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寶寶健康成長,嬰幼兒奶粉顯得格為重要。隨著90後、95後步入寶爸寶媽行列,新一代母嬰用戶在消費嬰兒奶粉時更注重品牌和質量。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報告顯示,預計至2020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張至近3000億元。 雖然國產奶粉品牌已逐漸躋身於top榜前列,在很多家長看來,還是更加信任海外品牌的嬰兒奶粉。不僅跨境電商大行其道,在香港「限奶令」實施第七年的現在,親自到香港買奶粉的人依然絡繹不絕。但香港市售的奶粉真的更加安全靠譜嗎? 8月17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出版了最新一期月刊《選擇》,其中共對香港市面上銷售的15款嬰兒配方奶粉進行了測試。 測試結果發現BELLAMY'S ORGANIC1款奶粉檢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並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議攝入量。若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損害腎功能及男性生殖能力。雪印、meji、惠氏、雀巢等9款奶粉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含量由每公斤1.1微克至29微克,均符合歐盟的上限規定。 另外,測試還檢測了奶粉的能量、33種營養素以及不少父母關注的DHA實際含量,發現不少奶粉的營養素含量比標稱值低,DHA含量則由每100克45-108毫克,差距甚大。
測試樣品
此次測試的15款預先包裝嬰幼兒配方奶粉中,13款以牛奶蛋白質製成,2款以大豆分離蛋白質製成。
檢測樣品清單如下:
NUTRICIA牛欄牌樂兒初生嬰兒奶粉(紐西蘭包裝及混合)a2Platinum Premium infant formula(紐西蘭製造)NUTRICIAAptamil 白金版初生嬰兒奶粉(紐西蘭包裝及混合)雅培HMO 1初生嬰兒配方奶粉(愛爾蘭製造)雀巢超級能恩嬰兒配方奶粉(德國製造)美素佳兒FRISO美素力金裝嬰兒配方奶粉(荷蘭製造)惠氏S26Gold SMA(愛爾蘭製造)美贊臣安嬰兒初生嬰兒配方奶粉(澳洲製造)喜寶一號雙益初生嬰兒配方奶粉(德國製造)meijiinfant Formula(日本製造)惠氏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愛爾蘭製造)雪印思敏兒初生嬰兒奶粉(澳洲製造)BELLAMY'S ORGANICINFANT FORMULA(澳洲製造)雅培愛心美嬰兒豆奶配方(荷蘭製造)惠氏愛兒素大豆蛋白嬰兒配方奶粉 S-26 GOLD(美國製造)
全部樣本均檢出氯丙二醇,僅1款超出每日最高容許攝入量
氯丙二醇(3-MCPD),是食物加工過程中的汙染物。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及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實驗動物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氯丙二醇,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測試結果顯示,15款奶粉均檢出氯丙二醇,檢出量介於每公斤13至120微克。
圖片來源:大公報-大公網
以歐洲食物安全局所訂的標準,每日最高容許攝入量為8.6微克。其中檢出氯丙二醇含量最高的是BELLAMY'S ORGANIC,若按奶粉罐上的建議餵奶量餵哺嬰兒,1個月大嬰兒每日共進食約106克奶粉,從中攝入的氯丙二醇已超過歐洲食物安全局的每日最高容許攝入量。
以檢出量第二高的樣本meji為例,每公斤奶粉含63微克,持續每日進食約273克及137克奶粉才會分別超過JECFA及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議,因此正常食用分量下是符合相關建議的。
一般情況下,氯丙二醇是在加酸水解植物蛋白時形成,屬於加工製造過程產生的汙染物。奶粉中的氯丙二醇主要是由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原料帶入,例如植物油,以及DHA/ARA這些原料。 香港消費會在之前的醬油及鮮露測試中也檢出了氯丙二醇,其後發現其他不含酸水解植物蛋白的食品中也含有氯丙二醇,比如棕櫚油、精煉植物油、烘焙食品等。
9款樣本檢出具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均低於歐盟限值
