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顏色豐富多彩,具有細膩潤通的特性,非常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所以中國人一向對翡翠情有獨鍾。由於翡翠稀少而美麗,所以優質的天然翡翠價格非常昂貴。為了牟取暴利,市場上有些商家通過處理手段來改善劣質翡翠的外觀,使其變得豔麗奪目,然後充當優質天然翡翠進行銷售,這樣一來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利益。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鑑別翡翠是否經過處理了呢?你知道這些與翡翠處理相關的知識嗎? 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處理是指非傳統的、尚不被人們接受的優化處理方法,處理會損傷寶石的結構,甚至使寶石發生不可逆轉的破壞性變化。翡翠的處理方法包括酸洗漂白充填處理、染色處理、覆膜處理。
1. 酸洗漂白充填處理
酸洗漂白充填處理的方法是先進行酸洗清除翡翠中的雜色,然後用樹脂或者膠來充填,這樣可以增加透明度、改善種質、掩蓋裂隙、提高賣相。經過這種處理方式的翡翠俗稱「B貨」。
這一類翡翠結構鬆散,表面存在粗糙的麻點或者凹坑,顏色不自然,在紫外螢光燈下·觀察可以看到較強的藍白或者黃綠螢光,折射率和密度均有偏低現象,如果是手鐲飾品,敲擊時則聲音發悶。我們還可以用大型儀器和紅外光譜儀、雷射拉曼光譜儀和陰極發光儀等手段來進行檢測。
2. 染色處理
染色處理的方式是將無色或者淺色翡翠的顏色變成綠色、紅色或紫色的方式,經過這項處理的翡翠俗稱「C貨」。我們可以通過放大檢查觀察染色翡翠的顏色呈絲網狀分布,還可以通過紫外螢光燈、紅外光譜儀和寶石分光鏡等設備進行檢測。
3. 覆膜處理
覆膜處理的方式是通過覆有色膜的方法來改善翡翠顏色,這樣的翡翠俗稱「穿衣」翡翠。我們放大觀察這種翡翠,可以看見表面光澤弱,多為樹脂光澤,並且沒有顆粒感,局部可見氣泡,可以看見薄膜脫落,用針觸碰感覺較軟,手感較澀。
以上就是小編對翡翠處理方式的介紹,對於翡翠收藏愛好者而言,認知翡翠的處理方式是非常必要的。面對千差萬別的翡翠製品,我們在購買時一定要謹慎,以免買到那種經過多種處理的劣質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