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會發展成為星艦文明嗎?

2020-12-05 科學小哨

有人說,星艦文明才是人類文明的最終走向。那時的人類,不拘於地球,不拘於太陽系,不拘於任何一個星球,人類種群裡的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星艦裡,整個文明穿梭在浩瀚星際之中。有人要問了,人類待在地球不好嗎,為什麼要移民?

因為地球資源是有限的,隨著人口連連擴張,開採日益加劇,且不說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煤炭、石油等礦物資源就必然有枯竭的一天,甚至地球能量來源的太陽都會在某天燃燒殆盡。那時的人類只有擁抱整個星際,到其他星球開採資源才能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事實上,從現在太空技術的發展中可以看出,人類已經在向星際大航海時代邁步。那麼人類文明離成為星艦文明還有多遠呢?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我們的足跡已經踏上了月球, 人工痕跡也早已到達其他行星,甚至離開了太陽系,星空中還飄揚著著來自地球人類多個語言的唱片。天空之上,無數衛星圍繞,天宮飛船及國際空間站與地面遙相呼應,月球和火星有多部探測車和衛星,金星、冥王星、木衛二、土衛六等等好些年以前就有人類探測器在上方旋轉。我們可以清楚得感受到很多國家在太空探索上的競爭與合作,越來越多的私營公司也參與其中,為人類最終移民貢獻力量。

那能否以地球為母星,其他星球僅僅用來開採資源?這也是不太樂觀的,因為行星的表面積有限,就像電影裡所描述,地球即使成為了人類文明的首都星球,其他星球成為農田、礦山所在地,地球表面裡三層外三層的都是人類城市,從大氣層到遙遠地球軌道之上,人類太空城就像土星環那樣圍繞行星擴散出去。但是因為地球的體積相比於星際空間實在太小了,再遙遠的軌道也容不下擴張的人口。

而星艦文明則能包容擴散的城市群落,人類世代生活在一條星艦之上,它可以像一粒種子,每到一片星系,就能採集這個星域的資源,如同收集營養,後人以母艦為根基建立越來越多新的飛船。只要星際空間夠大,它就可以擴散到多麼大。母艦及無數子艦可以呈蜂窩狀排列,人類的可居面積幾乎是地球的億倍。裡面將是一個豐富多彩又井然有序的世界,因為有足夠的資源來建設這個文明。

小編認為,技術總在進步,總有實現人類星艦文明的一天,但真正需要提速、需要面對的卻是人文思想的變革。文藝復興時代,思想和文化的啟蒙促使了遠航和移民,人文精神的變革間接促成技術革命和世界格局的變化。星際時代,如果恪守落葉歸根、土地為大的思想,終究會陪同地球一起衰老。何為家園?有人的地方才叫家園,而不應該限於任何一片土地,任何一片空氣。地球或許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新手村」,真正的文明史應是在那浩瀚的星際。