另一種汙染物環氧丙醇也與氯丙二醇的形成有關,而環氧丙醇的化學結構在食物體內不太穩定,它會和油脂裡的脂肪酸發生反應形成縮水甘油酯(GE),一般存在於棕櫚油和嬰兒配方奶粉等食材上,均為植物油脂在高溫精煉時產生。 環氧丙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一般建議人們應儘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 根據消委會的檢測,有9款樣本檢出GE,含量由每公斤1.1微克至29微克,分別為雪印 思敏兒初生嬰兒奶粉、meji Infant Formula 、惠氏 愛兒素大豆蛋白嬰兒配方奶粉、惠氏 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 、惠氏 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雀巢 超級能恩嬰兒配方奶粉 、美贊臣 安嬰兒初生嬰兒配方奶粉 、惠氏 S-26 GOLD SMA 、a2 Platinum Premium infant 8、formulaAptamil 、雅培 雅培愛心美嬰兒豆奶配方。其中,檢出值最高的樣本為「雪印」,每公斤有29微克的GE,檢出量均低於歐盟的上限(每公斤50微克)。
圖片來源:橙新聞
全部樣本均檢出微量的鉛,不對嬰兒健康構成風險
消委會的調查發現,全部樣本均含微量的鉛,不過均符合《2018年食物摻雜(金屬雜質含量)(修訂)規例》,以及食物法典委員會標準的上限,有關含量應不會對嬰幼兒健康構成風險。 全部樣本的檢出量在每公斤0.001至0.010毫克,鉛含量最高的樣本是meji,其次為雅培,但檢出的含量全部不超過香港現時的最高準許濃度(百萬分之六,即6ppm)、歐盟法例的上限(每公斤0.020毫克)等,不會對嬰幼兒的健康發展構成風險。
1款樣本檢出塑化劑,遠低於限值
塑化劑被認為是一種能干擾內分泌的物質,研究顯示長期可能影響實驗動物生殖系統的發展和發育。全部樣本沒有檢出BBP、DEHA、DIDP、DNP等多項物質。 只有一款NUTRICIA牛欄牌樂兒初生嬰兒奶粉檢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檢出量為每公斤0.086毫克,遠低於食安中心訂定的DBP安全行動水平(每公斤0.3毫克)。
6款樣本營養含量比標籤低
消委會還發現6款樣本所標示的個別營養素含量,跟測試結果有差距,並超出《嬰兒配方產品,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產品及預先包裝嬰幼兒食物的營養成分組合及營養標籤技術指引》的規管容忍限。其中本次測試價格最高的「惠氏」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檢出的維他命A含量,比標示值低21.9%。
圖片來源:橙新聞
消委會研究及測試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嬰兒奶粉非普通商品,是影響嬰兒長遠健康的重要糧食,為提升嬰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政府有需要密切留意國際間的發展,適時檢討及考慮在香港引入相關的食物安全標準及規管。 消委會已將所有檢測結果轉交香港食品安全中心跟進。
食物安全中心意見表示,食安中心一向關注食物中氯丙二醇和縮水甘油對市民健康的影響;就本地出售的嬰兒配方奶粉中的含量來說,若與同類型的海外研究發表數據相比,本地的平均含量和最高含量都分別較低。鑑於兩者是在食物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食安中心建議食物製造業界應設法減低其含量至可合理做到的儘可能低水平。
另外,食安中心也強調,消委會參考的歐盟標準為「健康參考值」,即建議嬰兒每日攝入上限,並不是就嬰兒配方奶粉所制訂的規管標準,以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衛專家委員會的相關參考值,全部奶粉均無超標,所以市民可以放心,按奶粉建議食用分量給嬰兒食用。衛生署建議嬰兒出生最初6個月全吃母乳,約到6個月大逐漸添加固體食物,並繼續餵哺母乳至2歲以上。如果媽媽未能以母乳餵哺,應以嬰兒配方奶粉餵哺1歲以下嬰兒;1歲後以進食各種食物為正餐時,奶只是均衡飲食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香港消委會、橙新聞等
【特別聲明】:本篇內容所採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相關渠道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本報導中提及品牌僅代表該型號產品,不代表同品牌其他型號產品的評價狀況。