>「天外來客   目前世界上最重最大的隕石為納米比亞的霍巴隕石,表面積超過6.5平方米,重量在60噸左右。張建軍說,若大箕村這塊巨石得到權威認定,將會刷新世界有關隕石的紀錄。
  • 天外來客,隕石的秘密
    作為獨特的天外來客,每年都有大量的隕石。降臨到地球表面。,或是在地面上確實發現隕石撞擊坑,甚至兩者都有。自1974年以來,在世界各國南極隕石搜索計劃總計找到的隕石標本之中,有超23000顆已完成分類,還有更多尚未完成分類的。
  • 動畫科普 天外來客——隕石
    來自星星的你在古老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往往把隕石當作聖物。比如,古羅馬人把隕石當作神的使者,他們在隕石墜落的地方蓋起鐘樓來供奉。匈牙利人則把隕石抬進教堂,用鏈子把它鎖起來,以防這個「神的禮物」飛回天上。那麼,這位天外來客「隕石」是怎樣形成的?為何會來到地球?隕石與人類又有何關係呢?帶著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去探尋真理,解開謎底吧!隕石,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呈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物質,也稱「隕星」。
  • 視頻|臨淄隕石展:近距離探訪「天外來客」
    近日,由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主辦,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臨淄分會承辦的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在臨淄開幕。現場星光璀璨,一千多顆「天外來客」集中亮相,它們中既有超級大塊頭,又有微型小顆粒,每一顆隕石都獨一無二。
  • 上海:「天外來客」長興島隕石首次對外展示
    上海:「天外來客」長興島隕石首次對外展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7日 19:26 來源:   新華網上海1月27日電(賈遠琨)上海科技館日前展出了1966年墜落上海長興島前衛農場的兩塊隕石,這是天外來客「落戶」上海40年後首次向公眾展示。
  • 到訪地球的「天外來客」
    2019年9月7日,天津,「天外來客——隕石特展」上展示的隕石。早在1976年3月8日15時,吉林市永吉縣及蛟河市就曾發生過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隕石墜落事件,500平方公裡的平原地域內共收集到較大隕石138塊,總重2616公斤,其中最大的一塊重量達1770公斤。後續的科學研究表明,該隕石屬於H型球粒隕石。
  • 英國教授稱新冠病毒是天外來客,因隕石爆炸散落在地球上
    他表示這種病毒很有可能是「天外來客」,是2019年10月份一顆隕石在武漢上空炸裂,隕石上附著的病毒掉落到地面,然後開始了大規模流行。 這名教授是一位支持外太空播種理論的學者,這種理論認為生命起源都是來自天外隕石、彗星以及其他外形塵埃,
  • 最真實的天外來客——隕石
    目擊者:明亮耀眼看起來像月亮像太陽般耀眼,專家稱可能會出現隕石。有幸看到的同學們,有沒有許願,如此明亮的流星景觀很難遇見,心動了有木有,有沒人一起去尋寶?,是地外流星或者碎塊脫離原有軌道散落到地球的未燃盡的剩餘物質。
  • 神聖的天外來客:六塊帶有宗教崇拜色彩隕石(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遙遠的古代,隕星帶著炫目的光芒劃破天幕,在落地的一剎那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再伴以山搖地動的震撼,這時,我們的祖先們就會很自然地把這些「天外來客」當成「超自然現象」,認為它們擁有「偉大的力量」。
  • "天外來客"隕石:每年落到地球上達幾百萬噸
    事實上,這些天外「不速之客」對我們地球的影響,確實有著不少的淵源。   史料中的隕石記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統地觀測與記載隕石的國家。   一本名叫《竹書紀年》的書上寫道:「帝禹夏氏八年六月,雨金於夏邑」,這則關於公元前2133年隕落在山西夏縣附近的鐵隕石雨記載,是世界上第一次關於隕石雨的文字。
  • 「天外來客」亮相合肥
    夏夜墜落於西雙版納的「天外來客」、採集自月球的隕石、戴上VR設備徜徉於小行星帶中。日前,31塊國內外珍貴隕石樣本在合肥一中展出,揭開了該校「天文主題月」活動的序幕,尤其是校園首次通過顯微鏡觀察隕石內部結構,引起學生們濃厚的興趣。
  • 難道我們真的都是天外來客?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在澳大利亞發現一塊默隕石,屬於碳質球粒隕石,質量超過100千克。科學家們從這塊被稱為默奇森隕石的天外來客上面發現了100多種胺基酸和有機物,由此給生命的種子來自地外太空的說法增加了砝碼。
  • 劃破夜空神秘「天外來客」究竟在哪?
    幾天來,他們在松原地區行進500多公裡連續走訪,搜尋範圍雖然在不斷縮小,卻依然未見那個神秘的「天外來客」。11日凌晨,疑似隕石墜落時產生的火光瞬間照亮夜空,吉林、黑龍江、遼寧多地網友稱目睹到了這一時刻。專家初步預判,這個「天外來客」或墜落在吉林松原地區。
  • 天外來客!吉林再次墜落隕石,人類有能力攔截隕石嗎?
    10月11日凌晨00時16分左右,一顆隕石墜落在東北吉林省松原市附近,也可能墜落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交界處。遼寧瀋陽、吉林長春、吉林松原、黑龍江哈爾濱等多地網友均目擊到這顆隕石墜落時產生的火光。視頻畫面顯示,天空中突然出現一道光,整個夜空瞬間猶如白晝。
  • 記者親歷科考隊尋石記:劃破夜空的天外來客在哪?
    記者親歷科考隊尋石記:劃破夜空的天外來客在哪?幾天來,他們在松原地區行進500多公裡連續走訪,搜尋範圍雖然在不斷縮小,卻依然未見那個神秘的「天外來客」。科考隊伍來到查幹湖附近調取監控錄像。 石洪宇 攝  11日凌晨,疑似隕石墜落時產生的火光瞬間照亮夜空,吉林、黑龍江、遼寧多地網友稱目睹到了這一時刻。專家初步預判,這個「天外來客」或墜落在吉林松原地區。科考隊員參考地圖尋找行進方向。
  • 「獨特的天外來客」「隕石之王」——橄欖石石鐵隕石
    泰國、東南亞等國和西藏的高僧把隕石稱為——「天鐵」。隕石的能量出眾,可強化人體氣場,增強身體生機。傳說用隕石製成的雕件、護身符等飾品隨身佩帶,能夠闢邪、鎮宅、旺財、轉運開運。命運欠安、幹事不順的人能夠常佩帶隕石雕件或隕石,隕石強壯的奧秘能量能夠吸收你身上的倒黴,並幫其轉化、改進成好命運。隕石具有強壯的奧秘世界能量,是世界中第四度空間的天使,具有強壯的闢邪才能,並能轉運開運,闢邪、鎮宅等。
  • 「天外來客」成奇石收藏市場新寵?隕石收藏前景大好
    ,83塊罕見的巨型隕石亮相。其中一塊約半噸重的盾牌狀隕石最昂貴,估價約為80萬英鎊。這些外太空的來客,神秘又尊貴,一直為大家津津樂道,也總在其集體亮相時引發人們的追捧。大多數隕石來自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目前市場上公認的隕石主要有石隕石(主要成分是矽酸鹽)、鐵隕石(鐵鎳合金)、石鐵隕石(鐵和矽酸鹽混合物)等等,每類隕石下面又有它們的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