相關焦點

  • 人類如果到達三級文明還需要建造像科幻影視那樣的巨型星艦嗎?
    三級文明是一種科學猜想。這個理論來自前蘇聯科學家卡爾達舍夫。要知道三級文明能夠建造多大的星艦,我們首先要了解三級文明是什麼意思。卡爾達舍夫把宇宙文明等級劃分為三等,後來還有許多人劃分為五等、七等等等,但理論上更能邏輯自洽的,現在科學界更多認同的是卡爾達舍夫三級宇宙文明理論。
  • 人類如果到達三級文明還需要建造像科幻影視那樣的巨型星艦嗎?
    三級文明是一種科學猜想。這個理論來自前蘇聯科學家卡爾達舍夫。要知道三級文明能夠建造多大的星艦,我們首先要了解三級文明是什麼意思。達到一級文明,人類就能夠完全控制地球上的一切,來自地球本身的天災人禍都能夠應對,只有來自太陽或宇宙的巨大災害才能夠對人類造成威脅;達到二級文明,人類就能夠完全操控太陽系的一切,來自太陽的威脅再也不怕,而且可以完全利用太陽的一切能量發展自己,只有星際戰爭或星系大碰撞才有可能毀滅人類;達到三級文明,人類就成了不死之身,只有宇宙消亡或者意識終結人類才毀滅。
  • 我們的科技文明,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會發展成為修真文明。
    一,認為地外文明存在嗎?二,你認為地外文明一定比我們落後嗎?關於地外文明是否存在,我想這個應該是可以肯定的。畢竟宇宙中的星球不計其數,人類到現在連宇宙中有多少星系都沒有弄清楚,更別說星球了。那麼宇宙,亦是如此,能夠出現人類,也必然能夠出現其他種族,和人類相似的種族。地外文明是否比我們落後,這裡,就按照人類所推演的宇宙年齡。宇宙的年齡是138.2億年。而對比人類所誕生的時間, 五百萬年,人類誕生文明的時間是又是多少呢!滿打滿算,一萬年。僅僅一萬年,人類就已經發展成如今的模樣。
  • 100萬年後,人類文明將發展到什麼程度?或成為宇宙最頂級的文明
    現代人類文明城市100萬年對於以前的猿人來說可能不算是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以前的猿人需要大部分時間從猿人進化成為智人,這其中就花了非常長的時間,100萬年裡面真正讓他們發展文明的時間也就只有1萬年左右,但是現在不同了,古猿人為人類的發展打了堅實的基礎,如今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一日千裡,對於現代文明發展速度來說,100萬年的時間可以發展很多很多東西了。
  • 共享文明——人類文明融合發展的最新形態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共享了母親的生育系統,不是共享了接生的愛心與溫暖,我們會來到這個世界嗎?所以,共享是人的來源,共享是人之初的福音。儘管其他生物也有相似的一段早期共享生活,但是人的這種最初的共享生活因其社會性、選擇性而具有了其他生物所不具有的價值與意義。 認識了共享,那麼建立在共享基礎之上的共享文明又是什麼呢?
  • 能讓人類文明一步登天的
    能讓人類文明一步登天的。最近的我覺得應該是馬斯克的星艦開始飛向火星了,這將是人類文明從地球文明走向星際文明的開始,比起當初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一小步,這絕對是人類文明乃至生命演化史上的最一大步。如果你此前不曾看到可重複使用火箭的意義有多重大,那麼現在你應該已經很清楚了,這是小打小鬧的太空探索和商業太空時代的分水嶺,是地球文明和星際文明的分水嶺,是生命進化史上迄今為止最為重大的一步跨越。當所有人都還認為,化學燃料火箭不可能讓人類走向星際文明時,馬斯克已經清晰地認識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如果不走出第一步,那就永遠不會有第二步。
  • 《星艦》上市日期公布 可與《文明:太空》對接
    《星艦》上市日期公布 可與《文明:太空》對接 時間:2015-02-26 01:16:42 來源:3DM新聞組-Light
  • 三體-褚巖:恕我直言,沒有我,人類文明將在聖母程心的手上終結
    所以,地球文明跟其他文明相比,科技發展緩慢,意識視野狹窄,先是被三體文明蹂虐,再被不知文明的一片二向箔給毀滅。幸好,人類文明沒有就此消失,在星艦地球文明的存續下,給這黯然無光的宇宙留下了最後一抹色彩。造就這一切的正是藍色空間艦隊的褚巖。
  • 地球真的存在史前文明嗎?考古學家:人類文明可能並非第一代文明
    進化論主要強調的是,生物是由低級向高級、簡單向複雜演變而來的,也就是說地球利用了幾十億年的時間,通過誕生幾億種生物才最終進化出人類這種高智商生物,而人類通過高智慧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如果進化論是正確的,那麼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地球在漫長的歲月裡面,只誕生過一種文明,那就是人類文明,人類文明是地球出現的第一種文明。
  • 公茂虹: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
    時間是從實行改革開放至21世紀末,表現形式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到21世紀末,全面實現現代化。目前,古老中國的現代轉型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成為繼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復興之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力量。
  • 人類史前文明是騙局嗎?遠古超級文明真的存在嗎?
    我們不妨來假設下,比如地球在過去的45億年中產生至少兩次文明,一次是遠古文明,一次則是我們這個人類文明!那麼根據其留下來的線索來追溯一下,是不是能反證出存在遠古文明或者不存在!看起來整個地球45億年的歷史進程中,真就是為了人類的出現而準備的?難道就沒有出現過其他的高智商物種嗎?當然這無需瞎猜,可以錯多個方面來分析下:一、我們是否從地質年代的地層發掘中有發現遠古文明的蛛絲馬跡嗎?
  • 有人認為人類文明已經達到了0.73級,我們距離超級文明還有多遠?
    那種文明人類已經能夠突破速度瓶頸限制,走向遙遠的深空;已經能夠與各種星際文明體進行交流,並且依然沉浸在殺戮和戰爭中;已經在太空城中生活。也是最弱雞的文明。當然在最後利用三體技術研製出來了光速飛船,為地球保留了文明的火種。相信研製出光速飛船的地球文明最後應該具備了超過一級文明的能力,但是仍然被歌者文明給毀滅了。二、三體文明。比地球文明先進幾百年,一個質子前往地球鎖死了地球科技發展,一個「水滴」消滅整個地球艦隊,最後研製出光速飛船,在三體星球被消滅後開啟了星艦文明。
  • 給人類一億年的時間,我們能成為超級文明嗎?
    通過對古代生物化石的分析和研究,科學家們已經了解到,人類文明出現至今只有幾百萬年,而屬於智人的時間只有數萬年而已。人們不禁設想,一萬年對整個地球的歷史來說簡直微不足道,卻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使我們成為地球的主宰者,假如再給我們一億年的時間,人類文明能發展成什麼樣子呢?
  • 在世界文明普遍倒退之下,突然發展的蘇美爾真是人類文明?
    就是這些東西讓人類和之前的靈長類動物完全不一樣了。而且當時還處於地球進入冰河時期之際。為什麼在環境持續惡化的時候,現代人反而還進化成更高級的智慧的人?為什麼他們突然出現在大約30萬年前,而不是經過了200萬年或者300萬年的漫長進化。這不禁讓人想到他們的背後是不是存在著一股我們沒有發現的神秘力量一直在幫助人類發展?
  • 人類在宇宙文明中的地位如何?是最落後的智慧文明嗎?
    既然遠古先民都能夠想到天外的世界可能會有其它智慧文明的存在,那麼進入科技時代的我們,對於外星文明自然也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探尋外星文明的存在就成為了我們重要的太空探索任務。如果外星文明存在,為什麼我們找不到?最大的原因就是人類文明的實力還非常弱小。人類科技的落後導致我們無法真正搜尋到外星文明的蹤跡,於是有人猜測:人類有可能是宇宙中最落後的文明,事實真的如此嗎?曾經還有人猜想,人類有可能是宇宙最強大的文明,其實仔細想一想,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人類不可能是宇宙最強大的文明,原因就是宇宙誕生的時間在137億年前。
  • 《三體》中的五大文明,地球文明僅是墊底,歸零者文明有多強?
    此時人類步入了一型文明的初級階段,也有了太空防禦系統,但是自大的人類總以為趕超三體文明了,最終釀成全軍覆沒的悲劇。三體星系遭遇二型文明光粒打擊,借光速飛船逃走的部分三體人建立星艦文明,後期基本上步入了二型文明的初級階段。三.歌者文明歌者文明深諳黑暗森林法則的精髓,將自己隱藏得很深,並且有專門清理坐標的艦隊,光粒對於他們是低廉的武器,二向箔是常規武器,可以深入運用物理規律作為武器,典型的二型文明。
  • 趣探索:人類文明再發展100萬年,人類會進化成太陽嗎?
    人類文明始於文字的發明,時間最早不過七八千年。且人類文明是跨越式發展的,而且呈速度越來越快的趨勢,若再過一萬年、十萬年、一百萬年,人類文明會發展到何種狀態,人類的智慧會進化到何種程度?或者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地球萬物互聯,形成超級智慧,或許這個地球超級智慧才有可能跟太陽(神)溝通。四,神級世界。在恆星(神)組成的世界裡,智慧是價值最高的東西,因此神(太陽)會去開發一個個星球,產生智慧生命再匯聚智慧。
  • 人類文明史:從狩獵文明到信息文明,下一個「未來文明」是什麼?
    人類文明史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思想、文化和生產力的集中體現。人類文明史根據人類發展水平可以分為狩獵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在人類文明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 如果沒有外星人,人類文明會陷入孤島效應嗎?
    本意是物理學上的定義,問題中的「人類孤島效應」指的是「引申意」,指的是由於某區域交流的封閉或其他自然人為原因,造成這個區域的文明與主流文明存在巨大的差異。人類歷史上確實出現過這種孤島效應,而這種效應一旦出現,後果很可能是非常可怕的,比如說人類歷史上非常恐怖的塔斯馬尼亞島效應。
  • 被忽視的世界人類文明,分析比北歐先進的非洲黑人文明的發展
    說到非洲黑人文明,我們更多的是想到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殖民者對非洲黑人的奴役,將他們賣到北美洲,成為莊園的奴隸。又或者是之後在非洲進行殖民,破壞了一個落後文化正常的發展進程,但實際上非洲黑人有著自己的燦爛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進步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甚至在特定的時期內,文明成就比歐洲北歐地區還要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